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静是茶道的精髓(上)

静是茶道的精髓(上)

2019-03-26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静是茶道的精髓(上)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其哲学学理的论证还多有疏漏,但是对其蕴含的内在精神气质,已经有一些论述,梳理各家所论的茶道精神,可以看到“静”在茶道精神中居于重要位置,是茶道内在气质的凝结。与此同时,“静”也是中国人生修养论的重要范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把茶道的“静”与人生之道的“静”用之于现实人生,是提升人生意境的有效路径。

茶是物质的东西,而茶道则把这一物质与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兼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古往今来,人们对茶道所具有的内在精神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归纳与探求,其中,“静”可以推之为茶道精神的精髓之一。茶道的“静”有多重层面。

在基础层面,茶道的“静”指茶叶这一茶道中的物质代表,本身具有“静”的属性和仪态。茶叶所内含的茶多酚等物质,饮之可以使人舒缓心态、凝神静气。茶叶仪态静美,在冲泡前如睡婴静卧于器皿;在冲泡后,于杯壶中经过短暂的舞动,终归静落,在水的滋润下缓缓释放自己的茗香、养分和气味,其宁静的气息丝丝脉脉,涓涓流淌。唐宋文人在诗词中对茶叶的宁静、清香秉性多有溢美之词: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中言“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1994,温庭钧在《西陵道士茶歌》中言“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6715,刘禹锡在《酬乐天闲卧见寄》中言“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4036……(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193卷;577卷;358卷)

把茶的宁静祥和气息描绘得活灵活现。

在中间层面,茶道的“静”指茶道仪式体现的外在的“静”。中国茶道起始甚早,兴于唐代,盛于宋代、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虽然源远流长,是世界茶文化的源流之本,但是中国茶道不似日本茶道那般繁琐,也没有显著的茶道流派和约定成章的确切仪式。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对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有特定要求,以吻合烹煮香茗的条件,呼应宁静清雅的旨趣,求得“味”和“心”的最高享受。在仪式上,中国茶道大体包括净手、烫杯温壶、放茶、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回壶、分壶、奉茶、闻香、品茗等程序,推崇茶壶三点头、茶倒七分满、双手奉茶、三指取杯、闻香识茶、轻啜慢饮等用茶规则。中国茶道无论仪式简繁、时间长短,都强调茶道环境的静谧优雅,茶道仪式的举止优美、语言轻柔、仪态娴静,于方方面面契合茶的“静”的气质。

而被作为精神生活重要内容的日本茶道,对其静、雅的气质更是刻意追求。日本茶道一般在专业茶室进行。为办好茶会,主人会提前精心准备,选购好茶、好水、花木、茶点及茶食材料等,认真打扫茶室和茶庭。日本茶室前一般会有一段精致的自然景观,使客人进入茶室前,先静下心来,去除杂念,以全心全意领悟茶道。茶室门外设有水缸,备有长柄水瓢,客人入室前从中取水洗手,再用水瓢含水漱口,以洗净身体内外的凡尘,然后把一方干净的手帕放入前胸衣襟内,再取一把小扇插在身后腰带上,安静气息,进入茶室。主人在茶室门口跪迎客人。来宾入室后,宾主相互鞠躬致礼。茶会在安静优雅的气氛中进行。敬茶时,主人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地举起茶碗恭送至正客前,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要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茶碗。日本茶道经过了历代简化后,仍然流派众多、程序繁琐,需要经过专门训练。透过日本茶道端庄、凝重乃至繁华的仪式背后,可以看到它们殊途同归的仪式静美,以及对“清寂”终极目标的追求。(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