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存普洱茶普洱茶的保存要注意三大关键

存普洱茶普洱茶的保存要注意三大关键

2019-07-15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为了保持普洱茶的品质,古人有“或与他物同器,则杂其气而不堪饮矣”的警语。其实普洱茶的保存条件,是所有茶品中最为宽松的。

存普洱茶普洱茶的保存要注意三大关键

普洱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无论是客厅还是专有空间,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污染或香皂,蚊香,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即可。需要强调的是,新茶或陈期在30年以内的茶品,其储存环境应该保持通风干爽。

储藏器皿宜用陶罐,如果茶量比较多,可用陶瓮或陶缸。陶类制品有通风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存放普洱茶。缸口也不必密封,蒙上一层牛皮纸遮挡住灰尘即可。每过3-5个月将所储之茶翻动一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茶买回家中后不宜马上密封,要略透气。如果新茶存有较重仓味,可先将其置于空气中,待仓味散尽后在储存。无味或略有仓味的整筒饼茶,可将竹箬拆去,单饼储藏,也可以撕掉外包纸再储藏。整筒茶若无仓味,可在竹箬外用宣纸,棉纸或牛皮纸包裹,然后存放。这些包装纸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

如有幸买到陈年老茶或古董级老茶--这种普洱茶已属于有气之茶,收藏时不必再通风醒茶,放在包装盒中即可,想喝随时取饮,茶质,茶气并不见损。还可以将陈年老茶放入瓷罐中收藏,如为整筒购买,则包装的竹箬,纸张不要拆去,以护其气。瓷罐呈半密封状态,能持续保持老茶香气与活性。也有人为保护古董级老茶的茶气,将其用食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储放。

通常,普洱茶的保存要注意以下三大要点。

一、流通的空气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何仕华说,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普洱茶挂置在阳台上,这样放置的茶,茶气都给吹走、茶味都给吹散了,饮用起来感觉淡然无味。所以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另外,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因此,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或其他有生活异味或工业异味的环境里。

二、恒定的温度

普洱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不用刻意地人为创造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就好了,最好是长年保持在摄氏20—30度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什么时候,普洱茶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

三、适度的湿度

“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何仕华说,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对于即将饮用的紧压茶,可先将其外包纸去除,整片剥开,拆散,置于陶罐中以除仓味,这种做法被称为“回润”或“醒茶”,时间视具体茶品从一周到两个月不等。醒好的茶还要用纸包好,置于陶罐中,以便随时取饮。

喜陈年饮品及食品者应皆知,不论存红酒、泡药酒、酿陈梅,材料与制作重要,但存藏更是关键,不同的环境与容器,对其品等高下之影响不可忽视。所以上上品的陈年普洱茶决非只要茶材优、制作佳,而随意放在一般环境之通风处可得。就个人经验归纳此存茶五要:恒温、恒湿、不见光、无杂味、喜热闹。上上品之陈年普洱茶,除茶材与制作讲究外,更要有和缓的后发酵存藏。故前三要皆为此。存茶者皆知,适当的温度与湿度对茶的重要性,但却常忽略了稳定的温度与湿度更有助于和缓的后发酵,光线当然也不能被轻忽,与前二要理同。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的十大谣言(1):生茶性寒?

  文献多认为普洱茶性温

 

  性温热、性寒凉是一个中医概念,无法用仪器量化,我们先来看看史籍记载上是怎么说的:

 

  "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本草纲目拾遗》引《云南志》

 

  "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易于他产"——《元江府志》

 

  "普洱茶,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梵天庐丛录》

 

  所以,在古人的评述里,普洱茶是性温的。有人会说,这有可能说的是熟茶啊,熟茶是温性的。这您就是不懂普洱茶历史了,我们现在所谓的渥对发酵而成的熟茶,是70年代后才发明的技术。

 

  普洱茶甚至可以驱寒?

 

  《梵天庐丛录》上拿普洱茶和龙井相比,犹如杜甫之比李白,换句话说,相对于龙井清新飘逸的风格,普洱茶是走厚重博大一路的。而且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普洱茶不仅不是寒性,还是驱寒的:

 

  "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滇南见闻录》

 

  "消食散寒解毒"——《普洱茶记》

 

  "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思茅厅采访》

 

  现代人普遍认为生茶性寒凉

 

  既然古代到近代的文献,多认为普洱茶性温,甚至可以驱寒,那么为什么到了现代却普遍认为生茶性寒呢?而且这个观点同样有许多例证来证明。比如胃寒或者脾胃不和的人,喝多了生茶,那是相当不好受,喝熟茶却胃里暖暖的,一片和谐。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有次看一位茶界前辈发表在普洱杂志的文章,其中有个观点:普洱生茶性寒凉,味苦;其品质愈差,寒性就愈大,苦味就愈大、愈浓。老牛登时脑中灵光一现,郁结心中多日关于普洱茶性温还是性寒的疑问,仿佛有了一个方向。

来源:牛人喝普洱

如何购买到做工中正、质量合格、性价比又高的普洱茶呢?

  怎样才能买到做工中正、质量合格、性价比又高的普洱茶呢?


