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2019-03-28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什么是黑茶

首先我们谈一谈什么是黑茶。这里面涉及到中国茶的分类和命名。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是后发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

黑茶具备我们通常所说的茶的一切功效,但作为一种后发酵茶,它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果单纯地讲黑茶,实际上是根据茶品颜色而进行的一种分类,比如白茶红茶、黑茶、黄茶还有花茶等等,这是根据茶的外观性征去分类的,只有茶表面外在特征的专属性,而没有产品内涵的实际性。

什么是安化黑茶?

在2012年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的《安化黑茶保健功能刍谈》一文中,研究者付刚从时间、工艺、原料、方法、外形特征等几个方面给安化黑茶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产于15世纪后期,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并加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选料、杀青(锅炒)、踹揉、渥堆(前发酵)、蒸煮、压制成型、烘烤工艺(松柴明火焙干),这种烘焙方式既除掉了青叶气,又使得茶色黑泽黑褐油润,均匀一致且内质滋味醇和,具独特松烟香。这种采用安化特定区域的鲜叶(云台山大叶种茶)原料,经独特的加工工艺所形成的茶被称为安化黑茶。

这个定义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我们现在的认知,姑且不论,有待于今后研究。但是这种认识,这种强调一种茶特别是安化黑茶的性状产品特征的定义方式,我觉得是值得提倡的。

什么是道地?

据《安化县志》记载,“安化先有茶,后有县”,安化黑茶就是以县名茶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情况有很多的,比如川芎、阿胶、党参、新会皮、化橘红等,前面一定会冠以当地的地名特征,因为这才是它真正的“身份证”,这才是它的典型印记。我们之所以把黑茶前面冠以“安化”二字,实际上就彰显了一个“道地”的概念。

道地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划分,目前日本都道府县还是在沿用着中国唐代的这种建制。“道地”在中医里面的药材用得最为广泛,出产道地药材的产区称道地产区(或称地道产区),这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气候、生态条件。

之所以强调道地药材,是因为“道地”就是优质的代名词。中国中药协会有许多协会都有一个道地药材的专业委员会,在许多知名药店里都有道地药材专区,它的价格比其他普通药材可能要贵上十倍。

道地药材和其他药材有什么区别,我们都知道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故事,从这个故事蕴含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任何的产品、植物,都是有道地产区的,离开这个产区,它的功效就会出现微小的差异,这就是我们强调道地药材的来历。

所以“道地”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一个古代标准化的概念,是优质纯真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制作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物品。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道地黑茶出安化

真正道地的黑茶是出自于安化。许多人也觉得,其他地方的安化黑茶也挺好,不假,实际上现在我们提出的安化黑茶已经是一个大的黑茶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安化这个地方,这正是安化黑茶开放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因为道地的安化黑茶产品好、工艺精,加工制作者又有自己的工匠精神,如果其他地方出产的黑茶,完全遵照安化这种道地古法去研究和炮制,同样能够得出和安化黑茶相似的效果。比如说龙井就有大产区和小产区的概念,安化黑茶实际上也是分层的,核心产区,一、二、三线产区,都是安化黑茶非常重要的生力军。

黑茶之名

黑茶虽然有数千年的历史,但“黑茶”一词的出现则在明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史含货志》:“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限,悉征黑茶”(引自:付刚,安化黑茶保健功能刍谈,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6):44-46)

实际上,安化黑茶是各地研究黑茶的先民们在不断的探索,互相借鉴交流以后形成的一种产物,其中既有物种的独特性,更融合了工匠精神。

在这里我想对安化黑茶别名进行一个扫描,因为如果我们一直以黑茶或者安化黑茶来检索,来查找古代文献的话,恐怕会挂一漏万。

安化黑茶功效解读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安化茶》是较早、较全面记载安化黑茶功效的中医学著作。明代李时珍历时27年写成了《本草纲目》,里面收载药物1892种。赵学敏研究发现《本草纲目》收载的药物仍然不完全,于是他以一己之力编写了《本草纲目拾遗》,收载了930种《本草纲目》没有收载的药物,其中有720种是他自己研究发现的,其中用一个章节重点介绍了安化茶。在其他著作里都是把所有的茶混为一谈来讲,只有赵学敏明确地把安化茶作为单独一类进行了功效的叙述。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安化茶》:“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以火温之,始出味,其色浓黑,味苦中带甘,食之清神和胃。性温,味苦微甘,下膈气、消滞,去寒癖。”

