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普洱茶要不要煮着喝?普洱茶泡法

普洱茶要不要煮着喝?普洱茶泡法

2019-04-23 访问量: 22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茶味不宜被侵泡出来,所以都要用滚烫的开水来冲泡。有人就会想,如果将普洱茶煮着喝,就更容易把普洱茶的茶味及营养煮出来了啊!

普洱茶要不要煮着喝?普洱茶泡法

普洱茶还是冲泡好,最好不要煮着喝。“因为煮着喝,浓度很容易过高,会累及脾、胃;同时,也不容易控制香气和滋味。只有一些茶叶粗老的陈茶,可以煮饮,但是时间应控制在3至5分钟为宜,煮的时间千万不能过长。

生普洱茶可以煮着喝吗?

一般来说,较为粗老的像老黄片之类的生茶是可以拿来煮的,而采摘较为细嫩的一芽一叶的生普是不建议拿来煮的。煮生茶的时候不要直接将茶叶拿来煮,而是先冲泡品饮,等泡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拿来煮。因为如果直接拿来煮的话,可能会让生茶中的内含物质释放过快,茶汤口感欠佳,达不到我们品饮生普的目的。冲泡过后再来煮,既能让普洱生茶的滋味更全面的释放出来,还能让我们品尝到冲泡所不能达到口感,别具一番风味。

普洱茶可以煮吗?

对于普洱茶,虽然有人说煮着喝才有味道,但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研究员翁昆明确指出:“普洱茶还是冲泡好,最好不要煮着 喝。”

因为煮着喝,浓度很容易过高,会累及脾、胃;同时,也不容易控制香气和滋味。只有一些茶叶粗老的陈茶,可以煮饮,但是时间应控制在3至5分钟为宜,煮的时间千万不能过长。

翁昆说,普洱茶可以冲泡很多道,一般能够泡到10~15道,好的普洱茶则可以泡到20道 以上。

但是,第一道茶一定要倒掉。因为普洱茶在人工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尘土等污染,因此,在泡第一道茶的时候,只需将沸水倒入茶中冲泡几秒钟,将茶叶中的污染物洗出后倒掉即可,不应将茶叶中的味道浸泡出来。

专家称,正确保存普洱茶也很重要。市场上最常见的是普洱紧压茶,形状呈饼状、砖形或碗状,饮用前,最好将其拆散、掰开,放在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地方,定期翻动,让茶透气、回性醒茶,半个月左右,新的空气进入发酵后,普洱茶的原味将会慢慢呈现出来,此时再 冲泡,味道会更佳。

有用+10
分享

佛教大理与普洱茶的历史文化

今日,普洱茶文化已经成为云南茶文化的统称。普洱市已经成为“中国茶城”,成为普洱茶文化的重镇。但在普洱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地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因为正是在这个地方,完成了云南古代茶文化的第一次整合,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茶文化。这个地方,就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大理。

普洱茶
正是在大理,最早形成了云南茶文化初步整合的政治经济基础。云南是世界茶树之源,也是最早饮茶和对茶树进行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8世纪南诏建国之前,却没有对饮茶习俗的文字记载。云南古代饮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唐代樊绰的《蛮书》。其卷七,云南管内物产条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条珍贵的史料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它至少说明了以下两个问题:南诏国时期,至少在大理苍洱周边,已经形成了普遍的饮茶习俗。《蛮书》成书的时候,蒙舍诏已经统一六诏,其部落的主体,尤其是贵族上层,已经从蒙舍诏的发源地——今日的巍山搬迁到了苍洱之间的大理坝子。因此,樊绰所谓的“蒙舍蛮”饮茶法,就是大理坝子及其周边地区的饮茶法。
茶饮,在南诏时期,至少在洱海周边地区已经比较普及。而洱海周边地区,则是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的流行风尚,必然对整个云南的生活习俗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推断,随着南诏的强盛,在滇池地区筑拓东城(古昆明城),所谓“蒙舍蛮”的饮茶习俗,自然也会传播到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并进一步向周边辐射开去。由于拓东城在大理国时期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大理国事实上的另外一个国都(所谓“陪都”,即备用的国都),至此在大理国时期,流行于苍洱一带的茶饮习俗,已经成为遍及云南的生活风尚。
南诏国的建立,不仅整合了云南的部落文化,也整合了云南的茶文化,形成了最初的云南茶文化。在南诏统一六诏以前,云南的各个部族之间虽已存在不同形态的饮茶习俗,但因各部落之间互不统属,争斗频繁,即使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文化交往,但茶叶的种植和茶饮习俗的推广,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面,在南诏统一六诏之后才有了极大的改善。而这,“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就是明证。

普洱茶
佛教在大理的传播,最早形成了云南茶文化初步整合的心理文化基础。从公元8世纪到公元13世纪,云南在以今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国和大理国的统治之下。这是中华大地上两个极为特殊的政权。这两个政权虽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由于汉代的西南丝绸古道(东西走向),民间商贸形成“盐铁道”,“茶马互市”的茶马道(南北走向),在这里交叉,又因为佛教由印度随着这两条道路的传入,成为了后来学者们所称的“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所谓佛教在这里嬗变为“妙香佛国”的文化传统。在这两个延续五百多年的国度中,佛教文化成为这个国度的主流文化。在这个文化系统的影响下,南诏大理国呈现出诗一样美妙、童话一样浪漫、与中原迥异的各种文化景象。这里几乎家家拜佛,人人信佛,尤其崇拜美女阿搓耶(即观音菩萨),观音堂、观音寺、观音神位,随处可见。苍山洱海之间,处处香烟缭绕,经乐不绝于耳,一派妙香佛国景象。

