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惟有茗者留其名

惟有茗者留其名

2019-05-15 访问量: 20 茶礼仪网

  国人最近几年又热饮茶,熟睡已久的茶文化也渐次复苏,世事更迭,探求传统的茶文化,便发现隐于茗事间的中国人的精神,诸多是安静淡泊,指向自然,也往往是一种人生姿势。

  千百年来,茶叶逐步南生北饮,广为普及,有多少盛世俊杰好像过客,惟有茗者千古留名传芳。

  饮茶而传世者,首推是神农炎帝了,神农尝百草历百毒,饮茶而解,民间与方志皆有多样传说,一是神农困卧山中,有茶叶飘落于碗,浸泡于水,神农醒来饮,神情大爽,遂发现了茶,往后每遇毒衔茶解之。另一传说,神农的肚子是通明的,能见腹中肠胃与吃食,为察各种草木性质,神农吃进各样草木,细观其变。待吃进茶叶时发现,此叶如帚,在胃间旋动,把肠胃打扫个干洁净净,人突然间神情舒坦,脑清目明,身轻如风,神农给这枚叶子取名为茶。传说的想象力,不亚于传说,不服也不行。

  茶圣陆羽,终身固执茶事,他是湖北天门人,是一个遗孤,由竟陵龙盖寺高僧智积和尚收养,陆羽少时即与和尚习得采茶与煮茶术,对茶产生浓厚兴味。

  唐时,茶风日渐繁盛,文人墨客以茶会友,但是,唐朝的茶跟今日是不相反的,那时候的茶须参加葱、姜、枣、桔皮、茱萸等等烹煮,次要讲究它的药用价值,陆羽著《茶经》开始倡议煎饮法。陆羽生性固执,两次拒从唐德宗赐官之命,他一生就得意于只身往来野山雄川,问茶探水,煮水烹茗,以茶交天下朋友,然后吟诗著文。所以,今日到得诸多山林茶园,都说当年陆羽是来过这里的,拎了一把茶壶,煮水烹茗,喝得好生惬意。唐朝诗人卢仝著《饮茶歌》,他的声名仅次于陆羽,旧时的文人墨客,茗间高隐,都称卢仝是茗中亚圣,卢仝的茶名远扬,可能得益于他的“七碗主义”,大碗茶卢仝,他的豪情与牛饮,只要酒界诗仙李白可以相比,卢仝的七碗茶是: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饮茶歌》

  饮茶能饮到此般甘畅淋漓的境界,卢仝茗中亚圣的地位也就可以当仁不让了。

  今日的都城,饮水都是来自自来水管,没有人去命名一个玉川水龙头。我在丰台住时,拿到了一包上品的西湖龙井,约有一斤,兴奋得恨不得喊来半城北京人来共享,但是丰台水硬,泡的西湖龙井还不如茉莉花茶末子京华8号芬芳,只好矿泉水,买的是西山兰台矿泉,碰巧了,茶之色香味极佳,此后相继换过几种矿泉试泡,只要西山兰台矿泉水适宜。当然,北京还是有好水的,那要自己去取,比方从北京植物园沿山径往上走,到樱桃沟,那里有一股好泉,宜于泡上品好茶。假如开车去怀柔、密云的白云深处,也是有甘冽好水的。

  摆谈茗事,宋朝有一个人是应该提及的,他便是秦桧的曾孙秦钜。那已经是南宋了,十万金兵南下,欲图江南再下杭州。金兵势如破竹,过黄州,抵罗州,罗州知府李城之正值卸任,又年过七十,时任罗州通判的秦钜统领三千茶商兵据城抵抗十万金兵近月,后出懦将开城出逃,金兵方趁虚而入将罗州拿下,秦钜当即命令部下点燃国库,自己换了一身白衣白裤蝶般跃入熊熊烈火,以身殉职,非常悲壮。罗州城一夜被摧平,今日的湖北蕲春县师范学校建在了罗州府遗址上,前年我去,还依稀能辩出护城河,那里生长有野趣盎然的莲藕和芡实。宋朝建有五大搜集转运茶叶的商务榷,罗州府为其中之一。那时候,秦钜年届四十,正当壮年,文武双全,由于老秦桧的拖累,他虽是才华横溢,满怀报国之心,也只能任一个小官通判。由于秦钜的抵抗,金兵失去进取江南的最佳机遇,南宋后来才有百年安生,宋史中有《秦钜传》一卷,正史中为一小小通判作传,这是别列。关于罗州之战的细节,秦钜部下幸存的一本战时日记有详细记载。

  宋朝风趣的人物还有一个也是不能省略的,他就是宋徽宗赵佶,这个皇帝多才多艺,偏又悬御笔著下一部《大观茶论》,细到连茶叶工艺也有描述,皇帝写茶书的事,在中国历史中大约只要他一人了,他还写了一首《宫词》:

  今岁闽中别贡茶,翔龙万寿占春芽。初开宝箧新香满,分赐师垣政府家。皇帝大人是说,这一回是要跟大臣们一同享用新贡好茶了,不过,他却独霸了均窑,把均窑定为官窑,只给他烧制茶壶杯盏,不允许民间珍藏均窑瓷器,这个玩法多少有悖茗苑清境,略显霸道,大约与宋朝盛行斗茶有关。斗,就是要把道理放到一边去吧。

  皇帝中间,喜欢茗事的还有康熙和乾隆,康熙给一味野茶“吓煞人香”取名碧螺春,使碧螺春和它的揉制工艺流传至今,成十大名茶之一,康熙皇帝也沾了碧螺春的光,搞得人喝碧螺春,连带想起了他,看来题词真的很重要。听说龙井茶是由于乾隆皇帝夹入书页,夹成了扁叶,往后才统一定型为片茶的。乾隆写过许多描述龙井茶的诗文,他察看细腻,文笔精雅,合乎他的有文化的皇帝身份。乾隆皇帝最令茗中称道的是在他八十五岁逊位时,有一个老臣含泪相劝时的对话,臣说:国不可一日无世事更迭,探求传统的茶文化,便发现隐于茗事间的中国人的精神,诸多是安静淡泊,指向自然,也往往是一种人生姿势。

  君。乾隆答: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当然就是茗中君子了。茶起南方,《茶经》载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这么说,茶的兴盛,是从四川开始的,传北方后,贵族皇室的品茗斗茶之风,才大助茗事,相继让陶瓷业也兴隆起来。“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但终究茶是源于青山幽谷,它喧染传达的是民间情趣,俗世之雅。苏子曰:欲将西湖比西子,历来佳茗似佳人。既源于山水,方清待布衣草民。

  所以茗中茶联,是有普遍传播的,画家郑板桥的茶联端是茗中翘楚,他的大部分茶联,是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又多题于茶亭楼阁,为佳茗添香增色不少。“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此联题于江苏镇江焦山吸江楼。“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是四川青城山天师洞的茶联。郑板桥的茶联,又是以茶言志,或借茶抒情:“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黄泥小灶茶烹陆,白雨幽窗字学颜”,“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一生都不糊涂的郑板桥,说是喜欢竹子,难道他不是更喜欢茶吗?

  (古清生 当代作家,涉足美食文化研讨、汽车评论写作和人文地理调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作家出版社等媒体出版机构的撰稿人,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开拓专栏)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