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投资分析: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普洱茶投资分析: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2019-03-27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普洱茶投资分析: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春茶已入市,行情仍低迷。从2014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有茶商亏损到不得不离开市场的地步,可牛市依然仙踪渺渺。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找出问题,奋起一搏。

没了三公,要么退出要么转型

在众多普洱茶经销商当中,有一类茶商的日子最为轻松。平时不必在意生意的好坏,逢年过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大笔订单应接不暇。这类茶商曾是普洱茶经销商圈子中活的最容易的一类,他们既不担心库存积压占用流动资金,也不担心消费者建仓完成而失去客户。他们只需要维护好社会关系即可。很多普洱茶厂家也喜欢此类合作伙伴,因为这样的茶销售出去几乎没有再返回市场的风险。限三公的出现使这类茶商失去了财源,从当前的社会环境看限三公会成为常态。与其坐着等死,要么退出要么转型。不管过去的生意有多大,如果还想从事普洱茶行业,对于这类茶商来说从零做起吧。

减产是阵痛,关键时刻该减还得减

虽然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特征,但绝不意味着普洱茶可以无节制建仓。假如每年普洱茶消耗量有10万吨,成为仓储的有10万吨。20万吨是普洱茶的总产量,在这个基础上有小幅上扬对市场影响不大,顶多市场流动资金总量减少。但是产量大幅增加,当出现消耗10万吨,仓储30万吨的时候,市场必定崩盘。仓储需要流动资金,生产需要流动资金,这些只能通过消耗来获取。当消耗量不足以支撑仓储的时候,普洱茶市场迎来的是"血崩",相对于2007年那场风暴则只能用"雪崩"来形容,一字之差,结果相差数倍。如果到了今年年末普洱茶市场依旧看不到回暖的迹象,该减产还是要减。

扶持茶农不如扶持产业

除了茶山的基础建设,茶农根本不应该被扶持。虽说茶农的生计牵扯到地区的稳定,作为政府部门在没充分了解市场的前提下,不要盲目的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来帮助茶农增加茶园面积或是提高茶叶产量。我是在想不出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再去增加原料产量有何意义,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扶持了的生产,就要扶持加工,然后扶持销售。问题这都不是政府部门擅长的领域,最后好事变坏事,国家的钱花出去了,茶农们守着一筐筐茶叶欲哭无泪。那还不如直接扶持产业,比如文化旅游业,出口加工业,市场总需求上来了,茶农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一举多得。

有用+10
分享

云南普洱茶是否还能一直坚挺?

