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红茶:续写百年茗茶辉煌

“坦洋工夫”红茶:续写百年茗茶辉煌

2019-04-13 访问量: 20 茶礼仪网

100年前的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年后的2015年,“坦洋工夫”成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用”。历经百年沉浮,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坦洋工夫”红茶重返世博,续写百年老茶的昔日辉煌。

“坦洋工夫”源因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而得名,自1851年试制成功起一度风靡海外。百年前,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第13届世博会上,“坦洋工夫”曾代表中国红茶与代表中国名酒的“贵州茅台”一起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然而如今更多的人只知“国酒”茅台,曾与其有过同等辉煌的“坦洋工夫”红茶却堙没在岁月长河中。

“‘坦洋工夫’制作讲究,有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足足11道工序。”在外经营茶叶生意的叶晓燕说。

说起国内知名红茶,人们提到更多的是安徽祁门红茶、云南滇红茶等,曾经的“茗门闺秀”“坦洋工夫”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叶晓燕对此也很无奈:“祁红、滇红名声在外,而坦洋红茶说实话名气不大,有时我们介绍很多次都难让人记住。”

“坦洋工夫”声望不显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据福安市茶叶局副局长温铃光介绍,上世纪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两次世界大战、中苏关系交恶等导致“坦洋工夫”销路受阻,产量一度锐减。进入70年代后,由于绿茶受到大众热捧,坦洋茶区被迫“红”改“绿”,坦洋和邻近的几个村保留生产少量工夫红茶,年产仅100吨。“坦洋工夫”的命运跌入谷底,开始长达30多年的沉寂。

进入新世纪后,以茶业为主的食品工业成为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财政每年斥资千万元以上,重点打造“坦洋工夫”品牌。2014年,福安全市毛茶产量达2.82万吨,产值15.8亿元,商品产值37.6亿元,其中红茶产量8500吨,产值10亿元。目前福安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产茶县市,全市65万人口中有60%从事和茶叶有关的职业。

新形势下,福安市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帮助茶农改造老茶树品种,目前全市30万亩老茶树改造已完成三分之一。在集成坦洋工夫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福安人进行了新的创新突破,特别在萎凋、发酵、揉捻、烘焙等基本工序中,加强探索、变革和创新。茶叶标准化加工厂逐渐取代旧有的农村初制厂,制茶技术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茶叶曾远销海外各国,是中外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这推动了福安茶业的外贸出口,也使“坦洋工夫”的一缕茶香飘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福安市副市长俞道雄表示:“‘一带一路’是福安茶重新走向世界的最好契机。今年我们成功进入了米兰,但我们还有更大的愿望,就是让世人重新见证‘坦洋工夫’的辉煌。”

有用+10
分享

坦洋工夫引领红茶加工

  近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以福安坦洋工夫生产加工技术为基础制定的《红茶加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申报国家相关部委审核。这是该工作组落户福安后,起草制定的第一个红茶相关国家标准。这意味着,今后坦洋工夫加工技术标准将引领全国红茶加工。

  “今年7月18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正式在福安成立,福安新坦洋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秘书处单位,搭建了由宁德市主导的全国红茶技术性平台。”宁德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是继全国白茶工作组2010年落户福鼎后,又一个落户宁德的全国性茶类标准工作组,而全国茶业工作组仅8个。宁德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还特别对落户该市的全国白茶、红茶工作组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强化茶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使宁德牢牢掌握白茶、红茶等优势茶类国内外标准话语权。

  为进一步规范茶产业科学发展,近年来,宁德市质监部门大力实施茶产业标准化战略,把推进茶叶标准化作为工作的重点,先后建立健全闽东红茶、白茶、乌龙茶三大茶类标准体系,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坦洋工夫》、《地理标志产品 福鼎白茶》、《高山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金闽红》、《太姥银针》等28项标准,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验,对茶叶的形、香、色、味等指标,以及生产技术规范的设定进行严格论证,以严格规范的技术标准指导企业生产加工。同时,将“标准”延伸到茶叶种植领域。

  目前,福鼎、福安、蕉城、寿宁等宁德市产茶大县已建立了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太姥绿茶、金观音种植、高山有机茶等7个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辐射带动全市6.75万亩茶园实施标准化种植。  

