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图】古树普洱茶的正确冲泡法?普洱茶泡法

【图】古树普洱茶的正确冲泡法?普洱茶泡法

2019-04-23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第一步:称茶,按照每一个人2克称茶。最低不少于6克,以80—100毫升壶为宜。

【图】古树普洱茶的正确冲泡法?普洱茶泡法

第二步:洗茶,快冲快出。同时利用茶水洗茶具,茶杯,公道杯。

第三步:泡茶,总共15泡,每3泡一组。第一组10秒出汤,第二组15秒出汤,以此类推,每一组延长5秒。如果第五组味道比较浓,可泡第六组。第六组后可以将茶叶用3泡水的量煮沸15分钟以上再喝。

普洱古树茶的泡法要注意什么

宜选陶壶,紫砂壶。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五分之一,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于空气几天,这也称为醒茶。醒茶之后再冲泡味道更好,不然普洱古树茶怎么泡也不会出现正常的味道。

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头泡水要倒掉,头泡水可以唤醒茶味,还可以清洗杂质。头泡茶的冲泡速度要快,也是洗茶的一个过程,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第二次以后冲泡的时间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古树茶也叫大树茶,产量十分稀少。纯料的古树茶,加工技艺精悍的纯料古树茶其价值不菲,将随着年份而与日俱增。如若在压制茶饼过程中在古树茶叶内掺入台地茶或其它非古树茶叶拼配的,就不再是古树茶,此类茶叶统称为拼配茶。

1.生津的速度。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同样品种者,速度越快,则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彻底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不能喝完茶后有不适、不悦之感。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

5.喉韵清雅悠长。喉韵是指:在喉部的甘化开之后,形成的甘甜生津及香韵四溢的舒爽感受,也是品茗的一大关键。无底韵者则失于粗鄙。韵者,以舒爽高洁、持久稳定为上。喉韵愈是悠长,则茶性愈是稳定。茶性愈稳定者,其收藏价值亦愈高。

有用+10
分享

探秘:普洱茶前发酵、后发酵

探秘:普洱茶前发酵、后发酵

  普洱茶前发酵和后发酵是普洱茶成品前必须经历的一个产品成型过程

  正当坊间多数的普洱茶学家,透过媒体及文章来强调干仓存放的重要(指较干燥的储存法),只要一谈起湿仓(潮湿或湿度较高的仓库),莫不闻“湿”色变,将湿气看成是洪水猛兽一般,退避三舍,期期不以为可,其实,抱持这种观念的人,对于普洱茶的“后发酵原理”是有所误解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就比较清楚,例如台湾乌龙茶的发酵方法,是利用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来帮助叶内有机物质及儿茶素的氧化。简单的说,所谓的发酵度,泛指的就是儿茶素(或茶单宁)氧化的程度,一般坊间皆以%来表示,如轻发酵茶在15%以下,中发酵茶在20%~35%...等。依照制茶者所需要茶叶的风味及口感来决定发酵的程度,一旦茶叶经过杀青后,就大致决定了,要改原有的发酵度及滋味,只能透过后续的焙火技术及自然长时间陈化的后发酵才行。但前者只能补足茶叶中局部发酵不足的部分及调整茶汤中的滋味结构,而后者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陈放,茶汤才会变得柔顺。但往往要喝之前,还是要经过再一次的焙火走水,茶汤才会甘醇爽口,否则超过10年以上的乌龙茶,滋味会愈变愈淡。

  普洱茶又是如何呢?大致可分为制作时的“前发酵”及制好之后的“后发酵”。

传统普洱茶的制作流程非常简易,即将采收的生叶,放在锅内用手揉捻去菁,让其自然通风至干燥为止,一般含水率在9%左右即可,而做好的毛茶,叫做“晒青毛茶”或称“晒青”,归在毛茶类,但是与其它如蒸青及炒青的绿茶相比,不论颜色、滋味、口感却大不相同,那是因为大部分的绿茶,讲求的是尽量不要发酵,让茶叶保持愈鲜爽愈佳,而晒青却不同,在曝晒的同时,实际上茶叶已经开始发酵,尤其是云南属高海拔区,紫外线的辐射能量很强,即使是几小时的曝晒,都足已让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发酵,再加上自然风干时,茶叶本身含水量甚高,也带动茶叶内有机物质的氧化,因此若将其归类在不发酵的绿茶,实在会让人误解,(所以笔者也不能认同,目前云南流行的现代烘青普洱茶制法,因为即使是低温烘青,都会造成日后后发酵的困扰,此点,有机会再论述)。而普洱茶在制程中的前发酵原理大致与乌龙茶相同,都是靠茶叶本身内含的多酚氧化酶来进行发酵,但是为什么茶叶在杀青后,居然还能够在太阳下曝晒而不会积水或变红,原因何在?着实困惑了笔者数年之久,此部分一直到深入云南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锅炒揉捻时间的掌控只有几秒而已,并未将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全面钝化,跟一般杀菁的意义不同,比较贴切的说法,应该叫做“去菁”,而书上写成杀青,实有误导之嫌。既然不是杀青,又为什么要多这一道手续呢?(实际上最古老的云南茶制法,是直接将生叶放在室外太阳下边揉边晒干为止)。这就好比料理师傅在炒青菜时,都会将青菜放在滚烫水中划一下,再放入锅内炒,如此先将表面的细胞膜破坏,并去除叶面的菁味,再炒时,青菜就能保持鲜绿,且不容易变黄变黑,并可缩短炒菜的时间。而普洱茶的“去菁”,在某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只是普洱茶的奥秘之一,真正复杂的是在毛茶制成后,其陈放的“后发酵”过程。