这一段叙述,奠定了安化黑茶非常独有、独特的功效,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茶的一个显着特征。

1、产地

安化黑茶的道地产区为湖南安化,这是核心竞争力,是安化黑茶资源的独有专属性,不可替代,不可移植,无法复制。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研究安化黑茶的人都应该时时提起,不能忘记的,但这一点只是让我们不忘安化黑茶的初衷,不忘它的道地工艺和匠心精神,而不是说排斥其他。我们应当有这样的胸怀,要打造一个大的安化黑茶概念,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安化黑茶。同时,我们衡量的标准不降低,都以安化的黑茶作为唯一一个鉴别质量真伪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是愿意把安化作为它的道地产区,作为一个核心竞争力来提出的。

2、基元特征

安化黑茶的基元特征是粗梗大叶,这是区别于其他茶类的一个显著的取材标准。绿茶以鲜、新、细、嫩为选材标准,并且有雨前茶、明前茶的区分。而安化黑茶取其粗茎大叶为原料制茶,其实是颇有深意。粗茎大叶则经风历雨,气完味全,利于发酵赋形,耐煎煮,汤浓味醇厚。比如《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里面也讲到发酵,早期的酒也说是“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故气味完备,实际上黑茶发酵的过程和醪醴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保证它的气完味全,气味醇厚,性味独特,这是它和别的茶不一样的地方。

有一位叫张志远的老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在本书里面他说了为什么枝叶的作用跟芽不一样,因为“枝叶在旁主宣发,性升散”。这一点实际上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喝了黑茶后舌底生津,甚至会微微出汗,实际上也是宣发腠理,开通津液,五脏元真通畅的体现。而且还能厚肠胃,助睡眠,《黄帝内经》在治疗睡眠障碍的时候有一个“半夏秫米汤”,加上半夏后一定要抓一把成熟的秫米放到里面用它补养胃气。

3、饮用方法

安化黑茶的饮用方法非常特殊,“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以火温之”。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在饮用安化黑茶过程中对煎服法的重视,用水煎或用滚开的水去冲泡,再用火温之,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4、性状特征

安化黑茶的几大特征“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从视觉、嗅觉上对安化黑茶进行了观察。

而这里说到“始出味,其色浓黑,味苦中带甘”,实际上这是在品尝的时候了解到的,安化黑茶一煮才出味,颜色浓黑,喝的时候刚开始有点苦,慢慢回味就会苦中带甘,返甜,舌底下生津。

我们都知道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感觉一个事物,一定要从六根上讲,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舌头去触,鼻子去闻,身体去感受,从心意上去体会。喝茶也是这样,眼耳鼻舌身感觉到了,喝完以后心里是不是舒服,有没有以喜为补,欣喜的感觉,这六者六根都具备了,说明这个茶是好茶,也是适合的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5、储存

黑茶独特的干燥技术和紧压成型,使得黑茶在较低温、长时间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后发酵状态,其内含物的变化一直在继续进行。研究发现,黑茶它是“陈久者良”的,储存的时间越长,长到一定程度,通过发酵和自然界的风化,能够产生新的物质。

“陈久者良”是中药“六陈”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中医中药强调陈的东西是很多的,前人总结常用的药就是六种,比如说“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是说枳壳、陈皮、半夏、麻黄、狼毒、吴茱萸这六种药储存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储存首先是去掉了药材的燥烈之性,第二是在储存的过程中能够自身发生一些好的化学反应,使效果更佳。举个例子,比如中药饮片都是干的,通过吸水一煮,煮出的颜色非常浓黑透亮,像铁色一样。如果取的是新鲜药物,煮出来一定是清汤寡水。这就是因为在“陈久”的过程中,药物里面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它的功效就变了。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一书中提到,“药有宜陈久者,有宜精新者”,并列举出了米、麦、酒、酱、醋、茶等,“皆以陈久者为佳。取其燥烈性减,或者取其火候脱也”。

6、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面明确了,安化黑茶“性温,味苦微甘,色黑”,这是它的性味,“其气芳香”是在《本草备要》一书中提出来的,这些合起来就是安化黑茶性味特征。

