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学会掌控水的温度,普洱茶汤会更加甘韵

学会掌控水的温度,普洱茶汤会更加甘韵

2019-03-27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学会掌控水的温度,普洱茶汤会更加甘韵

对于爱喝普洱茶的朋友来说,泡茶也是一种享受。热水与普洱茶的交融以及袅袅的香气,都叫人深深的留恋与着迷。

泡茶时,我们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可能给茶汤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大家在喝茶的时候可能会看到,有的朋友泡茶,投茶后,会先用沸水淋一次壶,这个动作是为了快速提升壶内温度,这样泡出来的茶香气更足。

但是,如若用过高的水温直接冲泡比较薄或涩感过强的茶叶时,可能会出现涩感留口挂舌的现象。

如果水温过低,茶香凸显不出来,茶汤甜感会增加,但是甜感增加的同时,涩感、苦感也会出现。

虽然可以理解为水温越高,香气凸显的越明显。但凡事要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您可以在泡茶时多尝试体会。

不同的茶冲泡方法不尽相同,生普与熟普分别如何冲泡,您知道吗?

生普-低温洗茶,高温泡茶

不同地区的海拔和气压对沸水的温度也有影响,像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高原,沸水温度要低于平原、沿海地区,这里的沸水温度一般在94度左右,最适合冲泡绝大多数熟茶。北京为平原地区,但也有一定海拔,根据天气的不同,沸水温度在96度—98度之间。

一般泡生茶的水温,在80度--95度左右,低温洗茶,高温泡茶。85度的水用来洗茶,95度的水用来泡茶。像班章、易武、老曼峨、布朗山苦茶这样滋味醇厚的古树茶必须用高温水冲泡,才能使茶叶的茶香充分释放。

水温太高了也不好,所以不建议大家用100度的沸水冲泡,这样容易烫伤茶叶,并且还会冲出苦涩味。虽然高温有利于散发香味和茶味快速浸出,但95度的水足够刚刚好了。

1、茶叶一定要洗,散料洗1遍就行,饼、砖、砣状的生茶,一般洗2遍。这是唤醒茶叶的第一道工序,不能小看。

2、出汤后要打开壶盖或碗盖,否则茶叶的香气容易挥发。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了,盖着怎么还容易挥发呢?那是因为出汤后,盖碗还是热的,如果盖着,水蒸气会带着香气都凝聚在一起,只要一开盖碗,香气就会四处乱逃。只有让茶叶自然的接触空气,香气才会变得持久。

3、每次出汤力求干净,不要留有茶水在叶底,泡坏了叶底,会影响后续的口感。

我们用120ml的盖碗,投入7g布朗山苦茶,用90℃的低温水洗1遍去茶尘,洗茶也是润茶,快速出汤后,将洗茶的水用来温杯。这时候,布朗山苦茶特有的三角梅花香扑面而来。

后面正式开汤用95℃的高温水,可以在公道杯中停留7-10秒,这时候细细闻,还能闻到淡淡的咖啡豆香。品一口,那感觉犹如喝了一口广东特有的擂茶,再吃一口云南的鲜花饼,才体会了什么叫做苦中带甜,甜中有苦的美妙,还有浓浓的挂杯香。

大家不妨用这个方法在家里泡一壶布朗山苦茶,绝对是不同的感受。

学会掌控水的温度,普洱茶汤会更加甘韵

熟普-高温洗茶,高温泡茶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也藏着诸多学问,不同的水温、不同的注水方式、甚至不同的人泡出来的普洱茶口味也大不相同。

勐海味属于熟茶,是通过渥堆发酵的熟茶,泡这种茶的时候一定要用高温,水温不够,泡不出熟茶的韵味。

1、洗茶水温大概在90度左右,如果洗2次,出汤的速度要迅速一些,如果洗1次,茶水可以停留一小会儿,再倒出来。

2、大部分的熟茶,可以用90度-100度之间的高温水。但宫廷小饼是个例外,因为它都是细嫩的芽头,所以水温要适当低一些。

冲泡勐海味的重要技巧:如果想要更加柔润甘甜的口感,建议将水温控制在92度。连续92度水的浸泡,是激发勐海味陈香樟香的不二法门,冲泡得当,还会呈现红豆沙一样粘而沙的口感。

3、盖碗简单方便,能观察汤色;紫砂壶本身保温性很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来提升浸泡温度,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当然,如果勐海味熟茶已经泡到第10泡时,后面可以进行适当的闷泡。

