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杨中跃专栏:普洱茶怎么品鉴?论普洱茶品鉴的四要素

杨中跃专栏:普洱茶怎么品鉴?论普洱茶品鉴的四要素

2019-03-27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杨中跃专栏:普洱茶怎么品鉴?论普洱茶品鉴的四要素

普洱茶品鉴四要素之观色

接作者上文《杨中跃专栏:不识茶性,何以审评?》。品鉴普洱茶之观色主要是看干茶、汤色、叶底。看干茶要判断:是生茶或熟茶,是古树或台地,是老茶或新茶,是干仓或湿仓,是春茶或夏茶秋茶,是什么山头的茶。看汤色要判断:生茶或熟茶,新茶或老茶,加工好不好。看叶底要判断:生茶或熟茶,新茶或老茶,加工好或坏,仓储好或坏,台地或古树,是否轻发酵,是否混压。在干茶、汤色、叶底三个因素中汤色提供信息价值最低,叶底提供信息价值最高。凡原料、制作、仓储中出现问题,叶底一定有反映。

杨中跃专栏:普洱茶怎么品鉴?论普洱茶品鉴的四要素

品味。普洱茶之基本味有四:香、甜、苦、涩。苦涩与茶碱、儿茶素有关,也与茶叶中的农残含量有关。香甜是人们愿意喝茶的重要因素,与茶的香味物质、糖类、氨基酸等有关;香包含茶香、汤香、杯底香、叶底香;甜包含汤甜和回甘。发酵时对茶叶内含物质的分解会让香甜苦涩都降低,茶叶存放过程中活性酶让茶叶分解也会降低香甜苦涩。在品鉴普洱茶时要注意分辩老(树)苦嫩(树)苦,老甜嫩甜,老涩嫩涩,老香嫰香。要注意分辩苦涩是茶碱儿茶素的原因还是农残原因。通过品味可以作为分辩古树与台地,老茶与新茶,熟茶与生茶,干仓与湿仓,制作和仓储是否有问题的依据。

杨中跃专栏:普洱茶怎么品鉴?论普洱茶品鉴的四要素

嗅香。由于普洱茶的树种、生长环境、土壤、气候、纬度、海拔不同,制作、仓储的差异,茶叶在香味物质释放时的香型、强弱会有区别,因此嗅香是品鉴普洱茶的要素之一。嗅香首先是闻干茶香,可以作为鉴别古树与台地、新茶与老茶、生茶与熟茶、制作好坏、仓储好坏的依据。其次是闻汤香,汤香在冲水时闻、在出汤后闻、在茶汤入口时闻,可以作为鉴别古树与台地,、生茶与熟茶、新茶与老茶、制作好坏、仓储好坏的依据。三是闻杯底香,可以作为鉴别古树与台地、生茶与熟茶、新茶与老茶的依据。四是闻叶底香,可以作为鉴别古树与台地、新茶与老茶、生茶与熟茶、仓储好坏的依据。

杨中跃专栏:普洱茶怎么品鉴?论普洱茶品鉴的四要素

感受茶气。茶气是茶叶物质能量的体现,凡茶皆有茶气,但强弱不同,它与茶叶中内含物的多少与结构有关。因此影响茶叶茶气的因素包含了光照(山向、纬度等)、气候(海拔)、树龄、树种、土壤、生态环境等。因此茶气可以作为鉴别茶叶茶种、树龄、仓储的依据之条件。茶气的感受包括茶香、茶味、茶汤饱满度、耐泡度、杯底香、叶底香以及饮茶者的口腔感、精神感、体感。在茶气的感悟上要避开两个误区,一是将茶气玄学化、神秘化。二是将茶气简单的等同于茶味,例如一些有农残的台地茶苦涩会很重,但茶气弱。 (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茶树种类

普洱茶茶树种类

普洱茶根据茶树的树龄划分为: 台地,乔木,古树,野生

普洱茶根据茶树的树龄划分分为: 台地茶:指那些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的现代茶园产出的茶叶,它们通常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品质上较老树茶稍逊。台地茶是指采制于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密植茶园的茶,该类茶园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该类茶人工栽培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 所以台地茶也可以说是人工养殖茶。

普洱茶茶树种类

乔木茶:指大多种植在山坡、荒地上。它们是以山的形式分配给农户。由于不便于施肥、洒药,这种茶的产量相对较少,而且绿色健康,茶质粗壮,茶味醇厚。

易武普洱茶价格微播报!

