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黄茶的历史,黄茶的历史发展情况!

黄茶的历史,黄茶的历史发展情况!

2019-11-2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蒙顶黄芽被誉为“仙茶”,在唐代、明、清均为贡茶,君山银针到清代也进入贡茶之列,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还进入了中国名茶行列。为什么如此优异品质的黄茶在全国都在恢复传统名优茶的背景下却日落西山呢?一起来看看黄茶的历史吧!

黄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萌芽期:西汉至隋朝

这一时期,黄芽之名已出现,主要是出现了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这两种。蒙顶甘露早在唐贡茶之前就已名动天下,但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具体的产生时间均不明确。霍山黄芽纯粹因芽头发黄而被称为“黄芽”,工艺上基本上仍是晒青。它的“黄”,指芽头天然发黄,仅为色素缺乏的表现,是一种低色素茶种。

发展期:唐宋时期

《唐国史补》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项、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福州有方山之露芽;夔州有香山;江陵有楠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靳州有靳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书中所记“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可能是早期蒙顶黄芽的肇始。岳州“邑湖含膏”就是清朝记载的“岳州黄翎毛,含膏冷”,也就是今天的黄小茶——北港毛尖。“寿州黄牙”就是沿用唐之前的“寿州黄芽”,不过已由晒青团茶演化为蒸青团茶。“蕲门团黄”与“寿州黄芽”属于同一产地。

上述的蒙顶茶、霍山黄芽和邑湖含膏三种黄茶始祖,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唐朝贡茶。而“霍山黄芽”至宋时,开始出现向散茶的演变。

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了一段饼茶加工中的“过黄”:“茶之过黄,初人……焙之,次过沸汤烤之。凡如是者三。……八火之余六火,火数既足。”这里的“过黄”,指的是一种特俗的干燥方式,干燥中以沸水“烤”之,类似现代工艺中蒸汽,制成后的饼茶表面略微发黄。

高峰期:明朝

黄茶的闷黄技术正式出现。明代,霍山黄芽炒青口感虽好,但韵味保存不够长久。采用闷黄技术后,茶叶韵味更厚更易保存,品质更为突出,能将霍山黄芽香高味甜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也解决了炒青茶香味易散、陈化较快、口感较苦涩等缺点。后来,蒙顶茶也发现了黄变后口味更甘和,韵味依然出色,慢慢摸索出一种炒黄与闷黄相结合的易保存的甘和的茶品,这就是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和蒙顶黄芽沿着两条不同的演化路径,发展出不同的闷黄技术。霍山黄芽为突出低色素、氨基酸含量高的特色,朝高甜度高茶香方向演变,采用了三锅或者两锅杀青,高火烘、湿闷,延长摊放时间,缓慢氧化发酵的技术,口感接近绿茶,但内含物充分转化,茶质保存了绿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甜度,却无重火重发酵之弊。蒙顶黄芽则充分发挥了蒙顶茶芽紧致的芽头优势,采用了三炒三闷的技术,因而极易保存,韵味独特,甘甜平和。

此时,霍山地区出现了新的黄茶品种——霍山黄大茶。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因制作程序繁复、成本高昂,不适合平民饮用,而黄大茶采用较为简便的制作方式,可大批量生产,满足平民的需求。霍山黄大茶采用粗老原料、重发酵、高火烘、大批量制作等降低成本的方法,形成了粗枝大叶高火香的特色,是一款真正平民可饮用的黄茶。这就形成了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作为贡茶高端茶,霍山黄大茶作为平民茶的黄茶格局。

明许次纾《茶蔬》记载:“江南地暖,故独宜茶。……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黄萎,仅供下食,奚堪品斗。”由此可见,黄茶是由于“不善制造”而产生的。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可见黄大茶至少有400多年历史了。

颠峰期:清朝

清朝是我国黄茶的颠峰时期,各地独自发展的黄茶技术开始成熟,很多黄茶纷纷出现,如平阳黄汤、贵州海马宫茶、广东大叶青、莫干黄芽。

清赵懿《蒙顶茶说》(此文约作于1892年)记:“名山之茶美于蒙。……岁以四月之言采,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每芽只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火。以纸裹叶釜中,侯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于釜底口,烘令干。……焙稍瓮,则叶背焦黄。稍嫩则暗黑。此皆剔为余茶。”文中描述的就是蒙顶黄芽的加工工艺,其闷黄阶段是分两步。一是用纸包好后,用竹叶包好放到釜中,然后揉捻;二是闷烘,放到釜中,绷紧釜口后,再烘干。

