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绿茶的品饮大致的程序介绍及详细步骤

绿茶的品饮大致的程序介绍及详细步骤

2019-07-29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我国绿茶产地分布广泛,历史悠久,形成了不尽相同的绿茶冲泡方法。一般来说,六大茶类中,以绿茶冲泡技法最为简约,然而又较为复杂。简约是出为用玻璃杯、瓷杯、甚至瓷碗等就可以冲池;复杂是出为绿茶的产地不一,品类繁多,在品种、外形、内质及细嫩程度等方面都有差别,真正要冲泡好一杯绿茶是不容易的。

绿茶的品饮大致的程序介绍及详细步骤

(1)选具:大凡高档细嫩名绿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为佳,而且无须用盖,如此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池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香滋味。

(2)洁具:即以开水冲泡洗净选好的茶具,以充实茶艺过程,平添饮茶情趣。

(3)观茶:绿茶名品,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龙并、南京而花茶、蒙顶甘露等,外形干姿百态,放沏泡前,先欣赏其外形。将待沏泡茶叶倒在茶罐盖子上或干净的白纸上,于明亮且光线均匀处,欣赏茶叶的形态风格,或紧细或粗壮,或挺直或卷曲,或扁或呵,或张或弛,或柔或刚等,尽收眼底。再细看其色泽、光滑度、匀整度等。当然,观茶是对名茶而言的。

(4)泡茶:用小匙撮茶入杯冲泡,加入员视杯子大小而定,250毫升容员的杯子,一般置3—4克茶叶为宜。先将暖水瓶中的水倒入小水壶中,使水温赂冷却至85℃左有,提水壶,使水柱沿杯(碗)壁四周倒入至容器总容量的1/4左有,静置约1分钟,使于茶吸胀松软,便于香味成分之浸出。此时,由于加的水量尚不多,茶香最易散发19I来,故应乘热闻杯中之香气。然后,手提水壶忽高忽低冲水,重复三次,俗称“凤凰三点头”,借水的冲力,使杯中的茶叶上下翻动,使菜场上下浓度一致。碧螺春等特别细嫩的茶叶,沏泡时最好在杯中先例人开水,冉加茶叶,如此可较好地避免国茶叶被“烫熟”而使汤包变黄的现象;同时,茶叶吸水后慢慢下沉,冲池充分又便于观赏,香气、汤色等品质效果也能更好地显现。

(5)赏茶:这是针对高档名优绿茶而言的,在冲池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杯中茶叶的舒展,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像,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6)饮茶: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吸味,以感惰茶的真味。 绿茶冲泡,一般以2—3次宜。若需冉饮,以重新置茶冲池为宜。

有用+10
分享

2014的西湖龙井困惑?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茶事。又到阳春三月,又到西湖龙井开采季,万众瞩目的绿茶皇后,往年此时,天价拍卖屡现不鲜,而今年却鲜有耳闻。据市茶业协会统计,今年明前西湖龙井每斤售价比去年同期下降两成。

  西湖龙井价格回归理性,市场竞争更是品质竞争

  2001年,头茬西湖龙井明前茶,从茶农手里收购来的价格约400元/斤,最终上市的价格为700元每斤;2006年,头茬西湖龙井上涨到3600元每斤;在维持了3年左右后,2010年,龙井头茶首次破万;2011年,上涨到3-5万元每斤;2012年的最高拍卖价格甚至达到12万元。然而,这条笔直上升的曲线终于在去年出现了回落。

  关于西湖龙井价格下跌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在扭转,有人认为是市场本身原因占主因。对此,龙牌西湖龙井负责人王志强反而有不同看法,“这是正常回落,任何产品都脱不了价格与价值规律约束。回归理性的价格,才不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龙牌西湖龙井负责人王志强表示。价格回归,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肃清市场,2013年的销费趋势调研显示,西湖龙井包装开始走向简约,不再动则“豪华贵气”。没有包装价格“虚张声势”,减少不愁卖的关系户,剩下的就是产品品质竞争。