  易武普洱茶价格微播报!

  普洱2013春茶上市最近走进易武,春茶已全面开采,随着普洱茶的全面回暖,近年茶价逐年攀升,今年较去年又上涨30%左右,好的易武大树茶原料每公斤700多,创历史新高。易武属江北六大茶山之一,易武正山古树茶汤纯厚,苦涩弱,回甘生津快,水性细腻,香气清悠,是版纳区域最优的"山茶"。(图文:芸茗茶叶范承胜)
       

  在普洱茶行业中,有这么一个说法: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景迈为妃。

  易武茶区简介
  易武茶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包括四个乡。原属古慢撒茶区,为古六大茶区之一。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布朗山–世界最早的普洱茶产地

布朗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部,靠近中缅边境。布朗山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世居于此的布朗山民——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在苍莽大山中建立村寨,聚族而居。

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山,山中的村寨,大的有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几座,其中的班章寨因出产最优质的普洱茶,在近几年声名鹊起,对于喜欢普洱茶的人来说,“班章”二字如雷贯耳。

车出勐海县城,一路南行,穿越象山和辽阔的勐混坝子,布朗山依稀在望。就在这片山林之间,布朗山民度过了千年岁月。

据专家考证,布朗山民是古代百濮民族的后裔,具体说,包括了今天的布朗、佤、德昂等民族。在历史上,百濮民族曾经南迁,在中南半岛建立了以吴哥窟为代表的旷世文明。

与这些远出国门的祖先相反,留在国内的布朗、德昂等族,直至民国时期仍身处密林,在这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的布朗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始终不曾离开云南一步,远离外部世界的召唤。所以,可以这样说,布朗山中的居民是云南原生的土著民族,是真正的云南人之根。

也许正是由于这千年的闭塞、千年的隐居,布朗山民们才能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在这里,他们食百草、尝百味,将无数大自然的馈赠收入自己的杯盏之中,满山的奇珍化成强健体魄的营养,其中茶叶便是被布朗山民最早驯化、种植和享用的。

在德昂族的传世古歌《达古达愣格莱标》中,人们唱道:“天地混沌未开,大地一片荒漠。天上有一棵茶树,愿意到地上生长。大风吹下一百零二片茶叶,一百零二片茶在大风中变化,单数叶变成五十一个精悍小伙,双数化为二十五对半美丽姑娘……”同样的传说,也出现在布朗人的神话中:布朗人世代相传,自己民族的始祖名叫叭岩冷,叭岩冷在临终前对子孙们留下遗言:“我留年马给你们,怕它们遇到灾难就死掉;我留金银财宝给你们,怕它们不够你们用;我留茶叶给你们,子子孙孙用不尽”。于是,叭岩冷在众山之上撒播茶种,茶种纷纷入土生根发芽,茂盛繁衍,这才给后世留下了不竭的财富。

德昂族之歌和布朗族神话,都把茶祖先连在一起,足以说明他们种茶饮茶的历史无比久远,国内一些学者曾考证,布朗山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人类消耗的第一片茶叶,就是当地居民的祖先摘下来的。

很多外国学者也赞同这种说法。美国著名汉学家艾梅霞在她的《茶叶之路》一书中,就提到了茶叶源于云南南部,它从这里流出,在距今2000多年前传播至中国各地。与此同时,这一区域的土著居民已开始将茶叶压制成茶砖、茶饼,通过马帮将它们运出云贵高原,并一直向北直抵河西走廊,甚至再向西抵达中亚地区——这条茶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茶叶贸易之路,因路线像弓,亦称“茶文化之弓”。

但艾梅霞女士不解“百濮”,称茶出于傣,这与一些写普洱茶书的人,把傣族迁移至西双版纳或孔明伐滇的时间指认成普洱茶历史发源的时间,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这片土地上还生活着更加古老的民族,而且他们是茶之始祖。至于砖、饼、沱等普洱茶外形,人们亦认为始于明代的军屯、民屯和育屯,即从外界传入,事实上,这也经不住推敲,因为作为砖、饼、沱祖先的竹筒茶早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