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细说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

细说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

2019-06-08 访问量: 18 茶礼仪网

武夷岩茶,中国的传统名茶,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是乌龙茶中的极品茶类。那么大家知道武夷岩茶有哪些种类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武夷岩茶种类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闽北的武夷山一带,因产茶地点不同,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

正岩茶是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岩韵特显。半岩茶是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更低一筹。

武夷岩茶的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等,其中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被誉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

1、大红袍

大红袍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称,最大的特点就是性质温和,四季饮用佳宜,独具突出的健胃养胃功效,较适宜肠胃不好、寒气重的人饮用。

细说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

2、铁罗汉

铁罗汉是武夷岩茶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铁罗汉仅止一株,产量极少。铁罗汉是武夷岩茶最为名贵的品种,深受欢迎。

细说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

3、白鸡冠

白鸡冠为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一,早于大红袍。白鸡冠茶树,芽叶奇特,叶色淡绿,茸毫显露似鸡冠,制成的茶叶故名白鸡冠。

细说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

4、水金龟

水金龟,产于武夷山区牛栏坑社葛寨峰下的半崖上,铁观音之甘醇 , 又有绿茶之清香,独具鲜醇、芳香等特点,是武夷岩茶中的珍品。

细说武夷岩茶的品种分类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夷岩茶的种类都有哪些了吧。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的品鉴小技巧

武夷岩茶即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是乌龙茶中的特种茶。其汤色黄亮、岩韵醇厚,是茶中珍品。然而,好的茶叶还要有正确的冲泡技术,才能冲泡出好茶。

把握好茶水比例。一般以1:20的比例投茶为宜,如常见的盖碗约投入6或7克的茶叶即可。另外,为宜刮沫与茶叶出味,水不仅要充满,而且要高冲。

浸泡时间因茶而异。一般前几泡的浸泡时间约10几秒就够了,次数越往后,可依情况延长出汤时间。

观茶色、闻茶香。观茶色一般指的是干茶茶色、茶汤茶色与叶底茶色三种。武夷岩茶的干茶红绿褐三色相间,乌褐油润;茶汤黄亮醇厚;叶底则绿色带有红边。优质的岩茶香气悠远持久,带有浓厚的岩韵。一般,武夷岩茶为以下六种香型:清香,清花香,花香,花果香,果香,特征香。

关于洗茶。洗茶还是不洗茶,众说纷纭,但一般为使茶尽快出味,可将茶用开水稍浸一下,即可去水,此我们常称之为“温茶”或“润茶”。另外,茶人们常说“一道汤,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这类说法是有此欠妥的。武夷岩茶以茶水厚重为主,七泡仍有余香。

关于茶具使用。岩茶水厚香长,品饮宜要有适当的汤温,直接通过“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来均分各杯茶汤即可了。因此,若是熟练掌握冲泡岩茶的技巧,完全可以省略公道杯和闻香杯的使用。

武夷岩茶的采摘工艺繁复为武夷岩茶独有

  好茶都离不开好的制作技艺,武夷岩茶也不例外,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繁复,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保证了武夷岩茶的好品质。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汉代,经过历代的发展沿革而成,至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武夷岩茶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有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归堆、定级、筛号茶取料、拣剔、筛号茶拼配、干燥、摊晾、匀堆、装箱、产品茶等十几道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细致繁复是武夷岩茶所独有的。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汲取了绿茶和红茶制作工艺的精华,加上特殊的技术处理,使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韵更加醇厚突显。这也是武夷山历代茶农的智慧结晶,资深的制茶师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高超的技艺。2006年6月,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夷岩茶的开采时间具有特殊的讲究:武夷岩茶春茶第一把在谷雨后立夏前采摘;武夷岩茶夏茶一般在夏至前采摘;而武夷岩茶秋茶一般则在立秋后采摘。采摘的芽叶不能过嫩也不能太老,因为这对武夷岩茶岩茶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采摘出优质良品,一般在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2点的时间段采摘,并且遵循着“雨天不采,烈日不采,有露水也不采”的采摘原则。

  正是在这样繁复的制茶工艺中,武夷岩茶的品质才获得了保障,成为武夷山的活化石。

岩韵是怎样炼成的——武夷岩茶的炭焙之旅

“且将新火试新茶”

云卷知风涌,花开见春浓,一年一度的春天在票圈好友的繁花锦簇中,后知后觉地来了。集日月之精华的武夷山脉上,绿绿的新芽也昭告着春茶节的到来。

武夷山的茶场,有一种特殊的茶,因为长在武夷山脉的岩缝中,所以称之为“岩茶“。

岩茶市场上,常见2种形式的岩茶:传统手工炭焙和电焙茶。

武夷岩茶炭焙法是传统制作工艺的关键之一,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就来说说——文火慢焙出好茶的“炭焙工艺”