  消费者难买真品,产品追溯成众望所归

  价格下降,对消费者带来的直接影响,有利有弊。脱离奢侈品高价的西湖龙井,让更多消费者愿意花钱尝鲜,这也间接扩大了市场需求,但降价也让部分茶商想尽办法控制成本,如此消费者可能更难买到真品。

  “就想买来尝尝,也给朋友送些,在杭州工作送西湖龙井也觉得体面。但是买到的是不是真的就很难说了,担心买的不好,钱花了也得不到好。”在杭工作的张女士说起买茶送人,颇感担忧,西湖龙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然是有它独特之处,受特定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微量元素、光照等因素影响,西湖产区一级保护区也不过是“狮龙云虎梅”五个地点而已,如何能清楚知道茶叶来源?

  龙牌西湖龙井今年全面推行产品透明化,真正实现消费者对产品可追溯的愿望。龙牌起于灵隐,要求所有茶叶必须来自明确的产地,专注西湖龙井龙一级保护区:“狮(文翁家山)、龙(龙井村)、云(梵村云栖)、虎(满觉陇)、梅(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以及西湖产区龙坞龙门区域的地道优质的西湖龙井茶叶,专注纯正的群体种及龙井43为两大西湖龙井品类,龙牌西湖龙井均由资深茶师及炒茶王手工精心炒制,多层严格筛选,全面、透明、公正向爱茶者展示西湖龙井的正统品质。

  “从事茶业多年,正统始终是我们坚持的标准,今年我们将全面做到产品可追溯问题,从茶叶采摘地点,到炒茶师,到上市销售时间,一一对应,每罐茶叶都能清楚知道来源。”王志强说。

   坚持做正统西湖龙井,茶农不愁卖茶

  往年即使茶叶价格一路飙升,也总是听到茶农感慨好茶愁卖,今年家住翁家山世代种茶炒茶的张大伯却一改愁容,感慨万千。“我们正宗西湖龙井3000元一斤,外地茶才1000元,长得也像西湖龙井,每年人工成本都高,一个采茶工一天要近两百工钱,还有吃住和来回车费,一个炒茶师一个月要六七千,怎么竞争得过人家?今年茶叶直供龙牌,价格也合理。”张大伯说,他与龙牌签订“公司+农户,专属茶园专供”的农商合作,省心也省事。

  据了解,龙牌已经与西湖龙井与西湖一级保护区“狮龙云虎梅”及龙坞龙门坎产区的指定茶农签订专供合同,并从茶园有机无公害管理、采摘、手工炒制、筛选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包茶叶都有对应的出处。

喝绿茶的好处可补脑提高记忆力

喝绿茶对身体有许多好处,最近瑞士巴赛尔大学研究发现更多喝绿茶的好处,绿茶萃取物可帮助提升脑力,让大脑认知功能变得更好,尤其是对工作记忆更有好处。

在过去,多数学者多半针对绿茶防癌功能进行研究。最近几年,不少学者开始研究绿茶对人类大脑的好处。有些研究发现,绿茶似乎能帮助提升认知表现,不过医界还不太清楚背后原因。

绿茶萃取物可以让大脑工作、连结更有效率,这代表大脑各部位更能紧密合作,因为大脑连结更加顺畅,认知表现自然也提升不少。研究人员发现,当受试者食用绿茶萃取物后,工作记忆表现就变得比较好。

研究人员让男性受试者进行工作记忆测试,他们进行测试前要先喝杯含绿茶萃取物饮料。在他们喝饮料前后,研究人员以核磁共振摄影(MRI)观察这些人大脑活动情况。结果发现,饮用绿茶萃取物后,大脑顶叶与额叶皮质?生了更多连结,受试者的工作记忆表现也提升不少。

绿茶也许可以提升大脑短期神经弹性,让大脑神经更具可塑性。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结果往后或可应用于治疗失智症等神经失调疾病、帮助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缺损。

