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2019-03-27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1.普洱茶名字的由来?

 

明朝时,普洱茶称普茶。到了清朝,普洱茶成为朝廷贡茶,因为其产地属于当时的云南省普洱府,也就是今天的普洱市,所以被称为普洱茶。

 

2.普洱茶为何受清王朝追捧,后来又为何停贡?

 

清朝之前,普洱茶没有得到朝廷很好的重视。直到满清入关后,普洱茶由于风味浓酽,符合马背民族的饮食习惯,所以被选为朝廷贡品。据考证,当时进贡的普洱茶更多是用来烹调奶茶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汉化程度加深,饮食习惯也慢慢发生改变,道光年间,普洱茶逐渐停贡。

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3.停贡后的普洱茶有怎样的遭遇?

 

普洱茶停贡之后,最主要的销售地区是港澳大马,主要作为茶楼供茶。茶楼选择普洱茶更多的是因为其价廉,比如香港老式茶楼一度将普洱茶作为免费茶饮。之后普洱茶的市场需求开始增加,但其从新茶到适饮,需要经过起码5到10年的仓储。为了缩减这个过程,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发展。


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老式茶楼)

4.再也不怕被问“什么是生普和熟普了”

 

普洱生茶直接将“毛青茶”蒸压制成型,而熟茶则在蒸压制前加上一道“渥堆”的工序。“渥堆”就是透过添加菌种的呼吸作用产生水分及温度,使茶叶中的绿叶素破坏、氧化产生茶黄素及茶红素、并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味道甘甜的氨基酸,使之茶性温和不刺激,能够及早适合饮用。

 

经过渥堆工序,熟茶相比生茶能更快达到适饮的时间,而生茶则最好经多年储存,“陈化”后更适宜饮用,口感更佳。熟茶汤色深红,口感醇和温厚,稠润甜滑;生茶汤色以金黄、橙黄、橙红为主,口感醇厚浓酽,回甘生津。

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普洱熟茶

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普洱生茶

 

5.渥堆:无意中发明的技术

 

“渥堆”工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后期以后。相传是在茶马古道运送紧压茶的过程中,由于路程遥远历时数月,雨水弄湿茶制品,偶然发现湿热能使普洱茶加速陈化、更快适合饮用,并且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在民国时期,这种偶然的发现,被发展成为一种加工手法,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渥堆”技术。


你不能不知道的5个普洱茶冷知识

 

茶马古道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熟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普洱熟茶是一种典型的后发酵茶品,普洱茶是人为条件下通过高温湿热加速其转化,以达到快速实现良好口感的效果,早期的熟茶加工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因为现代普洱茶早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流行,后来传到内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

 

  后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普洱生茶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为了加快普洱茶的生产,广东开始有人使用渥堆的方法来做普洱茶,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认为这是在做假。但是随着这种茶的传播,人们发现其实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品的在口感、汤色和香气等方面确实可以达到很不错的效果,也就逐渐被人接受。但是这个时期的熟茶也只能是一种“地下”茶品,直到1973年,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昆明茶厂开始加工才让普洱熟茶得以正名。后来就由勐海茶厂进一步的发展了。熟茶中代表性的茶品散茶类主要有宫廷普洱、特级普洱、421、79562等。著名的品牌有:“中茶牌”中国茶叶总公司商标。

 

  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从此普洱熟茶不断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普洱熟茶也占据了普洱茶的半壁江山。

普洱茶的口感是由什么决定的

茶有贵贱之分,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价值,而决定价值的就是茶的的口感,普洱茶的口感是由什么决定的? 不外乎就是从普洱茶产地、原料、制作工艺、存放环境、冲泡方式等因素。

产地气候影响普洱茶的口感

茶树生长环境地理海拔条件的不同,决定了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雨水温度湿度情况对茶树本身有影响,如版纳老班章、临沧冰岛、普洱景迈山等各个茶区的茶山都各有特色,气候条件和雨水充沛与否都会对茶叶本质有着较大的决定作用,比如:雨水大雨水多的地方与干旱的地方的茶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口感。

原料产地影响普洱茶的口感

茶树生长的树龄以及茶树种类的不同,也会对茶叶本质有影响,台地茶、古树茶、老树茶,五十年、两百年的乔木茶树以及台地茶等各种茶叶鲜叶本身,口感都有着不同之处。春茶和秋茶也有着本质的不同。以云南的茶叶为例,春茶吸收了秋冬两季土壤的大量养分,叶片中内含物质要比秋茶少,水分也少,所以春茶要鲜嫩许多。

制作工艺影响普洱茶的口感决定茶叶鲜叶本质不同对不同口感的呈现,不止表现在茶山头与原料。茶工艺是对茶本质鲜叶的进一步强化决定,生茶与熟茶,熟茶与滇红茶,熟茶老茶头与熟茶散茶,甚至与小沱茶这些茶的工艺的不同,决定了这些茶叶的口感也是有不同的。

存放环境影响普洱茶的口感

熟茶发酵之后存储的环境,存放在昆明和存放在广东的茶仓是有区别的。存放条件也对口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冲泡方式影响普洱茶的口感

一杯好茶需要较好的冲泡技巧和冲泡方式,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泡同一款茶叶的冲泡方式,呈现同一款茶叶的口感也是千差万别,甚至于:今天泡出来的跟昨天泡出来的都有不一样之处,喝茶前吃的食物不同,吃了食物喝茶又不一样了。茶具用玻璃还是用紫砂,用盖碗还是用飘逸杯,这些都有非常明显迥异的口感呈现。