 

  我们和世界的联系并不是物和物的连接,而是人的意识和外在事物的联系。所以,得先有正知正觉,认识到真实的真相,才能和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

 

  如果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世界只是眼镜折射出的颜色。在辨识茶上,亦复如是。所以,得放下所谓山头、品牌、故事的概念!!!!这个很重要,因为山头、品牌、故事、来路并不能代表具体茶品的质量。就事论事、就茶论茶,才能按具体的产品定价。

 

  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供茶友在购买普洱茶时参考:

 

  一、先不管山头、树龄、品牌、故事、来源,因为这些只是一个概念,和所买茶的品质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个山头有很多等级、茶种;一个品牌有高中低端茶品;故事、来源当作茶余的闲聊好了,这个更不靠谱。我告诉你五百年树龄,你就信了?其实茶农也弄不清自己的茶树有多少年了。一片林子里的古树也不是都是一个年份的,难道用了加权平均去算树龄?

 

  放开概念,只针对具体的茶。

  二、多试几次,因为气候、冲泡方法会影响茶的表现,身体状态也会影响口感。如果遇到心仪的茶,也可以买单饼或者试茶装多试几次。

 

  三、比较!!!多对比几个市面上的品牌,因为这些品牌在市场上有比较大的流通,在定价上因为市场博弈会有一定的市场尺度。在此列举几个品牌做参考:大益、合和昌、润元昌、今大福、福今、岁月知味、陈升号、老同志等,特别可以推荐的是今大福的茶品,其滋味中正,在做工和茶青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举贤不避亲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当有了更多的茶品做比较,才能避免盲信和盲目。很多价高的茶其实并不然,但套上故事、来源、纯料、山头等光环就熠熠生辉,身价直升。

 

  四、普洱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后期陈化,所以在选购普洱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后期陈化。影响陈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制茶工艺”。制茶工艺正确,才能保持茶叶生物酶的活性,使茶叶在后期存放过程能进行后期发酵。

 

  这个部分比较难掌握,列举一些制程不正确会造成的缺点供参考:

 

  茶汤不润,呈干涩口感。泡到尾水时,不是润甜,而是有纤维质般的粗糙感。

 

  干苦,甘甜度完全不能感受到。

 

  只是清甜,而没有茶应有的苦、涩、滋味综合平衡的饱满。

 

  茶汤滋味不均衡,只有比较单一的特点突出。

 

  茶底不柔软,没有弹性,呈干硬状。

 

  香气高扬不内敛。

 

  茶底青绿,或者偏红。

 

  可以试试同一体系里前几年的茶,看看其变化,作为参考。另外,还需要找不同体系同一年份的茶进行对比,这样可以更全面。

 

  五、如果有茶缘,遇到不讲故事,能够认真对比茶、跟踪茶变化的人,可以经常一起喝茶,获得更多实践的口感经验。放空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但不能盲信。

 

  还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请小孩子或者对茶没有研究的人帮助自己鉴别,泡给孩子喝,让TA说出直接的感受和比较。小孩子因为没有什么外在的概念,会比较准确地描述茶的品质。

 

  有些茶友在家泡茶给家人喝,忽然换了一个等级低一点的茶,家人马上说:“怎么不好喝了?”当只用口而不用脑喝茶时,是最直接的。

普洱新茶为什么不耐泡?

普洱新茶为什么不耐泡?

 

普洱新茶不耐泡?相信很多茶友会有遇到过,最开始喝的时候“香气、滋味”都不错,但是泡了没几次就没味了。这个问题相信不管是茶商还是喝茶人都会有,明明在选茶的时候,茶汤冲十泡以上都依然耐泡。压制成饼茶,就变了味道。一开始自己也很疑惑,毛茶和压制成饼的茶,有时候会有很大的差别和悬殊。

 

首先,毛茶从鲜叶采摘到制作完成,再到晒干,高温会使鲜叶中芬芳物质挥发,鲜叶中酶物质停止转变,这时经过阳光,完成的时间最多10个小时。茶叶从鲜叶到杀青缓慢的干燥,茶性是最为浓,不论滋味,香气,都是很好的。所以大多数人,喝到毛茶,觉得不错就会大批量采入,结果发现蒸压成饼以后,大失所望。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干茶成饼,首先需要高温蒸汽蒸压,蒸汽需要高温,才能短时间使茶叶变软,便于压制,高温蒸汽首先使茶叶含水量增多,其次使茶叶中的物质再一次进行转化,这时候的茶性是不稳定的。

 

成型后,不论自然晾干,还是烘房适度的烘干,短时间要使紧压茶干燥,这段时间其实是很短的,而茶,本就是需要沉淀,慢慢来。喝茶的茶友都知道,新茶买回家,大多数人会选择半年之后再开汤,茶叶滋味会很适中均衡。

 

很多茶友买到新茶,想尝鲜,打开新茶,撬开来喝,此时也许茶饼刚包好面纸,经过高温蒸汽,或是适度烘干,茶性并不温和,通常会在前四泡显得香气浓郁,滋味浓强。这点茶友可以回想一下。到7泡之后,茶味就开始减淡。

 

这时,大部分人对于茶,或多或少就失望了,因此,可能会错过自己本该有的好藏茶,

 

交流下来,一些茶友喝新茶会加多冲泡次数,不管茶的浓淡滋味如何,看看喝到十泡之后,茶汤中是否还有滋味。

 

普洱茶的几次制作之间,高温的作用,对于茶,有好有坏,并不是茶叶的内含物质,或者是茶叶的制作工艺出了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二次高温,致使茶性不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