绿茶膏的诞生

绿茶膏的诞生!生物学家陈杰先生从故宫保存上百年的普洱茶膏中获得启示,开始了对普洱茶膏的研究。并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对清代宫廷茶膏的制法进行模拟,即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法——如今它是“蒙顿茶膏”品牌的独创工艺。在此基础上陈杰先生又因清代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一句话“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开始了“绿茶膏”的研究,并从中成功提取了茶叶中所含的叶绿素。研究也证明叶绿素对人体具有极佳的保健功效。

“绿色者更佳”出自中国清朝著名药物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

这句话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普洱茶膏有解酒的功效;二是普洱茶膏有两种,一种是“黑如漆”,另一种是“绿色者”。显然,赵学敏认为“绿色者”优于“黑如漆”。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疑惑:一是从历史记录来看,除了赵学敏提到“绿色者”之外,再没有任何资料可供考据与借鉴,所有涉及普洱茶膏的文献中也仅有赵学敏提到的“绿色者更佳”这五个字;二是从文物的考证上,如北京故宫留存的普洱茶膏也没有一款为“绿色者”的茶膏,缺乏物证的条件;三是从现代普洱茶膏的研发中,无论是对清朝宫廷茶膏制作工艺的破译,还是云南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大锅熬制,最终产品都指向“黑如漆”。换句话说,这些工艺是无论如何也制作不出“绿色者”的。

“绿色者”是普洱茶膏吗?

“绿色者”是对茶膏外观颜色的描述。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绿色与茶叶中的叶绿素有关。并且,这种叶绿素一定含量很高,使其外观呈现较明显的绿色特征。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普洱茶在加工的过程中,经过了揉捻与晒青工艺后,茶叶中大量的叶绿素被分解。所以,以这种传统工艺制成的毛茶,甚至是紧压后的青饼、青砖、青沱等,都呈现灰褐、灰黄、灰白等几种颜色,鲜有绿色存在。那么用这些毛料制成的茶膏是不可能出现“绿色”的。可“绿色者”的这个“绿色”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茶叶原料角度分析,在茶叶的六大类别中,接近于“绿色者”的茶叶唯有绿茶。因为绿茶在鲜叶采摘后,立即进入高温杀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起到脱镁、脱酶的作用,中止了这些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尽最大可能保留鲜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如果按照这种工艺去推演,能够制作出

“绿色者”茶膏的原料只有绿茶,而以绿茶为原料制作出的茶膏应是绿茶茶膏,与普洱茶无关。但它为什么又称为“普洱茶膏”呢?

是赵学敏错了?或者说是一次疏忽?

综观赵学敏一生的经历,尤其是仔细研读《本草纲目拾遗》这部药学经典,再加上对“绿色者更佳”前后文字的逻辑推理与研判,可以肯定地讲,赵学敏所说的“绿色者”茶膏就是专指普洱茶膏。由此,我们也获得一种新的信息:中国古代的普洱茶膏,不仅有“黑如漆”,还有一个特殊品种——“绿色者”。

敲开了“绿色者”茶膏神秘的大门

2009年,蒙顿科研人员在尝试将月光白(普洱茶中一个特殊的品种)进行脱咖啡因的试验中,误将茶叶内含的镁一并脱除,这一过程同时也使多种酶失去了活性。在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验中,经过比对,发现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不脱咖啡因的产品。虽然过去在对普洱茶的检测中都发现了叶绿素a、叶绿素b的存在,但其含量都很低,不能成为外观的主导颜色。并且,叶绿素b的含量大于叶绿素a。蒙顿在后来推出的月光白两款茶膏中,其月光美人(脱咖啡因的月光白)中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月光白茶膏。相对“绿色者”而言,它仅仅是个开始,是初始阶段。

2010年,蒙顿技术人员在与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的交谈中,偶然接触到一个话题:能否用云南的普洱茶制作出类似日本的抹茶。初谈这个话题,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同样来自对普洱茶颜色的判断,一个原料都呈现灰褐色的茶叶,不可能制作出翠绿的抹茶。但刘湘云董事长的另一句话却提醒了我们: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其颜色的绿色度远高于日本的小叶种。它能做出翠绿色的抹茶,云南的大叶种为什么不能?

