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熟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普洱茶熟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2019-03-18 访问量: 37 茶礼仪网
       普洱熟茶是一种典型的后发酵茶品,普洱茶是人为条件下通过高温湿热加速其转化,以达到快速实现良好口感的效果,早期的熟茶加工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因为现代普洱茶早期在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流行,后来传到内地,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

 

  后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普洱生茶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为了加快普洱茶的生产,广东开始有人使用渥堆的方法来做普洱茶,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认为这是在做假。但是随着这种茶的传播,人们发现其实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品的在口感、汤色和香气等方面确实可以达到很不错的效果,也就逐渐被人接受。但是这个时期的熟茶也只能是一种“地下”茶品,直到1973年,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昆明茶厂开始加工才让普洱熟茶得以正名。后来就由勐海茶厂进一步的发展了。熟茶中代表性的茶品散茶类主要有宫廷普洱、特级普洱、421、79562等。著名的品牌有:“中茶牌”中国茶叶总公司商标。

 

  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从此普洱熟茶不断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普洱熟茶也占据了普洱茶的半壁江山。

有用+10
分享

茶如人生的普洱茶道精神

  清晨一杯清茶,醒脑明目,荡气回肠。晚间一杯淡茶,安神养心,梳理人生。喝咖啡,讲究苦、涩、浓;喝酒讲究精、气、神;而唯有品茶,讲究清、淡、雅。喝茶贵在品,不讲究热闹,而讲究氛围,讲究回味。独品是品,与友聊天也是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品,“欲将心事付瑶池,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品,“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也是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品;“烹七碗茶靠半亩松”也是品,所有的品都是心境。就品茶者而言,品茶的地方也可以讲究豪华奢侈,但要讲究静、讲究雅。品茶的姿势美,美就美在品茶自身就是一幅画,而品茶本身就是在欣赏一幅静默的山水画和默默地吟诵一首无言的抒情诗,而不是像喝酒喝咖啡那样是香浓而炽热的。其实,真正的品茶,不是用嘴在品,用舌头在品,而是用心在品,用自己的心灵在品。品人生、品文化、品思想、品情感。你在品茶的同时,茶也在品你。品出茶的味道,其实也就是品出了人生的味道。

  古人说:君子相交淡如水。其实,这里所指的水,也是茶。清茶一杯,琴声悠悠。诸葛孔明唱空城,击败司马大军;苦茶一杯,灯火阑珊处。

  茶有茶道,人有人气。茶的精神和内涵就是超然、就是中庸、就是平和。富能安邦治国,穷则独善其身。就“三道茶”而言,头道茶苦、二道茶甜、三道茶则回味无穷。

  就人而言,人生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水在杯中,茶也在杯中。茶随水动,水随心动。正是清茶一杯,染绿一池春水。正是纵有千般烦愁,都随我茶香飘散。

  得其地而饮,得其时而饮,得其人而饮,才能品出茶之妙味,是谓饮茶之三得。古人说“一人饮得其神,二人饮得其味。三人饮得其趣......”。

  有人说:世上没有两杯完全一样的茶。就算是同一壶中沏出的两杯茶,饮者的心情阅历喜好不同。品出的味道便有悬殊,更不要说经历环境、时间、心情、际遇的变化。

  同样的茶壶茶叶和水,能泡出相同的味道吗?说起来玄之又玄,品起来却真真切切。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管是几人饮、是第几壶、还是第几次,一切终随茶香飘散,惟有不灭的自然、质朴、率真和清新、淡定、高雅永留心间和天地间。

  所以,在普洱茶的品饮中不是用嘴在品,用舌头在品,而是用心在品,用自己的心灵在品。品人生、品文化、品思想、品情感。你在品茶的同时,茶也在品你。品出茶的味道,其实也就品出了人生的味道。
来源:《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作者:苏芳华 张顺高
 

茶百科:普洱茶的“王”与“后”

“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是怎么来的呢?

