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鉴别>武夷岩茶白鸡冠的冲泡与品鉴

武夷岩茶白鸡冠的冲泡与品鉴

2019-06-08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茶文化阅读9月6日赏:白鸡冠产于福建武夷山,是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茶树势不大,但枝干坚实,分枝颇多,生长旺盛,叶色淡绿,顶端茶芽微黄且弯垂,毛绒绒的犹如白锦鸡头上的鸡冠,故名白鸡冠。

相传为宋代时止庵主持白玉蟾所培育。因产量稀少,让人倍感神秘。每年五月下旬开始采摘,以二叶或者三叶为主。汤色橙黄清澈,入口齿颊留香,回味绵长。下面我们来看看白鸡冠的冲泡与品鉴吧。

茶具准备:冲洗干净的200毫升透明玻璃杯,5克左右铁罗汉,茶匙等。

冲泡:茶叶等到充分浸润,茶叶舒展开来,在橙黄色茶汤中偏偏起舞。

品茶:一分钟后可品饮;茶汤橙黄明亮,滋味回甘隽永,淡雅花香留在唇齿间。

有用+10
分享

如何区分上乘的武夷岩茶?

如何区分上乘的武夷岩茶?


主要关于武夷山茶的文章、知识;制茶、评茶经验交流,还有一些知识文章分享。         


如何区分上乘的武夷岩茶?

       岩茶主产自武夷山山脉的岩石峭壁间,是典型的山茶。

岩茶,顾名思义,与天工地斧而成的岩石峭壁有关。无端然地,便带着一股得天独厚的清傲气质。岩茶主产自武夷山山脉的岩石峭壁间,是典型的山茶。岩茶绝不是初学品茗者的上佳选择:不可随意亲近的茶汤色泽、甚是繁琐的品鉴步骤、复杂难辨的茶香、头三泡中夹带的砂石气和茶水入喉后的沉淀感,都难以让初品者对岩茶心生爱意。


岩茶略识

武夷山岩茶产自武夷山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所以正式名称是武夷岩茶。武夷全山皆产茶,有岩茶和洲茶之分。真正的岩茶,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天然形成的盆钵里,或岩壑幽涧之两侧。形成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品种繁多,不下几百之众。名称也雅俗共赏,有水仙、肉桂、 大红袍、 白鸡冠等等。按国家标准把岩茶品种分为大红袍、肉桂、水仙、名丛、奇种五类。品质差距大,价格也悬殊。名丛产量极少,品质各有千秋,富有动人的传说,珍品大红袍视为名丛之魁。

武夷岩茶因为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具有各自不同的岩韵。所谓岩韵,又叫岩骨花香:好的武夷岩水仙(即武夷岩茶水仙种),具有独特的砂石气味和口感,同时还有山间花香,映衬砂石的气味,所以称作岩骨花香。


武夷岩之常见茶种:

水仙

水仙:茶种的历史悠久,茶香中最为突出的是棕叶香和独特的砂石气,也有的略含兰花香。水仙的口味自然、纯正、柔和。茶汤呈现橙红色,喝下爽口回甘。取名水仙,原因之一是此种岩茶的香气覆盖面大。温杯摇茶之时,淡淡的茶香气便可迅速扩散到数十平方米的范围之内。茶叶泡开之后,叶底肥大、舒展,呈墨绿色。

肉桂

肉桂:茶种产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对野生岩茶种的嫁接、控制后期做茶工艺,改变了原茶种的香气、原生性。品质稳定之后,肉桂已成为相对价廉物美的岩茶之一。肉桂的香气浓郁,洗茶后闻杯底,会有些许冲鼻。茶叶中的黏稠物含量较高,在喝茶的过程中,必然有挂杯的情形出现。前三泡茶水入喉,口中会有沉淀感。泡开后叶底没有水仙肥大,相对紧实。

大红袍

大红袍:真正的高山岩茶,小叶种(灌木种)的自然老茶树,长于武夷山天心寺后的九龙窠峭壁之上,历经三百多年历史。大红袍在制作工艺中,始终采用闽北岩茶的传统制作方法,反复人工手动摇青,两炒两揉,品质完全依靠茶师的制作手艺,做出来的茶当然精当,口感上乘。因为是老茶树,叶质醇厚,口感深邃,十分耐泡,一经泡开,香气四逸,至八泡而余香不绝。大红袍的母树总共只有六棵,是数百年的老茶树,茶青产量不到十斤,成品茶的数量更是精确到1克,每年成品茶不超过500克。现在市场上冠以大红袍之名的茶叶较多,虽然不是母树所得,也是将母树无性繁殖后得到的成树育出的同品种茶树,现在的大红袍,总是传统手工制作的居多,保留了大红袍特有的手工制作特点,茶叶在净度、色泽、口感上都较为精细,从而大红袍三个字至少可以作为武夷岩茶中比较好的名贵茶中的一种标志。


白鸡冠

白鸡冠: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丛之一。条形、香气、叶底均与其他岩茶不同。成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带黄,香气细长而幽远。汤色橙黄明亮。叶底呈现典型的绿叶红镶边。

如何区分上乘的武夷岩茶?

如何区分上乘的武夷岩茶?

