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熟茶会消失吗?

普洱熟茶会消失吗?

2019-08-16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普洱熟茶会消失吗?

  普洱茶吧网资讯:1973年,普洱熟茶面世,很多茶友认识普洱茶都是从熟茶开始的,大部份是从老茶头开始喜欢上普洱。可如今在山头茶热浪下,熟茶显得冷清寂寞,好熟茶真是难找。

  那些曾经的“勐海味”已经在退云,曾经的干仓醇香正在消融。不管是勐海7572,中茶7581等都提不起茶趣!

  最主要的原罪还是“山头茶古树茶”热潮,好的原料基本全部被人囤积做生茶;勐海本地料在熟茶配比例中降到10%左右。熟茶中的配料(老熟茶)已经无料可配用。如今喝起新的熟茶,让众多熟茶粉丝们大失所望!

  粗制滥造也是熟茶消退的原因,大益推广熟茶功不可没。可是这几年熟茶基本靠“炒”,没有真正进入品饮市场。过份追求几千吨的产量,让熟茶市场平淡无奇。

  相比高价古树生茶,其实古树熟茶茶友也是很需要的,只是没有制茶人专心做好熟茶!
有用+10
分享

李文华品普洱:三厚的层次空间感


  从茶叶专业审评角度来说,通常滋味的浓强度表述,用到五个字,“浓、厚、醇、和、平”。

 

  如果用比率标度的办法,“浓”,表示强度最高,用100%表示,“厚”次之,用80%表示,其他类推,“醇”-60%,“和”-40%,“平”-20%,到了“平”的地步,就有平淡如水的感觉了,这种通俗的形容,不知茶友是否好理解。

 

  五个字,相互搭配,产生中间级别的浓强度描述,如:“浓、醇浓、浓厚、厚、醇厚、醇、醇和、和、平和、平”,其间的比率下降为5-10%,如果在加上程度副词的利用,如“尚”和“欠”,就构成了系统的滋味描述体系。

 

  普洱茶内含物丰富,是浓强度比较高的茶,多为“浓”至“醇厚”,当然,也有醇和的茶,历经岁月的茶品,可能归于“醇厚”或“醇和”,至于到“平和”或“平”的茶,其品饮就快到“无味之味”的境界了。

 

  “三厚”是我新创的一个名词,希望通过这个词,也即用“三厚”的分类或方法,来表述普洱茶的滋味或口感的特征,算是对传统审评术语的一个丰富。

 

  “三厚”是什么?

 

  品饮的艺术,狭义地讲,是以味觉体验为主的艺术,上升到“身体的体验”(如许多人讲到的打嗝-“肠胃的反应”、“茶气”-全身心的反应等),或者其他纯精神领域的体验,不是我这里想扩大涉及的范畴。

 

  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有许多艺术门类,有相同、相通或可以借鉴的地方。

 

  在中国传统的书画领域,有著名的“三远”之说。“三远”法,树造了多少代中国画与中国画家。

 

  书画,可以说是“视觉的体验”,品饮,是味觉的体验,莫不有相通之处,我的借鉴由此而来。

 

  中国山水画,对于绘画透视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三远”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所谓“三远”,主要是论述由于视点的不同,处理景物的差别和艺术效果也就不同,景物的空间感、立体感,乃至意境由此不同。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里,对“三远”是这样描述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为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郭熙把山水画的视线概括为三种类型,即高远、深远、平远。

 

  高远是由山下仰视山颠,因而山色清明,山势突兀,给人以明了之感;

 

  深远是由山前俯视山后,因而层峦叠嶂,山色重晦叠映,给人以深邃之感;

 

  平远则是由近山平视远望,因而山色有晦有明,景象渺茫,给人以平和冲澹之感。

 

  普洱茶,变化或风格特点是多彩的,浓强度以浓厚为主线,为了描述“层次感”或空间感,借鉴“三远”,就有了我的“三厚”。

 

  “三厚”者,高厚、深厚、平厚也。

 

  滋味“高厚”者,由如山下仰视山颠,清明,突兀......,仿佛欣赏珠穆朗玛一样,浓烈而有冲击力,这样的茶,代表者莫如班章了。

 

  滋味“深厚”者,由如山前俯视山后,层峦,叠嶂,深邃......,带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有深沉而持久的魅力,这样的茶,为良好配方茶具备的特点。自己的作品里,比较满意的是“岩韵青饼”和0622了。

