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安化千两茶取茶方法

安化千两茶取茶方法

2019-03-21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千两茶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安化千两茶圆柱造形,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千克。千两茶在国内主要销往广东省、港台地区市场,在国外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这么大的圆柱茶这对于茶友们怎么取茶是一大困难,那么安化千两茶应该如何正确取茶呢?本节小编就教您安化千两茶的取茶方法。

 

  安化千两茶取茶方法:

 

  千两茶的茶胎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蓼叶包裹的,能保持其独特的茶香和色泽。蓼叶以外衬以棕叶,可防水防潮,保护品质,外用竹篾片捆压勒紧箍实。经过这样处理后的千两茶,要把它拆开有点难度的哦。以下是千两茶的开茶方法:

 

  步骤1、把千两茶放平,搁置在桌子等平整的器具上。

 

  步骤2、然后用刀具把竹篾片劈开,撕去棕叶,剥开紧贴于茶胎的蓼叶蓼叶,露出茶胎后,再使用锯子把千两茶锯成茶饼,

 

  步骤3、最后茶饼放置在茶盘上,用茶刀或茶针撬取茶叶冲泡。

 

 

  千两茶冲泡方法

 

  第1步:投茶

 

  取大约15克的千两茶投入如意杯里,如意杯是泡黑茶的专用杯,它能实现茶水分离,更好的泡出茶味。

 

  第2步:冲泡

 

  按1:40左右的茶水比例沸水,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来冲泡,这样才能把千两茶的茶味完全泡出。

 

  第3步:品饮

 

  可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浸泡的时间,喜欢喝淡点的,浸泡时间就短点,反之则加长点浸泡时间,闷泡之后,可直接用如意杯饮用。

有用+10
分享

安化黑茶应该室温储存!

黑茶的储存有很多讲究,而储存黑茶的温度应该是怎样的呢?小文多年经验告诉您,黑茶应该室温储存!

黑茶极易吸湿、吸味,若储存方法不当,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或者异味,短时期内就有可能失去黑茶本身的风味。

储存黑茶的容器以紫砂、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佳,但家庭常见的茶叶存放容器为铁罐、木盒、竹盒等,塑料袋和纸盒的保存效果则较差。

在所有茶叶中,绿茶最好放在冰箱里储存,尤其龙井茶这样香气高的茶叶。

如果保存时间短,需要随时喝,可将绿茶放入冷藏室,并将温度调至5摄氏度左右;如果是未开封的茶叶,想保存一年以上,则应放入冷冻室。

需要注意的是,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茶叶时,应先让茶罐内茶叶温度回升至室温后再取出;

否则茶叶容易凝结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增加茶叶的含水量,导致余下的茶叶加速劣变。

而黑茶就不同了,黑茶是发酵茶,低温会导致发酵程度下降,最后使黑茶口感变差,所以黑茶应该室温储存!

普洱茶手工工艺和机器制作区别?

普洱茶手工工艺和机器制作区别?查看图集

 

 

普洱茶手工比机器好?

 

   历史上的云南,地处边陲,普洱茶产区更是山高路险,导致云南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一直很“落后”,均以手工完成,只到近代引进滚筒杀青和揉捻机等机器加工技术,才在一些工序上渐渐取代手工。

 

  现代,一些茶区云南普洱茶的加工又开始恢复到传统的手工工艺,很多茶友认为:传统手工方法制成的普洱茶,品质上要优于机器加工的普洱茶,真实情况呢?
 
  机器加工的长处毋庸置疑:效率高、人工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手工制茶在于制茶师的经验,在于看茶做茶、精益求精,能出精品。但手工制茶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往往与制茶师的经验和水平挂钩,若制茶师把控不到位,加工出来的成品质量还不如机器生产的。

 

  对于普洱茶,手工制茶真的比机制好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普洱茶手工工艺和机器制作区别?

 

 

安化黑茶的原料为什么是那么的粗老呢

黑茶总是粗狂的,就连茶砖在泡之前都要粗鲁的撬开。粗狂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化黑茶原料用粗老,湖南安化民谚说黑茶:“叶子包得盐,梗子撑得船。”叶子大得可以包盐,茶梗粗得可以撑船,这是夸张。但粗老叶做的黑茶比那些嫩叶做的所谓“高档茶”确有独特的优势。好比现代人开始不常吃精米,改吃粗粮一般。它的营养功效,全在这个“粗”字里了。“粗茶淡饭”为养生之道也。

安化黑茶的原料为什么是那么的粗老呢

现代人对茶品质的认定一般建立在原料的老嫩程度上,即 “嫩者优,老者劣”,这是有欠客观和公正的。茶嫩固然有其优势,但料老亦有其品质特点。历史上,古代贡茶大多为芽茶,嫩度较高,因为皇宫贵族、达官贵自无论吃、穿、用的东西都是世上的珍稀之物,茶自然也不例外,从茶品数量上来说,芽茶少,采摘亦难,自然奇货可居,故而对嫩者推荐备至,上行下效,古往今来人们便接受了这一既定的评茶标准。

历史上,安化黑茶茶品一开始是由嫩度较高的芽叶加工而成的,因为当时西北地区饮茶风俗还只限于上层社会,饮用人群少,“贡茶” 、“芽茶”即可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求。这些“细茶”应属绿茶类,通过蒸压后,因当时落后的运输条件和长距离的运输路程,到达消费区域后便转色变得乌黑,油润,这种茶的口感和汤色,经多年的积累,便约定俗成。直到明朝,由于人口激增,茶叶需求量,而茶叶供应又跟不上需求量的增加,于是出现了“黑茶供应不足,请奏增加生产,运销西北各省”的奏章。在这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只有采用较粗老的芽叶“以充其数”,久而久之,西北地区的平民百姓便接受了这种产品形式,饮用至今。粗老之茶,通过蒸压和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呈现出“不苦不涩,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的品质特点,且价格便宜,很快便成了“一日不可无”之物了。

立夏之后所采之茶,原料较为粗老,但却“味厚”,具褒义和赞赏之意。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安化黑茶的粗老更适合某一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