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为何说普洱茶是美学层次上的茶叶?

为何说普洱茶是美学层次上的茶叶?

2019-03-27 访问量: 31 茶礼仪网

为何说普洱茶是美学层次上的茶叶?

在国茶领域内,普洱茶不仅是投资与收藏界最为热门“可以喝的活古董”,与此同时,也是所有茶类中最具“美学”属性的茶叶制品。普洱茶的品鉴与审美能扯上关系吗?估计绝大多数爱茶的朋友会有此疑问,特别是长期饮用其他茶叶制品非普洱茶界的朋友,甚至会觉得这是故弄玄虚。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审美”的权威解释。《辞海》上说:审美,亦称“审美活动”。人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和欣赏美的活动。是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实践、心理活动。是理智与直觉、认识与创造、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所以从这个解释来看,品茶与审美是密切相关的活动,因为爱茶的人不仅仅是爱品茶,更是爱品茶时的自己,爱品茶时的当下生活。品茶时的精神享受远胜于品茶时的物质享受。

爱品茶的朋友会有这样的感受,同一款茶,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天气,甚至和不同的人一起,品茶的感受都完全不同。可见品茶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其实,没有什么活动比审美更主观的了。早几天和著名画家肖意忱先生品茶时聊起艺术的魅力,我们最终都高度认同艺术家的高度最终取决于他的审美境界。一位艺术家在完成了他的艺术表现技法之后,其艺术表现内容就完全取决于他的审美格局——也就是他对美的理解——最终表达的是他的思想与情感。

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最复杂最难懂的茶。普洱茶的现状是山头林立,概念繁多,真假难辨,百家争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普洱茶的江湖更加深不可测。我们致力于推广普洱茶科学的鉴赏,想以萤火之光给爱茶的朋友一点建议。普洱茶在技术上的鉴别网络上文章很多,总结起来,客观的不多,误导的不少。其实这也很正常,普洱茶就自带一层面纱,就其概念来说,也是一个说烂了也说不清楚的话题。

其实普洱茶的品鉴与审美的关系,核心内容就是一个词——“自然”。普洱茶好不好喝,你的身体会告诉你,不需要你去找理论支撑。湿仓茶不好喝,其实地球人都知道,除了一些“高深莫测”的品茶高手。好喝就是好喝,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为什么刚出生的婴儿就知道爱喝糖开水,不爱喝黄连汤?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我刚刚接触普洱茶,就曾经被诱导喝霉变了的茶,告诉我“好的普洱茶一定要喝出森林的味道”。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很抵触普洱茶,对普洱茶的记忆就是那原始森林里树叶长了霉的味道。现在我也经常碰到一些“大师”指导初入门者怎样去体验湿仓味的时间味道,但是没有办法,也只能呵呵了。

中国人非常欣赏“至简”美学,你去博物馆看看明代的家具、青花瓷,这些日常生活用具无一不昭示着当时老祖宗高超的审美水准。一壶老茶向往基于“大道至简”的审美观,如果一定要给“好喝”一些衡量指标,那也应该是完全可以感知的指标。“香气、汤色、甜度、生津、回甘、喉韵”,我个人认为,这六个指标应该是普洱茶评价的核心指标,如果加上“好听的就是好茶”这一指标,医院五官科就齐全了。

普洱茶的品鉴也应当崇尚“道法自然”的审美观,你以为然否?(本文源于新浪微博,

有用+10
分享

【茶知识】普洱茶的等级是如何分类的?

  普洱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各种形态、工艺、品类等不断完善。但是因为普洱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让很多消费者仍然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如何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普洱茶?普洱茶的等级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等级分类是怎样划分的呢?

  按地域性对茶园进行分级

 

  以地域特性对普洱茶园进行分级,具体可以分为:产区级(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等)、名山级(小产区级)(易武、布朗山、南糯山、勐宋、景迈山、勐库、邦东等)、村寨级(刮风寨、落水洞、麻黑、老班章、老曼娥、班盆、帕沙、半坡寨、那卡、冰岛、小户赛、昔归、邦东等)。

  同一个产区,级别区域越小越具体越好,比如:村寨级好于名山级,名山级好于产区级同一级别树龄越大越好,比如:村寨级的老班章,古树茶好于大树茶,大树茶好于小树茶。

 

  按高、中、低档分级

 

  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

 

  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宫廷、礼茶、特级。

 

  2、中档次茶如: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

 

  3、低档次茶:低等级是七到十级的散茶。

  按原料进行分级

 

  普洱茶制作选用的原料不同其品质也不同,价格更加悬殊。其制茶原料分为“人工种植型原料”、“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⒈人工种植型原料

 

  人工种植型,茶农称“台地茶”是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台地茶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