【初识炭焙】

去年,人生中第一次去了茶房。八月的武夷山市,过了立秋依然热得不可开交。在城市里走着,深刻领悟到“热锅上的蚂蚁“的感受。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跟着廖老板去看那并不为常人多见的焙茶。

在离武夷山市茶厂大约还有数米远时,扑面而来的茶香让人心情舒爽了不少。

炭焙间里浓郁的茶香伴随着阵阵暖意。 传统的炭焙茶是是形成武夷岩茶特有香韵的关键工艺。拥有多年炭焙经验的制茶师说:“电焙的茶受热不均匀,且茶“吃火”在表面,焙的不透,其品质韵味难以表现出来。”因而就无法把岩茶的茶韵展现出来。

“焙火是茶叶中物质发生干热变化的过程,主要有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和其它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反应能够促进岩茶的花果香,同时让岩茶带上焦糖、巧克力、坚果甚至奶茶的香气。”

在焙茶的过程中,会损耗部分茶叶的重量。所以内涵物丰富的茶叶才经得起长时间的焙火,否则滋味平淡、柔弱无力,这就是所谓的“焙空”。接下来,跟着廖老板深入炭焙房一睹焙茶现场。

【炭焙装备】

001准备原料:

经过做青、杀青、揉捻、走水、捡剔之后的茶叫做毛茶,是用于焙火的原料。毛茶相比成品茶色泽更绿,叶片也相对舒展一些,香气和滋味浓烈刺激。

挑过黄片和茶梗的茶叶装在竹笼里,准备接受炭火的焙烤。

002准备木炭:

“炭焙茶叶要选择上好的木炭,最好是荔枝炭。在炭焙前全部烧透之后打碎,盖上木炭灰。 首先必须将木炭的明火全部盖住不能出现一丝明火; 其次,灰必须盖的均匀,使茶叶在各个部位受热均匀一致。最后灰的厚薄全要凭炭焙师傅经验,太厚了温度太低,难以达到焙茶温度,太薄了,温度带高,照成茶叶烧焦。熟练的炭焙师傅可以直接用手感知温度,对火进行调节。

003炭火焙烤:

一定量的茶叶放置于竹焙笼内烘焙。利用燃烧木炭发热方式而产生的热度,长时间烘焙。包括炭焙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几个步骤,将茶叶装满八成,烘温为60度-120度,全程为2-10小时不等,视需要而定。

“这样一炉火,从升起来到熄灭能够持续15天。这15天里焙茶者需要不断照观察茶叶和炉火、不断审评茶叶以了解茶叶的吃火情况。翻动焙笼内的茶叶,增加茶叶的受热面积,达到平均受热,切防止温度过高而破坏茶叶表皮。 ”

004 炭焙大法好

“足而不焦”是炭焙的最高技艺,“水分从鲜叶排除通过渗透蒸腾的方式来实现,叶肉散失水分快,其梗、叶脉中的水分和内涵物质输送到叶肉细胞,增强了茶叶的香气和丰富了茶叶的口感”

“文火慢炖”的岩茶“吃足了火”,不但味醇气正,独具风韵,将岩茶的岩骨花香都保存在茶叶里,耐泡性好,方便储存,而且具有暖胃功能。

而且炭焙得好同时也是良好货架期的保证。焙得过度而出现焦味甚至燃烧起来;而吃火不足的茶叶容易返青(茶叶中出现类似鲜叶的青气),货架期短,这一切全凭经验。所以武夷山人说,三年学做青七年学焙茶。

【炭焙出好茶】

茶汤未入口,就能闻到茶盖上悠悠的茶香。

大红袍辛锐的的焦糖茶香氤氲在鼻尖,

随之感觉浓浓的桂皮或姜辛香,

三、四泡后,香气转成幽幽的兰花或水仙花香。

初饮似汤药,有点浓腻苦涩;

武夷水仙的兰花香味,

武夷肉桂的桂皮香和乳味,

连着炭火里的焦糖香在这小小的杯盏中激荡开来细细品味,

慢慢发觉苦尽甘来、口舌生津茶盖,碗底都散发出清香。

“以火助水舒枯木,生水走脉展茶性”。

汲取了天地自然之精华的武夷山茶在制茶师精湛的制茶技艺下成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口感和风韵。

这款咏甘华的19.9的大红袍试饮装,传承工艺用心匠制。

独立包装的茶叶,岩茶的精品大红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让你一下子就能体验武夷岩茶的味香甘甜

。精美的包装,从细节体现出做茶人的用心。

经过炭焙等程序一步步精练出来的茶,最后呈现到我们面前的可不只是嘴里的回甘。

这沉浮的茶叶里,有生长在岩缝里的傲骨,也有燎原星火的煎熬。受过淬炼,方为茶中茶。就像人生不易,但终会回甘。

来,喝了这杯茶。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