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千年黑茶品味天下

千年黑茶品味天下

2019-05-15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安化黑茶,中国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古时西北地区不产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人们吃的大多数是牛肉、羊肉和奶酪等,不易消化,常吃易患疾病。

 

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因而被边疆牧民视为“生命之饮”。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但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得茶始于长沙,长沙茶源自安化”。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树最初是野生,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是茶祖之地,而安化独特的地质与生态环境,产茶历史悠久。安化野生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据此,历史学家和茶叶专家推断,神农尝茶始为安化野茶。

 

安化代代有贡茶,自唐朝至清代,皇宫贵族喜爱安化茶,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最悠久,进宫的贡茶品类最多。唐朝有“渠江薄片”,宋代有“芙蓉仙茶”,元朝有“云雾茶”,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钦点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清朝后,散黑茶“安化天尖”在皇爷贵族中奉为珍品,又被嘉庆道光皇帝看上,成为贡茶。因此,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没有一个地方的茶能比过安化。

 

在中国五个黑茶主产地,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黑茶中心。现在狭义的黑茶指的就是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神秘何在?

“安化野茶,山崖水畔,田间地头,不种自生”。

 

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曾经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条条古道载茶马。那么,安化黑茶,到底神秘何在?

 

1神秘的地理环境

 

六亿年前的“冰球事件”使安化成为世界上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球含量的85%。目前世界上除南非有小面积的冰碛岩外,像安化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实属罕见,其厚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堪称“世界之最”,被科学家称为“世界奇观”。安化也因冰碛岩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类植物的生长,“有冰碛岩的地区必出好茶”之说正因于此。

 

安化地处雪峰山北段,境内峰峦叠嶂,海拔千米之上的山峰63座,最高的山海拔1622米,资水贯穿安化全境,境内溪谷纵横,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以上的溪河170条。安化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酸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雨量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

 

因环境独特,安化云台山大叶茶种成为了目前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系,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1965年,“云台山大叶茶树种”被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种之一。

 

2神秘的千年工艺

 

安化黑茶制作工艺现已入选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包括:杀青、初揉、渥堆发酵、复揉、烘焙干燥等工艺。
 

千年黑茶品味天下

 

1、杀青: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

 

(1)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无光泽,青草气消除,香气显出,折粗便不易断,且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

 

(2)机械杀青:当锅温达到杀青要求,即投入鲜叶8~10千克,依鲜叶的老嫩,水分含量的多少,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发酵: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渥堆过程中如果堆温过高则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堆均匀。堆积12-18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堆使黑毛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增加了80%,其中的游离氨基酸是构成茶汤鲜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4、复揉: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然后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干燥: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因许多人不喜欢松烟香,现不少企业改用日晒方式来干燥黑毛茶。

 

6、下焙入库:黑茶干毛茶下焙后,置于晒簟上摊晾至与室温相同后,及时装袋入库。

 

黑毛茶特点:叶张宽大,条索卷折成泥鳅状,色泽黑褐,汤色橙黄,香味醇厚,具有扑鼻的松烟香味,叶底黄褐。

有用+10
分享

为什么普洱茶看外形并没有茶梗一样的东西

为什么普洱茶看外形并没有茶梗一样的东西

 

 

为什么普洱茶饼撬开有很多碎沫和梗

 

  这是正常的,尤其是陈年的普洱茶茶饼,茶渣会很多。有可能你的茶芽多,加上开茶的功夫也有关系。不一定碎就是差。像下关沱,有谁敢保证开着不碎呢,再者就是你在撬开的时候用针的技术还没到位,把茶也弄碎了。

 

  为什么普洱茶看外形并没有茶梗一样的东西,泡过几次之后的普洱茶中有很多梗杆呢?那么这个问题是不对很多喝普洱茶的朋友是一个一直困扰的问题。

 

  普洱茶依外型来看就有分好多种,有紧茶、散茶、沱茶等,而这些茶一眼看上去都像没有茶梗一样。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却不知道普洱茶茶梗的功效有多少,对茶叶的品质有多重要,总是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都说普洱茶而泡,泡了七泡之后汤色还是浓厚,殊不知普洱耐泡的原因都是因为茶梗的关系。

 

  普洱茶新茶常见泡过一两泡之后会看见一些梗杆,很多人会吹毛求疵说制程不好,有前发酵,其实不然。

 

  多年与会茶人,尤其是许多老茶人说:过去的普洱茶新茶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的普遍,也成就了普洱茶黄红透亮的特点和独特的风味。现代人过度最求普洱茶的完美,形成了现在的毛茶出水后,普洱茶梗杆现象越来越少,却失去了过去的那种自然之韵味。茶汤也显单薄,新茶也没有了黄亮的特点。

 

  其实有点普洱茶中的梗杆不可怕,只要茶的品质好,来路正,茶汤透亮不浑浊,还是好茶的,并不会影响后期的存放。现在遗存的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一片的“号级茶”都是这样做的。

 

  以上了解了为什么泡过的普洱茶中会有很多碎沫和梗问题后。再是一个初来咋到的茶友也不会评判说普洱茶中有梗是好是坏了。普洱茶中的梗杆不但不说明普洱茶不好。而且普洱茶中的很多梗杆还可以有更好的功效。普洱茶耐泡,味道浓厚等优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为什么普洱茶看外形并没有茶梗一样的东西

 

 

