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2019-03-27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台地茶是指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密植性茶园的茶,其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采取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特点是方便管理,采摘和加工。

古树茶指的是百年以上的古老茶园的茶。树茶病虫害少,不用药防治,也不进行修剪、中耕施肥等管理措施,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树茶。

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

外形: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叶背毛少;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

香气:古树茶香气深沉而厚重,停留时间长,台地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

口感: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台地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有时味会杂些,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比古茶也重。

叶底: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肥大且弹性、柔韧性好;而台地茶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

韵味: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而台地茶的后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

古树茶有两种

一种是人工驯化栽培的古树,例如南糯山800年古茶树,是伴随着半坡老寨人民在此地定居,生活的历史;这类茶树虽然长在原始森林中,但是因为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和优选,茶的味道较其他野生茶更加适合饮用。

另一种是野生的古茶树,例如哀牢山的茶树王,有的野生茶树茶味不一定会有人工驯化过的古茶树味道好,野生的古茶树,科研价值远远大于台地茶。

放养茶,指的是建国后拓展的台地茶园,因为茶叶价格或者居民搬迁等原因,几十年没有人去管理和采摘,茶树自身相对经常采摘的要强壮,根系也更发达。其茶叶的茶质浓重,茶气十足。

云南野生茶树中也有植株为灌木型的,如翠华茶、古林菁小丛茶、昭通苔茶、茶(种)等;而一般云南茶园所种植的改良茶种基本上是植株为乔木型的茶树,如云抗10、14、43号、云梅、云瑰、矮丰等等多不胜数,相反灌木型植株的台地茶只有从台湾引种的台园12号等极少量品种。

按茶树高矮划分乔木和灌木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并非植株较矮的茶树就是灌木。

野生型茶树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南部的永德、龙陵地区,临沧勐库地区,思茅北部的景东地区和勐海南部的勐宋。这些野生茶树呈乔木形态,树姿高挺直立,高度可达数米至数十米间,各个种系间外型、气味差别巨大。

过渡型大茶树指的是茶树从野生型演化到栽培型的过程中,有些茶树的生态特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过渡型。这类茶树芽叶的所含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结构及形态与栽培型茶树接近,但是花柱、花粉、果皮等生殖器官结构却与野生型茶树近似,是介于野生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之间的中间型态。云南的野生型、过渡型茶树是见证植物进化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栽培型大茶树是经过人类野生采集、出不驯化,人工栽培、野放生长的茶树。因其进化后可以安全饮用且口感好,又被称为“家茶”。今日的栽培型大树茶林,是早年云南少数民族先祖们播撒茶籽长成的,当前市场上各种野生茶品的原料都来自于这类茶树。著名的栽培型大茶树有景洪攸乐大茶树、勐腊易武大茶树、临沧邦东大茶树、双江勐库大茶树等。

栽培型大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间现有或曾有人类聚居过的山区。树姿乔木型或小乔木型,树高多在1.5米以上。变异种多,叶张宽大肥厚,芽头长度多在3至5厘米,成叶可长达15厘米以上,嫩叶嫩枝多毫,枝梗叶脉粗壮而柔软。由于各个茶山水土、气候、品种的差异,栽培型大茶树有丰富的口感变化。多数大树茶茶质厚重,汤水甜滑,香气深沉饱满,回甘细腻绵长,刺激性低而苦涩较弱,茶韵遍布满口而喉韵舒畅,是优异的滇青茶原料。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原体种台地茶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新近开辟的茶园是用采集来的茶树种子种植而成。这种茶园可称为原体种台地茶。

粗略看去,原始种台地茶同良种台地茶十分相似,都是依山修建的台地茶园,密集型种植,矮化修建管理。但仔细分辨,两者有很大不同。由于是采集自然杂交的茶籽繁育,原始种台地茶树有主干、主根,树姿为张开的小乔木形态,各个植株间叶型、颜色有很大差异,外形上如同缩小了的栽培型大茶树,枝叶较粗壮,叶质较肥厚。虽然生长在相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的原始种茶园,茶叶口感上都带有类似的“山头气”,但由于基因的差异,每株茶树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原体种台地茶大都粗耕野放、较少有人工施肥、打药管理。其味道兼具大树茶与良种茶特点:香气主要表现在口腔中、后部,比良种茶细腻但不如大树茶深沉;茶质在舌面中段较厚重,比良种茶甜软但不及大树茶柔滑;回甘近似良种茶但更加细腻绵长,口感表现比较全面。