  尽管云南普洱茶今年价格一直坚挺,但我国茶叶产量预计达195万吨,同比增8%左右。高档名优茶价格集体跳水,2015年全国将有30万吨茶过剩,茶贱伤农隐忧在前。
  云南茶园面积585万亩,采摘面积481.59万亩
  同比增36.15万亩,增长8.12%
  2013年全国茶叶产量将达195万吨左右
  较去年同期增产8%左右
  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
  而目前全球茶叶年均总产量已达350万吨左右
  2013年全国茶叶产量预计达195万吨左右,同比增产约8%。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中国茶叶2014形势预测报告》称,中国茶叶产能已过剩,一个突出表现是,贵州茶叶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云南,跃居全国第一。
  此外,“八项规定”等因素影响下,今年高档名优茶价格约下跌10%-50%,卖茶成瓶颈;另一方面,普洱茶和福鼎白茶的价格却逆势保持上涨,依旧受捧。
  该报告建议,行业不应再盲目乐观,政府须调整产业政策“急刹车”,限制茶园面积,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茶贱伤农”。
  2015年全国将有30万吨过剩
  报告预测,2013年全国茶叶产量将达195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产8%左右,并且茶叶质量总体好于往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什么好消息,因为从市场反应看,中国茶产能有突出的“过剩”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全国茶叶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总体形势中,贵州省的茶叶种植面积就已达到600万亩,首超云南省,跃居全国第一。
  今年7月份,云南农业部门曾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的茶园面积达585万亩,采摘面积达481.59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36.15万亩,增长8.1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此前曾预测,如果现有茶园正常投产,到2015年,全国将有20万—30万吨的茶叶过剩。而且,茶产能的过剩是全球性的。中国茶产业联盟的数据也显示,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而目前全球茶叶年均总产量已达350万吨左右。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认为,茶产能过剩的原因是,行业普遍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各主要产茶省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政策上依旧鼓励茶叶种植,发展茶园面积。
  “产能过剩”现象并不容小觑,政府如不能及时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限制茶园面积,并把重点转移到提高单位面积茶叶经济效益和消费市场培育上来,很有可能将导致“茶贱伤农”情况发生,进而造成茶叶价格动荡。
  云南普洱茶价格逆势上涨
  上述报告还显示,2013年具有两大最显著态势:一是大宗茶量增价涨,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二是茶产能过剩突出,卖茶成为瓶颈。
  受“八项规定”等因素影响,全国多种高档名优茶价格大幅下跌,如龙井、铁观音、大红袍等,跌幅在10%-50%之间。以安徽的高档名优绿茶为例子,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价格降幅在15%左右。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通过对北、上、广等主要销区的调查显示,今年入春以来,整个茶叶市场不容乐观,呈现“疲软”的态势,高端礼品茶销售明显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云南普洱茶和福鼎白茶价格却逆势继续保持上涨。今年,高端普洱春茶、秋茶的价格均比去年高约30%,有的甚至能达到50%。比如老班章茶,其今年的秋茶每公斤已卖到2800元左右,同比去年单价涨了1000元左右。
  云南茶商应以品牌化路线取胜
  事实上,尽管云南普洱茶并未发出价格预警,但仍有观点担忧,高端普洱茶价格与日俱增会否有一天也酿造成“产能过剩”的结局。
  茶商梁先生认为,高端普洱茶价格坚挺,一方面是有巨大的需求基础支撑,市场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端普洱茶的价格还没到“天花板”,与龙井、铁观音相比,“高端普洱茶的价格还没能体现价值”。
  51普洱网总经理吕建锋则认为,从整个大环境看,中国茶产能过剩。但因云南普洱茶的特殊性,目前应该还没有过剩现象,甚至有的茶叶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茶。
  “我认为,云南茶商应从品牌化和品质化方向突破,不拼量,至少我是这样在做。”他说,至于整个云茶市场是否有此共识,目前善不清楚。
  此外,如何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与产能是否过剩息息相关。“比如我们推出了适合80后、90后的小坨茶,年轻人不容易爱喝茶,如果把这个市场打开了,产能也许就不过剩了”。(记者杜弘禹)
  财经短评
  云茶宜尽早转身避免产能过剩
  重视茶的供需情况,除了昆明街头那些密集的售茶小店,政府方面也当如此。
  追本溯源,茶的需求主要来自几方面,作为饮品饮用、作为传统文化载体送人、收藏(只限于普洱和黑茶等)、深加工。其中,送人、收藏的需求多集中在产量有限的高端茶上面。
  可以说,在增产8%之后,近200吨的茶产量,更多的还是用于饮用。但不难想象,即便是喝茶人增多,年需求增长也很难达到8%。另外,茶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除了各类饮料雄踞一方,像咖啡等后起之秀也虎视眈眈。
  这意味着,说茶正在或者即将产能过剩,有其合理性,虽然目前供需关系似乎尚未反映到价格上,但市场各方都有必要未雨绸缪。因为在资本并不青睐的中、低端茶市场上,供求终将决定价格。
  实际上,多年以来,云茶历经浮沉,在业内,早就不是“愣头青”了。在市场经验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原产地和品牌优势,尽早转身,调整结构,避免将可能出现的价格战。
  从这个角度而言,贵州茶产量超过云南,如果我们抱着“您先走,我转弯”的心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记者:赵航)

为什么普洱生茶中有酸味?