或许,柏联与蒙顿都属于在技术层面比较认真与执着的企业。随后,就在云南景迈山柏联普洱茶庄园进行了云南大叶种抹茶试验。在对茶叶的鲜叶进行脱酶之后,再经过超微粉碎与细致的研磨,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的抹茶初试成功(因知识产权的原因,技术环节不能详述)。其品质高于日本的抹茶,外观颜色呈翠绿色,溶水后则表现为墨绿色,各项指标均优于日本产品。同时,这个试验也使蒙顿在研究“绿色者”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蒙顿沿着这个思路,又从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中首次萃取了叶绿素的冻干颗粒(其颜色为墨绿色)。

接着,蒙顿又采用云南最著名的茶区之一班章原料(春尾夏初)开始了“绿茶膏”的实验。原本想借用抹茶脱酶技术应用到“绿茶膏”工艺中,但后来发现,经过这种脱酶技术,表面上能使茶膏维持“黄绿”颜色,但后续的变化因为没有酶的参与而终止了。这就如市场上冒出了很多所谓“生茶膏”一样,无论裸露在空气多长时间,甚至是吸潮后变软、滩堆(非固态,可流动性),颜色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品质也是逐渐走低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水提方法所致。这种做法不仅使普洱茶膏因为失去了“酶”而丢失了茶的“活性”,也使茶膏的品饮价值大打折扣。其实,这种工艺来源于中药提取,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浙地区很多企业尝试用这种工艺制作绿茶粉(归类为固态速溶茶系列),但后来逐渐退出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品质。我们知道,普洱茶的灵魂在于“变”,是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同样,普洱茶膏也是如此。缺少这一特性,普洱茶膏的魅力也会荡然无存。

大叶种茶的叶绿素萃取,因为是以叶绿素团(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等)为主,可以采用脱酶的技术,但绿茶膏恰恰要将酶保留,做为储备,待日后陈化过程产生动能,并发生作用。

于是,将脱酶的环节改变为使酶保留并暂时休眠,成为“绿色者”茶膏的关键技术。茶叶中的“酶”绝大部分在65℃失去活性,也是“脱酶”的方法之一,但在15℃以下环境中则处于休眠。蒙顿就是采用低温方法,再加上其它工艺进行配合,制取了当代首款“绿色者”茶膏。因为这款茶膏所用原料为云南班章寨的鲜叶,故取名为“班章贺岁”。它有两大特点:

1、外观首现“绿色”特点,准确地讲,是黄中偏绿(传统颜色称为黄绿色,波长约在570-560nm)。

2、独有的外形为“皮夹镶”。由于“绿色者”采用低温制取,且除水工艺在负压下进行,并将温度从低向高梯次过渡,自然形成表面结皮现象。其“皮”与“镶”也呈两种颜色,外皮为黄中带绿,内镶为咖啡色。这一独特的现像为工艺所致。但存放时间超过一年,或存放环境温度在30℃以上,外皮颜色也会转为深黄。但此时茶膏冲泡后,茶汤呈现桔红(相当于传统茶存放10年以上),厚重感提高,没有苦涩,甜感增加。如将茶膏裸露在自然环境中,仅需一年,从内而外转变为红褐色,厚重感更强,极为顺滑。这一切,不仅表现为一种“活”,也在彰显它“变”的特性,更多的是在品饮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品质的提升。

应当指出的是,“班章贺岁”虽然作为“绿色者”的首款产品初战告捷,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仍是“绿色者”初级阶段的产品。很多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比如它的外观颜色,没有实现以绿色为主,主要原因是缺少现场加工的制备条件。茶叶鲜叶采摘后如能马上进入低温萃取环节,可能实现“墨绿色”的颜色。无奈,鲜叶从采摘再运到昆明,再空运至大连,既便使用密闭的保鲜袋,但时间已为10天左右。叶绿素a在这期间被降解很多(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虽有损耗,但低于叶绿素a(叶绿素b呈黄绿__色)的降解。

实际上,蒙顿在2012年,沿着这种思路,又相继用福建的白茶、铁观音、浙江的龙井茶,制作出白茶茶膏、铁观音茶茶膏和龙井茶茶膏,将这一“绿色者”技术延伸到其它茶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凭什么说“绿色者更佳”呢?

