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专家建议:各地可先制订普洱茶仓储地方标准

专家建议:各地可先制订普洱茶仓储地方标准

2019-11-1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6月29日上午,云南茶叶流通协会“2018年第三次会员双月活动暨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仓储论坛——追寻普洱茶越陈越香之谜”,在西双版纳茶仓有限责任公司茶学院举行。论坛提出,鉴于“普洱茶的储藏不是简单的存放,而是物质转化”的特点,各普洱茶主要储茶地可先制订区域仓储的地方标准,摸索出规律性的底线后,再由国家层面制订统一国标。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茶仓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论坛得到云南省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等多家单位的共同支持。

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副州长杜寒冰出席论坛。陈勋儒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千百年来形成的普洱茶精湛制茶工艺和储存技术,造就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仓储是普洱茶加工工艺中的重要环节,要制定普洱茶仓储国标,首先要符合茶叶仓储国标,在此基础上讲求普洱茶转化的条件、保障其不同口感风味。

“不同消费者有不同喜好,只要喜欢就是佳品,但基本前提是安全卫生、没有异味、没有有害物质。”陈勋儒建议,各科研单位研究出不同仓储条件下普洱茶的最佳品饮期,由此指导消费者、扩大普洱茶消费量。

众所周知,仓储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的重要环节,但云南作为普洱茶产茶地,对于仓储环节的知识和经验还相对欠缺。为此,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鲁成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杨秀芳、广东省茶叶协会副会长、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作为特邀嘉宾,围绕普洱茶仓储相关要义,阐述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论坛由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阮殿蓉主持。她说,普洱茶原产地标准仓储的建立,将严格按照进仓检验、出仓检验、全程高科技监控、每年抽样送第三方检测做到卫生、年份、质量可控,让时间真正参与制造,让消费者喝得明明白白,实现普洱茶年份茶的透明化市场交易。

★论坛焦点

存储中,功能物质和呈味物质会有哪些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茶叶储存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目前国内茶界还处在研究之中,尚无确切研究结果;比较令人信服的办法是对同一厂家、同一批次产品在不同地方的仓储进行追踪、检测。但茶产业发展迅速,科研跟不上市场,只能在样本普洱茶的存放过程中,研究其大致趋势。

刘仲华分析,影响茶叶存放品质的三大物质是多酚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存放过程中,多酚类物质随着时间不断氧化、衰减,总量在下降;游离氨基酸减少的同时,蛋白质也从不可溶变成可溶;生物碱类比较稳定,变化不明显。

另外,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茶叶中的糖类从多糖变成双糖再变成单糖,果胶从不溶变成可溶,大分子物质会变成小分子,增加可溶性。通过对不同年份普洱茶的对比分析,水浸出物总量基本无变化,但是物质组合发生变化,所以存放得当的普洱茶会让人感到浓、醇、厚、滑。“茶叶香气的变化比较复杂,与储存环节的温度与水分密切相关。”

是否可能制订普洱茶仓储国标?

杨秀芳介绍,茶叶储存有国家标准可依,该标准对产品包装、水分控制和仓运管理等提出了基本要求。“其中,与普洱茶关系较为密切的,是对黑茶和紧压茶的储存规定,比如温度低于25℃,湿度小于75%。”她说,普洱茶仓储标准已于2016年下半年立项,但至今还在推进中,原因就在于普洱茶储存存在物质转化和品质提升的特殊性。

近年来,全国的普洱茶仓储量越来越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仓储方式各不一样。现实的情况是,储存了5年、10年的普洱茶上市却没有标准,这就让消费者很迷惑——到底是5年陈的好,还是10年陈的好。“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调研不同的仓储模式,并努力从中发现规律、寻找底线——安全和品质。”

对此,刘仲华提出,普洱茶的储藏并非简单存放,而是物质转化。“精准把握水分、温度、氧气、光照四要素并有机组合,形成不同风格口味,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他认为,普洱茶在出厂前一定要有明确的国家标准,但是标准应充分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空间。

有用+10
分享

好茶会说话,教你挑选高性价比的普洱茶

  首选古树茶、大树茶,理性消费,不追名山,不羡单株。

 

  喜欢喝普洱茶的人,想喝普洱茶的人最关心的是,怎样去选择高性价比的普洱茶,使得茶的品质好了,花的钱值了,真正的物有所值,身心愉悦,喝茶图的不就这个嘛。其实这很难衡量,因为普洱茶没有标准的定价机制,也没有严格的定价参考,我也仅能说几点个人愚见。

