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中国的饮茶历史

中国的饮茶历史

2019-05-15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福建讯 中国的饮茶历史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遭到关注。旧时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吸取茶汁而感到芳香、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可是味道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可是,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同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提高养分,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那时的烹煮技术,并已留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寄存,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留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风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那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步成为普通饮料。中国茶叶品牌网cyppw.com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隆,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参加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运用专门烹茶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阐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步构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讲究,逐步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步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持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步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宏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改造,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步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明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持续提高,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濯,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爱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化,虽然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次要可区分为三品种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风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陈旧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风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别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用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拍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表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华。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走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常”喝法,都不离其宗;大约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约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缘由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方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