衰落期:民国以后

民国战乱频繁,加上为了用红茶绿茶出口挣外汇,很多黄茶竟然失传了。

解放后,很多茶区绿改红。计划经济时代,又有很多黄茶因为产量减少,技术也开始遗失。至上个世纪70年代后,传统黄茶除君山银针和沩山白毛尖还有霍山黄大茶,别的黄茶基本停产或遗失。到现在,能炉火纯青地掌握黄茶制作技术的师傅已屈指可数了。

有用+10
分享

霍山着力规范“霍山黄芽”包装和商标使用管理

  “霍山黄芽”自去年年底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后,品牌效应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增加。针对市场上茶叶包装标识不规范、伪造或冒用标志等问题,霍山县工商局加强市场调研,会同县质监局、茶叶办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日前出台了《关于规范“霍山黄芽”包装和商标使用管理的通告》,并联合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茶叶市场秩序。

  一是规范包装管理。该《通告》要求,茶叶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使用专用包装,并在其包装标识上印制QS标志及其编号。包装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预包装食品包装上应当有标签,并载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以及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标志、编号等。使用“霍山黄芽”通用包装的经营户,必须自制标签,印制成卡片,标签内容符合法律规定,贴在通用包装的预留空白贴标签位置。所有专用和通用包装,如果不印上或贴上符合法律法规的标签,一律视为“三无”食品包装,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

  二是规范商标许可管理。生产经营户使用“霍山黄芽中国驰名商标”必须获得商标持有人县茶叶产业协会授权许可,被许可单位须拥有自主商标、专用包装和QS认证;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必须向县质监局申请,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未经授权或批准一律不得擅自使用。

  三是规范包装印制管理。所有单位或个人在印制“霍山黄芽”包装前应将设计样稿报县茶叶协会审核、备案,所有承印“霍山黄芽”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具备合法的印制许可,并到协会备案。否则将取消其商标使用许可和承印资格。

  四是强化监管执法。县工商、质监和茶叶部门抽调人员,组织管理和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全天候加强茶叶市场管理,接受和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对不规范使用各类包装标识或经营“三无”预包装的,依法予以查处和取缔。对各类商标侵权和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行为坚决严厉打击,依法立案查处。

 

黄茶——保健的圣品

从了解到茶叶中有很多营养物质后,我就开始养成每天喝茶的习惯。但是,当我看到黄茶的保健作用后,就决定以后每天都要喝黄茶了。

黄茶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是黄色的,也因此得名黄茶。有名的黄茶要数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霍山黄芽、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等。这些有名的黄茶虽然没有全部尝过,但是相信喝过其中一种的朋友就不会忘掉这黄茶的香气。黄茶的香味不是很浓烈,但是却很绵长,一口黄茶下肚,就能够回味很久的了。

喜欢上黄茶,是因为它的帮助消化的功能。因为年轻时候经常狼吞虎咽的不良吃饭习惯,导致后来肠胃一直不是很好,吃了很多的药也并未有太大的起色。曾经认为喝茶对肠胃不好,所以从肠胃不好后就一直不喝茶。一次,朋友送了一罐黄茶,说是对肠胃有好处的,后来喝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对肠胃真的有很大的好处。以前经常有吃饭吃多的感觉,饭后喝上一杯黄茶,感觉没有多久吃的饭就被消化了,再也没有吃多难受的感觉了。

后来,在网上查了查,黄茶还有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的效果,这些功效都是其他种类的茶叶所没有的。正是因为这些的好处,让我决定将喝黄茶进行到底,坚持每天都喝上一杯,相信健康会永远伴随我。

注:本文为茶多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茶冲泡方法冲泡的水温是多少合适

黄茶是六大茶系之一,其正确的黄茶冲泡方法是:

黄茶的冲泡方法:

1、首先要掌握水温

由于黄茶的采摘较嫩,水温太高会把茶烫熟,建议水温75—80℃。

2、投茶量也要注意

建议茶水比例1:50,也可根据个人口感进行适度调整。

3、水的选择

采用纯净水来冲泡黄茶,水中的氯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对茶汤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建议采用自来水或含钙或镁离子高的矿泉水泡茶。

4、玻璃杯泡法投茶方式:蒙顶黄芽建议采用中投法。

5、黄茶的出汤时间

建议每次出2/3,这样每泡的茶汤口感更佳,由于黄茶的制作工艺难于把握,闷黄程度不足,则偏于绿茶,过度则成了黑茶,因此,市场上的黄茶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