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储藏>保存信阳毛尖要注意哪些事项

保存信阳毛尖要注意哪些事项

2019-04-15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信阳毛尖是采用幼嫩的鲜叶作原料,经过精心加工而成的高档次名优绿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C、咖啡碱和芳香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其风味和外形色泽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鉴于信阳毛尖茶季节性生产和周期性供应消费的特点,客观上要求贮藏期达到6-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无论是生产过程、商家销售,均须重视贮藏保鲜措施。以下分述影响信阳毛尖品质的四大因素。


  温度:温度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很大。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快,信阳毛尖的色泽和汤色就会由绿色变褐色,而且温度高就会增强茶叶中酶的活性,从而加速信阳毛尖的陈化,使信阳毛尖产生陈味,据研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信阳毛尖的色泽褐变速度要增加3-5倍。因此,应想方设法改善茶叶的仓贮环境条件,控制环境温度的升高,最好的方法是低温冷藏。在5-7℃下贮藏信阳毛尖,茶叶氧化变质很缓慢。


  水分:水分包括信阳毛尖本身含水量和贮藏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信阳毛尖含水量越高,茶叶陈化变质就越快。一般茶叶含水量必须保持在7%以内。信阳毛尖极易吸湿,所以信阳毛尖包装与贮藏过程的环境必须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茶叶吸湿越快,信阳毛尖含水量就会增高,信阳毛尖内的化学物质自动氧化作用就增强,信阳毛尖变质就会越快。研究证明,相对湿度在50%以上时,信阳毛尖含水量将会显著升高。湿度大不仅影响信阳毛尖的色、香、味、而且易使信阳毛尖滋长霉菌。


  氧气:在贮藏过程中,信阳毛尖中有效成分如茶多酚、维生素C、类脂等物质就会缓慢地氧化,这对茶叶的的品质是不利的。因此信阳毛尖贮藏期间最好隔绝空气,防止氧化反应。


  光线: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变化和脂类物质氧化。信阳毛尖在直射光下贮存,不仅色泽发黄,而且叶内某些物质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有日晒味的戎醛、丙醛、戎烯醇等物质,严重影响品质。因此,易采用不透光的材料或容器包装茶叶,避免在强光或光线直射下放置或贮藏。此外,信阳毛尖中含有棕榈酸和萜稀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收各种异味的能力。因此,绝对不能讲散装茶叶或一般包装的茶叶同樟脑、香皂、油漆及其他有异味的物品存放在一起,也不能将信阳毛尖存放在樟木箱等有气味的盛器内。

有用+10
分享

信阳毛尖研究院正式成立

  近期,信阳毛尖有了一个新的举动,那就是当地的毛尖研究院和中国茶都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信阳毛尖研究院和中国茶都集团的成立意义在于从战略角度出发,对当地的茶产业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探讨,以解除毛尖的发现尴尬,突破瓶颈,整合茶资源,让毛尖茶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信阳毛尖研究院正式成立

  该研究院成立后,将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茶业专家学者担当顾问,通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和与各地的交流合作,形成最科学的茶产业发展理论。同时,将有效地融合信阳县茶产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对各类茶叶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苗木培育、茶叶加工、品牌打造、商贸物流、茶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构建起一流的学术成果交流和应用平台,形成茶产业发展的应对机制和支撑体系。

  毛尖作为信阳县的一个支柱产业,每年为当地带来了不少的创收,也使得信阳县成为了一个富足的强县。目前毛尖在当地的发展态势依旧十分良好,呈现出持续、健康、稳步的步骤。统计到去年年底,安息整个县城的茶园总面积达50万亩,年产茶叶5.2万吨,农民人纯收入6435元,这个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占比为55%,数据非常可观。(编辑:liyicheng)

2018年5月16日信阳毛尖夏茶青雕价格

青雕市场

夏茶芽

夏茶次芽

夏茶芽叶

浉河港

休园停采

休园停采

休园停采

董家河

休园停采

休园停采

休园停采

谭家河

休园停采

休园停采

休园停采

信阳毛尖手工制作全流程

  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可以手工炒制,也可以机械制作,手工炒制更能保持原汁原味,但效率上不及机械制作,下面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信阳毛尖手工制作的各个步骤流程: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2、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4、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5、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左右,即可下炕。

  6、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7、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8、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9、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6%以下。厚度宜(5~6)cm,温度60℃左右,每烘摊茶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