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投资分析:春节将至,看茶企们放大招(一)

普洱茶投资分析:春节将至,看茶企们放大招(一)

2019-03-27 访问量: 36 茶礼仪网

普洱茶投资分析:春节将至,看茶企们放大招(一)

——合和昌篇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茶企能够在春节期间的普洱茶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那无疑会使茶企在即将到来的春茶市场中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对于春节市场的争夺,茶企们往往是不遗余力,目前产品的准备与配货已近尾声,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2016年春节,茶企们都放了哪些大招?

合和昌在整个2015年的表现可以说是全年最抢眼的茶企,从去年年初广州主要街道的电子广告到2次广州茶博会的巨幅广告,合和昌的高大上让整个茶圈的眼睛为之一亮。去年秋季合和昌携中欧之星亮相俄罗斯圣彼得堡农业展览会,更是让普洱茶在海外火了一把。就2015年整个茶圈品牌推广的力度,如果合和昌认第二,恐怕没有茶企敢认第一。

对于2016年春节期间的普洱茶市场合和昌也是放了大招——红印。去年合和昌蓝印、黄印的整体市场表现很不错,红印作为印级茶系列中的压轴力作在年前放出最合适不过。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因为年终奖的缘故,春节期间普洱茶收藏的热度较高。这与经销商囤货不一样,这时候的消费基本都属于落地消费,在当前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落地消费才是关键。二是因为红印比较得人心,红印对应的品牌魅力+产品地位很容易让藏家动心,有了人心今年的市场就好做。

通过合和昌我想跟大家谈这样一个问题:品牌推广。品牌推广概括起来就是1句话:提高有品质产品的产品知名度。在普洱茶行业里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在行情火爆的时候茶企在品牌推广上不惜一掷千金,到了行情低迷的时候,就纷纷蛰伏起来。这也使得行情火爆的时候宣传资源炙手可热,行情低迷时无人问津。但是要仔细想想,推品牌跟行情好坏并没有太大关系——喝茶的人总会维持在一定规模,他们接触的信息渠道就那么几个。如果说买茶需要行情去带动,那么在行情到来的时候,再去抢夺这些资源不就晚了么。合和昌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除了高品质的产品以外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品牌推广。而且行情惨淡时候的宣传支出要比行情火爆时候的宣传支出少很多,这点诸多参加茶博会的茶企更是心知肚明。品牌建设没有捷径,只有在淡季多做准备,旺季才能赚的更多。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发展的四大形态

  普洱茶发展的四大形态

  从空间的高度上看,普洱茶可分为四大发展形态。

  1.农业普洱(普洱茶产生——2003年)

  农业普洱是以传统生产方式为特征,以种植和初级原料型产品为主的低层次、低附加值发展阶段,但它又是发展其他更高层次的重要基础,为普洱茶“雄鸡一唱天下白”积蓄能量。

  在这个阶段云南省全省的茶叶年产值只有20多亿元。

  在农业普洱时代:普洱茶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2.文化普洱(2004年——2007年)

  文化普洱是用文化的理念和文化的蕴涵来引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普洱茶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融入到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中,并以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2003年时我们曾提出文化普洱阶段将茶产值做到100亿,当时有很多人认为不可能,但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理论和市场都是支持的。按市场定律,一个商品价格贵了,销售量就减少了;如果价格便宜了,销售量就上去了。但是它有三个假设前提:一是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二是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情况下;三是消费者消费行为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定律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这三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世界经济在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为文化普洱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基础。其他两个前提,我们可以用文化普洱的理念来改变它。为此我们采取了多个措施:一是召开首届云南省国际研讨会;二是从港台和国外把老茶收回来,我们只是想向世界宣布:普洱茶值钱的时代到来了;第三我们还把云南茶业协会、茶叶商会、普洱茶协会三大行业协会进行整合,形成由省农业厅统一作为主管部门;第四我们还用马帮把普洱茶送到北京;第五我们进行了百年贡茶回归故里的活动,把故宫1895年的人头贡茶、饼茶、茶膏请回普洱;第六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第七我们创办了《普洱》杂志,组织出版了大量的普洱文化方面的书籍,等等。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人们认识了普洱茶。