  提到茶汤有酸,许多茶友第一反应便会是茶品品质不佳。似乎酸味成了好茶绝不应出现的属性。大家都知道茶品中含有苦涩、甘甜、芳香等内质,事实上酸也是一个重要的味道,普洱茶中的酸有很复杂的来源,表现形式也大不相同。

  其实,茶叶众多的内含物质中,竟有三分之一以上会呈现酸味。如此茶汤味道之中自然应有酸味,这已然是被现代科学严格证明的确凿事实。只要有活性的茶,或多或少都有酸味。只是在品饮茶品时,首先对我们的感官造成最强烈直接冲击的,往往是茶品的苦、涩、甜、香等更为明显的刺激,酸味在这些味道和感觉的掩盖之下往往会在被忽略。

  所有茶品,只要原料合格、制程正确、仓储得宜、冲泡得法,都可以表现出酸味。茶叶中正面的酸味可以看做是茶叶中活性物质在味道方面的呈现之一。

  生茶中令人愉快的酸韵主要有两类。其一是来自于茶所生长的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也就是茶人们所称的“山头气”。许多茶区的原料中,都或多或少地天然带有这类爽口的酸,部分茶山的原料中,就包含这独特的酸梅味。第二类则来自于茶品的陈化。对于干仓茶与轻度入仓的茶品,陈期达到一定年限,则在口感中转化出浓郁而清爽的梅子酸,此时往往从干茶中也可嗅出微酸的蜜韵。这两种酸韵的特点都是遍布满口,回甘生津,清爽悦人,深受茶人们的喜爱。

  所以,不要一味地否定普洱茶的酸。

普洱茶如何品香?

普洱茶如何品香?

一般我们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想要认识它、了解它,总是遵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原则。新接触普洱茶,当然也不例外,先听说,再看到外形,喝到茶汤,然后由表及里的学习品味,由浅到深进一步了解。品味普洱,首当其冲面临的便是它迷人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沉稳而优雅:不说班章的甜香、麻黑的蜜香,也不必讲景迈的兰香、昔归的花香,更不必谈熟茶的樟香、栗香、枣香、糯香,就拿一般的生态茶来说,茶香也让人沉醉不已;普洱茶不仅香气多姿多彩,而且悠长持久,盖碗香,杯底香,唇齿留香。香与其他特点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普洱茶的多样性,决定了其香的多样性,品不尽的普洱,品不尽的香!

其实,普洱茶是长期后发酵茶种,其所能留下的真性原香,多半是非常薄弱的,然而这些薄弱原香,在普洱茶品茗者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因为香带来了直接的美感,而是由香提供了暗示功能,透过普洱茶原香的暗示,告知其茶菁的级次,其制作工序是否新鲜,其贮存过程是否自然,也就是透露了普洱茶的真性,由于知道了所认同的普洱茶真性,而产生一种共鸣,一种美感的共鸣,因而也得到了美的感性满足。比如我们听了一串中国古琴所发出的音符,不懂者听了总觉得像在弹棉被的声音;有修养者听了,他了解指法运用的难度,操琴者心境感染,琴床的品质和古韵,再给予聆听者一个完整而综合的暗示,使他有了美的感性共鸣。普洱茶的品茗鉴赏,也像欣赏古琴一样,而显得那么有内容、有学问,也因而曲高和寡了!

普洱茶的香气,是同时又一个很纠结的问题:目前可见的关于香气的评价有:清香、荷香、兰香、樟香、木香、陈香、蜜香、、、关于这些“香”,有茶友品得出、说得妙,俨然大师,有的茶友品不出也不敢直言,只能碍于情面随声附和,最终还是不知道喝的普洱有没有这个香!什么原因?其实每个人的嗅觉灵敏度和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加上香气是个人感知后以某种类似物质作为参照物形容出来的,一旦这种参照物质不那么让人记忆深刻,或者形容者感知有误、形容不准,用词太玄太范,这种香气便远远偏离原味,即所谓失真。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加客观一点地品味普洱的香气呢?

个人认为:首先不要听信其他人对该茶的评价,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别人感受到的并不一定是你自己品到的,另外也易被其干扰;其次要对同一种茶多泡多喝(建议长期一直喝一片357克的茶饼直至喝完),加强记忆;再次冲泡过程中尽量回避去品汤色、滋味和回甘水路等,直冲茶香而去;最后根据自己喝茶过程中感受到的茶香选择一种香型比较接近的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必须直观、常见、深刻),把它形容出来(比如玫瑰花香、梅子香、桂圆香等),这就是你品到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