7、性温

性温,故能温中散寒,温经通脉,温阳利水,温阳益气。

喝性凉的绿茶后胃凉胃疼,可以喝红茶、黑茶等性温的茶来温中散寒;女同志因寒邪阻塞,经脉不通而导致的痛经,也可以用黑茶来温经通脉;有一种特发性水肿,早上起来容易出现颜面下肢水肿,一般是阳气不足、不利水的表现,可以睡前喝一点黑茶来温阳利水,就会有效地减少这种特发性水肿;有的人半夜频繁上厕所,实际上是阳虚、阳不化水、膀胱气化无力的表现,如果处于病态,尿常规或肾功能化验有问题的话需要及时治疗,通常情况下可以用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

对黑茶性温作出以上功效的解析,实际上是依据《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寒者热之,劳者温之”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指的是真正出现寒症,用温热的东西去温暖、去温通就能够好;“劳者温之”,劳是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等等就是五劳所伤。太劳累了用温性的东西能够缓解。

应该指出,以上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我立足于中医对茶的认识进行的解读,都是有经典依据的,按照中医理论来讲的,不涉及到虚假的宣传,不是肆意的夸大疗效。

8、气香

茶味芳香,芳香开窍,芳香化湿,芳香醒脾,芳香避秽,芳香解郁。

我们中医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这里面就用了很多芳香的药,不仅开通人的七窍,还能开脑窍、心窍,所以喝茶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精神好,实际上这和芳香开窍有很大关系。

中医治疗体内湿气重大多都用健脾燥湿、苦温燥湿、芳香化湿等等方法。初期症状轻的时候,大多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的药物治疗,如果暑天雨季感觉身上很粘腻,舌苔腻,不爱吃东西,也可以喝一点黑茶,黑茶这个气香具有芳香化湿、芳香醒脾的作用。

相传诸葛亮亲征孟获的时候,发明了诸葛行军散能避暑避瘟,其实这就是一些芳香的药物,现代研究发现这些药物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实际上在家里煮茶的话,茶的气香也有这个作用。

芳香还能够解郁,如国外的现代芳香疗法,其实从中医理论去讲也就是芳香开窍、芳香化湿、芳香醒脾、芳香避秽、芳香解郁这几个机理,只不过他们是用鼠尾草、迷迭香等提取出的精油,表现手法和载体不一样,实际上理论依据都是芳香疗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9、味苦微甘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讲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安化黑茶味苦在前,说明它先入心,能够让人神清气爽、抗衰延年。另外从中药的性味功效上来说,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例如黄连、黄芩、黄柏。

安化黑茶苦的同时还有甘的作用,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

所以安化黑茶是甘苦相和,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当然这里还是以苦为主,微甘。因为如果大甘,吃了以后就容易碍胃,容易滋腻,比如吃糖吃多了就不想吃东西,阻碍胃的消化和吸收,微甘和苦相配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10、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记载,茶“入心肝脾肺肾五经”。既然黑茶具备茶的特点,又具有它独到的功用,那么在归经上应该也是入心肝脾肺肾五经的,所以我们按归经的角度去探讨一下黑茶的作用。

入肝经。肝主疏泄,能调理身体的气机,说明茶能消滞以解郁;

入心经。心主藏神,黑茶味苦入心,能清心安神;

入脾经。脾主运化,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并将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黑茶味微甘,甘缓和中就是健脾的,说明黑茶能够和胃以健脾;

入肺经。肺主宣发,喝完茶以后人身体微微汗出,津液通畅,能够下气以化痰;

入肾经。肾主命门,黑茶色黑入肾,性温,能够温阳以散寒。

11、功效主治

“清神,和胃,下膈气,消滞,去寒”是《本草纲目拾遗》总结的“安化黑茶五大功效”,其中蕴含攻补兼施,寒温并用,升降相宜,开阖有度,动静结合的多种调养思想。

清神,即安神宁心醒脑

黑茶能让人神清气爽但又不影响睡眠,有益于精神情志的调养,人只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才能健康。

和胃,调和脾胃,助消化

前面我们结合黑茶的温性特征对和胃功效进行了解析,现在我们很多病都和饮食不节,过饥或过饱等饮食结构异常有关,用黑茶来调节消化吸收功能,调和胃气,在现代更具有意义。我们中医常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如果经常在外应酬、饮食偏嗜,不妨多喝一些黑茶,保护一下胃气。

下膈气,对气机升降的调节

膈气,病名,即噎膈,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类似现在所说的食管炎、食管癌等。《圣济总录》卷六十记载,“人之胸膈,升降出入,无所滞碍,命曰平人。若寒温失节,忧恚不时,饮食乖宜,思虑不已,则阴阳拒隔,胸脘痞塞,故名膈气”,黑茶具有下膈气作用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探讨黑茶“隐性”功效的线索,为我们今后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消滞,对肝郁气滞的调节

