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大滇说茶1001夜之60:普洱茶名词解释

大滇说茶1001夜之60:普洱茶名词解释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大滇说茶1001夜之60:普洱茶名词解释

  普洱茶吧网资讯: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初级。主要做一些名词解释:老茶头、前发酵、后发酵、烧心、焦心、炭化。

  第一个问题,老茶头。

  严格来说,说老茶头有点言过其实,茶头更恰当。就是茶堆结在一块的疙瘩,不容易分开。所以,也叫做疙瘩茶。

  老茶头分成生茶头,以及熟茶头。生茶头,是指鲜叶杀青、揉捻后,有些茶没有及时解块,抖散,形成了块状,冷却后无法分开。生茶头,意味着经历了一个外表冰冷,内心火热的过程,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内部高温高湿,有明显发酵,而外表跟普通生茶完全一样,新的生茶头,容易有闷过的感觉,带酸味,汤色容易混浊。大滇称之为:部分发酵茶。

  熟茶的茶头,形成的过程也大致类似,在渥堆发酵的时候,高温高湿,较嫩的茶青容易粘接在一起,在翻堆干燥后无法分离。形成的过程是:中间的茶发酵不足。结果是:中间的茶发酵不足。

  总之,无论生茶头还是熟茶头,都是发酵不均匀的茶。不过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茶头的芽头较多。这个特点成为后期炒作茶头的一个主要卖点。

  因为茶头价格较高,所以现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故意在发酵结束后不做解块的工作,人为形成大块的茶,当茶头来卖;另外一种,是虚报茶头的年份。

  有人在说80年代的茶头,92年的茶头。事实上,这个年份就非常让人怀疑。我记得有人曾经说爷爷留下的茶头,或者老父亲留下的80年代的茶头。甚至拿出一个发黄的木箱,说是爷爷或者父亲80年代就留下的装茶头的箱子,当时就写了日期:1985年老茶头。字迹发黄,你说我信还是不信?我只能信了。因为,能够把爷爷和父亲搬出来,我没法不信。但我只知道,茶头或者老茶头,这个词的出现,应该在1995年后。

  为什么说是1995年后呢?因为我能找到的资料,最早出现茶头一词,是2000年后。我为了保险起见,提前5年。发明茶头这个词的,是谁?大家可以去查下。我相信茶头这个东西,1985年会有,但这个词,在1985年,定然没有。

  茶头,由于起独特的发酵过程,基本上既有生茶的特点,又有熟茶的特点,叶底也会呈现这样的状况。所以,对于熟茶老茶头,要想出浓度,会非常难。而引以为豪的耐泡度,实际上是溶解过程,由外到里,非常缓慢的原因。所以,除了煮,能够出浓度之外,缓慢泡,茶汤总是没法浓的,许多人会感觉淡。

  第二个词、前发酵

  这里主要的是指鲜叶的加工中出现的前发酵,大滇把这个过程分解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三个过程中出现的前发酵,鲜叶采摘中,主要是采摘手法以及堆积鲜叶、碰撞积压等造成的前发酵。具体来说就是叶脉、梗受伤变黑。

  杀青过程中,没有完全炒熟,也会导致叶、梗变红,出现前发酵,而鲜叶采摘过程中受伤的,杀青后也体现为红叶红梗。揉捻后,如不及时摊开晾晒,也会再次形成前发酵。所以,我们把压制成饼之后进行的发酵过程叫做后发酵,把毛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发酵过程叫做前发酵。

  前发酵,导致的不良后果是:叶底鲜爽度不够,后续转化茶味偏薄。好的结果则是:新茶阶段,茶汤较厚,许多茶容易出蜜香,苦涩度降低。结论是:在大宗制茶中,难免会有前发酵,若把前发酵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大体不会影响整饼茶的总体质量。

  当然,有些所谓高手制茶,立足于现喝,把茶做得现喝更好喝,巧妙地进行总体前发酵,使叶底均一,往往赢得许多人赞赏。但如果存放3年或者更久,这些茶就会原形毕露。立刻喝掉,是这些茶的最终结论。

  三、后发酵

  刚才已经说了,成为紧压茶后,开始存放。后发酵过程开始。当后发酵基本结束时,就是普洱茶的巅峰。普洱茶的后发酵,我认为是有时间的。这个跟许多专家不同,普洱茶越陈越香,100年不嫌短,300年不嫌长,这个观点我认为不成立。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一个最佳的存储期,根据各地条件不同而不同。