品鉴之美

说到品鉴岩茶,最佳的方法为用白瓷杯盖碗冲泡。因为白瓷杯盖碗不吸附茶味,能够真实体现岩茶的岩韵,使得岩骨花香更加明显。

温杯后,将干茶放入茶杯,可以体会岩茶的复杂香气。品茶之时,用炭壶沸水之后先洗茶。因岩茶为半发酵茶,手工操作步骤较多,因此洗茶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泡用滚水冲泡,浸泡时间要短,约10秒,出水速度相对要快。品鉴岩茶,前五泡在于体验岩茶的茶香,后面品赏岩韵。


岩茶境界

岩茶的茶香易溶于水,每一口茶都能体验到茶香气,每一泡的茶香又都有变化。五至十余泡,喝的是茶水,此时茶香渐淡,茶水变得爽滑。专业品岩茶,大多用盖碗冲泡,根据经验和喜好控制水温。对于经验丰富的品茶者来说,盖碗带来的品茶体验更为真实。面对真正高级手工制作的大红袍,则需要利其器,用纯正的薄胎白瓷杯,观其颜色、品其风骨、静会其神。

对爱茶之人来说,到了天寒之季,围坐在暖炉明窗前,观望着窗外点点雪花,轻掂炭壶,不紧不慢地洗茶、闻杯、入盖碗;短暂浸泡后的岩茶,茶香浓郁、口感稍冲。

如何区分上乘的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慢慢体会每一口茶中花香味的变化,细细寻找此中的棕叶香和砂石气,欣赏叶底色泽的变化,直至茶水变得爽滑,却是相当雅淡的事情。

1。武夷岩茶的外形没有那么喜人的感觉,由于没有包揉,又是自然萎凋后的产品(少数湿度大的是加温萎凋),经过做青、杀青和揉捻,事实上偏向于绿茶的做法,成茶外形类似于绿茶,不过颜色大为不同。茶叶成条但是舒展,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砂绿蜜黄。古语“三节色”,指从根部到叶端,色泽各有不同,黄绿、间红、深红三色渐进。

2。购买岩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温杯之后,摇茶判断干茶香。注意辨别有否异味:包括烟熏味(培青过程中火候掌握不当导致)、串味(茶叶吸味性强,储存不当导致);

观看茶叶条形是否紧实;看茶汤颜色是否清澈、透亮;看叶底、品茶汤滋味是否符合武夷岩茶国标要求。

鸣谢: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感谢原作者提供素材。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邮箱:475748776@qq.com,再次感谢!


武夷岩茶的相关知识介绍

武夷岩茶的相关知识介绍

所谓“岩茶”,其实是对闽北乌龙茶的一个统称。若说从历史上流传下来能够列出的茶名,就有近千种之多。现在广为人知的“大红袍”、“肉桂”、“水金龟”、“铁罗汉”等,是武夷岩茶中的名品。还有众多佼佼品种,只是享誉于当地,武夷岩茶的相关知识介绍。

名山出名茶。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誉的武夷山,不独峰奇水秀,而且还以其香韵独具的“岩茶”名冠天下。那些从高崖峻岭的石罅岩隙中,顽强挣扎出的丛丛茶树,“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唐·徐夤),再加上闽人独特的制茶工艺,于是有了卓然不凡的品质。

武夷岩茶制工考究,品茗时不仅要深谙茶性,还需讲求茶具、茶器与冲泡的功夫、技巧,茶具有四宝:大壮炉、玉书,孟臣罐、若琛瓯。如今武夷人集品、赏、艺为一体,精分细理出十八道、二十七道程式的茶艺表演。道道都有名目说法,好像“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一“巡”、一“点”,不仅道出行茶时的姿势、要领,又宛如京戏里行云流水似的快板儿和曲终前一击、一顿的节拍。

优良之武夷山岩茶成品茶,必须达到如下之标准:1、形状:武夷山岩茶须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致稍细,惟水仙香味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2、色泽:武夷山岩茶色须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须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3、香气:武夷山岩茶为半发醇茶,故须具有绿茶之清香与红茶之熟气,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好的武夷山岩茶。4、水色:武夷山岩茶水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冲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5、滋味:武夷山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武夷山岩茶口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6、冲次:武夷山岩茶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八泡有余香“.7、叶底:武夷山岩茶良好的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

武夷岩茶文化

武夷岩茶,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地钟气和,天独垂青,育成香肌,产为灵芽。大自然的钟爱,造就武夷岩茶高尚的品德。它与国际无我茶会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越发为世人所瞩目、所向往。

武夷岩茶独有的“活、甘、清、香”的岩韵,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喉底回甘味,味醇而益清;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令人心旷神怡。它的高贵品质和美 德,集中表现在:一是能给人以解渴、疗疾、健身物质上的享受;二是能给人以愉悦身心精神上的享受。

茶有德,饮茶人有茶德。对于武夷茶德,历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论述。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 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由此而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申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尤其是在范仲淹看来,什么茹芝延寿,采薇养生,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一啜仙山灵芽,就会轻身换骨,飘然欲仙了。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他接着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 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 中,也谈到武夷茶德:“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他把武夷茶德称赞为: “清芬扑鼻,舌有余甘;”“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现代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把中国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 人)。而且他提出,要通过饮茶方式(茶道茶艺),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总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