谈起“后发酵”,在台湾几乎所有普洱茶的专家,都一面倒的认同只有干仓才能让普洱茶愈陈愈香,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不然,早期的普洱茶大都经过香港来台,在长时间

的运送过程中,普洱茶已与大自然的环境有所接触,尤其在香港存放时,实际上已经过香港高湿度的洗礼,来台湾之后,自然放在干燥之处,其滋味的转化才会完整,但若纯就”新的普洱茶″存放而言则不尽如此,诚如前几期有介绍某些普洱茶的爱好者,将自己多年的存茶经验在文章上与大家分享,这种精神值得鼓励,但某些论点,笔者仍觉得有待论证,就好比文章中有提到将新茶存放至干燥的地方七、八年以上,虽然茶面干净有油光,茶汤明亮又带蜜香,十足的符合好茶的条件,但喝起来,嘴内总是略带苦涩,为什么?有关这问题,笔者也持续实验了五年以上,将新茶分别放在不同温、湿度的地方,长期观察其变化,结果与上述相同,长期存放在干燥地方的茶,口感生硬又略带苦涩,谈不上顺口甘醇,而存放在湿度略高之处,茶汤则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比较甘甜、柔顺。这样的结果,让长期研究台湾乌龙茶制作及焙火技术的笔者,百思不解。直到深入了解普洱茶制茶的技术及后发酵的原理的变化后才真正明白,原来普洱茶的后发酵并不同于一般乌龙茶焙火的概念,甚至某程度上是完全相反的思维,如乌龙茶是靠“火”:如热气、辐射能…等将茶叶内含的物质转化,而普洱茶是靠“水”-湿气来让茶叶内质转变。

简单的说,普洱茶的“后发酵”,主要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微生菌(如曲霉菌、酵母菌…),在不同的湿(湿度)、热(温度)变化中生长,利用不同微生菌产生的酶类,来转化茶叶中的儿茶素、醣类、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加上菌类大量繁殖时所产生的热能,同步的改变茶叶的颜色、滋味及香味,若缺少了微生菌生存的环境,茶叶是不可能愈陈愈香的,就如同味噌的制法一样,若只是将黄豆(大豆)生放或煮熟后随便放,而没经过特定的曲菌来发酵,是不会变香变甘醇的。
更进一步说明,普洱茶的滋味结构变化中,若缺少了湿气,是无法进行完整的后发酵,在“高湿度”下,茶叶会产生白酶菌(曲霉菌的一种),此时的茶正在进行发酵,茶面会变得灰暗,茶体变得松软,茶汤浑浊不明,汤色由绿转黄变褐红,这是由于茶黄素氧化转茶红素及茶褐素之故。而儿茶素在这时候会大量降解、氧化,醣类由多糖的大分子往单糖的小分子变化,茶汤喝起来沙沙的,但苦涩及菁味变少,四、五泡过后,茶汤变亮,口感也会变甜,此时的普洱茶,我们可称为“发酵阶段”。而茶叶在“高温”下,则会产生黄酶菌,茶体会慢慢变硬,表面渐渐产生油光,茶汤变明亮,甜味在前几泡就会更集中,茶叶也会变得更有陈香味,此阶段的普洱茶,称之“陈化作用”,而普洱茶在经过了至少一个完整的“发酵”,及“陈化”后,口感滋味就会往前迈一步变得更为甘醇顺口,如果觉得不足,再放一个周期,茶就会变得更好,一旦对现况满意时,就要反向思维,迟延发酵及陈化的速度,如此,才能享受到喝普洱茶的乐趣。

普洱茶的最佳伴侣“螃蟹脚”

  "螃蟹脚"学名扁枝槲寄生,是一种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干找得到的一种寄生植物,当前因为过量采摘,野生数量已极为稀疏。"螃蟹脚"为多年生草本,形状像小珊瑚,因寄生枝杆节状带毫,故被当地人称为"螃蟹脚"。