老聂:普洱茶的古树台地乔木灌木及其他

良种台地茶

良种茶是经过人工杂交、驯化、选育,提供人工管理的生长环境,通过扦插等无性系繁殖手段形成的茶树新品种。良种茶园多依山开辟,在起伏平缓的山地、丘陵依照等高线修筑环形梯田,因而又称台地茶或茶园茶。这类茶园是今天普洱茶的主要原料来源。

云南茶种改良和规模化推广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改良方向是产量大、方便采收、品质高:在生化分析上要求茶叶内含主要有效成份(水浸出物、茶多酚以及儿茶素)的相对比例高;在品质取向上要求选育适合制造红茶绿茶的茶树品种。所以很多良种茶并不是制作普洱生茶的理想原料。

良种台地茶呈灌木形态,树高通常在80厘米左右,叶型较小,叶身较薄。口感表现上,良种茶制作的晒青茶大都茶性烈、茶质较薄,香气飘扬,鲜爽度低,口感刺激性强,苦涩重,回甘快但存留时间短,茶韵主要表现在舌面前段,香气扬于上颚中、前段,舌尖有明显凉感或麻感。

单一品种的良种茶,口感优点与劣势都很突出,因此在制生茶时,要借助拼配技术弥补各个单一品种口感的缺点。但在制作熟茶上,由于良种茶中多酚类、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高,比原始品种更具优势。

文章来源/老聂的博客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专家周红杰无锡开讲:揭开“老茶”的神秘面纱

普洱茶专家周红杰无锡开讲:揭开“老茶”的神秘面纱

(图片由无锡问茶文化交流中心提供,下同)

静心品茶,宁静致远,三五情投意合的好友,聚在一起,环境不必奢华、茶叶无需太贵,动用眼耳鼻舌感觉、品评茶的真香真味,才能品味平常未觉之味,交流也才会有意思。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升温而出现过度炒作的现象,让喝茶变得越来越复杂,“花头”越来越多了,搞得普通爱茶人士晕头转向。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普洱茶市场秩序混乱,一些茶商故意将茶叶“做旧”,从而卖高价,还有一些人刻意追逐高价的所谓“老茶”,形成一种猎奇的歪风。为促进普洱茶行业正本清源,日前,无锡问茶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首届长三角普洱茶鉴赏会,请来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副院长周红杰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吸引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众多资深茶人前来参与。

活动为期两天,主要内容为识茶和品茶。周红杰分别就“生、熟普洱茶各阶段转变情况、机理”,“传统普洱茶、科技普洱茶、代表性山头茶分享”、“印级普洱茶、号级普洱茶、问题普洱茶分享”等主题通过现场展示、品鉴等方式与各位爱茶人士分享普洱茶专业知识。

据介绍,清代云南广泛种植的大叶茶产量提升,由此出现了大量以茶叶生产、经销的商号,福元昌号、车顺号、同庆号、宋聘号、乾利贞号、庆沣祥等所制普洱茶,皆为一时名品。藏老茶喝老茶的茶人通常所言的号字级茶,即指20世纪20年代以前制作的名商号老茶。印字级茶指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生产的普洱饼茶,1937年中茶公司在西双版纳佛海(今勐海)建茶厂(大益茶厂前身),选用上等乔木古树茶叶制成饼茶,有红印、黄印、绿印、蓝印四种印字级茶。1949年以后,公私合营,中茶厂改为勐海茶厂。60年代后,普洱茶的生产进入现代茶时期,2000年前的国有茶厂,由云南土产畜产公司管理。国有茶厂生产是强项,销售却相当薄弱。在改制过程中,昆明茶厂(生产砖茶)关闭,下关茶厂(生产沱茶)、勐海茶厂(生产饼茶)、思茅茶厂(生产散茶)转为民企。如今,市上流通的80年代以前的普洱茶,已算老茶。

普洱茶专家周红杰无锡开讲:揭开“老茶”的神秘面纱

目前市场上一部分人除了追逐老茶之外,还有人在追捧一种古树茶。周红杰认为,古树茶应该是由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茶树上采下的茶叶制成,而有的业内人士指出树龄至少应该在300年以上,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古树茶在原料、制法和储存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能同时达到以上三个要求的古树茶数量极其少,所以可以说追逐它们并没有多大意义。”周红杰说,一般的爱茶人士喝新茶就可以了,没必要追捧老茶。周红杰现场展示了很多品种的老茶,通过色、香、味等多角度给大家讲解如何品鉴。无锡问茶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吴顺龙介绍,除了一些人将新茶做旧冒充老茶以外,市场上不少人花十几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去炒作老茶或古树茶,给大众一种神秘的色彩。通过本次活动,不少人带来收藏的老茶现场冲泡给爱茶人士喝,就是要告诉大家,老茶没什么神秘的,揭开它的面纱。