冬初宜喝青茶和普洱

  中医认为,秋冬季属凉燥。这个时候空气渐渐干燥,人们易出现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青茶色泽绿润,内质馥郁,不寒不燥,可起到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的作用。而普洱茶可去油、清肠、通便、减肥、降血脂、降血糖、调解血压。二者皆非常有利于秋冬季对身体的保健。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的差别,因此,四季饮茶各有讲究,很多人喝茶只凭个人口感,却不善于利用季节变化,让不同种类、功效的茶叶对身体起到更好的调理、增健的作用。冬初宜喝青茶(乌龙茶)或普洱茶。

  青茶为发酵茶,大多数人都认为明前茶(即春茶)是最好的,而对于青茶来说,秋茶的水会更厚一些,而香气和韵味也更加醇厚。拿铁观音来说,它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元素对人体可起到抗衰老、清热降火、抗动脉硬化、提神益思等特殊功效。

  普洱茶属发酵茶,依制法可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所冲泡出来的水呈青绿色,熟茶冲泡出来的水是金红色。熟普洱暖胃,所以建议初喝普洱者先品熟普洱,而生普洱一定要喝陈年的,至少要在5年以上。普洱茶保健功效与青茶相近,除此以外,它还可以降脂减肥、健齿护齿、护胃、养胃、防辐射、醒酒、美容等等。

 

普洱茶茶气的诠释

  茶气对普洱品茗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普洱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的美妙境地?一是真懂得品茶气的不多,二是有茶气的好茶来之不易。

  茶气对大多数品茗者来说还是非常含糊的,有人说“这道茶气较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含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烈;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指少数品茗者由于体内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经络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促使毛孔打开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成为一股清流,浸养着全身的肌股。所以感到肌股在收敛,肌肤渐爽化。如果此时再增加茶气,清敛爽化逐渐浮现,交汇成一股清流温暖而鼓荡,潜在体内窜激,最后浸沐在一股飘然且舒服的意境里,飘然欲仙。

  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前胸后背发热,接着毛孔发出微汗。但也有人误以为是喝了太热的茶汤之后产生茶气。喝了太热的茶汤,如喝了烈酒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促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真正茶气到了体内,是促进经络中真气运行的加强,使体温升高而发汗的。当然茶汤太热和茶气同时在身体内部,促成体内发热发汗者,应该是最常见的。茶气所激发出的是微汗,是细微轻薄的汗。而茶汤所逼出来的是浓热汗,甚至是汗流夹背。

  品茗普洱茶,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如果茶汤凉后才喝,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达到飘然欲仙进境。故普洱茶品茗,以慢喝最为适宜。如太急促或匆忙的喝,紧张的心绪,无法使茶气在体内发挥功效。正如气功功法中讲“以意行气”匆忙之行为,必然心神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以意行气。即使茶气在经络中起了作用。但意识涣散也无法体会,更可能引起“气化不良”,无法将茶气纳入筋络之中运行。

  如要品出普洱茶茶气,以镇源千家寨纯野生古茶最为适宜,好普洱茶之所以能将茶气冲泡出来,其茶经过千年雨露的纯香,才能冲泡出较强烈茶气来。这才是今天真正懂茶人追捧收藏老茶的真谛。

  茶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茶叶内所含物质成分决定了茶的品质,茶的真正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大叶种普洱茶有机锗元素特多,对滋补真气,通经活络功效特别好,这也是品茗者特别喜爱千年古茶的缘由。

  有经验的普洱茶品茗者,对茶气是特别敏感的,当茶汤入口中,就能分辨出茶气的强弱,气强者对口腔会形成一种【劲道】的感受。喝了茶气强的茶汤,很快就会打嗝,接着又一股热气在胸腹中鼓荡,腾升,毛孔也因此松弛开放,微汗或汗气徐徐得以舒发。在继续品饮,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时,茶气生清风,使人飘然欲仙。

  品茗普洱茶气的具体层次程序:——口中劲道——打嗝气——气滕然——发轻汗——肌股轻——通仙灵——清风生——蓬莱处

  普洱茶品茗属于比较深度而内涵的高层次艺术鉴赏,而且可以从这种高意境活动中透过特定的精神层面,臻致道的境地。

  目前喝普洱的人是越来越多,对普洱的认知,评价,批评各不尽然。有的喝普洱茶是出于一种乡愿或则时髦的心态;有的认为谈茶艺是把普洱茶弄得很玄虚;有的认为讲茶道讲历史文化是忽悠;更多的人是出很少的钱追求“好茶”——这样只能追求到货真价实的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四个:

  一是那些批评普洱茶的人,可能没有喝到真美的普洱茶;

  二是并不懂得品普洱茶;

  三是以品尝其他茶种的方法来品尝普洱茶,那就难怪对普洱茶没有正确的概念了。普洱茶品茗比较内涵而艰深,必须拥有较多的知识,透过一连串品饮普洱茶的经验达到融会贯通;

  四是缺乏对普洱茶的感悟和理解,这种感悟和理解不仅停留在感性上,而是对其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和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认识感悟。

  何谓“品茗”——品为喝,为尝,为感;茗为悟。品茗的目的是鉴定一款普洱的真谛。

  何谓“茶道”——艺为表;道为内。艺用眼;道用心。艺为感;道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