影响普洱茶的口感的因素,大概就是以上五点。好喝的茶才值得购买,口感才是茶友们评判茶叶好坏的标准。一杯茶没有好的口感,就谈不上价值与收藏。

从普洱茶到普洱茶膏的知识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很早,宋人寇宗奭撰《本草衍义》称“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明末学者顾炎武据此认为,“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但此时饮茶尚未蔚为大观,至唐人陆羽著《茶经》后,饮茶始得大行天下,《新唐书·陆羽传》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茶矣。”

所以,陆羽的功劳,不仅是推出一部中国最早的专业茶著,而且是藉此把饮茶的生活方式全面推广,使得中国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身体更加健康。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开始把茶作为一种对游牧民族的羁縻手段,“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历史上,古人对茶也有微词,唐玄宗朝右补阙毋煚对茶深恶痛绝,他说“释滞销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归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宋人黄庭坚《煎茶赋》则云“呕酸寒胃,令人失睡……寒中瘠气,莫甚于茶。”顾炎武据此认为,“今南人往往有茶癖,而不知其害,此亦摄生者之所宜戒也”。

茶的减肥去脂功效,在农业社会,吃肉都是很奢侈的时代,这种指责有其合理性。但到了今天,人们摄食油腻过重,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普遍出现的今天,正是茶的“释滞销壅、瘠气侵精”等减肥降脂功能为平衡人体营养摄入,居功至伟。

也正是茶,尤其是普洱茶的这种保健乃至药用功效,如前所述,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政权对边地少数民族政权的羁縻方略,普洱茶,成为羁縻手段,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开拓了疆域。

普洱茶具有解毒、助消化、增加维生素的附带功能被发现后,曾经作为战略物资,被专制王朝用以羁縻游牧民族,于是政治视野中的普洱茶出现了。

《明史·食货志四·茶法》说:“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宋史·食货志下五·茶法》说:“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于西北,利尝至数倍。”这里所以特别说把茶千里贩运至西北获利颇丰,就是因为西北皆游牧民族,其日常生活以牛羊肉食为主,普洱茶“解油腻牛羊毒”的特性在此演变为巨大的利润兴奋点。

历史上曾经发生因为中原王朝不与游牧民族交易茶马而发生战争。史称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蒙古人和明朝发生了一场持续3年的清河堡战争,起源就是明朝断绝与蒙古人的茶马互市,断茶就等于断了蒙古人的命,于是,发生一场为茶而战的战争。

“茶对于边地游牧民族而言,是血,是肉,是生命,茶有助消化,分解牛羊肉毒的功能被发现后,从唐代开始就成为中原王朝控驭少数民族的一种手段,当时开设茶马互市,主要就是这个目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茶马古道”的主要命名者木霁弘说,“到清代的康熙,才认为没有必要沿用这种手段”。

用茶叶制茶膏:中国古人的智慧

要说茶膏,无法回避茶、普洱茶,茶膏是国人茗饮方式的发明和改进,它的诞生既是品茗方式的革命,也是对茶,尤其是对普洱茶品质的提升。

把茶与“膏”首度联系起来,还是唐人陆羽,他在《茶经》中说:“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对于这段话,是否就是茶膏的出现,目前学界争议颇多,但不管怎样怎样,陆羽发现了茶有膏、茶出膏的现象无疑。

现在找得到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正式记载茶膏的史籍是清人吴任臣所辑《十国春秋》,这是一部编撰纪传体史书,它记述了五代时期十国君主事迹,史料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献资料,该书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即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这段文字告诉后人,“茶膏”一词正式出现,数量极少,只有八枚。

这是陆羽死后至少130年后的事了,即使陆羽时代茶膏未曾问世,但从他的记述看得出,应该是在萌芽了。

有观点认为,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

这个观点尽管只是推测性的,但符合茶制品逐渐出现的逻辑,因此可以理解为,在陆羽生活的8世纪后期,茶膏这种茶制品,已经呼之欲出了。

入宋以后,“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正是这种“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压榨被蒸熟的茶叶的制膏方式,使得业内公认,茶膏,正式形成于宋代。

这种制膏方式,对于云南边陲是有启发的,云南土司则以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叶为原料,采用大锅熬制的方法,小范围制作,形成普洱茶膏雏形。

有了茶膏,普洱茶膏的诞生就是自然而简单的事了。

云南土司制作普洱茶膏,采用的方式与宋人以“榨”的方式出膏不同,是用柴火给大铁锅加温,在大铁锅内熬制,简称“大铁锅熬制”法,这种方式,直到今天,依然为不少作坊式茶企所采用。

普洱茶膏的正式命名,据说是清代的事。

清乾隆年间,鉴于大锅熬膏有质量问题,加上忧虑安全因素,清廷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皇宫内的御茶房,据说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同时对制作工艺上做了改良。

工匠们借鉴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同时采取了一套类似今日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产出的普洱茶膏绝胜于昔日,“普洱茶膏”于此正式得名。

普洱茶膏在古人看来奇妙到什么程度?清人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如此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赵学敏进而说,“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普洱茶膏继承了普洱茶所有的特点——降脂、解毒,“它同样具有普洱茶的‘三降’(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三抗’(抗癌症、抗衰老、抗辐射)功能,尤其它有止血消炎功能,是天然的植物消炎药。掺普洱茶膏和面做蛋糕,这种蛋糕可在常温下一个月不坏,它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