  我们用文化普洱的理念推广和加深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行为。经过调研,2003年的时候,云南省除了藏区以外每天在喝普洱茶的不足2000人,而现在有450万人在喝普洱茶,也就是说在云南4500万人中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每天在喝普洱茶。2004年的时候青岛基本见不到普洱茶,而到了2007年,仅云南的“兰茶坊”普洱茶连锁店在胶东半岛上就有20多家。今天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县城以上的城市无一不在销售普洱茶。于是2006年“普洱茶”被CCTV称为三个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房奴、基金、普洱茶”。而当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下跌的时候,出现了一片质疑声,当时的普洱江湖一片混乱、硝烟弥漫。但我们一直在冷静思考,认为至少这些质疑声给我们发出了三个信息:第一,普洱茶被世人广泛关注了;第二,普洱茶被世人期待了,人们开始呼唤一种安全、便捷的,适合人类未来品饮健康的普洱茶出来;第三,它向投资者发出了强烈的信息,普洱茶值得投资,前景广阔。于是柏联集团、龙润集团、澜沧江啤酒集团、富邦科技等进入了普洱茶产业,特别是天津天士力医药集团——中国中药现代化的领军企业也进入到了普洱茶产业。

  在文化普洱阶段,云南的茶产值从2003年的20多个亿发展到2007年的201亿。

  在文化普洱时代,我们完成了世人对普洱茶的认知。告诉全世界:普洱茶来了!

  3.科学普洱(2008年——2020年左右)

  科学普洱是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去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将传统概念的普洱茶,经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使其功效进一步明确、工艺进一步改进、产业进一步升级,这是蕴含着科学内涵和科学精神的普洱茶高层次发展阶段。

  我们将2008年定为“科学普洱元年”,因为这一年云南普洱茶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普洱市;很多研究院校、医疗机构对普洱茶的研究进入了系统、科学的阶段,一系列举措在这一年都相应见了成效,国内外的研究报告成果这一年纷纷涌来,《走进茶树王国》这样具有学术性、科学性的著作已发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普洱茶产业、产地、产品》的系列报告已基本成形;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普洱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盛军博士组织了国内外一批专家开始对茶的功效进行系统研究。凡此种种,说明对普洱茶的研究已超越感性,进入理性,越过文化层面,进入科学领域。虽然如此,文化普洱并没有退场,只是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灯光已聚焦在科学普洱上,至此科学普洱隆重闪亮登场。其内涵是使普洱茶达到六化,即: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

把握这六个“度”,离喝懂普洱熟茶还会远吗?

把握这六个“度”,离喝懂普洱熟茶还会远吗?

身边有不少人,说起来喝普洱茶的时间并不算短了,可是却总觉得喝不懂熟茶,他们认为大部分的熟茶喝到嘴里其实都差不了多少,喝熟茶好像始终喝不出生茶那样的多般滋味。然而,普洱熟茶虽没有普洱生茶的味道多变,但它也有自己的独特风味,要怎么喝懂它呢?其实只要把握六个“度”!其实,熟茶的难懂,不在于其复杂,只因更简单。品鉴普洱熟茶主要的六个方面是:厚度、滑度、润度、甜度、纯度、香度。

一、厚度

熟普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刺激味蕾,用舌尖搅拌茶汤,感受搅拌的力量和口腔被撞击的感觉,能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粘稠感。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稠密。

二、滑度

滑度指的是熟茶的“油润感”,类似喝鸡汤或米汤一样的感觉,通常很滑的茶,喝过后会有一种“留下了一层油”的感觉,这个需要和“没有苦涩味,所以很容易咽下去”的感觉做区分。

其实滑度也是和茶汤的厚度有关系的,茶汤越醇厚,相应地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

三、润度

优质熟普茶汤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这个润度对于熟普来说是必须的,优质的熟普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

