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普洱茶如果保存

普洱茶如果保存

2019-07-02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普洱茶会越陈越香。目前较广为采用的是“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以利陈化。对于即将饮用的茶饼,可将其整片拆为散茶,放入陶罐中(勿选不透气的金属罐),静置半月后即可取用。这是因为一般的茶饼往往外围松透,中央气强。经过上述“茶气调和法”处置后,即可让内外互补,享受到较高品质的茶汤。

有用+10
分享

这曾是昆明茶厂最大的秘密!?|普洱三分钟27

  生茶是怎么变成熟茶的?

 

  渥堆发酵曾是昆明茶厂的秘密技术

 

  它到底神秘在哪儿?

 

  三分钟带你解码渥堆发酵

 

  小黑

 

  吉普号CEO

 

  从生茶到熟茶的历史渊源?

 

  清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就有筑茶的传统,这是如今我们可以找到的,最早关于发酵茶或者红汤茶的官方记载。

  1970年,对于普洱熟茶来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中茶公司云南分公司派遣技术人员到达广州学习这个快速熟化的技术。

 

  1973年,在昆明茶厂,渥堆发酵技术正式研发成功。批量化的熟饼正式出厂是在1975年,这也是7572这个唛号中75的来源。

 

  这一时期,熟茶发酵技术尚未对世人公开,属于昆明茶厂的技术秘密。

 

  什么是渥堆发酵?

 

  渥堆发酵是一个完全自然的发酵反应,没有任何的添加和过多的人为干预。

 

  发酵过程就是将晒青毛茶摊在发酵场地当中,按照30%的比例洒水,洒水后翻堆均匀,用棉布盖上,使它的内部自然发生发酵反应。

  45-50天之后,就可以起堆了。在整个45天当中,会经历大概3-5次的翻堆、解块。

 

  翻堆解块就是一个把它均匀化的过程,在起堆之前会进行开沟干燥。

 

  渥堆发酵的技术密码

 

  这45天,在棉布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这里主要发生的就是酶促反应和微生物反应,晒青毛茶保留了一些酶的活性成分,加上了洒水和温度,加速了酶促反应。微生物反应则是茶叶中的微生物自然加入了茶叶的内含物种转化的过程。

  整个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把它用模型的方法解析清楚。

 

  如今,渥堆发酵已经不是秘密了,很多勇于实践的普洱茶企业也积极加入了熟茶渥堆发酵的革新中。

  像木地板离地发酵、竹篮发酵等方式被引入其中,使得刚刚发酵好的熟茶具有更加纯净甜润的口感。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后现代”多用于表达意识,思想,行动超越启蒙时代的范畴。

当今茶界也出现了一个历史未曾有过,理论上也不成体系的文化“陈年老茶文化”,我将此称之为“后现代茶文化”,这个群体统称为“后现代派茶人”。

自邓时海先生开创性的把樟香,参香,枣香等原不属于茶之本味的口感系统性地著书立传后,海内外随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并且影响到其它茶类,黑白红绿黄等几大茶类也相继已老为贵。

追溯历史,并没有喝老茶这种概念。“新茶上市”是近代茶行的金字招牌,一旦剩下老茶,便掺到新茶中销售。无意留下来的也多是当年太垃圾,没人要,忘记在仓库,很少有优质老茶留下,毕竟好茶在国内外还是奇货可居,是不愁卖不掉的。

有一天大家把多年前的茶拿出来试品,发现味道居然比从前好了很多,人们这才对老茶有了认识。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九十年代中期,邓时海先生够入了很多老港仓茶,一时砸在手中无法解套,便出了部产品推广手册式的茶书,一个无心的著作,阴差阳错地掀起了台湾一股普洱茶热潮,邓时海先生也成了普洱茶界教父级的人物。回想当年,邓先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学现用,因为那时候找不到任何关于老茶的资料讯息。虽然有些漏洞,但他老人家对普洱茶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零二年后,大陆也随之掀起了一股普洱茶热,陈年老茶节节攀升,“新茶上市”地牌子被无情地撤下,掀起了全民藏茶喝老茶的热潮。

传统铁观音,大红袍,碧螺春等其他茶类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茶博览会变成了普洱茶专场交易会,茶叶店变成了普洱茶专卖店,普洱茶也占据了大半个芳村、马连道等国内大型茶叶市场,茶人们也以收藏品饮陈年老茶为荣。这是多么的可悲!传承千百年的主流茶品一夜之间被曾经只供边疆牧民,藏民,香港茶楼喝的最低端的“普洱茶”所取代。

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是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还是背离?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也许今后的时代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武夷岩茶不再辉煌,在送别他们的时候,让我们穿越时空,深思一下,传统意义上,古代先贤论茶,到底是什么审美标准?