在活动现场不少爱茶人士还与周红杰进行了互动。一位爱茶人士问周红杰教授,目前在茶叶圈有不少人倒腾了很多花样技巧,比如在泡茶前,使劲地将茶叶放在罐子里用器具捣,称之为醒茶,还有一些人认为在泡茶的时候每一个动作都有具体的标准,手势的方向都有明确规定……周红杰认为这种将普洱茶复杂化的现象并不健康,喝普洱茶也没有那么复杂。“大家一般喝茶,只要将容器洗干净,注意冲泡的时间等要领即可,不需要过分神秘和复杂。”周红杰说,至于一些较为专业的冲泡方法无非是:高温、多量和长时。用烧开的水,多放些茶叶进去,泡的时间超过五六分钟甚至更长,这样泡出的茶叶通过品尝可以鉴别它的问题具体是原料、制法还是存储中出现的。一般的老百姓饮茶无需如此。(文扬)

链接>>>

普洱茶是云南普洱地区一个特定的茶产品。按照2001年的国家标准,普洱茶是指以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为核心产区,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在当地制成的生茶、熟茶。国标强调了茶叶原料必须是核心地区的,生产也必须在当地,这是一个地理标志性的产品。

研究者普遍认为,茶树起源地就在云贵高原,尤其是以澜沧江流域北纬21度到23度这一区域。茶叶分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专家推测,早期茶叶形态主要是大叶种。大叶种茶树木高大,不易采摘,因此,被人类不停地移栽,移栽的形式一是用茶籽育成茶苗然后移栽,另一种是嫁接。在由南回归线逐渐往北的茶树移栽过程中,茶树越来越矮化,这也是中国茶叶产地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的原因。

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深就能汲取更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大叶种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味道重,苦涩味强劲,耐泡,上等茶30泡以上仍有很好的茶味。普洱茶比灌木类茶叶营养价值高。以乌龙茶为代表的中叶种茶,常言7泡有余香;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小叶种茶,3泡味道就淡了。茶叶之间的主要区别即内含物质的多少不一,叶种、产地、气候有别,品质差距巨大。

历史上,普洱茶是相对小众的茶种,其浓强的苦涩味以及所含物质,影响饮茶者的睡眠质量。然而,大叶种茶可塑性强,可制成绿茶、红茶、乌龙茶,可制散茶,以及砖、饼、沱茶,存储中通过时间推移,温度、湿度的作用,茶叶内所含微生物发酵,茶多酚、茶碱减少,再生出一些有益物质,纯化了口感,由时间酿造出独有的品饮价值。

普洱茶专家周红杰无锡开讲:揭开“老茶”的神秘面纱

1973年昆明茶厂厂长吴启英及科研团队学习湖南黑茶发酵技术及广东茶叶制作工艺,研制出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加速了普洱茶发酵过程,只需六七遍反复多次发酵,两三个月内普洱熟茶的发酵即可完成。此前,普洱熟茶需要生茶经过一二十年的自然转化才能形成。2005年以后,七彩云南、龙润、天士力等茶企再对普洱茶进行了现代化、便捷化、大众化的改造,袋泡茶、小金沱等形态更方便了人们的饮用。

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上世纪70年代茶叶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几次重大学术会议上通过反复考评、权衡得出的科学结论。古董级的普洱茶近年在市场上反响热烈,业内甚至形成“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之说。“老茶红油透亮的汤色容易形成视觉冲击,味道、口感容易引起人们味觉、心灵的愉悦。”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作过化学分析,周红杰与同为云南农大教授的龚加顺编著的《云南普洱茶化学》一书,为普洱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中的微生物发酵会派生出很多芳香物质,减少对口腔有刺激作用的茶多酚的含量,香气四溢,口感滑濡。

龙井多少钱一斤顶级普洱茶价格表-其实,普洱茶才是你一年四季的最佳伴侣茶饮

龙井多少钱一斤 顶级普洱茶价格表-其实,普洱茶才是你一年四季的最佳伴侣茶饮



其实,普洱茶才顶级普洱茶价格表是你一年四季的最佳伴侣茶饮

虽然普洱茶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时至今日已经有了生茶、熟茶和柑普茶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茶性有寒凉与温暖之分,口感滋味又相差较大,却恰恰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换言之,只要你入了普洱茶的门,普洱茶完全就是你一年四铁观音价格表精品盒装季的最佳伴侣茶饮。