冲泡了三四泡之后的熟茶汤,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熟茶润度的体现。

四、甜度

甜度算是品鉴熟茶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熟茶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此外,熟茶几乎没有苦涩味,因此这甜度也更加明显了!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持久。

五、纯度

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都可以从茶汤的纯度来考量。纯度好的茶汤喝起来是非常干净舒服,即使是不偏好熟茶的茶友品饮也不会觉得难以接受。

六、香度

不同的原料和拼配方式都会带来不同的香气,这也是熟茶的魅力之一。渥堆工艺会使得新熟茶有一些“渥堆味”,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纯熟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气味,并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展现出更饱满圆润的滋味。

喝茶或许不难,熟茶更加不难,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喝茶的时候并没有那么自由、那么轻松,或许还有别的喝茶理由,以至于茶虽简单,却喝得复杂罢了。(本文来源:合和昌茶业)

刀哥说茶:有多少苦底普洱茶值得期待?

刀哥说茶:有多少苦底普洱茶值得期待?

普洱茶核心价值在后期、在转化,特别对生茶。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哪些生茶值得存放?时下圈子里有一种说法:“苦底的普洱茶值得存”。于是普洱收藏者们便陷入一昧寻找苦底茶的误区,以布朗山为首的苦底茶顿时变成为香饽饽,这不,大益刚发售的以布朗山苦底为基料的“云起”新品立即遭到哄抢,便是这种追新逐苦现象的典型案例。

不得不承认,有些带苦底的普洱茶经过数年合理的存放之后,转化效果确实不错,但不是所有带苦底的茶都有这种效果的,至少,您该弄清楚这些茶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苦底!

一、树种

从植物学范畴就有野生种茶和栽培种茶之分,很多野生茶未经训化,能否饮用,需待进一步科学验证。比如元江猪街就有野生大茶树,树龄没得说,有茶农试做成晒青茶样,笔者就喝过一口,整个下午口腔喉咙都是苦的!

二、地域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同为云南大叶种,在不同地域生长的茶树,苦涩度不一样。大家都以为老曼峨是最苦的茶,实际上小勐宋先锋寨的苦茶,苦得就像一把尖刀,直入喉底,苦到心底!它的苦比黄连还厉害,而且长久不化,茶友喝过后说这是一种“丧心病狂苦”,苦了许久之后才出现丝丝回甘,可谓普洱第一苦。南糯山竹林寨的茶也非常的苦,入口下去苦感就充斥着整个口腔,有茶友说,喝了这里的茶可以说苦到头皮发麻,不过苦感褪去得比先锋寨的茶快一些,相比之下,老曼峨的苦只能排第三。

三、树龄

同一地域的茶树,树龄大的口感协调性上要占些优势,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此时这种原性就体现的尤为突出,表现在苦底上,就是“苦味化得慢”,这也是古树茶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不过也要注意上述的树种问题,即使树龄够大,选到苦而不化的野生茶就麻烦了。

四、生态

这个大家现在都很关注了,生态好自然生长的茶树与人工施肥打药的茶树造成的苦是两码事儿,前者苦后回甘,后者苦而不化。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在台地茶仅能吸收的浅层土壤里碱性加强,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

五、季节

春茶为上,最为香,甜或回甘。夏茶最次,入口便苦,有甚者接近于中药的苦,因为夏季雨水充足,虽助长了茶条索的宽大,亦造成苦底,相反,接受阳光日晒充足的植物,味偏甜,水果蔬菜同理。

六、工艺

现在的茶山制茶的茶农,可以完全根据顾客的需要,为迎合不同顾客口感可以随时改变制茶工艺,或重度萎凋、或聚堆闷黄、或高温杀青、或烘干提香…,这样工艺制成的茶品,即使新茶阶段满足暂时的口感,却严重损耗和破坏了普洱茶的物质结构,后期转化只能是越来越差了。比如存了烘干过的普洱茶,存到后期,只会越来越苦,这就是您追求的苦底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