黑茶饮用需要朝方便化方向发展

传统黑茶以砖、饼、沱等紧压茶的形式为主,冲泡、品饮相对麻烦,在大众印象里,黑茶只是边疆少数民族烹煮的产品,或者有闲人消磨时光的饮料。特别是体积庞大的千两茶,消费者买回去,不知道如何弄散饮用。这些误解对黑茶以及黑茶文化的推广都极为不利。黑茶积淀着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内涵,但文化不是海市蜃楼,必须要有浓厚的群众基础作为肥沃土壤,黑茶文化才能生根发芽,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让越来越多的人随时随地喝到黑茶。让黑茶从贵族茶的神坛走下来,回到普通大众中去;让黑茶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扩展开来,回到广大城乡的居民怀抱。

如今,饮茶人群正在向低龄和女性发展,而且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闲暇时间有限,传统的黑茶形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瓶装茶饮料、袋泡茶、一杯量的方便黑茶,都是黑茶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推出适销产品,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符合现代人方便、健康、时尚的消费习惯,中国黑茶的量才能更大,附加值才能更高。安化县怡清园、马路、高马二溪等茶厂纷纷开发便携便泡品种,拓展品饮群体的努力已收到实效。

黑茶市场要拓展国际市场。要熟悉西方国家贸易限制和市场准入规则,根据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开发新品种。西方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觉得泡、煮的程序繁琐,对茶叶条形、成色、烹茶技艺等不加考究,不善欣赏,瓶装直饮风靡盛行。因此,可借鉴畅销欧美的“冰红茶”生产营销模式,开发生产适合西方人口感的液态瓶装系列黑茶饮料。如此,不仅能提高黑茶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能迅速进入西方茶饮市场。(来源:互联网 袁小月)

黑茶饮用相关文章:

安化千两茶的饮用方法

茯砖茶的饮用方法

三尖(天尖、贡尖、生尖)茶冲泡方法

推荐方便饮用的黑茶产品:

散装金花百两系列茶

白沙溪天尖茶(打开外竹篓,即可取茶饮用,非紧压茶,茶质量口感不错)

白沙溪5311天尖茶

砣装特制茯茶

编者:方便饮用只是相对的,喝茶总是需要功夫的,没有一会功夫,喝不出茶的味道。因此增加黑茶的饮用方便,最好下功夫的地方就是让取茶变得更容易。

赵李桥黑茶征文作品:父亲与茶的故事

父亲与茶的故事

石 厚(三等奖)

记忆的屏幕上定格着一张喝茶的画面:一张两尺见方的小桌上放着一把花釉瓷壶,几个黑瓷小碗,天冷时摆放在里屋炕上,天暖时就移到院里,父亲坐在桌旁一碗一碗的喝着,直喝的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满脸闪着油光。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喝着赵李桥川字牌青砖茶,家乡人称作“砖茶”。喝茶时父亲把烧开的滚水舀进放好茶叶的茶壶里,等茶叶缓缓沉到壶底,倒在小碗里,一口一口的咽进肚里。父亲喝茶时,不看书,也无名曲相伴,独自一人,微闭双眼,默默地想着心事,啜饮着那红黄色的汤汁,沉浸在一种悠然自乐的境界中。有时,我贪恋地望着他的茶碗,他就拿起一个小瓷碗,给我倒上小半碗,砖茶喝进嘴里,先是苦涩,而后回甘,有着浓浓的香味。父亲怜爱地望着我说:“好喝吗?”我附和着父亲的问话说:“好喝,好喝”。父亲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茶能平噪、除烦、祛累、提神下火。”就是父亲的这几句话,后来我也爱上了砖茶,养成了喝砖茶的习惯。

父亲把茶放在一个小木箱里。每次从供销社买回一块砖茶,把包装纸扒下来,用菜刀一块一块地劈开,而后用手掰成指甲盖大小的片,装进用包装纸糊成的纸袋里,再放进小木箱里,慢慢地饮用。这砖茶是我家日子贫富的晴雨表,记载着家里许多往事。

在六十年代初,困难的年月里,父亲喝茶也由一年三块降到了一块。买回砖茶用菜刀劈开,再把茶块放在铁钵里,用铁锤杵成了碎末。泡茶时,用拇指和食指捏出一小撮,喝的没了茶味,父亲还舍不得倒,再续上一点茶沫仍然喝的有滋有味。

父亲喝茶多起来的时候,已到了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年月。餐桌上的食物丰富了,父亲喝茶的顿数也多了起来,没事时就沏上一壶茶,与亲朋邻居慢慢地喝着,一边喝,一边拉呱着农事,脸上的皱纹舒展成了一朵金色的菊花,那是一个农民拥有了土地自主权后的舒心与快乐。日子好了,儿孙们给他买回了西湖龙井,信阳毛尖、******茶,他放到鼻子前闻一闻,不说香也不说不香,就原封不动地放到小木箱里。有客人来时,才打开给客人泡一杯,自己仍然喝着砖茶。

父亲的身子骨一直很很硬朗,从来没有一点病痛,就连感冒也很少光顾,这也许和他喝茶有一定的关系吧。

八十一岁那年的一天早晨,他喝完早茶,手里还握着那把茶壶,坐在炕上无病无疾,竟溘然逝去。那张小桌和茶碗成了我们全家人缅怀父亲的文物,至今还放在老屋中。

备注:本文原载于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官网,本站转载仅为宣传黑茶文化,相关机构或者原作者如对本转载行为有异议请及时与中国黑茶网站长(QQ:383471875)联系,以便及时处理,避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本站坚持非盈利性,致力于传播中国黑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