中国茶,自古以恬淡为上。

明代茶家熊明遇在《罗蛤访记》中记载:“茶之味重,色重,香重者俱非上品。”早期人们喝茶,嫌茶味淡,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后来到了唐代,这种已经失去茶之真味的作法被文人雅士所排斥。陆羽《茶经》也对这种茶定义为“似渠中污水”。

由于时代的错位,陈年普洱茶史无前例地风靡起来,茶人的意识和行为已经背离了传统理念,不应打着传统的旗号宣扬老茶,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从来没有这样喝过茶,也从不喝这种茶!

如果把老茶刻意文化,那只能定义为“后现代茶文化”,这个群体也不应归纳在传统茶人范畴,而是“后现代派茶人”,邓时海先生首当其中是此潮流的泰斗级人物。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老茶热,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被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刺激的已经麻木了,梅花易数已经是个传说,在也体悟不到茶中最本真的那份含蓄淡澹之美。而老普洱茶凭借香港老仓所陈化出的樟香,参香,药香等最直接,最透彻,最张扬的口感引起了现代人的共鸣。

以今人的心态品茶,我们很难再与古人共鸣,但我们不能胡乱给传统扣帽子,也不能随意肯定或者否定老茶文化。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历史必将会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

总之,老茶非好,好茶也不一定非要老。

无量山普洱茶区与茶叶特点

普洱茶是云南地区一大特色产品,受到当地人与茶友的喜爱。普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此茶的保健功效与美容作用,同时还因为普洱独特的口感。茶叶的口感与茶区环境、水分、土壤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普洱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普洱有十二座茶山之新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而无量山也是普洱茶区,此茶区所产的茶样同样有自己独特的口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无量山普洱茶区与茶叶特点的说解:

无量山普洱茶主要产自云南普洱地区的景东县辖区内。无量山位于东径100°20'~100°45',北纬27°17'~24°54'之间,处在云南省中南部的无量山狭长山体的中上部,南北长约83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总面积为31313公顷山勢高峻,最高海拔3306米,最低海拔也在1000米以上。行政区划上,地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涧县和普洱地区的景东县。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中部,地跨北纬23°56'~24°29'。川河从西北方安定界入境向东南贯穿全县,以川河为界,西面属无量山系,东面属哀牢山系。景东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樊绰的《蛮书》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指当时南诏国的银生节度,其治所就在今景东县城。景东境内的古茶园、古茶树和茶马古道充分说明景东是古老的。景东县的茶园全在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山脉中,两山夹着景东县城。

无量山处于我国西部型气候区,主要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急流南支的季节性交替影响,其气候总的特点是: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四季不分。无量山周围的安定乡、漫湾镇、林街乡、锦屏镇是景东县的主要产茶乡镇。

据景东县的普查,全县13个乡(镇)、102个村民委员会、802个村民小组区域有老茶树分布。其中50100年的有32744.79亩。100年以上的有4394.13亩。相传,无量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茶种、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直到唐代南诏时期,无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树。据当地彝族世代相传,他们迁来无量山定居已经有57代了。无量山古茶山迄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无量山随处可见许多直径在30厘米以上、树高3-5米的大茶树,千百年来,彝族对无量山的茶树加以保护、利用,并不断新植、改造,使无量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至清代,无量山茶园面积达10万多亩,每年产干毛茶3000多吨,出本地加工外,还运往勐海、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再销往海内外。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销路不畅、税赋沉重等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渐衰败,同时,澜沧江流域的无量山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中心产地。其中,普洱无量山茶山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产茶叶经收购加工成各类紧压茶后,经缅、印等国销往西藏,或经缅、泰销往南洋。

无量山普洱茶品特点: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无量山普洱茶区与茶叶特点就介绍到这,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其实不同茶山在口感与外形上都有所差异的,如若不仔细看是很难区分的,云南地区任何一茶区的普洱茶都有独特的功效与作用,只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只有适合自己的茶叶就是一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