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喝法用平和的心态喝普洱茶

普洱茶的喝法用平和的心态喝普洱茶

2019-07-17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普洱茶在大类上分为生茶与熟茶,这两类茶在性味上是有区别的:生茶性苦微寒,熟茶性温甘。所以很多人喝了普洱茶后的感觉大不相同,这和人选择的茶品...

普洱茶在大类上分为生茶与熟茶,这两类茶在性味上是有区别的:生茶性苦微寒,熟茶性温甘。所以很多人喝了普洱茶后的感觉大不相同,这和人选择的茶品和体质是有很大关系的。下面就相关的一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因本人所知有限,所以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和指正。

一、与胃相关的

按中医上讲,胃部诸症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肝胃不和型:胃脘疼痛及胁痛,时有泛酸,嗳气频,喜叹息,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滑。②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③胃阴不足型:胃脘隐隐灼痛,口干不欲饮,纳差,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有裂纹,少苔中或花剥苔,脉细。为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又根据有无兼证将肝胃不和型分为单纯气滞、兼郁热、兼血阏3个亚型;将脾胃虚寒型分为单纯虚寒、中虚气滞两个亚型。

根据上述的辩证关系,我认为一般肝胃不和兼郁热、兼血阏的朋友是不太适合饮用熟茶的,而饮用生茶对相关病症则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人则适宜饮用熟茶,过量饮用生茶则会加重病症的临床反应。

二、与体质相关的

现代中医提出了以下八种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

阴虚体质的特点,大多具有身体消瘦、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失眠或盗汗、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无力等症状。

阳虚体质多因阳气不足,脏气功能衰弱所致。症见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口淡不渴,便溏乏力,少气懒言。

气虚体质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面无光泽,少气懒言,疲倦无力,食欲不振,不耐劳动,稍动即头晕、气短、自汗,平时易感冒。

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瘦弱且面色苍白,唇色、指甲颜色淡白,并且还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状。女性还会伴有月经颜色淡且量少的特点。

阳盛体质的人多表现为形体壮实,面赤烦燥,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熏臭为其特点。

血瘀体质的人多为面色晦滞,体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痰湿体质特点是,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


气郁体质特点是,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喜叹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其中阳盛体质、血瘀体质是不适宜饮用熟茶的,所以有部分朋友说喝过普洱茶会感觉上火:嘴上起泡、脸上长痘痘、便秘等,如果实在喜欢饮用熟茶,可以冲泡时加一点杭白菊、荷叶等清热解毒的东东,冲泡方法上用快速冲泡,茶汤宜淡不宜浓,白天也可配一点生茶饮用,达到茶性上的平衡。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则适宜饮用熟茶,如果根据自身情况在茶中适量加入一点西枫斗(石斛)、西洋参饮片、红参饮片等则养身效果更佳。体质的特点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至于最适合喝那种茶还是要根据自身综合的情况,普洱茶也只是起到一种辅助保健的作用,平时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以及休身养性才是最重要的。

三、与气候相关

清代皇宫就有“夏饮龙井、冬饮普洱”的说法,这大抵也是追求一种茶性与自然变化的一种平衡。但是在冬季,一般气候都比较干燥,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到了隆冬季节,大家都喜欢多吃些牛、羊肉等温补的食品,在调味品上葱、姜、蒜、辣椒等辛热之物也用得比较多,吃多了自然也会有些上火^_^。这时适量饮用一些生茶,即可消食解油腻,又可解毒去火。所以说,饮用普洱茶也不是绝对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区分生、熟的,我的建议是还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饮食的习惯进行自我调节。

四、关于减肥

普洱茶的减肥功效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都有一定的减肥功效,但说是生茶效果好,还是熟茶效果好,这我认为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稍微了解一些普洱茶的人都知道,过去的熟茶也是生茶经过长期的陈化由生转熟的,现代工艺的熟茶只是通过人工发酵的方式加快了这一进程。因为市场的需求不同,而且消费层次不一,所以市面上普洱茶品的档次和品种也比较多,价格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您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进行选购,不要盲目跟风。

五、最后要说的

上面已经说了,普洱茶的价位很多,但并不代表高价的就一定是好茶,毕竟这个年头JS太多了,造假的大有人在。关于“市场上90%的普洱茶都是假的”的说法,主要就是针对陈期比较长的老茶(20~30年以上的茶),原因就是这种茶市场价格极高,造假的利润空间非常大;另外造假手段主要就是仿冒大厂的商标或者包装,或以台地茶料充当乔木茶料甚至古乔木茶料。鉴于陈年普洱茶的真假和优劣鉴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有极大的困难,建议大家购买时尽量找信誉好的商家,购买后多请教懂行的人或者请他们一起品饮。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也有保质期?