有用+10
分享

揭秘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的前世今生(六)

揭秘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的前世今生(六)

近二十年来,有关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中出现的微生物的研究报告很多,每篇报告都列出若干微生物,基本上可归为三类,即霉菌、细菌、酵母菌三大类。这与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并不是独有的,更不具备唯一性,都属于发酵食品微生物。在很多发酵食品的教科书上,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些文字:按照微生物分类系统,可将与发酵食品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三大类。也就说,普洱熟茶渥堆过程中的发酵机理与其它发酵食品都具有一种共性:即三菌发酵。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培养基(有营养基质)上长有菌丝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它有很多分类,但在发酵食品中,只有四个属: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地霉属。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起主导力量的是曲霉属。而曲霉属也有60个以上,如米曲霉、黑曲霉、红曲霉、黄曲霉。甘薯曲霉、埃及曲霉等等。但是,就普洱茶而言,在曲霉属中真正的主力军是黑曲霉。

黑曲霉是普洱茶研究者最熟悉的一个词语,无论专业学者还是普洱茶爱好者,只要谈到普洱茶渥堆发酵,就离不开黑曲霉。从严格意义上,黑曲霉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其科学称谓应为黑曲霉群。在显微镜下观察,它呈现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但它又是厌氧菌(厌氧呼吸,生物氧化第二大类型),在厌氧条件下,适宜的温度(37℃左右)和湿度(80%左右)才能大量繁殖的。它最初的菌落呈白色,后来才逐渐转为黑色。

黑曲霉是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品种。由于广泛分布土壤和空气中,是发酵中最容易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重要的发酵菌种。黑曲霉不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独有菌群,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只要是食品发酵,似乎就离不开黑曲霉群的参与。在发酵的过程中,在适宜温度37℃、湿度75%状态下,具备分泌淀粉酶、糖化酶、柠檬酸、葡萄糖酸、五倍子酸等的功能。渥堆过程中堆子“自然产生热量”造成堆温升高也与黑曲霉有关,是黑曲霉大量繁殖形成伴随产生酶的同时出现产热现象(化学中常见的产热现象)。

无论是普洱熟茶的渥堆、白酒与葡萄酒最初的固态发酵,都离不开黑曲霉。非常有意思的是,相对白酒与红酒而言,黑曲霉陪伴它们的时间更长,在白酒与红酒进入“液态发酵”时(白酒与红酒分为两个阶段发酵,一是固态发酵,二是液态发酵),其贮藏场所(俗称酒窖)仍能发现黑曲霉的存在。凡是参观过知名酒窖的人,都会发现酒窖墙壁上附着的霉斑块,有的零散、有的密集,绝大部分是黑曲霉菌群。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霉斑块不仅大小不一,而且厚度也不一样,我们从霉斑块的边缘会发现厚度的分层的,比较明显的分层为三种颜色,底部(贴墙部分)为墨绿或灰色,中间为米黄色、外层为黑灰色。其实,厚度的分层现象代表酒窖的历史。年代愈久,层隙愈多;叠加越多,微生物活性越强。当然,这些霉斑也不是清一色黑曲霉,还有其它的菌群,如黄曲霉、灰绿曲霉、米曲霉等等。其实,它们与黑曲霉同样,都是能够分泌糖化酶的高手。

最重要的一点是,黑曲霉具备极强的附着力与渗透性,攻击力超强。几乎所有的食品发酵最初,包括渥堆熟茶,其最早的攻坚战都是以它为核心的,随后的攻城掠地——将发酵底物的保护屏障一一摧毁,它都是绝对的主力。然后,它又以发酵底物为营养源,又产生多种活性很强的酶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为普洱茶后期的“酶促发酵”做物质储备。这也就是微生物产酶的基本原理。它与普洱茶真正滋味的产生关系不大。

很多研究报告中认为它是对人体有益菌种,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黑曲霉甚至包括整个霉菌,都属于腐生菌,如果落在粮食上,会快速产生腐败。就普洱茶发酵而言,它的作用只是局限在发酵的前期,利用它巨大的“破坏力”击破发酵底物原有的“保护壁垒”。并产生各种活性酶系,但在发酵后期进入“酶促发酵”时,它的使命结束了,也消亡了,如果不是,它的存在对普洱茶倒是有害的。因为它持续的存在会导致普洱茶的霉变,为有害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