茶性之别 或寒或温,季节变换或体质选择都妥妥的

如果按六大茶类来划分,如果你觉得绿茶太寒凉只能转向温性的另一茶类红茶或平和的乌龙茶,但如果你胃脾虚弱接受不了普洱生茶的刺激,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普洱茶的另两类茶品:熟茶和柑普茶,暖胃滋润,老少咸宜。

不少蜂蜜配绿茶人喜欢按季节变换来喝茶,如果依据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你可以在最热的夏天喝生茶,消暑降热,也可以在最冷的冬天泡一壶熟茶,暖身润体,至于柑普茶,什么时候想喝都可以。遵循这种季节性饮茶的朋友,是不用太担心体质问题的,因为已经跟最好的天时地利融合。


生茶

熟茶

柑普茶

口感之异 清洌或甜醇,你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说实话,普洱生茶熟茶之间的口感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普洱茶领域,除了既爱喝生茶也爱喝熟茶的部分人士,还存在着大量的偏爱生茶或偏爱熟茶的消费者,至于柑普茶尤其是方便的小青柑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人见人爱“万人迷”了。

万人迷小青柑

所以,普洱茶领域里的三大口味,虏获了一大批的忠诚消费者,生茶的生津醇厚,熟茶的润甜顺滑,柑普茶的香甜浓稠,你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品,而且有时候甚至习惯了云南大叶种的丰富内涵,觉得喝其他茶类没什么味道。

滋味浓厚成为普洱茶的独特魅力

高性价比 耐泡度高,日常消耗单价折算较低

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珠三角地区成为大陆普洱茶消费的先驱与主流?因为大家都要做生意,坐下来一聊半天,普洱茶耐泡不用经常换茶,既不失了礼仪也帮主人节省了不少交际成本。话虽夸张,但普洱茶味厚耐泡的特点还真是吸引茶友的原因之一。

精品普洱茶的耐泡度普遍较高

红茶哪种好喝

从另一方面来讲,相对其他冲茉莉花茶泡至四、五泡便没味了儿的茶类,普洱茶可以冲泡至十几泡,如果是同样的价格,折算下来普洱茶的单杯价格就比较低了,所以较高的性价比使普洱茶成为普罗大众的日常茶饮。

众生垂涎 仓储良好越陈越香的老茶

前面的三个特点或许还有人抵挡得了诱惑,毕竟中国茶类资源太多,有人固守普洱茶阵地,自然也有人牢据绿茶或乌龙茶圈子,饮茶差异化与多样化很正常。

但是说到普洱老茶,甭管是老生茶还是老熟茶,估计听者都难免趋之若鹜,抛开陈年普洱茶滋味温醇及利于人体吸收甚至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不言,单单因为“物以稀为贵”的特点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遇不可求啊,先喝了再说。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觉得一入茶门深似海?没关系,我知道你们都在这片普洱茶海里学会了游泳,享受着呢。



普洱茶制作中的各种要素

1、为什么晒青工艺对普洱茶独有风味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是:采摘-摊鲜-杀青-摊凉-揉捻-干燥,而晒青是普洱茶经过揉捻后再接受日晒的过程,让其水分蒸发,它是毛茶干燥的方式之一(炒青、烘青、晒青)。这三种干燥方式的区别是“温度”,晒青相对炒青和烘青来说采用的是自然光照射,温度低。一般而言,太阳直射地表温度不会超过60℃,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茶的原味和活性物质的生长。(当然,在阳光不足的情况,还可能采取“半烘半晒”的方法,即先用烘干设备短时间烘干一部分水分,再在自然光下晾晒。)

这是普洱茶与绿茶在工艺上的重要区别,绿茶采用高温杀青能快速提升香气,但后续存放无法做到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只能在限定时间内饮用,否则存放过久,就会产生氧化劣变,茶味寡淡,价值全无。

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晒”表面上是利用太阳的热能达到“脱水”的目的,但“晒”的过程还隐藏更深一层“加工”秘密。

站在生物学的角度,除了有蒸发水分的特点外,还有三个特性:

一是可以让受晒的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快速氧化、聚合与降解,使茶叶成熟度提升一级;

二是灭菌效果。有害微生物包括细菌在太阳辐射下快速死亡,提升了茶叶的保质期限(生活中如晒干的萝卜条、蘑菇、干菜等);

三是促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微生物菌群;

恰恰是普洱茶如此原始而简单的“晒干”,才保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也使得普洱茶形成了“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当然,就茶叶加工而言,“晒青”工序并非普洱茶独有,福建的岩茶、广东的单枞等,都有“晒青”的工艺要求。但是,“晒青”对普洱茶格外重要,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的关键词之一。

2、为什么普洱茶箐的杀青温度要求控制在65℃?

