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此龙井非彼“龙井”“西湖龙井茶”温岭维权

此龙井非彼“龙井”“西湖龙井茶”温岭维权

2019-03-12 访问量: 37 茶礼仪网

中国名茶“西湖龙井茶”在温岭市面上随处可见,但其中有多少是“真龙井”?近日,温岭法院审理了两起涉嫌侵害“西湖龙井”商标权案。

  201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授予“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第30类商品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根据规定,西湖龙井茶叶的种植范围是杭州市西湖西面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的168平方公里的区域,产区内有9000多家茶农。西湖龙井茶叶包装应具备防伪标志、中国地理标志及西湖龙井商标3个要素。

  汪某和杨某都是温岭市某茶叶店业主。“西湖龙井”商标注册人龙井茶产业协会,怀疑两人存在销售侵害“西湖龙井”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今年8月,协会代理人到汪某、杨某店中购买到标有“西湖龙井”文字图案字样的茶叶,遂发去律师函要求立即停止销售侵权商品,二人未予理会。今年9月,该协会将汪某、杨某诉至温岭法院,要求其立即停止销售这类商品,分别赔偿经济损失及相关费用共计10万元,并登报申明消除不良影响。

  在庭审中,龙井茶产业协会代理人认为,汪某、杨某未经授权,长期在商品包装上违法使用“西湖龙井”标志,导致公众误认,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给商标权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西湖龙井”品牌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

  经审理,两起侵害商标权纠纷均以调解结案,两被告分别赔偿龙井茶产业协会57000元。

有用+10
分享

白毛猴茶有什么传说故事?有哪些特点?

白毛猴茶有什么传说故事?有哪些特点?

提起猴茶,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多年以前,福建省境内的朝天岭,是猴子们居住的地方。在山脚,位老婆婆,她心地善良,以接生助产、缝补浆洗为生。

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婆婆已经睡觉了,忽然听见外面敲门的声音。老婆婆以为是一位女人又要临急忙打开门一看,只见一只黑毛公猴站在门外,将她吓了一跳。

老婆婆正要子焦急地拉着老人的衣角,并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她,然后硬拉着老人往山上婆婆想大概是有猴子病了,来不及多想就跟随着公猴来到山上的洞里。

只见的母猴正在洞中痛苦地呻吟着。善良的老婆婆帮助母猴接生,不一会儿,一小猴子出生了。老婆婆松了一口气。

正当她要转身离开时,只见猴公拿了一双手捧给老婆婆。阿婆非常珍爱,就用手帕儿把它包好,揣入怀中。她一路想,可别丢了,于是一路行走,一路不停用手去摸,惟恐丢了。结果把那包了,一颗颗茶籽撒落在路上。

老婆婆回家后,将剩下的木多的茶籽仔仔细细地种在屋前的山坡上,不长出了一株株绿油油的茶树苗。在她走过的路上,那些丢落的茶籽,也都卡。

老婆婆高兴极了,每当茶叶成熟时节,总要亲自采制茶叶,并热情地用此茶乡邻。人们吃到这种香味异常的茶,总要问一下这是什么茶。老婆婆便很高兴。一下说起这茶的来历,并给这茶起了一个名字叫“猴茶”。

品质特征

白毛猴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橙黄味醇香清。白毛猴,福建政和县的传统名茶,当地又称“白绿”,因条索粗壮卷曲、披覆白毫,形似毛猴而得名。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自北宋开始,就以生产银针著称。

白毛猴的制法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外形重“保毫”和“做形”。白毛猴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色泽铁灰,白毫显露,状若毛猴静伏,汤色橙黄清澈,味醇香清。

普通红绿茶常可冲泡3─4次

茶类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并不耐泡,一般冲泡2次也就没什茶味了。普通红绿茶常可冲泡3─4次。茶叶的耐泡程度与茶叶嫩度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加工后茶叶的完整性。加工越细碎的,越容易使茶汁冲泡出来,越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越慢。但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量都能占可溶物总量的50%以上,普通茶叶第二次冲泡一般为30%左右,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冲泡后,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后,95%以上都已浸出。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硷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由此可见,一般的红、绿、花茶,冲泡次数通常以三次为度。乌龙茶因冲泡时投茶量大,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包装成的袋泡茶,由于易于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了部分茶叶被查出农药含量超标,有关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尽量不要喝刚刚泡出来的“头遍茶”。

杭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说,如果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从外观、气味上是很难辨别的。在购买茶叶时,消费者最好挑选那些有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的茶叶。同时,正规厂家生产的茶叶还应有品名、配料、产地、净含量、产品标准号、保质期、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等明确的“身份标志”。另外还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不要饮用茶叶第一遍泡出来的“头遍茶”。

很多人认为,茶叶第一遍泡出来的茶水营养最充足,而随着泡的次数越多,茶叶的营养价值就越低。其实,懂茶的人一般都不喝“头遍茶”。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茶叶表面可能会有一定的残留。而“头遍茶”有一定的洗涤作用。为保险起见,“头遍茶”最好倒掉。

隔夜茶能喝吗?

