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鉴别>大红袍是什么茶,是红茶吗?

大红袍是什么茶,是红茶吗?

2019-03-17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图为:六棵大红袍母株

 

  近日,在与茶友喝大红袍时,有一位姓李的茶友说道:“我觉得这款红茶还是不错的,口感比较浓厚丰富,汤色也好看。”不知道您是否也认为大红袍是红茶呢?实则不然,不是名字里有“红”,汤色趋于红色的茶就是红茶。红茶主要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而大红袍是乌龙茶

 

  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乌黑油润,具松烟香,滋味醇厚。据《中国茶经》记载,我国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开始的,也只有桐木关生产的小种红茶才能叫正山小种,除此之外还有烟小种等。

  图为:大红袍干茶色泽

 

  正山小种创于明末清初。据原住民传说,明末清初时局动乱不安,当时有一支军队进入桐木关的庙湾,占驻了茶厂,士兵甚至就睡在茶青上,一夜过后,茶青变软变红并且发黏。茶农为挽回损失,决定把已经变软的茶叶搓揉成条并采取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木加温烘干,这样一来茶叶变得乌黑发亮,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可是烘干好的茶叶在当地并没有人愿意买,茶农把它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去卖,没想得到消费者喜爱,价格高出原来茶叶好几倍。

 

  正山小种红茶最早于1610年由荷兰人运往欧洲。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国人赋予红茶优雅的形象及丰硕华美的品饮方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更将红茶推广成国际性的饮料。

  图为:大红袍茶汤和叶底

 

  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因初制揉捻工序特别注意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时颇费功夫而得名。因产地、茶树品种等不同,品质有差异。

 

  主要有以“祁门香”享誉国际的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及毗邻各县),滋味浓厚的滇红(产于云南凤庆、临沧等地),以及川红(产于四川马边、宜宾、高县等地)、英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等。

 

  红碎茶以“浓、强、鲜”的特点著称,按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省份,是我国外销红茶的大宗产品,亦是现在国际市场的主销品种。国外著名的红碎茶有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高地红茶等。

 

  因为红碎茶经过充分的揉捻和切碎,细胞破坏率相对更高,酶与各种物质的反应更充分,所以不仅滋味更浓,而且内含物质会迅速的溶在茶汤中,多以袋泡茶出现。

 

  相关连接:红茶工艺的特殊之处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茶分为六大类,不发酵的绿茶、轻发酵的黄茶白茶、半发酵的青茶(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

 

  红茶特殊品质的形成,是利用鲜叶酶促氧化的结果,其色、香、味在被习惯称为“发酵”的这一氧化聚合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红茶与其它几类茶叶的不同在于,它先通过萎调提高鲜叶中的活性,揉捻之后不杀青,破碎的细胞,让溶酶体中的酶和茶叶中的各种物质毫无障碍的发生反应,主要促使茶叶中的叶绿素氧化降解,多酚类物质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形成红汤红叶的基本色泽。与此同时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具有鲜爽和浓厚的滋味,以及花香和果香等令人很愉悦的香气。最后通过烘焙终止发酵过程以及进一步发展香气,便于储存。

有用+10
分享

闽北的水系网络


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两三百年间,在中国向西方出口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土特产品中,只有茶叶一直占据着支配性地位。欧洲人认为:“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任何东西都可以牺牲。”作为茶叶最早的发源地和福建省的主要产茶区之一.,武夷山的茶驰名海外,盛极一时,以至于“商贾云集,穷崖僻径,人迹络绎”。19世纪末之前,武夷山的茶叶主要通过两条流通途径进入世界市场:一条通过陆上茶叶之路北上,这条线路以青茶为主,从福建武夷山区至中俄边境的买卖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最终抵达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另一条则通过海路,最先由荷兰垄断,随后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往英法等欧洲国家。这条线路输出的茶叶以武夷红茶为主,以崇安县桐木地区所产的正山小种红茶为极品。据《中国茶经》记载,荷兰商船是1610年首次来到中国的,并带回了少量的武夷山红茶。“这种出自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的红茶,当17世纪初荷兰人开始将中国茶输往欧洲时,它也随着进入西方社会。”茶叶被卷入硝烟弥漫的世界市场后,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其出口量远超出丝绸、瓷器、香料、食材等传统大宗贸易商品,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中英鸦片战争、波士顿倾茶事件等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追根溯源都与遥远荒僻的武夷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衷干《茶市杂咏》载,“清初茶市在下梅,附近各县所产茶,均集中于此。行筏三百辆,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在下梅十分活跃。乾隆年间,下梅遂形成祟安最大的茶市。满载茶叶的船只从这里出发,一路北上,由水路进鄱阳湖至湖口,再溯长江西至汉口,在汉口经鉴定分装,溯汉水至襄樊,再溯唐河至河南的赊店。到了这里,茶商们改为陆路北上至祈县。在祈县,茶叶按商号分配,其中花茶大部分在华北销售。而那些砖茶和红茶则运到张家口,在这里改为驼队运输,经过1100余公里的漫漫行程至库仑(今乌兰巴托),然后再行400余公里到达中俄边界的恰克图。恰克图是著名的买卖城,晋商把茶叶卖给俄罗斯的大茶商,然后再由这些茶商把中国的茶叶转运到欧洲各国。