我们在讨论黑曲霉时,也应避免另一种倾向,就是太过强调黑曲霉的主导性作用。其实,渥堆发酵的早期,黑曲霉并不是单兵种作战,整个霉菌类中的微生物,尤其是曲霉属中的几十种菌群,都参与了战斗,是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概念,只是攻坚的主力是黑曲霉而已。

围绕霉菌,我们也可以用举另外一个例子,我们熟知的湖南黑茶,如获砖等出现的“金花”,都是霉菌的范畴,属于散囊菌目,其生物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在普洱茶中,尤其是砖茶中也经常出现“金花”现象,因为它本身就是散囊菌目发菌科散囊菌属的一种真菌,可生长在土壤、砖茶(茯砖、普洱茶砖)、冬虫夏草、中药片、木屑等基物上。冠突散囊菌也可以称为小冠曲霉(Aspergiluscristatellus)。(

“素雅为佳松竹绿”——傣族与普洱茶

“素雅为佳松竹绿”——傣族与普洱茶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7月31日讯:

世世代代生息于云南普洱茶区的傣族,与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各民族人民一道,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茶文化。澜沧江沿岸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景迈茶山,方圆十几个村寨的傣族和布朗族世代以种茶为生,据芒景缅寺塔石碑文记载,景迈茶山上的茶园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一代代人民辛勤的劳作,他们开辟出了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古茶园,被国外学者称为“天然的博物馆”。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霜的古老茶树,至今仍然郁郁葱葱,挺立山野,为各族人民默默奉献出片片新绿。

在傣族居住的地方,茶和竹一样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傣家竹楼中央的火塘,燃着四季不断的火苗,随时准备为远方的客人送上一杯傣家特有的“竹筒茶”。

竹筒茶是傣族最具有独特风格的饮茶习俗,傣语称为“腊朵”。主人取来竹楼边新鲜的香竹一截,将干青毛茶装入内,并用橄榄枝做成木棒在竹筒里冲压,一边冲一边放进茶叶,直到将竹筒填满冲紧为止。然后将竹筒放到柴火上烘烤。烤到香味四溢时,再将竹筒冷却,用刀剖开取出已成圆柱形的茶柱。掰一小块放入茶碗,冲入沸水,一缕清香便在竹楼里弥漫开来,沁人心脾。碗中的茶叶,一片片在沸水中舒展、变绿,尤如林中孔雀开屏。袅袅升腾的雾气中既有竹的清香,又不失茶的滋味。如果遇上一个有情趣的主人,还会为客人唱一曲傣家“请茶歌”:“远方来的客人啊,请把澜沧江边的竹楼当成家。喝下一碗傣家的竹筒茶,你就会不渴不乏走天涯。”正像一副对联描述的:“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

中国贡茶第一镇、普洱茶故乡、茶马古道源头:云南易武古镇

易武古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北部的群山之中,海拔1350米,古镇依山势修建,没有规整的结构。这里是是茶马古道最南边的起点。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茶中珍品。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热带小镇里每家每户都藏有千金难求的珍宝。易武因茶而名,因茶而盛。八十多年前,这里曾汇集了十几万人专注于普洱茶的生意。

易武在清光绪年间包括:易武正街、黄家小寨、刘家小寨、树林寨、摸练寨、李小娃寨、旬叶棚、万家坡、三家寨、马家寨、王家寨、石乌龟,茅草地等21个村寨。除了石乌龟、茅草地两寨不产茶,其他村寨均以茶为生。

所谓普洱茶,并非普洱出产,而是因为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得名。以易武为首的古六大茶山才是普洱茶的源头。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这是易武镇古茶山的真实写照。

易武距北京3000多公里,道路及其难行,清朝贡品茶膏为何只能选择六大茶山的茶叶?这是因为易武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污染,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吸收天地之精华而价值千金,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的乔木,孕育了易武茶的优良品质。易武茶膏曾经是清朝贡茶中的上品,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过去清朝皇室每年都要派专人来易武古镇征收上好的茶料制作普洱茶膏。易武是茶马古道最南边的起点,是内地联结中老边境线上的唯一一条古重镇走廊,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主要的有易武—老挝的乌德—丰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在历史上,易武曾经引领茶山经济潮流、是彰显民族茶文化的历史名镇。

易武普洱茶喝起来滋味清香爽口,回甘持久,三泡之后茶味依旧香醇。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清热解暑、醒神解乏。

最佳旅游季节:1-12月,四季皆宜。 易武镇属于北热带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