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醒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普洱茶醒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2019-03-27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普洱茶醒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要说明的是,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醒茶方法不一样,而且对存放中的茶的醒茶和冲泡前的醒茶意义也不一样。

1、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开放的环境里,一般是不需要醒茶的,但是开放的环境容易潮湿,对茶质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生普洱茶是放在密封的环境里,也不需要醒茶,因为那样生普洱茶都已经死了,醒不过来了。所以需要醒的生普洱茶是那些在紫砂缸或者在半密封的容器(比如留了缝隙的柜里头)里存放的生茶,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干仓茶。醒茶方法:将需要喝的生普洱茶拿到开放的环境放大概半个到一个月,但不用撬开,拆茶的时候沿着边转着来拆,就是把同时期外面的先喝完然后再喝里面的。(如果你身在湿度不大的地区,开放环境存放的一样是干仓茶,也就不需要醒了。因为我在广东,所以一般要考虑存放环境和方法)。

2、熟普洱茶都需要醒茶,特别是年份比较近的,渥堆气比较重。醒茶的方法就是把茶饼整个撬开,放置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再引用。其实环境对熟普影响不大,注意不要湿度太大就好,熟普洱茶的醒茶纯粹为了跑掉渥堆气,跟生普洱茶那种唤醒是完全不同的意义。

3、泡茶前的醒茶通常也称洗茶、温润泡。将茶叶放入茶壶,注入热水10秒左右倒掉,其目的在于:1、提高茶叶及泡茶器具的温度;2、通过对茶叶进行温润浸泡,起到利于茶叶舒展和茶汁浸出的作用。但个人在实际泡茶过程中对比,个人认为没很大的差别,感觉只是一个卖弄的环节,一般我个人是会忽略掉。但这个醒茶过程对清香型铁观音影响比较大。但这2种茶无论茶质和欣赏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喝普洱我觉得无需冲泡前醒茶。

刚刚从竹筐、竹壳中拆出来的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老茶深沉饱满的韵味。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哪怕仅仅陈化了七、八年的旧茶,经过以下的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1、首先是拨茶,用手或茶刀将茶体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之所以用“拨”这个字眼而不用“掰”“拆”“解”……是因为年代很久的茶饼,往往茶体已经十分松透,用手轻轻摇动或拨动,茶就会一片片散落下来。而对于只有一、二十年的茶,茶体还比较紧结,往往就要借助茶刀。对于茶饼或茶砖来说,从侧面入刀可以轻松地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用手掰成约一泡分量的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从可唇边或侧面下刀。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不但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因茶汁释放过快而影响冲泡时茶水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2、然后的工作是通风透气,将茶内的陈宿杂味吹散出来。方法是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而入仓茶则可延长至一周或两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3、最后将通风后的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新制紫砂罐内含有土气与火气,会导致茶品变质出现杂味。新罐简易的处理方法是用开水冲烫、浸泡,每日换水一至两次,反复数日后晾晒至足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浸泡后的罐子务必晾晒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水分会令茶叶受潮霉变。确保茶罐干透的方法是将一把生茶投入罐中,盖好盖子闷放一日,茶叶不会吸潮变软即可。同时罐中放入一些干净的竹碳,更有利于吸附杂味,提升茶品的品质。竹碳最好同样用水煮透、晾干。

水温和茶叶浸泡时间。

个人方法:第一、二、三道茶水弃之,称之为洗茶或醒茶,时间不益过长!10秒左右!(洗三道茶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有很多朋友会问,不洗茶行不?可以,只是第一、二、三道口感不好或不是很好,所以把它倒丢了吧,别觉得可惜)第四道起作饮用,第四道的茶叶浸泡时间为10-15秒!第五道浸泡时间略为第四道长些如10-20秒,以此类推!越泡茶水浓度越淡,则浸泡时间也就可以越长。具体泡多少时间这与投茶量和个人喜欢喝茶的浓淡程度有关,投茶量在5克左右哦,喝茶的人多,投茶量可适当增加。