 

  大树茶、古树茶压制出来的普洱生茶,滋味口感确实是台地茶不可比的,自己真的要喝就首选大树茶、古树茶。

 

  普洱茶是一个品鉴式购买的商品,要买到性价比高的最好先喝,自己喝了才能感觉。真正的大树茶、古树茶压制的普洱生茶饼,首先饼面上白色芽毫会稍多,整个茶饼会很厚实,看上去摸上去不是那种压力过大的紧致,行话说的不会压的“太铁”,轻嗅一下饼面也会觉得香气逼人。整个饼边缘的感觉也是厚厚的,甚至细看饼边缘还有气孔,缝隙。喝的滋味,总是茶汤中带着香气,苦涩不是很重,很柔和,十多泡之后仍是很柔和,滋味经久不衰,给人的感觉就是茶水在口腔中像浓稠的米汤一样,浓浓的,刺激性也弱,温温和和。叶底看上去也是肥嫩,壮实的。

普洱茶知识闲话:茶汤不叫茶水,是有原因的!

普洱茶知识闲话:茶汤不叫茶水,是有原因的!

市场上的很多茶店,打着自己的茶叶很耐泡的旗号,实则采用的是快进快出的冲泡手法。这样冲泡出来的茶,由于内含物质溶出少,确实很“耐泡”。但同时滋味寡淡,仅有茶的颜色和一点味道,谈不上喝茶的品饮享受。

普洱茶具备越陈越浓越香的核心价值,也因为这个属性,优质的老生茶如同庆号、宋聘号、印级茶、号级茶,成为了普洱茶爱好者所景仰的茶品。我们试想,为什么这么多人追逐老茶,难道仅仅是为了收藏?普洱茶作为一种饮品,老茶的珍贵之处同时在于其呈现出来的品饮价值之高,是新茶所不能达到的。那么,“品饮价值”应该如果表现?

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应该是一个综合得分很高的,没有明显缺陷的表现,从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口感、叶底、活性综合评判。如果一款茶,喝到口中没有包裹和顺滑的感受,水的原味反而盖住了茶的滋味,那这样的茶真就只能算作“茶水”了。我们说茶汤,是对茶和水的融合度、包裹度、顺滑度、水路等均有要求。而茶水呢,则谈不上什么品饮感受了。

影响茶汤的因素有很多,原料等级、制作技术、仓储条件以及陈化年份等因素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冲泡过程中茶具的选择、水温、冲泡方式等细节,则是普洱茶品质高低的最终呈现。要想有高品质的品饮体验,就不得不注意甄别茶水和茶汤了。(主讲人:周云川,系滇红茶叶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家高级评茶师主讲人,来源:云南经济日报,图源于图库中心)

普洱茶的“三青”

  云南普洱茶汤色红褐,滋味醇厚,陈香显著,并且具有时间越长、品质越佳的品质特点。

  普洱茶的三青是指普洱茶制作工程中的晒青、烘青、炒青三种制作方法,这三种不同的加工技术成就了普洱茶不同的茶品质及风格。

  晒青毛茶常使用锅炒杀青,杀青温度较低,叶温多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钝化较少,低沸点香气物质未完全消失,杀青叶透青草气,杀青程度较嫩。

  烘青、炒青毛茶:锅炒、滚筒、蒸汽、热风杀青均可用,杀青温度高,叶温多在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坏彻底,低沸点香气物质消失,杀青叶透清香,无青草气,杀青程度较老。晒青毛茶杀青温度低,酶活性被保留,带青草气。有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烘青、炒青杀青温度高,酶活性破坏彻底,不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

  普洱茶晒青原料,苦涩为首选,汤色泛黄、苦涩杂味会随时间化掉。当年春芽、春尖、春玉烫色滋味的,消费者极易鉴别;烘青、炒青茶味清爽,汤色碧绿,有糯米或板栗微香,但陈旧后出苦不出甘。

  存放多年后,晒青叶色褐红,烘青、炒青叶色变黑,冲泡后晒青茶底微微皱折黑褐,而烘青、炒青的茶底则较平滑光鲜,叶底色泽非常接近红茶。

  烘青和炒青在氧化和发酵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遇湿、遇潮、遇水就变苦。烘青和炒青与潮湿为敌,而晒青则与潮湿为友。自然陈化的生普和人工发酵的熟普都同湿热发生过联系,因而区别茶中是否混有非普洱茶烘青和炒青还有一些其它方法,除观察叶底外,对比品尝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