  台地茶发芽期长而荫芽周期短,茶质没有适当的积累期,芽叶外表肥壮而质薄,且茶树没有合理的休养期,对茶树的生长和来年的茶质都有较大影响。

 

  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所以“台地茶”普遍价格低廉。

  ⒉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又称“古树茶”纯料。

 

  一般以300年为限才可严格的成为“古树茶”,且都生长在深山老林中,普洱茶树经过时间的沉淀,其内质的表现力不同。

  古树茶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以内质丰富的最佳状态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

 

  此类原料制成的普洱茶为“饮茶发烧友”追捧,较之人工种植型原料的高产,古树茶原料有限,市面上价格较高。但其独特内质更能体现普洱茶的“茶文化”。

 

  总结

 

  普洱茶分级主要在茶树、茶园、原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可根据不同的层面进行细分,熟悉普洱茶的分级之后,可助大家更加明白的消费普洱茶。

 

  -END-

普洱茶茶汤浑浊是怎么回事

  很多朋友在喝茶的时候喜欢观茶汤,看着美艳的茶汤、品着美味的茶汤,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觉都是一种别样的享受。透亮的茶汤总是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忍不住想喝一口。那么普洱茶茶汤浑浊是怎么回事呢?

 

  一: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中有一个步骤称为揉捻。传统制作工艺采用手工揉捻,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杀青时,火候掌握不当,导致叶片产生糊点,揉捻时糊点被揉碎掺杂于茶叶中。冲泡后,茶汤会出现浑浊。

 

  二:撬茶整碎度

  普洱茶形状为饼、砖、沱等,冲泡前都要进行撬茶这一步骤。若在撬茶时,撬茶方式不恰当,把茶撬的太碎。细碎的茶末融入茶汤中,会使得茶汤浑浊。

 

  三:仓储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仓储对普洱茶的陈化至关重要。仓储分为干仓和湿仓,其中干仓指的是在自然的气候条件下仓储;湿仓是指经过人为的加湿高温下仓储。干仓茶的茶汤通常情况下颜色透亮,而湿仓茶的茶汤颜色通常暗,不透亮。因为湿仓茶高温高湿,内部微生物处于高速转化的状态中,同时还会产生其他霉菌,使茶始终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转化过程。这样的茶冲泡后茶汤浑浊,口感欠佳。

  四:冲泡方法

 

  如注水时水柱太粗,把茶叶冲了翻滚起来,此时会使茶叶中较小物质(例如茶毫)混杂于茶汤中,茶汤出现浑浊。

  五:冲泡用水

 

  这个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但还是略说一二。用山泉水冲泡普洱茶较佳,矿泉水次之。若是用了自来水或者受污染的水冲泡,茶汤不仅容易浑浊,而且品饮口感欠佳。

 

  六、空气氧化

  普洱茶饼经过长期存储,若是没有经过三天的醒茶(醒茶即在冲泡前两至三天,把所需茶样撬好放入干净陶罐中)后,直接打开来冲泡。茶中稳定的物质被突然打乱后,同时又与空气接触,促使茶叶发生快速氧化反应。此时冲泡,茶汤极易浑浊。

 

  茶汤出现浑浊,这款茶就一定不好吗?非也非也,比如说红茶中的“冷后浑”,指的是红茶茶汤在冷却之后,茶汤表面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说明茶黄素的含量高,这可是优质红茶才有的特点。通过本文的介绍可知,造成茶汤汤色浑浊的原因很多。

普洱茶中的厚度指什么?

普洱茶的厚度就是考核高端品饮口感的先决条件,有了厚度,然后我就会考虑茶气,空腔丰富度,香气等。所有茶的厚度都由春季采摘这个简单条件决定。而“茶气,口腔丰富度,香型”则是由不同区域的茶树地土状况决定。以前的普洱茶制作,很少牵涉的“茶气”的考量,即便是现在,关于“茶气”的说法都你有你说,我有我理解,好在,我自己已经理解了“茶气”。我记得年前由“岁月知味”和“东莞塘厦茶叶协会”共同举办的一个品鉴会上,我们喝到一泡茶,当场让一位深圳的朋友大汗淋漓,他把手伸出来,就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一样,到处都在滴着水珠。我想说,这就是茶气的体现方式之一,也是比较常见的体现形式,发热和发行。


  所以关于“茶气”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我已经完全理解了,等高手们继续争论,继续完善,而我先做茶再说。这点是我的风格,好比2004年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在三醉探讨学习,风气很浓,但越学越多方向,越多细节,越感到前路茫茫,不敢下手,而我就先下手了再去学习。我知道机会是首要的,其实才是那些有的没的的大学问。果然三年过去,毛料飞涨,机会错过,但我看到论坛诸高手依旧兴致盎然的在讨论新的方向,这个方向的终点也许就是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