中医强调“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的疾病都是由郁导致的,黑茶能够消滞,经常喝能使心情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这也给我们今后对抑郁症、精神不良等疾病提供了一个好的选择方案。此外,消滞还指消除饮食积滞。喝黑茶助消化,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此处不再赘言。

去寒癖

寒癖是中医的一个特有的病名,《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里说“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癖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圣济总录》则记载“寒癖者,有癖积在胁下,遇寒即痛是也。此由饮冷过度,停积不散。能使气道升降,胃府和调,则饮食消化,陈寒癖积,亦自去矣”。黑茶能补能消,能够去邪扶正,对寒癖、寒邪凝滞确实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积块都是寒导致的,黑茶性温,温药和之有很好的治疗有形实邪的作用。

总之,以上描述,构成了黑茶的五大功效,“清神,和胃,下膈气,消滞,去寒癖”,了解了这五者,黑茶的功效就清楚了。中医强调“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了解了这五大功效,进而推演出导致疾病和影响健康的原因,那么你就可以用它进行调理了。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法,为什么中医看病,好多的病看似不同,用一个药方都能治好了,实际上这就是“知其要”,把握核心病机的体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安化黑茶

理论钩玄

安化黑茶在发酵环节中有大量微生物参与,正是因为有它们的作用,黑茶产生了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特殊功效。据此,我提出黑茶“二大理论支柱”——腐可生新和腐可去陈。

1、腐可生新

腐,就是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比如腐乳、腐竹、酒、发面馒头、臭鳜鱼等,都是发酵的产物,本身不具备这样的物质,通过发酵产生新的物质或新的功用,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中药的神曲(又名六神曲)就是六种东西放到一起发酵而成,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对于饮食内伤所致的消化的不良、胸痞腹胀颇有效验。安化黑茶发酵后产生的特有的“金花”冠突散囊菌,产生新的不同于其他茶的功效,这也是“腐可生新”的一个例证。

2、腐可去陈

腐可去陈就是通过发酵可以把一些陈年陈旧的东西去掉,我们常常说的腐蚀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腐可去陈对阐释黑茶功用的作用是巨大的。

比如说从祛邪方面,人体内的痰饮、瘀血、寒凝、湿阻、气滞、食积,这些都可以通过这一腐蚀的方式消除掉。

从扶正的角度上来说,腐也能够生新,比如说安徽的臭鳜鱼,我们常吃的腐乳,实际上现在研究发现里面有好多的营养素,营养物质是在这个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体劳倦内伤、脾失健运、神思倦怠、形寒肢冷、中阳不振等症进行一个有效的调整和调控,它也有这方面的作用。

再一个黑茶在调和方面也很有作用,具体来说人体的疾病不外于气血、阴阳、气机的升降失调和失和,从它五大功用和这个两大理论支柱来说,都可以解释出来它对一些阴阳失和,升降失调,开合失司、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有调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茶留给我们研究空间是巨大的。

化腐朽为神奇是中国文化的最典型的一个特色,在中国人的眼里没有绝对的害,也没有绝对的利。医学的养生、保健作用就是要化毒为药、化害为利、化腐朽为神奇,具体到我们的黑茶——一种后发酵的茶来说就是发酵出神奇!

达尔文说过一句话,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我上面所讲的内容并不是亲自做实验得出的,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通过对古人和其他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的一个理论的升华和概括。其中我也提出了几个今后研究的切入点,如果我们能够脚踏实地地进行研究,在《安化黑茶》杂志上进行报道,进而实现对于黑茶肯定疗效、规范标准、发现机理的这样一个过程,我想黑茶的明天肯定会到来,人类的健康有望,我们离延年益寿就不远了。

有用+10
分享

黑茶金花茯茶的来源

黑茶金花茯茶的来源

唐代时期,饮茶之风盛行,陆羽便是成为这一时期的茶圣。饱受赞誉,名扬中外,这里介绍一个茶经里没有的茶-茯茶,还有你不知道的金花。

唐代时,中原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因战争对马的需求量增加,而边疆地区仰慕中原文化,开始以马易茶,对茯茶的需求慢慢地增加。

