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金晶:浅谈普洱茶行业的发展趋势

普金晶:浅谈普洱茶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中国普洱茶网讯:最近常听很多茶友议论未来普洱茶行情发展趋势,在此我简单的表术点自己的观点:要论普洱茶的发展趋势首先就要站在一个行业的高度,正确评诂这个行业健康、正确的发展形态。普洱茶因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这是普洱茶的优势同时也是影响普洱茶正常流通的因素之一,因为越陈越香的概念无限加长了这个产品从茶农到消费者之间的期限,使整个产业链健康循环更加缓慢。

  虽说现有电商加速了这一个产业链的循环,但问题同样存在。消费者自己存放,因为没有专业仓库存放加之量少,常出现:受潮、霉变、串味、茶气流失快的情况。另外因为产业链循环缓慢,使得整个产业链中资金占压成本大,因此必须有更多的中间商参与,所以缺少资金的茶农直接销售方式同样存在问题。茶农分散、量少容易引起价格战,质量也无法均衡稳定。

  再者因为参与这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多,各个环节都要有适当合理的利润,所以原料价格明朗的纯料山头茶也是走不长远的。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普洱茶行业健康产业链应该是:茶农一厂家一有专业仓库的中间商一体验店一消费者。

  纯料只能提相对于某一茶区,而不能细到某一山头,更不能细到某一季节、某一棵树。

有用+10
分享

说一说云南临沧昔归普洱茶的几大特点

如今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大家对喝茶的认识增多,很多人都想了解关于普洱的更多知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云南临沧昔归普洱茶的几大特点。

说一说云南临沧昔归普洱茶的几大特点

地理位置:昔归属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有人把邦东比作一个巨人,说他“头顶大雪山,脚踩澜沧江”,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有机生态的地方名品邦东茶。

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特点: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

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口感饱满纯正和谐。

茶汤入口,口腔各个部位均感受到不同信息,但这些感受恰如一曲多种乐器合奏的乐曲,虽声音的声部音色高低各不相同,但都舒服而极为和谐,细心品饮,恰如欣赏一曲动人的乐曲。

【新学说】普洱茶断代与分期的探讨

  2015年5月15日,我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及业内人士交流和分享了“中期普洱茶”的价值,把中期普洱茶的时间断代认定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

 

  在茶语网将交流情况整理公开后,我们的“中期普洱茶”价值概念引起了一些共鸣和讨论。其实从建立一个分类体系的角度看,仅仅只有中期茶是远远不够的,无异于切割了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为此,我们还应当回答“为什么称中期茶”?,“除了中期茶,还有什么”?

  一、普洱茶的“大年份”分类的梳理

 

  自古以来,理论问题都是专家教授说了算,理论框架都是学术精英或智库权威建立的。然而普洱茶却是个例外,有一个新词叫“意见领袖”,用在普洱茶上实在是贴切,因为普洱茶的很多理论最先都是由他们提出来的,从文化的角度看,民间先行一步也未必是坏事。

 

  由于普洱茶有适宜于长期保存和越陈越香的特点,除了历史和文化,产品也比其他茶类多了一些故事,正因为如此,不同时期的普洱茶产品如何区分、如何称呼、如何定义?“意见领袖”众说纷纭。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业内人士对普洱茶的“大年份”分类是如何表达的。

 

  由于无法考据不同的划分方法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我们姑且以“意见领袖”代之。“意见领袖”们对“大年份”的主流称呼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代、级、期,加上三个动词后,领袖们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派:

 

  断代派:把普洱茶的“大年份”从“中生代普洱茶”这个概念扩展,划分为“中生代普洱茶”——“新生代普洱茶”——老茶。在断代派中,也有业界明星把中期茶称为“新生代普洱茶”。

 

  品级派:这一派主要通过普洱茶的陈化年份和价格,把近百年普洱茶产品大致分为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级茶。

 

  分期派:以普洱茶成品成型时间分期,以“中期茶”为核心,中期茶前面的是老茶,中期茶后面的是新茶,更多的倾向于从普通茶友接触最多的10年左右的茶品中来划分。

 

  用地质学方法来测定的冰期和冰期以前的时代,把地质时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断代派借用地质时代的分类标准,突出了普洱茶历史的悠久,但特定名词不容易被消费者理解,而且在“中生代普洱茶”之前改换了另外一个分类概念。

 

  品级派通过普洱茶的陈化年份和价格,生动的再现了百年普洱茶产品大观,突出了文物价值和价格导向,但用程度副词来表示时间的跨度,可能让圈外人容易把茶叶的等级和时间的等级混淆了。而且号级茶之前的历史未能描述;印级茶和七子级茶之间又可能相互重叠;七子级茶之后的茶品也很难准确表达。