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在哪里怎样选购原产地的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红茶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坦洋村有胡福四试制成功。现在主要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在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在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并设洋行,周围各县额茶叶也逐渐在坦洋云集。坦洋工夫红茶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中的50余年, 坦洋工夫每年都能出口上万担,坦洋街长一公里,但所设茶行已经达36家,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内,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主要的红茶产区。销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的外汇茶银达百余万元。用当时的民谚将就是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 白银用斗量。”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阻断了坦洋工夫红茶的销路,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锐减,50年代这期,为了复兴坦洋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先后建立,开始实行机械化制茶,并引进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的茶树品种,1960坦洋工夫红茶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红”改“绿”的浪潮下,坦洋工夫红茶尚存无几。经过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坦洋工夫红茶产量达8000余担。

  “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福安市坦洋村。想要喝道正宗的坦洋工夫红茶,最好去当地产茶地区走一趟,相信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行走在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坦洋村

这个时节,绽放一季的烂漫早已鲜艳褪去,大雨初霁后的田塍园径旁,依稀可以看到零落成泥的花瓣残骸,这是种无奈,尽管我们都想极力去挽留。毕竟,道法自然,自然的季节更替并不因人的情感和意志而停滞或推延,该去的终究要去,该来的终究是会来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红残的去牵引了绿葱的来,一个的结束又带来了另一个的开始。大自然的化迁尚且如此,人类历史的递嬗又何尝不是如此,更何况是一种茶和一个小山村?当然,人生亦复如是。这些都是坦洋工夫和坦洋村让我体悟到的。

隐藏渊默的强音

灿烂的日头在无私地向大地辐照着。蜿蜒的小径在脚底无尽地蔓延。我知道从这里开始。便是由喧嚣步入宁静的前奏,这对于成日疲于奔命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而言,无疑是种久违的释然与闲适。不多时,一幕明快的葱翠倏忽跃入我的瞳孔,使我根本来不及躲闪。就乖乖地被它给俘虏了。这是一片典型的丘陵茶园,一丛丛茶树齐整地缘山势而植。高处就高,低处就低,显得屈曲有情,行行层层环绕在山丘上,像是穿上了翠绿的百褶裙一般;山坡上,缘坡也装点了一株株黄绿的遮阴树,仿佛是额前的缕缕青丝;山脚下的一泓清塘,波光潋滟,点点滴滴都映衬着天光云影。山谷里徐徐而来的山风,吹皱了池水,曳弯了树腰,茶园里早已是绿浪滚滚,茶的清香在周遭弥散。

若说茶园是涵养坦洋工夫的襁褓,那么,坦洋村则是哺育坦洋工夫的摇篮。坦洋工夫之为坦洋工夫,皆因坦洋村而闻名。这个村子并不大,但它的故事却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诞生了一种驰名中外的香茗,创造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坦洋村距福安市区约28公里,一路的颠簸令我们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为了找寻这段传奇历史,再多的疲惫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车在离坦洋村不远的路边停住。小山村位于闽东第一高峰――白云山的南麓,周遭群山环抱,碧树环绕,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它因地处清溪入口处呈“船”形。“四山排闼,一水中流”的布局,使整个村子如同一块长形木板。所以当地人又称坦洋为“板洋”。虽然天气晴朗,但村子里却是雾岚弥漫,覆着黑瓦的村落一片朦胧中若隐若现。俨如仙境的村落。怎不让人心生流连之情呢?

相传,坦洋工夫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有个自建宁来的茶客来坦洋村收购茶叶,将红茶的制造工艺从武夷山传入了坦洋。村民胡福四(又名胡进四),以当地的“菜茶”为原料,成功地试制了红茶,并冠以“坦洋工夫”的茶标,经广州运销国外。这是关于坦洋工夫创制的始末,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坦洋工夫的兴旺与水路、陆路运输航线的开辟的的确确给坦洋村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像是投入清潭的一颗小石块,激起千层浪,让这个静谧的小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据说。每逢茶季时,坦洋村街上接踵摩肩,熙熙攘攘,将刚刚从茶园里采摘的鲜叶送到茶行加工,放眼望去。像是一片由茶叶簇成的绿色海洋。

好景不长,热闹非凡的景象犹如昙花,美丽而短暂。清廷的腐朽、外夷的入侵、频仍的战乱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使坦洋工夫一度黯然失色,孕育坦洋工夫的坦洋村也因坦洋工夫的颓败而沉寂,昔日的鼎盛也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从此,小山村的一切又复归于静默,甚至在沐浴春风的大好时期,坦洋工夫仍险遭大刀阔斧的改革。小山村继续选择了沉默。