从唐朝起、开始实行榷茶制度,与边疆进行茶马互市,推动了茶马古道的繁荣。自盛唐茶叶传入藏区以后,茯茶所具有助消化,解油腻的功效,使得肉食乳饮的畜牧人民皆饮茶成风。西北各族纷纷在沿边卖马以购买茶叶。

“冠突散囊菌”通常在茶饼或砖、坨的内部,为点状颗粒,呈金黄色,金花越多品质上表现为口感更加甜滑甘爽,且汤色更红艳明亮。

在茯砖茶中能迅速消除青茶都有的粗味(不好喝),和发酵中产生醇厚的味甘,老茶时间越长越好,且对消化系统及睡眠的改善效果显著。

宋朝为了巩固边防,决定在西北开展茶马贸易,设立了专门的茶马互市市场,出卖茶叶,购买战马,明清时期是茶马古道的鼎盛时期,一方面,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带来丰厚利润;

另一方面:大家都看到了茯茶对边疆地区的意义以及对国防的重要作用,明代杨一清曾说:“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皆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实胜于数万甲兵。”

黑茶金花茯茶的来源

黑茶又名茯茶、又叫边销茶,销往西北、西南市场,其饮用人群主要是食用生猛油腻、牛羊肉、奶酪等高脂肪食物的边疆少数民族。

茯茶、金花普洱等一直主销边疆地区,因而被称为边销茶,最受欢迎的·明显的要数茯茶,它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茯茶作为黑茶中的公主,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具有“金花”成分。茶中“金花”能溶解脂肪,胖子喝了减肥平日喝了让你更健美。黑茶也叫茯茶属于后发酵茶,能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陈化、香醇,有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

安化黑茶:特色经济创高效

安化黑茶:特色经济创高效

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历史上为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地。明朝嘉靖3年(1524年)前,安化茶农发明黑毛茶初制加工技术。安化黑茶的原料要求、加工技术、花色品种、品质特征、文化内涵、饮用价值等具有独特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安化黑茶在明朝万历23年(1595年)被定为“官茶”后,以“陕引”和“甘引”形式运销西北。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前后,来安化采购“甘引”的茶行开始将安化黑毛茶运至陕西泾阳,委托当地茶坊加工成“茯砖”(当时称“泾阳砖”), 1958年之前,茯砖的生产集中于陕西泾阳。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试验生产茯砖获得成功。1958年后,国家将茯砖的定点生产集中到了湖南。

清朝道光元年(1820年)以前,陕商在安化创制了一种圆柱形的“百两茶”。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 “三和公茶行”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原料用量,改进压制技术,创制了“花卷茶”。花卷茶每支净重合老秤1000两(36.25公斤),故通称 “千两茶”。目前,千两茶系列产品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十六两茶等规格。

湘尖茶生产始于清代乾隆时期,当时“西帮”茶商在采购 “陕引”时,指导安化当地茶农采摘细嫩芽叶,精细加工,经筛分后制成不同档次的篓装高级安化黑茶产品,其中有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等,其中天尖、贡尖、生尖的生产延续至今。文革期间,将此类产品改称“湘尖”,分别称天尖、贡尖、生尖为湘尖1号、湘尖2号和湘尖3号,1983年以后,恢复了天尖、贡尖、生尖的称谓。

1939年5月,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此后黑砖作为安化黑茶的主要产品之一,已经持续生产了70余年。1958年以后,湖南白沙溪茶厂为减轻千两茶加工的劳动强度,开发了机械化生产的砖面四周压有花纹的“花砖”茶。自明、清至民国年间,安化一直都是西北市场所畅销的黑茶产品的主要供应地。目前,安化黑茶的市场范围已经大大拓展,安化黑茶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

一、三大优势促黑茶产业做大做强

1.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安化县茶园面积20.15万亩,茶叶产量3.83万、综合产值50.5亿元,在福建省福鼎市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安化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2012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连续四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茶叶产量在全国重点产茶县中排名第五,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白沙溪茶厂、华莱生物双双入选“2012年度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黑茶产业还极大地带动了印刷包装、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长足发展,全县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25万人以上。