 

  《中药大辞典》载:其"辛苦温,祛风.活血,除湿,止咳祛痰"。《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强筋骨,坚发齿,长须眉。据医学教授考证"螃蟹脚"其性寒凉,味微酸,饮之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下降血脂血压。对清热解毒、风湿、胃溃疡、结肠炎、癌症、乙肝有显着的辅佐效果。民间常用于消炎、辅佐医治胃病、糖尿病等。常饮可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前列腺炎,消除疲惫,延年益寿。对槲寄生辅佐医治癌症的研讨,国外早已展开并日臻成熟,教授猜测"槲寄生"有望变成继紫杉醇之后又一种天然抗癌药。

 

  螃蟹脚既可独自饮用,也可参加普洱茶中一起冲泡,为普洱茶最佳伴侣。长时间饮用有利身心健康,是大家抱负的保健品。

 

  普洱茶正在复兴,其瘦身降脂的保健功用众所周知乌龙茶生产厂家,但是还有相同稀世珍品不为人知。这即是寄生在古茶林内,老茶树上的石斛科植物--螃蟹脚。

 

  螃蟹脚,是古布郎族员给她起的一个形象的姓名。她的形状就像螃蟹的脚爪,又似蚱蜢的脚。《本草纲目》中称:"形如蚱蜢脚者佳"。完好的螃蟹脚像螃蟹的几支细腿,弯曲扩展,细分出若干节,似扁杆灯芯草,长三~四寸,节短而中实。闻之有浓郁的菌藻味和茶香味。

 

  螃蟹脚寄生于古茶林内老茶树之上,吸附古茶树之灵气,其性寒凉,其味微酸,饮之回甘爽甜。具有降血降脂,滋阴除热(清肺热补脾,清肝热明目)清胆利尿,强阴益精,养胃生津,镇诞,医治缓慢咽炎等成效。(见《本草纲目》等书本)。在《云南茶典》上,称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下降血压"等成效。足见螃蟹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用。难怪被业界资深人士称为"茶茸"(见《普洱茶源》)。

 

  螃蟹脚(茶茸)能结合茶的质量,让茶味更丰满,更柔滑,更甜美。泡上一壶普洱茶,放进几节螃蟹脚试试!茶味变的更厚,更醇,更香。苦涩味变甘醇,单薄味变圆润。一杯茶进口,一股甜美味从舌面中根部,两腮直入咽喉,再由咽喉回来至舌头中部,逗留两腮,甜美生津,继续数小时,挥之不去。其间,不管吸烟,喝酒,进食,舌根的甜美味仍然留村,特别是舌根与咽喉处津液充盈,咽喉吻润,成效奇特。

 

  螃蟹脚(茶茸)在各大古茶山皆可收集,但都零散,散乱,质量纷歧政府用茶。放眼云南,一切普洱茶主产地,仅有一个地方能会集采摘,且质量最佳,这即是普洱的景迈。这儿保留着占地2.8万亩,世界上最大最陈旧的茶园,茶园海拔1400米,散布在巨大常绿阔叶林交织的原始森林,终年云雾旋绕,生态环境优胜,无任何污染。空气,湿度,土壤,日照等铸就了螃蟹脚共同的成长环境。

为什么普洱茶有苦涩而不能化

为什么普洱茶有苦涩而不能化

为什么普洱茶有苦涩而不能化


  普洱茶通常都会有苦涩味,这里“不能化”的意思是指苦涩后不会甘甜,苦涩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好的茶苦涩能化,并会甘回甜,越好的茶化的越快,回得越快,它那种“苦”是苦凉的、打开的。像古树茶,苦涩味消失的很快,马上回甘回甜,而且甘甜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令人感觉舒服、愉悦。


  喝茶应该使人解渴、生津的,品茶应该使人舒服、愉悦。但这都需要茶喝下去后,停下来去感觉。有些茶会使人越喝越口干,又苦又涩,甚至有胸闷、心烦、不舒服的感觉。茶不化的苦涩到底是什么呢?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什么普洱茶有苦涩而不能化


  这要从茶树的生态说起,根据我们这些年在茶山的考察,我们先甄别茶树的生态,有原生态的古茶园;有新开发的茶园;有台地茶园;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有没有的。在茶园里,我们摘茶的鲜叶品尝,发现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苦涩不能化,有胸闷、心烦的感觉;原生态的古茶园,苦涩能化。再细品,发现前者的苦是死的苦、实的苦,后者(生态古茶园茶)是凉的苦、开的苦。


  两者的苦是不一样,前者不能化,令人不舒服;后者能化,令人舒服。前者的苦是来自化肥、农药;后者的苦是来自茶的本身。喝这两种茶时,入口时两者区别不大,特别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得开,但停下来,留口的感觉很多人都能分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