 

  滋味“平厚”者,不用说,大家也猜得到,突出的代表是易武茶了,犹如自近山而望远山,景象缥缈,易武茶是如此不同一般!滋味醇,带着独具甜蜜的果香,在经历岁月后,其滋味的厚度会慢慢显出来,有些不可思议,确是这么神秘,这就是易武。(猜想:易武茶独特的鲜爽、及“果蜜”香覆盖了滋味的厚度,随着陈化,鲜爽物质的转化,其滋味的厚度方得以展现,未经科学测试,推论而已)。

 

  文/李文华:普洱茶国家标准GB/T22111起草人之一。04年11月-08年12月任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常务副厂长、主拼配师。大益茶多款经典茶品之发明人。09-10年习国学、悟茶道、访茶山。云南普洱茶集团总经理,首席拼配师。勐海宝和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招,判别春、秋普洱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散茶和紧压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

  普洱茶又因各种因素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如按时节分为普洱茶春茶和秋茶,那么普洱茶春茶和秋茶要如何区分呢?

 

  一、普洱春茶

 

  ①普洱茶春茶界定:春茶,是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采摘加工的茶。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统称早春茶。“明前茶叶是个宝,芽叶细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它可分为“头纲茶”(又名“头帮茶”)、“二纲茶”(又名“二帮茶”)两类。“头纲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发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纲茶”是第二次抽芽后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叶,叫“春尾茶”。

  ②普洱春茶鉴别:

 

  在冬天,茶树主要生长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

  二、普洱秋茶

 

  ①普洱茶秋茶界定:秋茶,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加工的茶,云南又叫“谷花茶”。

 

  ②普洱秋茶鉴别:

 

  外形类似夏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在鉴别秋茶普洱时,我们可以细细看秋茶秋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普洱茶,一个淡定性格的茶!

再没有尝试茶艺,但后来断断续续一直在喝茶,只是一直被朋友打击得一无是处。比如,我喜欢颜色漂亮的青山绿水、形状好看碧螺春,还喜欢很香的兰贵人(后来才知道这种茶的香味不少是人为熏出来的)。

爷爷是个每天必喝茶的人,玻璃杯很大,茶叶放得极浓,厚厚的有杯子的三分之一那么多,味道很苦,小时候,我从来不敢去尝,而爷爷看报纸、看电视,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它。

念中学的时候,和好友疯狂地迷恋上了可口可乐,忠诚到几年中没喝过其它的饮料,几乎是每天下午必喝,下大雪的时候也各抱着一罐冰镇的可乐在校园里逛。对于茶,我还是觉得,那是老人才喝的东西。直到念大学,对可乐的狂爱成了历史,才学会和朋友一堆一堆泡茶室,但那时,对茶从来只是海吹神侃之外的道具。

也有爱茶的朋友很认真表演茶艺给我看,泡的是极好的铁观音。虽然很喜欢朋友那些温柔的招式,可有板有眼的一番比划之后,喝茶也变得规距起来,过于正式的举动让我觉得自己有附庸风雅之嫌。早已忘了铁观音是什么味道了,只记得喝的时候要极郑重,还要有极好的耐心。

不懂茶,仍是喝茶,执迷不悟了好几年,直到有朋友推荐我喝普洱茶。

那次喝是在朋友聚会上,其中的几位朋友几日后便要各奔天涯,相见遥遥无期。大伙话不多,闷头喝着那泡很有些年头的普洱茶。茶不漂亮,也没有那种带侵略性的香味,本本份份的,可喝下去极舒服,让你一直忘不了那份含蓄内敛的好。因为有些离愁别绪,总觉得茶味里泛出些不舍,留下的、一去不返的,都沉在那泡默不作声的见证过时间变迁的茶里了。

很莫名的,我开始喝普洱茶。说不上迷恋,只是一个人的时候,会泡上一杯,静一静。普洱茶还是那样,不张扬却很体贴地伴着。再喝其它茶,总觉得缺了些能留下来的东西,喝了便忘,不像普洱茶,总让人心里惦记着。

朋友笑称,喝茶还没入道,便喝出返璞归真的境界了,不受那些花哨的东西所诱惑了。其实,任何事岂不都是这样,由繁复归简单,由浮躁归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