2.骨干企业不断做强。2012年,全县茶叶加工企业91家,厂房总面积12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现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16家,其都厂房面积、年产量、年加工产值分别占全县的58.3%、64.6%、68.2%,清洁化生产线80条,湖南省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5个。相关数据见附表一:《安化黑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3.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安化黑茶标准体系由14个标准构成,《安化黑茶通用技术要求》及《茯砖茶》、《花砖茶》、《黑砖茶》、《千两茶》、《湘尖茶》等6个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湖南省地方标准发布,2010年8月10日开始实施;《安化黑茶栽培技术规范》、《安化黑茶加工通用技术要求》、《安化黑毛茶加工技术规程》、《黑毛茶》、《安化黑茶成品加工技术规程》、《安化黑茶包装标识运输贮存技术规范》、《安化黑茶冲泡及品饮方法》等7个标准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湖南省地方标准发布,2011年12月30日开始实施。同时,行业组织和茶企狠抓标准的贯彻执行,传承和创新传统加工工艺,着力推进清洁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安化黑茶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品种呈现多样化,出现了许多包装新颖、方便饮用、质量可靠并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茶产品,如:天茯、黑玫瑰、荷香茯砖、金花散茶等。

二、六大措施促黑茶产业大发展

1.搭建省级平台,树区域大品牌。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远期目标是打造300亿产业,在份额上将占到千亿湘茶的近三分之一,可实现年税收10亿元以上、带动区域内40万人就业,是具有巨大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为此,需要在省级层面进一步提升安化黑茶的战略地位,统筹纳入湖南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和千亿湘茶项目的重点,搭建省级平台,把“安化黑茶”作为湘茶产业的“拳头”统一对外宣传和推介,定期举办安化黑茶文化节,并以“安化黑茶”品牌形象组团参加国内上规模、有影响的茶事茶文化活动,树立“安化黑茶”品牌的良好形象,将其打造成湖南省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区域大品牌,强势带动武陵山片区及全省茶产业发展。

2.加快基地建设,推进茶旅一体化。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全力推进茶园基地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2013年至2015年全县新建标准茶园1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及武陵山片区的茶园基地建设,在确保武陵山片区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同时,保证黑毛茶原料的充足供给和质量安全。全力打造资江沿岸的“百里茶画廊”和雪峰湖地质公园的“百里茶湖”,将武陵山片区青山叠嶂、溪流网布、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促进茶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

3.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标准化生产。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建从种植、加工到品牌营销全产业链的大型黑茶产业集团,发挥市场竟争力和行业带动力,促进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安化黑茶”标准体系,茶企应围绕生产加工的清洁化、标准化、自动化进行提质改造,实行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标准化控制。

4.强化科技带动,提升产业链效益。加强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组建安化黑茶科技创新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实施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确保在国内黑茶产业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加快黑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推广速度,由科技带动产业链的延伸,研发茶饮料、美容、保健、医药等新产品,实现茶叶全价利用,提高产业资源利用率,提升茶产业链各环节上的综合效益。

5.借助文化因子,拓展消费市场。注重黑茶历史古迹、文物、非物质遗产及其传承人、梅山民俗等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促进茶叶旅游、茶馆业、茶艺等行业的发展,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提高服务业对茶产业贡献率。挖掘具有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以茶园、茶企、茶道为导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体验的茶旅游业,全面提升茶产品文化价值。创新营销模式,鼓励、支持茶企建立与产品档次相适应的流通业态和营销网络,探索电子商务、网络直销、藏品仓储等茶叶销售新渠道,多管齐下,拓展消费市场。

6.完善公共服务,防范市场风险。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及产品质量的监管,更好地维护茶叶产业公共利益。严格实施“安化黑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和“安化黑茶”中国驰名商标授权使用制度,建立茶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机构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构建安化黑茶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黑茶营养保健表明黑茶有益人体健康

黑茶营养保健表明黑茶有益人体健康

据西南农业大学刘勤晋、司辉清、钟颜麟等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长期饮用黑茶有益于人体健康。

黑茶是以成熟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沤堆发酵、蒸压等工序制成的一大类茶叶的总称,包括四川康砖、金尖、方包,湖南黑砖、湘尖、花砖、茯

砖,湖北老青砖,广西六堡茶,云南紧茶、普洱茶等,是我国西北部广大地区蒙、藏、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人们喜爱的保健饮品。近年来,传统黑茶销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黑茶是当地居民生活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和预防疾病的主要复方制

剂。据报道,西藏东孜的—个村庄村民没患过心脏病、癌症或中风,130岁以上老人竟有188人,据前往考察的西方学者分析,没有污染的环境、和平的人

际关系以及当地的膳食和饮茶习惯是人们长寿的主要原因。

本文参考:《黑茶营养保健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