直到如今展现在我面前的依然是那个默默无语的小山村,除了那条涓涓的溪流和零星的几声鸡鸣以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声响。然而,这种沉默并不代表着死寂,亦非靡靡之音,而是蕴藏了强音的“希声”,是无法用耳朵听闻的天籁之音。因为,在这渊默之中,似乎有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如同萦绕在村落间的云雾一般,正在缓缓地从地面上升。

往昔梦华的搜寻

当地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到的:

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

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

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

这首民谣是对当时繁荣的坦洋街真实写照。据《福安县志》记载,在坦洋工夫最隆盛的时期里,社溪两岸新屋林立。短短1公里的坦洋街上。竟有36家的大茶行在此扎堆,收购周边七八个县的茶叶,畅销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收益甚巨。是坦洋工夫缔造了坦洋村和坦洋街的奇迹。于是,便带着一种崇敬而希冀的新心情,从真武桥下来,向前步行数百米来到当年盛极一时的坦洋街前。踏着平坦整洁的水泥路。我边走边张望,甚至不放过一墙一瓦,遍寻着它遗留的痕迹,然而看到却只是一排排新砌的红砖房,至多也就是一两栋贴着大幅坦洋工夫销售广告的土坯房。就这样,我们在街上悻悻地徜徉着。随行的一位老茶师告诉我说,从前这里的茶行,临街是铺面,为了方便收购、精制和贮藏茶叶。茶商们将茶行修建成两三层楼高。最高甚至可以达到四层。

听着老茶师讲的故事,除了不住地赞叹外,我仍不愿放弃搜寻坦洋街的旧迹。也许是心内的虔诚,也许是机缘巧合,临近街间的尽头时,一栋接近于支离破碎的楼架霎时映入我的眼帘,它犹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茕茕孑立在一堆碎石瓦砾上。从那一根根笔直整齐的木柱和它身后保存完好的飞檐上不难想象它曾经有多么地趾高气扬。楼的一侧已经破旧不堪,而在另一侧木柱间的木板上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半圆形的图案,上面刻着精美的对花。此外。在每根木柱的两侧还各有一个精巧的花草木饰。消褪的朱漆色与灰白的木柱显得极为不协调,旁边一爿长满荒草与青苔的残垣断壁更增添了几分残破与衰败。

斑驳背后的焕然

楼架的“突现”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遂循着旁边的一条深巷继续前行。青石板上。苔迹斑斑,一扇灰砖拱门硬生生地陷在斑驳的土墙里,像只愁云密布的眼眸,毫无生气。徐步前行,一栋黑石砌筑的、楼檐有着柔美线条的院落闯进了我的视线。“这就是坦洋村大名鼎鼎的胡家宅邸!”老茶师大声地说道。伫立宅门前,石墙上除了镶嵌着红色梅花窗格以外,还有几个方形、拱门形的类似小窗的洞口,这大概是为了防范土匪用来架设土炮的。门楣上的字早已剥落。但还能隐隐约约地觑见几笔苍劲有力的笔划,想必内容大约是些励志明德的古训。门虚掩着,出于尊重,我轻叩了几下门,许久没人回应。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还是忍不住冒冒然地走了进去。和达官贵人的宅子相比,这个院子不算太大,天井里横着几根晾着衣服的竹竿,爬满青苔的地上杂乱地堆着朽木和断石,一侧的厢房墙体斑驳。上面还镶着几扇雕花窗,显得荒凉颓废。

步出宅院,我们看到不远处的房顶上有两个红彤彤的热气球在空中飞舞。下面系着条幅。走近一看,原来是个祠堂,虽然院门紧闭,但是透过院门的缝隙能清楚地看到门楹赫然刻着“胡氏宗祠”四个金字。新祠堂是在早年胡家祠堂的原址上修葺的,屋顶上覆着油亮的黑瓦,外墙全是用青砖砌筑而成,上面还有几幅美轮美奂的石雕画,在宝蓝色琉璃墙檐的映衬下焕然一新。胡氏宗祠的修缮,是坦洋人对坦洋工夫之父胡福四的怀念,也是对坦洋工夫繁华往昔的追忆。但更多地是在表达坦洋人对坦洋工夫亘古不变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