有用+10
分享

云南普洱茶知识

  普洱茶有着悠久的产销历史。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重要的商业集镇和茶叶加工集散地。西双版纳和澜沧江沿岸各地所产的茶叶,多经普洱运销各处,普洱茶即因之得名。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云南是中国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全省多处发现野生大茶树,思茅地区镇远县境内有一株3000年树龄的“野生茶树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有栽培了八百多年的“茶王树”,这些依然健在的茶王们是云南悠久茶叶发展史的有力佐证。

  云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茶树生长。茶谚曰:“高山云雾出名茶”。云南省地处高原,但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土壤中又富含有机质,特别适于茶树生长,有利于茶树的芽叶长期保持鲜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积累,提高了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多酚类、芳香油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云南茶叶的内在品质特佳。长期以来经过各族人民的辛苦培育,云南大叶种茶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优良茶树品种,以其鲜叶制出的各类茶叶,如滇红、滇绿、普洱茶、沱茶、七子饼茶等等,色艳、香浓、味醇、形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叶品种。

  普洱茶、七子饼茶,均为绿茶,普洱茶为历代贡品,茶味醇厚爽口,香气浓郁。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普洱茶”。我们这里所讲的普洱茶,是以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则是由散茶压制而成,外形端正匀整,并按其形状而命名。如长方形的称为“砖茶”,正方形的称为“方茶”,圆饼形的称为“饼茶”。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汤色红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口角生香、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清朝前期《滇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认为产而资利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对普洱茶亦有描述。由此可见,普洱茶声名之著。

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哪个好?



有人认为普洱生茶茶气强,耐久放,保有普洱茶最原始的韵味在里面,所以要比普洱熟茶好。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是否达到的关键是在其初制的过程中的,除品质外,晒青或者烘青对这一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它是否能够越放越值钱。

而这个初制过程是生熟普洱都要经过的,它们所不同的就在于是否经过“渥堆”:所以我们不能以这样的说辞来定论哪一个更好。

而关于是自然陈放还是经过握堆工艺发酵哪个好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还涉及到存放条件、时间、渥堆的好坏等等,是不能不具体对待就断定生普好或者熟普好的。

普洱茶的私学现象

一说起“私学”、“私塾”,很多人会觉得那是古代的事情了,确实,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下的教育形式,多以私学为主,而我们今天尊为“先师”、“圣人”的大教育家孔子,正是私学的始祖。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是教育理论中的精髓。

所谓“私学”,就是非官方的,私人或社会力量办学。纵观中华文化史,私学最盛行的时代也是中国社会最包容,文化交流最频繁,最容易出文化精英的时代。大致来看,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宋时期,书院林立,私学教育达到了顶峰,由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程朱理学”也逐渐发展为宋明王朝的正统思想。从晚清至1949年,西方思潮的涌入,让具有民主自由色彩和革命精神的新式私学开始出现并获较大发展,私学又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总之,私学的发展过程,也是文化不断下行延伸的过程,文化从庙堂之高走向民间,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从高深的理论演变成实用性的技能。

当今社会,依然是官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私学可以说还未成气候,而如今对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让文化再次从实用性的需求复归到精神性的需求。

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茶叶,甚至是普洱茶这个小小的行业中时,会发现这样的需求日甚。近年来,茶叶消费,逐渐从一般的品饮性消费中分化出一部分更重视精神消费的群体来。喝茶,尤其是普洱茶,不再只是解渴,还涉及到茶器、茶空间的设计与审美享受,涉及到茶美学的生活方式,涉及到茶道的精神境界。

所以,普洱茶作为最复杂多变的茶类,其教育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传播,更需要精神内质的培养。当这些在官学领域无法实现的时候,私学的作用便开始逐渐显现,过去这种“教育”更多集中于茶商群体,以卖茶为终极目标。而现在我们探讨的“私学现象”开始逐渐摆脱这种功利色彩。本期独家关注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作为案例,以分享的方式,提供交流的平台。也许还有更多成功的模式,而我们未知,希望读者们能提出更多的反馈意见,来探讨普洱茶私学教育的模式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