茶百科:普洱茶的“王”与“后”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

谈及云南普洱茶,许多人都会知道班章和易武。班章山头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气的君王,而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故称“班章王,易武后”。

“王”

茶百科:普洱茶的“王”与“后”

老班章所在地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只有旱湿雨季之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平均海拔1700米,原生态植被多样性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积累。

老班章山头所孕育之茶,口感强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其阳刚之气犹如王者,乃众茶之冠,被誉为“王”。

“王”长于山野,树龄久远,故而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微汗,当然这种发热感因各人的身体感悟不同会有差别。

“后”

茶百科:普洱茶的“王”与“后”

易武古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茶山。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区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瑞贡天朝”的殊荣而一度成为普洱茶的圣地。

易武老树茶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其细腻柔和,温柔婉约,被誉为“后”。

“后”茶韵悠久绵长,滋味纯厚甘甜;叶底鲜嫩肥厚,持久耐泡。入口既感香气高扬,齿颊留香;观之汤色金黄通透,赏心悦目。

茶中有真意,唯有饮者留其名。指点江山、王霸之气者当喝班章;坐而论道、清新淡雅者可品易武。

传统的各类形式普洱茶的制作方法介绍

不同历史阶段的普洱茶加工工艺是不同的,传统普洱茶的加工,主要由茶号茶庄的制作坊制作加工,形成了普洱茶独特的加工制作风格。下面就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做一详细介绍。

传统的各类形式普洱茶的制作方法介绍

传统普洱紧压茶加工

传统普洱紧压茶有各种花色品种。传统普洱紧压茶的制作工具主要有特别的铜蒸锅、茶袋、棱片、精工打磨锅的揉茶石,加热产生集中蒸汽和盖实严密的铁锅、锅盖、凉架、竹箩、压茶石鼓、包装纸、笋叶等。操作中使用木杠杆、棒锤、石鼓、铅饼、推动螺杆等手工工具。制作过程分装茶、蒸茶、揉茶、称重、压茶、解茶、晾茶、包茶等工序。一般由多人组成一个加工组,装茶和揉茶的技术要求较高,传统普洱茶紧压茶由茶号茶庄专门聘请的加工师傅制作完成。

传统普洱沱茶制作

传统普洱沱茶以普洱散茶为原料,制作成圆面包状而中间下凹成坨的称传统普洱沱茶。传统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艺分称茶、蒸茶、袋揉压制、定型、脱袋、干燥、包装等工序。将蒸热后变软的散茶倒入圆底三角形小布袋,把袋口收紧,在压制过程中放入模具加压成型,压好成型的沱茶还需连布袋一起放在盘架上散热冷却后才取出脱袋定型。经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制作成为传统普洱沱茶。

传统普洱竹筒茶制作

传统普洱竹筒茶制作以普洱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方法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有着浓厚的民族风味。制作时将一级普洱晒青毛茶放入底层装有糯米的甑内蒸软后,再放入竹筒内,边装边压紧打实,放在烘架上以文火徐徐烤干,冷却后割开竹筒,外用包装纸包装。这种传统的普洱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和糯米香,竹香和茶香交融。传统普洱竹筒茶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是待客的普洱茶珍品。

传统普洱圆茶制作

传统普洱圆茶于清雍正十三年开始生产至今。传统普洱圆茶制作选上好茶叶为原料,放入铜蒸锅,使散茶受蒸汽蒸而柔软,再将蒸柔软的散茶倒入特制的三角形布袋中轻揉,并将口袋紧接于底部中心,然后放入特制的圆型茶石鼓中,压制成四周薄而中央厚,直径宽约七、八寸的圆型茶饼,即为传统普洱圆茶。包装时每七个圆茶以笋叶包作一包称为“筒”,传统普洱七子圆茶之名由此得来。传统普洱圆茶十二筒为一篮,又称“一打装”,两篮为一担,一匹马驮运一担,约重120斤。

传统普洱砖茶制作

传统普洱砖茶制作选晒青毛茶作原料,制作加工工艺同圆茶基本一致。加工制作时原料茶放入铜蒸锅中蒸软,然后倒入砖形模具和方形模具中压制。传统普洱砖茶的模具上有凸型的“福”、“禄”、“寿”、“禧”等字样,紧紧实压后便制成压印有各种文字的传统普洱砖茶。传统普洱砖茶每四块包作一包,外用竹笋叶包装,每篮十六包,两篮为一担,此茶销往藏区最多。

传统普洱心型紧茶制作

传统普洱心型紧茶制作过程分称茶、蒸茶、压制、定型脱模、干燥、包装等工序。传统普洱紧茶选普洱散茶为原料,蒸至柔软后倒入紧茶布袋之中,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按顺时针方向紧揉袋中之茶,使之形成心脏型茶团,即制成传统普洱心型紧茶。传统普洱心型紧茶每七个以竹笋叶包装为一包,称之为一“筒”,十八筒装一篮,两篮为一担,约重110斤。

以上就是对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方法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