 

  分期派比较简单地从新茶、老茶的角度来分类,通俗易懂。但弱化普洱茶厚重的历史,而且忽视了对普洱茶友熟知且形象展现时代特色的号级(期)茶和印级(期)茶,不利于把普洱茶的差异化产品特色揭示出来。

 

  排除对断代时间的争议,我们从纯称呼的角度将三种意见列表如下:

  表中可以发现每种称呼都不够完整,这也正是行业没有对普洱茶产品的“大年份”分类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原因。

 

  二、普洱茶的“大年份”分类依据探讨

 

  稍微对普洱茶这个概念有一定研究的茶友都知道,由于在国家强制推行食品生产许可(QS)制度以前,普洱茶执行食品标签制度有比较大的差距,很多产品并不标注生产日期。如何从时间上判断一款普洱茶,既是一个不应绕开的话题,又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而且在行业内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从卖茶的角度认为,五至十年的普洱茶就算是一款老普洱茶了;有人从喝茶的角度上则认为,起码五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才算是老茶。

 

  要确立一个普洱茶分期体系,首先要有一个依据。如果单从日历时间上来界定一款普洱茶,那却是相当不客观、不准确的行为。举个例子,1999年12月出产的普洱茶和2000年1月出产的普洱茶,它俩在时间界定上来说被划归为两个年份,这是不科学的。因此,对普洱茶的分期,可以主要从三个标准来定义:一是相对的时间长度,二是特定的政治经济调整和转折阶段,三是行业政策和代表性事件。把这三个标准合在一起考虑才能相对更加客观地对“大年份”分类。

 

  在分类名称的选用上,也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尊重历史的原则,要通过分类和名称的选用看得清普洱茶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其次是兼顾业内和业外的原则,普洱茶首先是一种消费品,并且是一种带有后期陈化和收藏价值的消费品;再次是标准和名称的一致性原则,同时要满足可追溯和可延伸的拓展需求。从而实现客观分类和科学定义。

  三、普洱茶的“大年份”断代建议

 

  根据这样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以给以普洱茶产品为核心的普洱茶历史作出这样一个以“时期”对“大年份”进行断代的框架体系:

 

  1、远期普洱茶。史料稀少,信息模糊的普洱茶,清光绪年间以前的普洱茶。光绪年间(1875——1908年),“同庆号”等茶号在易武等地风生水起;永昌祥等迤西商号在下关的普洱茶加工从作坊走向规模化生产工厂。这期间的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原属车里宣慰司管辖孟乌与乌德“准让法管”,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滇南的蒙自、思茅、河口、易武、猛烈,滇西的腾越等先后开关,在法国等帝国主义高压之下,边关被迫打开。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潮影响下,普洱茶行业走进了一个被迫开放的时代。

 

  2、号期普洱茶。即主要由私人茶号、商号生产普洱茶的时期。是指从清光绪年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公私合营前后期间的私人茶庄制成的茶品。以临安帮、川帮、鹤庆帮、腾冲帮、喜洲帮为首的茶号及其分号遍布滇南、滇西各地加工和运销普洱茶,全面开拓了内销、边销和侨销普洱茶市场。普洱茶名重天下、全川人士盛赞下关沱茶是这一时期的盛况。随着50年代初公私合营的完成,又一个相对封闭和垄断的时期开始。

 

  也有“意见领袖”提出,号级茶是指从上世纪初起至1938年创立的“中国云南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止期间的茶品,这种分期有两个问题无法解决:清朝末期大量茶号的茶品被排除了;1938年创立的“中茶公司”及其下属的四大茶厂在1938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产量和私人茶号相比份额太少,不足以改变茶号的主体地位。同庆号、福元昌号、宋骋号、永昌祥、茂恒、复春和等精品普洱茶都在这一时期生产,没有理由不归入号期茶。

 

  3、印期普洱茶。产品以“中茶”商标茶印为主的时期。1952年起,八个“中”字围绕一个茶字的“八中”商标开启了印期茶时代,下关茶厂生产的一款被产品说明及介绍文字环绕的“八中”茶印包纸包着的复兴沱茶成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无争议印期茶。尽管有“意见领袖”认为“中茶”商标在注册之前就已使用在先了,但无论是否真实,也不足以改变新中国之后大一统的“中茶印”时代来临。

 

  这个时段内包括了业内比较流行的"印级茶"及"七子级茶"的两个分时段。因为"印级茶"及"七子级茶"的都是以中茶商标为主体依据,而且这一时期中茶体系的国有企业,除了少数的像"宝焰"商标等调整外,也没有重大的商标变更事项,因此,合在一起为中茶商标的印级时期,应该更为科学一些。