在缺乏机械化的交通工具,全靠人力和畜力承载物流的前工业社会,长距离的商品运输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即选择一条路况最佳、成本最低、交通最为便捷的商道,尽量节约运输成本。这主要是由生产地及沿途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如选择水路还是陆路、是否需要雇佣畜力及板车、使用小舢板或是大货船等等。其次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商品能否安全到达目的地,沿途是否有匪患也是商人必须考虑的因素。再次是王朝国家从行政命令上对商路的限制。有的商路尽管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廉,但国家出于“稳定”或者出于对某些垄断性行业利益的保护,有时会强制性地封闭某些商道,迫使商人不得不选择另一种成本更高的交通方式。当然,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三方面因素对商道选择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在国家稳定、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对运输路径的考虑主要侧重于“经济”;在国家凋敝、流民四窜的乱世,“安全”就上升为第一位的考虑;而在一个新的王朝国家建立之初,朝廷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封闭某些商道,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辖区内的居民与“叛乱分子”或海外番邦的联系,以保证政权的长治久安。

如清政府在1644—1683年间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严禁茶叶泛海运粤,对武夷茶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影响。要理解一种地域性的商品是如何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最好采用一种联系和系统的视角,将商品置于其根植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政治和意识情景之中,将商品的自然属性与需求创造的市场、经济活动与权力运作、文化需求与政治需求结合起来,才可能获得更为全面的解释。因此,在对闽北山区的茶叶贸易进行“深描”之前,我们有必要从自然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出发,对闽北的水系交通网络进行一番描绘。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也是水路交通的大动脉。在古代交通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闽江一直都是沟通内地山区与福建省内其他地方的最主要通道。闽江属于典型的格子河系形(Trellis drainage pat-tern),由各支流汇聚而成干流,至福州出海。闽江上游有三个支流,分别为建溪、富屯溪和沙溪;下游有古田溪、尤溪、梅溪和大樟溪。《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述之如下:

本省最大之江日闽江,有三源。北源曰建溪,出浦城县北四十里渔梁山,南流一百八十里曰水吉镇,为建阳县界,又五十三里日双溪口,而崇溪之水流入焉。

崇溪源出崇安西北七十里,南流内武夷九曲之水,而合于建溪。并流而五十三里至建瓯,而松溪之水亦流入焉。

松溪源出浙江庆元县西南二十里,经松溪县南,政和之水流入焉。谓之东溪。既合建溪,南流一百三十里至南平,而西北源富屯溪流入焉。富屯溪源出光泽县西北九十里之杉关,南流至邵武合樵溪、紫云溪诸水流入顺昌县西,合将乐之将溪,东流合闽江西南源之沙溪。将溪、沙溪皆发源于宁化山中,东流经清流县,又东分为二派,一自泰宁入将乐谓之将溪,一自永安入沙县谓之沙溪。二派相合共引而东谓之西溪。又东至南平合于东溪为剑江。

东南流九十里至尤溪县口。有湖头溪承大田梓溪自西南注之。又东南流纳古田水,经九十七里至水口。……水口而东五十里曰小箬,又东十里曰闽清口,又四十里日白沙、竹崎、柑蔗,至侯官市而下,江流分为两支,自东而南日洪塘江日南台江。又东南流五十里为马尾。其自南而东六十里日阳崎江,合永泰之大樟溪。又东四十里合马江以入海。

建溪和富屯溪是闽江最主要的两条支流,两溪在南平汇合而成闽江。溯建溪而上有其上游的崇阳溪等大小支流,可达建瓯、建阳、崇安(今武夷山市)、浦城等县;溯富屯溪干流而上可达顺昌、邵武、光泽等县,在顺昌县城溯富屯溪的支流金溪而上可达将乐、泰宁、建宁等县。

这些河流构成了闽北山区发达的水系。武夷山市地处福建省北部。

全境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总面积2798公里。

1.建溪及其支流

建溪分为东溪、西溪,二溪会合于建宁,流至南平,称为建溪。建溪上流’120华里为西津,是东西二流的会合点,东溪上溯30华里为政和”20华里为石堂,增水时民航可溯流,松溪为民船航行的终点。

西溪又分为浦城溪及崇安溪二源,为通江西要路。建宁上游的叶坊村为二源会合处。浦城溪建宁、浦城间300华里可通民船,崇安溪建宁至建阳间可通大型民船,而建阳上游则因河床狭小而只可通行小型民船。

