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禅茶一味自清爽

禅茶一味自清爽

2019-03-22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文/李烈寿

  现今国人多好饮茶,待客、聚会时无茶不成礼,这间接说明了茶确实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国饮。善品者,品茶能感悟人生,就像于丹教授说:“一把干茶到沸水里只会越煮越饱满、越舒展。人生如茶,跟残酷的世界相遇,煎熬也变成了成全。”

  时人品茶多喜以茶喻禅,谓禅茶一味。然而,何为禅?何谓禅茶一味?禅,在人们眼中多少有几分神秘、几分不解。

  禅这一字,源出佛典记载:一次释迦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种“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就是佛教的禅宗,而迦叶尊者被尊为禅宗的“印度初祖”。至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东来,禅宗始传入中国,达摩被奉为中国禅宗初祖。唐朝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惠能到黄梅拜谒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听五祖传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言下大悟,得五祖弘忍亲传衣钵,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惠能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文人墨客中千年传诵,其生平教化事迹《六祖法宝坛经》则成为佛教经典,被禅宗奉为至宝,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是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巨大贡献。而广东韶关南华寺内惠能大师千年不坏的肉身像,更增加了禅宗的神秘。

  至于禅茶结合,据史料记载,始于赵州(今河北赵县)从谂禅师(公元778~897年,世称赵州和尚,为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当时四方前往参学者众,一日有二僧到,师指一僧问曰:“曾到此间么?”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另一僧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如是三人都得了利益。这则公案中的二僧和院主都是心中有迷津求指点,突遭赵州和尚当头棒喝“吃茶去!”妄念顿息,当下顿悟,故说“三人都得了利益”。此事体现了禅的微妙、神奇和魅力,后来传遍天下,都说“赵州茶”。

  从字面上看,禅是印度语“禅那”的简称。意译有静虑、思惟修、功德丛林等多种意思,意即通过静虑、思维观修清除自己的无名烦恼,而证悟自己本具清净智慧之德,是一种内观自省自净自证的功夫。另外,静坐调息、观想及瑜伽冥想等皆无超出其外,浅者亦可祛病养生、延年开智,所以古今中外以静坐养生来开智延年的大有人在,如享年86岁的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郭沫若,年青时曾因急躁和用脑过度,出现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心悸、乏力、睡眠不宁等症状,后来,他坚持在每天清晨和晚上临睡前各静坐半小时,始得睡眠好转、食欲如常而精神旺足,也使其体质从弱变强,获得了高寿。而说到茶,不论是出自何地的何种茶,多可为药(历代药典均有列入),因其产地及加工方法不同功能会有差异,但基本都具有清热除烦、消食利水、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等多种功效。现今在福建许多地方,还有人生病了就找“茶子”吃(即找青草药吃)的说法。因此,茶还泛指各种能治病养生的青草药及花果药物配制成的汤汁饮品,如菊花决明茶、人参枸杞茶等。所以,参禅与吃茶都具有清热除烦、祛病养生的功能,茶禅一味便为世人所称道。

  从事理上说,佛教认为,众生的烦恼皆因贪、嗔、痴三毒从身、语、意而生。通俗地说,就是因贪欲、嗔恚、愚痴(指无智慧)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使人产生了错误(指不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故而导致忧虑、焦躁、恐惧、不安、郁闷等种种烦恼。人们常常会因烦恼(过去)而忧虑现在和未来,这样烦恼便会环环相扣而使人不自在。也就是说,人们的许多疾病都是因为烦恼或者饮食起居违背人与自然内在的本有规律,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引发的,即由心理和认知错误而导致。禅宗的方法就是仔细思考观察念头的起处,明瞭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到来、而现在的说时也成过去,当下即顿悟继而心中清爽—只要放下自然轻松自在。

  现今国人多好饮茶,待客、聚会时无茶不成礼,这间接说明了茶确实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国饮。善品者,品茶能感悟人生,就像于丹教授说:“一把干茶到沸水里只会越煮越饱满、越舒展。人生如茶,跟残酷的世界相遇,煎熬也变成了成全。”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感悟。然而时下,三五朋友相聚品茗时,多见的是纵论新闻八卦、东长西短,若如此,饮茶将只是饮茶,而与禅相背且无缘无关。制茶须有心境、沏茶须有心情、品茶须得倾情、参禅则须忘情。若能屏息诸念专注品茶,至人茶两忘、茶禅相应、相得益彰之境,自会得禅茶一味,心境清爽如醍醐灌顶,岂不妙哉。

  从境界上讲,禅无相,非坐非卧、非吃饭喝水,亦不离行住坐卧饮食起居之间。禅师说,吃茶说味即落凡解(指未开悟),不知味却同无情(指无生命的物质)。说有即无、说无非空、于念无念、即相离相。说一味非一味是名禅茶一味,此极微妙,个中滋味唯饮者自知。从开悟的境界上看,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非言语所能表达。“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道得吗?六祖惠能大师不识字,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言下大悟,成就《六祖法宝坛经》和千年不坏的肉身。缘此国外把惠能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人”,这种境界道得吗?自然道不得。

  所以,以手指月是指非月,悟者终能因指见月。而千言万语道不尽,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不如“吃茶去!”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