  4、中期普洱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以前生产的成品普洱茶。我们从三组关键词出发来对普洱茶作为断代参考:第一组是“文革”、“人工后发酵”、“唛号”等,这代表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茶业环境;第二组是“经济建设”、“茶叶流通体制”、“中茶”牌等,这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在这个改革之后,茶叶从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改变为集体和个体参与的经营体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茶”商标从可以不用到不可乱用;第三组是“公司制”、“国退民进”、“炒作”等,这代表了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所进行的公司制改革,2004年前后的国退民进现象以及即将开启的“普洱茶“热词时代。

 

  由于粉碎“四人帮”和人工后发酵工艺都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期普洱茶本应从这个时候开始符合重大事件原则,但以“中茶”商标为标识的包装形象和茶叶统购统销的主体地位没有随着重大事件的发生而改变。之所以把上世纪80年代定义为中期普洱茶开始的时间,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好是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很多不同所有制的茶企都开始生产茶叶,而且从原料、加工工艺及营销方式都带来极大的调整。这种重大的调整也必然使茶叶的内质、外形、包装等都会有相应的调整。而把2005年定义为中期普洱茶的截止时间,是因为在这一时间左右,云南的国有和国有控股茶企基本上结束了运营,转为股份制私营企业延续运行。那么,从一个放开的时代到另一个更为开放的时代来作为中期普洱茶断代的时间标准,相对也更为合理和客观。

 

  5、当期普洱茶。从2005年以后生产的普洱茶。这是一个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洗牌时代。借用一句流行语: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切都无需解释!

 

  当然,几十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制的调整、行业政策和代表性事件的变化,中期普洱茶和当期普洱茶的断代时间也必定会随之后移。就目前来看:以远期普洱茶(清光绪年间)、号期普洱茶(20世纪50年代初)、印期普洱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期普洱茶(2004年前后)、当期普洱茶这样的断代作为普洱茶的分期可能是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

 

  按照以上的普洱茶分期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契合点,那就是上层建筑的开放或者封闭成为不同分期的转折点。远期普洱茶到号期普洱茶是从闭关到开关;号期普洱茶到印期普洱茶是从开放到垄断;印期普洱茶到中期普洱茶是从垄断到放开;中期普洱茶到当期普洱茶是从放开到更开放。

 

  历史就是这样的轮回,普洱茶也只是历史长河之沧海一粟。

耐泡的普洱茶,茶香久存,但普洱茶不能一直侵泡

什么茶耐泡,普洱茶耐泡,这不是我说的,很多茶友达成的共识。普洱茶有多耐泡,有些普洱茶在8至10泡之后,喝起来还会有茶香,所以普洱茶就很耐泡。那么普洱茶能一直泡,泡多长时间较好。

1、一直泡着不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它的茶多酚和生物碱的含量很高,味道比较重,如果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它的很多物质都会跑出来,这一道水的味道很重,就没有一道水一道水的味道了,它不像绿茶,很多绿茶是小叶种茶,是属于不发酵茶,它喝的就是清新淡雅的味道,但是普洱喝的是厚重沉稳圆润,长时间浸泡苦涩味重就品不出它本来应该品出的味道了。

2、浸泡时间与茶叶用量、水温、茶叶粗嫩与松紧有关。经由紧压的普洱茶较好先在1~2周之前将其全部拨开透气、回性;1~2周后待旧味退去,使新的空气进入发酵后再置入陶罐或紫砂罐内,普洱茶之原味将会慢慢呈现,泡茶时茶叶只要放置冲泡茶壶的五分之一茶量即可(散茶需要多放一点,约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量)。但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这样,如果质量好一点的普洱茶能泡到15次之久,如果是上好的陈年老普洱茶冲泡次数可达20次之久,普洱茶泡几次,要因其品种和年限而定!所以最好不要一直泡着。

冲泡时间的长短,对于茶叶的香气、滋味的展现非常重要。一般而言:陈茶和粗老茶的冲泡时间长,而新茶和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制作的普洱茶冲泡时间长,机械做的普洱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普洱散茶冲泡时间短。具体冲泡普洱茶时,还要根据茶性来定。冲泡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茶汤中可浸出物的量与质,也会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

一般冲泡普洱茶常用的时间标准是:第一泡在开水冲入后快速倒出来(洗茶),洗茶可以唤醒茶叶;第二泡冲入滚开水后浸泡15秒即倒出茶汤来品尝,当然必须依照个人的口感来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第四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的时间,以此类推。

普洱茶不能一直侵泡,普洱茶一直侵泡的的茶汤过浓,而长期饮用过浓的普洱茶茶汤会伤及脾胃,对身体不好。泡普洱茶的基本准则是茶水分离,所以普洱茶不能一直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