“绿色者更佳”是相对于“黑如漆”而言。主要的焦点在“绿色”上,而这个绿色又指向了普洱茶的叶绿素。我们知道,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

茶叶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是由甲醇、叶绿醇与卟吩环结合而成,是一种双羧酯化合物。叶绿素a分子式:C55H72O5N4Mg;叶绿素b分子式:

C55H70O6N4Mg。在颜色上,叶绿素a呈蓝绿色,而叶绿素b呈黄绿色。大叶种茶树鲜叶中叶绿素按季节不同平均在0.4%~0.9%之间,叶绿素a的含量为叶绿素b的2~3倍。这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区别于小叶种茶鲜叶的主要化学指标之一。

在普洱茶加工与储藏过程中,酶能引起叶绿素的分解破坏。这种酶促变化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类。直接以叶绿素为底物的只有叶绿素酶,催化叶绿素中植醇酯键水解而产生脱植醇叶绿素。脱镁叶绿素也是它的底物,产物是水溶性的脱镁脱植叶绿素,它是橄榄绿色的。叶绿素酶的最适温度为60-82℃,100℃时完全失活。起间接作用的有蛋白酶、酯酶、脂氧合酶、过氧化物酶、果胶酯酶等。蛋白酶和酯酶通过分解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使叶绿素失去保护而更易遭到破坏。脂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可催化相应的底物氧化,其间产生的物质会引起叶绿素的氧化分解。果胶酯酶的作用是将果胶水解为果胶酸,从而提高了质子浓度,使叶绿素脱镁而被破坏。

本来,通过酶促变化对普洱茶后发酵是一件好事,可赵学敏为什么偏偏认为“绿色者更佳”呢?

赵学敏所处的朝代为清朝,科技相对落后,不能明确指出绿色代表什么,更不能指出绿色是什么物质,那时,连叶绿素这个词都没有,更不要说具体的功效了。我们猜想,他在当时那个年代,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这个“绿色者”好,怎么个好法,他无法表达,只能用“更佳”两个字概括。

站在今天的生物医学角度,对叶绿素的研究已超过一百年的历史。科学家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了诸多叶绿素对人体的好处,相关的研究报告也以上万份之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家。综观他们的研究,你会发现叶绿素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多达几十项,但最主要的是围绕四方面内容进行。

1、造血功能

诺贝尔得奖人Dr.RichardWillstatter和Dr.HansFisher发现:叶绿素的分子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分子在结构上很是相似,唯一的分别就是各自的核心为镁原子与铁原子。因此,饮用叶绿素对产妇与因意外失血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2、解除体内药物残渣

营养学家BernardJensen博士指出,叶绿素能除去杀虫剂与药物残渣的毒素,并能与辐射性物质结合而将之排出体外。此外,他也发现一般健康的人会比病患者拥有较高的血球计数,但通过吸收大量的叶绿素之后,病患者的血球计数就会增加,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

3、养颜美肤

新英国医药期刊曾经做过这样的报导:叶绿素有助于克制内部感染与皮肤问题。美国外科杂志报导:Temple大学在1200名病人身上,尝试以叶绿素医治各种病症,效果极佳。

4、解酒功能

叶绿素本身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茶叶鲜叶加工中,叶绿素已经水解成亲水性叶绿酸,形成茶绿色素(Teagreenpigment,缩写TGP),它是由少量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盐或叶绿素锌钠盐为主体,还含有黄酮醇及其苷、儿茶素氧化聚合与缩合产物和酚酸及缩酚酸等。对乙醇有分解作用,更主要的是加速代谢作用,使乙醇快速排除体外。但这也与个人体质相关联。围绕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弱一些,民间共识大于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