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书剑说普洱】普洱茶名山如潮,为何非要选择这里?

【书剑说普洱】普洱茶名山如潮,为何非要选择这里?

提问者:放干净提问时间:2020-01-11
已采纳

一年不算长,一万年又太久。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你,堪称完美。可最好的年纪能有几年?即便没有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我依然渴望与你相遇,如此便不再遗憾!

纵使时光留不住,奔跑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只为在遇见你时,是最好的自己。一年苦、一年甜,穿越人海找到你,曾经的用心,曾经的付出,你懂,便是最大的意义。

一号一个故事。计划用一生做好这一甲子。每一年都在书剑号里存下自己的故事,每一年都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每一年都在变化的醇香中寻找最初的自己。用心做好每一款茶,无论明天刮风下雨、乌云密布,还是晴空万里,做好此时此刻的书剑号是我们永不变的追求。

普洱茶名山如潮,每个地区古树茶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滋味,千差万别,怎样让它们优势互补,尽显调配之美;让每一个你都能喝到最适合的那一杯,是我们每年书剑号都在做的事。

茶中滋味,有苦有甜,甚至还有说不出的那一味。其美妙之处,尽在一品一饮之间。书剑古茶2016年书剑号(第四年制),一杯入喉,清甜在口。最喜欢这淡淡的甜慢慢浸透肌肤滑落心间,我想,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回答者:爱性回答时间:2020-01-11
有用+10
分享

曼糯古树普洱茶有何特点?价格如何?

曼糯为新八大茶山之一,有人说,曼糯茶近似老班章的香气;也有人说,曼糯茶香气接近那卡茶;甚至还有人说,曼糯茶是勐海县香气最高、最厚重的茶。本文就和茶友们聊聊曼糯茶。

1、曼糯的地理位置
曼糯普洱茶山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比较陌生的,但是这却是一个让人想探究其过往的地方。曼糯普洱茶山,位于勐海县最北端,属勐往乡勐往村,这里已经同普洱市的澜沧县、思茅区交界。

2、“遗世独立”的曼糯
曼糯山不连南糯山,不靠布朗山,也不接巴达山,它独坐勐海县最北端,距勐海县城100多公里,从县城看它不容易,顺着澜沧江找它就容易的多。澜沧江流出思茅便进入西双版纳,进入西双版纳后滋润的第一块土地便是勐海县勐往乡,曼糯便在这里。

3、曼糯古茶园现状
古茶园给人的直观印象是苍凉。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砍掉种粮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极少其它林木,绝大多数古茶树稀疏的生长在山坡草地上。


4、曼糯普洱茶的特点
外观:条索紧结较黑亮。
汤色:汤色金黄明亮。
气味:香气浓郁,杯底留香。
滋味:山野气韵较强,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虽慢却回味悠长。

5、曼糯的寨子
曼糯现有三个寨子:曼糯大寨、曼糯上寨、曼糯中寨。

6.曼糯春茶价格
2018年曼糯古树茶头春茶价格为1000-1800元/公斤,此价格仅供参考。

什么普洱茶好

天津茶叶品牌 什么普洱茶好刮风寨白沙河普洱茶



刮风寨白沙河普洱茶

在刮风寨普洱茶区,除了茶王树普洱茶和茶坪地普洱茶外,还有白沙河、三家村、冷水河等地片区的古树茶,同样受大众茶友的追捧。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刮有哪些红茶风寨白沙河普洱茶。







刮风寨白沙河普洱茶简介

谈到刮风寨白沙河普洱茶,其产地同茶王树普洱茶一样,与茶王树同山而不同地,同样的分布在树高林密之中,生态环境均极佳。

白沙河离刮风寨约15公里左右路程,早年挖矿的小公路直通茶地上头,非常方便。白沙河与茶王树茶地中间隔有三家村茶地,靠近河边的古树根部很大,与茶王树茶地一样早年受山火焚烧过,海拔落差也大。

刮风寨各茶地显著特点为白沙河的特点是高香飘逸,弱势是涩玫瑰花茶那种好感偏重。而刮风寨茶坪地普洱茶,以香著称,刮风寨茶王树普洱茶以油性著称,三家村和冷水河因量少,独立性特点以生津迅速为主。

近几年以来,随着茶山当地交通改善,刮风寨白沙河普洱茶也逐渐走向消费市场,其知名度渐渐在茶圈受到关注,这将是刮风寨普洱茶系必不可少的一颗刮风寨“明珠”。

刮风寨白沙河生态环境

在原始森林中的茶树由于被其他杂木遮挡,受到的日照少,属于阳光漫射,这样的茶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茶树生长分散,基于这些客观的条件因素,这里的茶叶品质陈皮绿茶是非常的好,口感厚实承重,具有强烈的山野气息,苦涩味却较低,回甘迅速,绵柔的后劲更是将'易武为后'这一说词表现的淋漓尽致。

刮风寨白沙河古树茶口感鉴别:

刮风寨各茶地显著特点为茶坪的香气更特别,茶王树的油性更佳,白沙河的涩度更强,三家村和冷水河因量少,独立性特点以生津迅速为主。白沙河的特点是高香飘逸,弱势是涩感偏重。如果把刮风寨的这三块茶园的综合品质做一个评定的话,茶王树第一,茶坪第二,白沙河排名第三。

刮风寨白沙河普洱茶品白茶标准质特点

白沙河的特点是高香飘逸,新茶汤色通透,呈黄绿色,一年之后汤色转为油润浓厚有质感,香气纯粹直接,极为浑厚,桂杯香持久,从第二泡开始,山野韵味就一直持续到尾水,蜜香和蜜甜结合的深沉喉韵,叫人入口难忘,叶底精致细长,肉质肥嫩,叶片油亮感明显.滋味较有野性,鲜明浓烈,入口就极为顺滑,甜韵一直持续,厚滑具有穿透力,香气是扑面而来,先是花草香,后是蜜香,香气层次感明显,条索肥厚清晰,枝梗粗壮有力,喝了会让人记忆深刻的好茶。



普洱茶的老茶头能喝吗?

普洱熟茶诞生于1975年,由“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吴启英先生(女)研制发明,自诞生以来被广泛在普洱茶企中应用并推广开来,得到市场与用户的高度认同。
普洱熟茶是通过对普洱茶前置人工渥堆发酵,加速普洱茶内含物转化,达到适宜饮用的茶品。
在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中,除了原料有大量的损耗外,还会有些块状结晶产生,类似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也就是俗称的"老茶头",那么老茶头能喝吗?
今天小编来普及一下:
一、老茶头的由来
在2013年以前,大多数企业的普洱熟茶发酵都是采用“大堆发酵”工艺,一般情况下,最少也要下堆大约5吨原料,大些的堆子也有20吨的。
将这些原料放酵池里45天到90天不等,期间经过潮水起温、匀堆翻堆系列重复的动作,保持着茶堆“发熟“而不”烧堆”。
“老茶头”就是在这些无数次人工翻堆时产生的,或是遗落在酵池四周的结合部位,或者是由于翻堆不均匀,将结在一起没有打散的茶。
这些没有被及时解散或者没有被翻到的茶,又再次进入下次潮水和起温中,这些没有被照顾到的结晶体在后面过程很大可能被碳化,或者是发酵不透。
在计划经济年代时期,昆明茶厂将这些结晶体通过后期精制,分拣出来放在一边,不会做成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有的甚至直接丢弃了的,而且参与熟茶发酵师傅们,也不认为这个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但在2013年以后,云南受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革新,出现了“小堆发酵”工艺,“小堆发酵”工艺指的是用木箱或者竹筐来做发酵的容器,可以少量发酵,最少100公斤左右就能发酵。
但是在这种发酵工艺的推广中,我们发现有些商家特意做起了“老茶头”的概念,还另有“碎银子”这种衍生品。
特意在翻堆过程中放任那些结块不打开,让其形成老茶头,这样势必有点投机取巧了?
利用这个概念大肆做宣传推广,把本来是发酵不完全或是说不被利用的残次品,当做“独家手艺在掠夺用户的"智商"……
二、老茶头到底能喝吗?
小编作为一名普洱茶资深爱好者,早在2005年就背着双肩包、拿着笔记本,四处寻觅普洱茶的"宗师"。
在深圳的一次茶会上,一位台湾大师在茶会没有开始之前告知,晚上的茶会上会喝一款普洱茶世间的"遗孀",当年还是“小白”的小编很是期待和激动。
在各种气氛渲染过后,大师在一个小紫砂罐取出一块结晶体,当时小编就傻眼了,这不就是普洱熟茶老茶头吗?
关于老茶头,2004年在昆明,小编已经向参与熟茶发酵的师傅们求证过,他们给出的答复是“普洱熟茶的残次品”,怎么到这里就成了大师口中的"遗孀"呢?
原来这些老茶头放在仓库的角落,日久落灰成垢、白黄相间,有了大师加以文字修饰的老茶头,于是在市场上传播并被大量的使用……
就算在当今普洱熟茶的工艺得到进步,有些商家还在模仿这样的做法,小编的确是无法理解这样的商家,良心何在?
普洱熟茶,如果是受翻堆不均匀,或者是角落里结块的,形成所谓“老茶头”,其实就是发酵不完全或者是被碳化的产物,普洱茶的物质基本上都损失了,在饮用上来说不健康,更不用谈口感的舒适度了。
如果是新工艺技术发酵的熟茶,还特意做出老茶头的,小编认为大可不必,因为现在小堆发酵基本是用古树原料来做的。
为什么不能将优秀的原料做出优质的熟茶,让用户喝起来健康呢?为什么人为造出残次品?难道是为了输出概念导入你"残次"的高大尚吗?
不要忘记普洱熟茶的诞生就是为了缩短普洱茶的转化时间,能快速饮用。
退一万步来说,普洱熟茶的老茶头在饮用时候方便吗?容易冲泡吗?
无论是历史的"遗孀"也好,还是现代新工艺人为的也好,至少不能给用户带来在使用上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