杀青是制作普洱茶的关键工艺。“青”指的是鲜叶,“杀”就是破坏鲜叶的组织,使内含物迅速转化为各类茶特有品质基础的过程。杀青温度指的是不同杀青方式下,鲜叶都应达到的温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杀青叶温”。温度的掌控是制作普洱茶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云南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普洱茶制作方式,一般都不超过65℃。也就是说65℃是普洱茶的品质未来走向好与坏“临界线”。

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很简单:茶叶中内含的各种化学“酶”,在超过65℃后,立即“失活”。而这些“酶”往往有“催化剂”的效能,是普洱茶发醇过程中必需具有的“活性因子”。

而普洱茶鲜叶,在高温铁锅里“杀青”是不断翻炒的过程,其叶片的温度能始终保持不超过65℃,整个过程大概在三、五分钟内完成。目的是让鲜叶迅速脱水,茶叶变得越来越柔软,不会对茶叶中的“酶”形成破坏性(而普洱茶缺少这些“酶”做催化剂,其发酵就是不成立的),最大限度保证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为下一道工序“揉捻”做准备。

由此,我们可以说,65℃是普洱茶的“生死界”,这不仅体现在晒青中温度的掌控。同时,在普洱茶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到“自然发酵”与“人工发酵”阶段,这一界线的把握更为严格。

3、普洱茶的重力揉捻与其他茶类的轻揉捻有何差别?

不同的茶叶品种,所具有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的加工工艺也相差甚远,不能一概而论。很多茶类的揉捻工序主要是为了整形,一般采用“轻揉为主”的方式,基本上是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且揉捻的时间极短。目的是使茶叶成条率高,破碎率低,保持原茶成色,揉捻之后的干茶,其外表符合传统的审美要求。

事实上,普洱茶的揉捻工艺及其轻重直接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尤其是后期的陈化。普洱茶的揉捻程度跟一般茶类相比较重,即称为重力揉捻(或重力揉搓)。

普洱茶为什么采用重力揉捻这种方式呢?原因有四点:

一是普洱茶选用的茶叶不同。普洱茶由于选用乔木大叶种,其茶叶很少有嫩芽,且叶片的形态多以肥厚、硕大为主。如果采用绿茶类的轻揉捻方式根本操作不了。

二是揉捻的温度不同。普洱茶的揉捻区别于绿茶在铁锅内的揉捻,其是在铁锅之外,或在竹篾上、或在宽大的木板上、或在干净的水泥地上完成,是常温状态下的揉捻过程。

三是工序安排的前后不同。绿茶类的揉捻属于茶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茶叶内质到外观的最后一次“定形”,是成品的概念。但普洱茶的揉捻,是进入发酵前对茶叶进行的预处理,其工序属于普洱茶的前端工序之一。离成品普洱茶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是普洱茶是通过“重力揉搓”将茶叶表面的“保护膜”搓碎,再以自然晒干的方式,使空气中“悬浮”的多种微生物菌群“侵入”,完成茶叶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次“自然接种”,也是普洱茶在茶叶发酵前对所选茶叶进行的初级氧化阶段。而这一条恰恰是绿茶类茶叶揉捻的“大忌”,绿茶的“轻揉”,是绝不能将茶叶表面的膜破坏,一旦破坏,茶叶会被迅速氧化,品质也会产生改变。

在普洱茶制作过程中,揉捻力度应合理巧妙掌握,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尤其是在相同的陈化时间内,揉捻程度不同的普洱茶,呈现出的口感与风味也截然不同。

因此,晒青工艺过程的“重力揉捻”是奠定普洱茶后续发酵的基础。并且普洱茶的制作在“揉捻”工序中,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多次“揉搓”----传统工艺称之为“复揉”。这种“复揉”的目的,实际上是对第一次“自然接种”的补充,目的是使普洱茶初级氧化完成得更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