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茶叶的来历

大红袍茶叶的来历

2019-06-09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大红袍茶叶的来历

关于大红袍此名的来历有两个说法:

一说大红袍此名来自该树清明时节嫩芽紫红的颜色。由于猴子对红色的嫩芽比对绿色的叶子感兴趣,故能适当的采集大红袍的叶子。

另外一个说法则源自一民间故事: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秀才临行辞别时,老方丈赠送一小包茶叶,嘱咐秀才好好保存,将来会有用得着的地方。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直到一日,皇后得了个腹痛的怪病,秀才想起当日老方丈所赠的茶叶。

皇后在服用茶叶所煎成的汤后迅速复元。皇帝大喜,命状元往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

1930年代,崇安县长吴石仙在大红袍母株所生的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和通仙井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有用+10
分享

怎么鉴别大红袍为新茶、陈茶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井茶而言,不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大红袍,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特点。

大红袍新茶

怎么鉴别大红袍为新茶、陈茶

为避免购买到的大红袍是陈茶,消费者需学会如何鉴别大红袍新茶与陈茶,具体如何鉴别?一般可从以下几点去识别:

1.色泽:茶叶在储存过程中受空气中的氧气和光合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黄,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色。

大红袍新茶

2.滋味: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减少,从而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因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等原因,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的滞钝。

3.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和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大红袍陈茶

大红袍的新陈分析

"饮茶要新,喝酒要陈",这是长期以来对饮茶生活的总结。对于大部分茶叶品种而言,新茶确比陈茶好。隔年陈茶,无论是色泽还是滋味,总给人一种“香沉味晦”的感觉。因为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光、热、气的作用,茶叶中的一些酸、酯、醇类及维生素类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最终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等朝着不利于茶本质的方向发展,产生陈气、陈味与陈色。但并非所有的茶叶都是新茶比好,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茶质反而显得更好些。陈茶就是经过时间的作用,改变原有的本质,抑害扬益,产生对人体更加有益的变化过程。比如武夷岩茶就有"陈饮"的习惯,传统的武夷岩茶火功高,焙好后立即饮用,因火气未除会有燥感,所以一般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这样滋味会更醇和。而且经过焙火的茶叶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茶叶的品质,还可以长时间的存放。尤其是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陈放以后口味会变得更加醇厚丰富。

大红袍陈茶

武夷山大红袍,只要存放得当,不但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的品质。陈三年的是药,陈十年的是灵丹妙药,陈二十年以上的就是宝了。就是因为这些茶叶在贮存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股气味,一股是茶叶缓慢陈化时形成的陈气,二是因少量霉菌产生的霉气,两种气体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产生一种人们欢迎的新香气。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申报\"国家古树名木\"

新华网福州8月26日电(金文莲 汪彩章)25日,倍受关注的福建武夷山6株母树大红袍申报“国家古树名木”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据悉,如果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申报成功,将是全国首个茶树类国家级古树名木。

武夷山大红袍被誉为茶中珍品。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风景区九龙窠悬崖峭壁上,植株适中,树高2.1米,灌丛状,树枝半开张,分枝浓密,芽叶紫红色,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大红袍母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仍生长旺盛,保护完好。大红袍母树是武夷山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红袍文化旅游线路已成为武夷山主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1998年,大红袍母树茶叶在第五届武夷节上首次拍卖,20克竞价高达15.68万元;2005年,大红袍母树茶叶在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再次拍卖,20克拍出了20.8万元的天价。

为保护大红袍母树,武夷山市政府自2006年起停止采摘母树“大红袍”,并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1亿元人民币。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红袍母树,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武夷山市政府又向全国绿化委员会申报“国家古树名木”,并申请授予“中华古树名木”称号。目前,申报材料已送往全国绿化委员会,而由国家、省、市三级绿化委员会组成的考察组也已对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完)

乌龙茶之大红袍分类标准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它不仅有美丽的传说,其优异品质更耐人寻味。一起来深入了解下。

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之间,且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
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正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大红袍茶叶独特的韵味。


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武夷岩茶国家新标准,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该标准把大红袍设立三个级别,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

特级大红袍:

外形上条索匀整、洁净、带宝色或油润,香气上,锐、浓长或幽、清远,滋味上,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同时,特级大红袍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一级大红袍:

外形上呈现出紧结、壮实、稍扭曲的特点,稍带宝色或油润,整体较为匀整,在香气上,浓长或幽、清远,滋味上,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汤色则较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较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二级大红袍:

外形、色泽、香气、叶底等方面大大不如前两者,但是在滋味上,仍有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