过去曾有一种传说,认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认为隔夜茶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二级胺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就拿面包来看,通常含有2mg/kg的二级胺,如以面包为主食为例,每天从面包中食进的二级胺就有1-1.5mg。而人们通过饮茶,从茶叶中食进的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1/40,可见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二级胺本身并不是致癌物,必须有硝酸盐存在才能形成亚硝胺并达到一定数量级才有致癌作用。饮茶可以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能有效地阻止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是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饮茶或隔夜茶是不会致癌的。

但是,从营养卫生的角度来说,茶汤暴露在空气中,放久了易滋生腐败性微生物,使茶汤发馊变质。另外茶汤放久了茶多酚、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易氧化减少。因此,隔夜茶虽无害,但一般情况下还是随泡随饮好。

市场上的罐装茶水饮料,是添加了抗氧化剂并经过严格灭菌而制成的,与其它冷饮料一样,饮用是安全的。

中国主要茶类绿茶基本品质特征

好的茶叶有哪些 中国主要茶类绿茶基本品质特征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类。

绿茶加工工序如下。

杀青揉捻干燥

它是利用高温(锅炒或蒸汽)杀青,钝化了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保持清汤绿叶的特色。

在一般情况下,绿茶的品质在杀青工序中已基本形成,以后的工序只不过在杀青的基础上进行造型、蒸发水分、发展香气。

因此,杀青工序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基础。

绿茶类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

在内质上要求香气高爽、滋味鲜醇。

但不同的花色品种,品质上仍有各自特色。

由于杀青和干燥方法不同,绿茶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4类。

(一)蒸青绿茶

最古老的茶类。

唐代出现蒸青散茶延续至今仍在不少地方保留着类似的制法。

如湖北省的恩施玉露、江苏宜兴的阳羡茶等。

如今日本生产的玉露茶、煎茶以及茶道贯用的抹茶等都是蒸青茶。

蒸青茶制法:除少量手工炒制外,目前以机制为主。

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鲜叶蒸汽杀青粗揉中揉精揉烘干成品

蒸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呈棍棒形,色泽绿,茶汤浅绿明亮,叶底青绿,香气鲜爽,滋味醇和清鲜。

日本人称这种蒸青绿茶为具有真色、真香、真味的天然风味茶。

(二)炒青绿茶

在我国为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茶。

起始于明代(蒸变炒)。

因成品的外形不同又分为以下4种:①长炒青。

如江西婺源的婺绿炒青,安徽屯溪、休宁的屯绿炒青,浙江淳安、遂昌的遂绿炒青,浙江温州的温绿炒青等。

精制加工后的产品统称为眉茶,主要作为外销。

②圆炒青绿茶。

即珠茶。

是浙江特产。

特点是外形浑圆紧结,香高味浓耐冲泡。

主销西北非国家。

③扁炒青绿茶。

如龙井、大方等。

产于浙江、安徽等省。

④卷曲炒青绿茶。

如碧螺春等。

产于江苏省。

炒青类绿茶有长条形、圆形、扁形、卷曲形等不同形状,这些都是在杀青以后用各种不同造型手法制成。

其基本工艺如下。

杀青揉捻(或不揉捻,只在锅中进行造型)炒干

炒青类茶叶因为是在炒锅中完成,因此有以下品质特点。

外形:色泽绿润,呈条、圆、扁或卷曲。

要求紧结匀整。

内质:栗香居多,也有清香型。

要求香气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黄绿明亮。

(三)烘青绿茶

简称烘青。

通常直接饮用者不多,常用作窨制花茶的茶坯。

另外,也有一些采摘细嫩芽叶制成毛峰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永川秀芽等,都属此类。

烘青绿茶的基本制法如下。

杀青揉捻造型烘干

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一般是条索细紧完整,显峰毫;色泽深绿油润,细嫩者茸毛特多;香气清香,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整,嫩绿明亮。

(四)晒青绿茶

主产于云南、四川、湖北、广西、陕西等省、自治区。

除部分作散形茶饮用外,大部分晒青茶原料粗老,多用于制紧压茶。

如青砖、康砖、沱茶等。

晒青绿茶中,质量以云南大叶种所制的滇青为最好。

以滇青茶为例,其制法如下。

杀青揉捻(特别粗老者不揉捻晒干)晒干

滇青茶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粗壮肥硕,白毫显露,色泽深绿油润,香味浓醇,富有收敛性,耐冲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