2.富屯溪及其支流

闽江诸支流中,以富屯溪(邵武大溪)在水运上最为重要。富屯溪两岸山岳迫江,河流屈曲,少激流湍流,因而民船往来极为频繁。其上游有北溪、西溪两源,合于光泽。光泽与上游西溪水口间五十余里可以通行竹筏,货物赖之运送。光泽下游可通民船,但因水量不大的缘故,只能通行小型民船。光泽洋口间320里,溯航需七日乃至十日,下航需三日至四日。洋口距福州540里,通行四五百担大型民船,溯航需八日,下航则需三日。

在民国23年前,水运是武夷山当地最主要的交通方式,通航里程达90公里,木帆船可直通南平、福州。水运高峰年份,有300多条木帆船航行在内河的航线上。最主要的航道有四条:

1.崇阳溪航道

崇阳溪航道以城关为起点,至建瓯长源为止,全长89.9公里,境内航道全长43公里,属六级航道。枯水季节航道水深0.3米。航道宽度5-6米,船只载重量为3.5吨,还通行单行排和竹排。崇阳溪的河床系岩石、卵石,水流急,行船难度大。

2.东溪航道

东溪发源于岭阳关铜钹山,流经樟村、客溪、客口、黎口、吴屯、肠角,至城关北门合西溪流入崇阳溪,流程60.5公里。

3.梅溪航道

梅溪发源于岭山黄瓜楼,流经岭山、上梅、下屯、下梅、角亭汇人崇阳溪,流程49.7公里。下梅至赤石(8公里)可通木帆船。该航道至1961年都在运输粮食、笋干、茶叶。

4.九曲溪航道

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出大源马月岩,流经三港、曹墩过星村,折九曲,盘绕武夷山风景区约20公里,至武夷宫流人崇阳溪,流程58.50公里。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很多人都知道花茶、红茶、绿茶,如果问起朋友大红袍属于什么茶,貌似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产自福建武夷山,是我国的特种名茶。此茶香气馥郁,有淡淡的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干茶外形条索紧实,色泽绿褐鲜润,香气清高,有兰花香,岩韵明显。冲泡之后,汤色橙黄清澈,叶片红绿相间,滋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大红袍非常耐泡,冲泡七八次仍有余香。

了解了大红袍的特征和种类后,下面让我们具体再来了解一下大红袍的功效与作用吧~

大红袍茶的功效

保护牙齿:由于氟对于牙齿的保护比较关键,大家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牙膏中都含有氟,而茶叶中也存在这种物质,因此对于牙齿保健具有不错的作用,同时经常用茶水漱口液可以去除口臭。

提神益思:大红袍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而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等功能,因此对于提神益思有所帮助。

强心解痉:大红袍的强心解痉作用也是十分优秀的。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大红袍茶叶中就含有大量的咖啡碱。

减肥美容:对于女性同胞来说,大红袍的减肥作用是让她们兴奋的。大红袍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 C 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

预防癌症:大红袍还能起到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降压降脂:茶叶中的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达到降压降脂的效果。

抵抗衰老:大红袍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防止过度氧化,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而且儿茶素类化含物也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大红袍的适宜人群

1、上班族

南平:紫砂壶\"联姻\"大红袍

福建南平:紫砂壶"联姻"大红袍

一块毫不起眼的泥土,经过拍、勒、压等工序后,渐渐成为一个茶壶的雏形……昨日上午,在武夷山启动的大红袍“品茗·论壶”紫砂名家名壶展上,来自江苏宜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丁淑萍向观众现场展示了紫砂壶制作技艺。

本次壶展为期两天,由闽北日报社、武夷山市新闻中心主办,是“品茗.论壶”名家名壶系列展的首站,江苏宜兴的五位陶艺名家携近百高端名壶参展,当地茶界、收藏界人士慕名而来,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当天上午,笔者慕名来到展会参观,现场大红袍茗香氤氲,造型各异、典雅精致的紫砂壶在灯光的映衬下流光溢彩,陶艺家有的现场制作展示精湛技艺,有的认真细致向参观者介绍鉴赏收藏知识,有的则用紫砂壶冲泡大红袍,演绎壶与茶的相得益彰……前来参展的陶艺家笑阳说,大红袍名闻四海,茶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武夷山又兴起紫砂壶收藏热,此次壶展正是两地的一次文化“联姻”,能让当地收藏爱好者充分了解紫砂壶文化,使茶与壶更好地相互融合。一位武夷山收藏爱好者认为,这种会展形式是茶文化的一种延伸,不仅普及知识,推广文化,还将有效推动当地休闲、文化旅游。

据介绍,系列展共分三站,后两站将于6月6日与13日在南平市区展出,每站为期二天。(周文杰 王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