  普洱茶是在茶类里面最特别的,因为普洱茶正好与普通的茶相反,存放的越久,茶就越好,因为它在这期间进行发酵,这样会产生很多对人体很好的物质,所以普洱茶存放的越久越好,您尽可以存放在小袋中。

 

  普洱茶特有的品质和陈香是在存放过程中后发酵形成的,一定时间后普洱生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趋向于理想化,但是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存放,这也必然降低其品质。

 

  品质达到至优的普洱茶,仍一味的无限期的存放,必然使其茶叶中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故在普洱茶的存放过程中应视情况而定,一般新的生茶可以存放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而对于发酵过的熟茶不需要几十年,一般2-3年的存放就能升到较好的品质风味了。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但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

 

  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看它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再冲饮。过了期的茶叶可以泡完放花盆里当花的养料.还可以晒干做枕头,代替荞麦,茶叶做的枕头对睡眠有好处。

常喝普洱茶让你拥有吹弹可破的肌肤茗茶

普洱茶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茶,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特别的历史经历赋予它神秘的文化,时光的变迁,让普洱茶散发着独特的东方韵味。普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消食、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 等功效,是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

1、深层排毒

熬夜通宵、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因素,让便秘成为了一种现代人的通病。便秘会导致身体毒素得不到排出、口臭、痘痘等健康问题。普洱茶特别适合有便秘困扰的人群,能够调节肠胃功能、解毒,通便。

2、摆脱暗沉,使皮肤恢复白皙

普洱茶最大的功效是消脂、降低血脂含量,使血管舒张,从而加快血液循环,解决了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皮肤暗沉及各种恼人的斑点。

3、减肥紧肤

国际上的权威医学专家对普洱茶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长期饮用普洱茶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脂类化合物和胆固醇,达到减肥、降脂、降压的功效。

4、延缓衰老

普洱茶的原材料是云南大叶种茶,其所含有的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的茶类,儿茶素、茶多酚是帮助抵抗衰老的主要成分,所以普洱茶的抗衰老功效明显高于其他茶类。并且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大分子多糖类物质转化成了大量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维生素C成倍增加,这些成分可以提高人力的免疫力,起到了很好的养生作用。

本文版权归厦门聚祥春实业有限公司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手工做的普洱茶有何优点

普洱茶的制茶有分手工制茶和机器制茶,在机器化批量生产的今天,传统的普洱手工制茶工艺基本在抛弃,但其实,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手工制茶工艺的突出优点,却是机器生产所不能及的。

  1、手工茶松而不散

  机器压的铁饼,给人们在用茶刀撬茶时非常不方便;特别是青饼不利于自然发酵,外面的变黑,里面的基本还是青。想到以前一些老的茶庄做的手工茶,从饼、包装、棉纸、竹壳包装,给人一种精致和舒服的感觉。所以等到喝老茶时,就会让您感觉到松而不散的真正意义。

  2、茶阴干非常容易

  茶饼做好后,是要放在架子上阴干的,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果这个过程阴不干的话,以后会影响茶的存储。特别是现在有的茶厂,为了急于赶订单,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这是对普洱茶后期发酵非常不利的。特别是机器制的铁饼,茶心里面是不容易干。听以前的手工做茶人讲,一般茶要放在架子上凉6个月左右,现在30天有的就收工了。可想这些茶以后会有什么变化?

  3、卫生条件和用心程度

  有的人误以为手工茶不干净,或许只是人们对农村的一种看法。手工做茶,有的人一天只做30个饼,慢工出细活,从挑料,蒸、压、凉、包、每一个环节所付出的时间是让您想不到的。如果放在机器工艺里,人们只在乎完成工作,不在乎茶做得如何。这从本质上就有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