  四、烧心

  烧心这个词,千万不能乱用。某些貌似专业的茶商,说发酵烧心,这话一说出口,我立刻烧心了。烧心,是指成品紧压茶加工过程中不良工艺导致的结果。而渥堆发酵中,堆子中间因为温度过高,毛茶产生了炭化现象。这个叫做焦心。

  焦心跟烧心,是完全不同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所以,不可以混淆。在蒸压温度过高,时间过长,紧压程度太高,使得在紧压茶中心,茶叶已经无法分清条索,呈现粘稠状,浆糊状。中心水分散发不出,内部发酵过快,熟茶化,这个就是烧心。这个是机器压制的饼茶,跟手工石磨压制饼茶的较大区别。

  手工石磨压制饼茶,为什么优越?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烧心的现象。铁饼、大砖、茶柱、金瓜,许多这样的茶,容易出现烧心的状况。烧心后,叶底干枯,干硬,经过若干时间的陈化,最后体现出来,就是炭化。

  六、炭化

  炭化,刚才说了,焦心、烧心都可能导致炭化,意思就是像炭一样黑的叶底。渥堆时间过长,堆心温度过高,导致炭化;仓储高温高湿,导致炭化;原料的等级太低,太老,导致陈化后炭化;经历了较长的周期,比如100年,300年,1000年,炭化…几亿年,可能成为终极形态——煤!

  熟悉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才能用所谓的专业术语来描述一些现象,如果不明白具体的含义,随便饮用,就会贻笑大方了!
有用+10
分享

从零开始学泡普洱茶

  泡茶是一门功课

 

  用心研习

 

  细细摸索

 

  熟才能生巧。

 

  泡茶是一种技艺,是喝茶人经验的积累,正确的冲泡,能充分展现普洱茶的茶性和滋味。冲泡普洱茶更是一门艺术,它富于变化,富有个性,富于创造,让人身心愉悦。

 

  从零开始学习冲泡普洱熟茶。

 

  备具。

  最简单泡茶工具有: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茶巾,烧水壶。当然,茶虑和茶夹也可列入必备品中。

 

  烧水、备茶。

  烧水等待的同时,按需取茶备用。

 

  洁具。

  以沸水冲洗盖碗、公道杯、品茗杯,清洁茶具的同时提高茶具温度,利于更好的发挥茶性。

 

  投茶。

  投茶量7~10克不等。根据自己的口感需求掌握投茶量,同一款茶,可尝试不同投茶量冲泡出来的滋味,确定最适合自己口感的量。

 

  洗茶。

  普洱熟茶一般洗茶2次(也说一泡洗茶,二泡润茶)。洗茶时用滚烫的沸水沿着盖碗边缘注水,让茶叶随水翻滚,达到充分洗涤、温润的目的,唤醒沉睡中的普洱茶。洗茶时间根据茶叶的松紧度、条索的完整性灵活,一般情况茶叶充分浸润之后即可倒出茶汤。切忌开水直接冲到茶叶上。

 

  冲泡。

  冲泡时需要留意注水细节:稳定而缓慢的注水,可以保证茶叶的内含物质有节奏地慢慢释放。将开水沿着盖碗边缘缓缓注入,避免因开水直接冲到茶叶上而烫伤茶叶,破坏茶性,影响茶汤滋味。出汤时间视茶叶松紧度灵活掌握,一般前几泡出汤时间控制在5-8秒之内,往后冲泡,视茶汤颜色转变来判断出汤时间。注意,尽量不要让盖碗里的茶叶翻动。

 

  分茶。

  把公道杯内冲泡好的茶汤依次分入品茗杯中,每杯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

 

  品茗。

  品饮普洱茶,先观汤色,再闻茶香,最后品饮。

 

  泡茶时,我们需要针对每一款茶的老嫩程度、茶叶特性,灵活掌握冲泡细节,把最好的茶性发挥出来。泡茶是一门功课,需要用心研习,不可取巧,一定要多加练习,细细摸索,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普洱茶如何辨别生熟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巨大的收藏价值以及诸多保健功效,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受到众多茶友的青睐,那么普洱茶如何辨别生熟呢?今天小编为各位茶友介绍普洱茶如何辨别生熟:

 

  普洱茶以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

  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

 

  一、普洱生茶

 

  1、干茶:青黑色

 

  正宗生普的干茶应该是青黑色以及夹杂黄白毫的组合,有些年头的情况是青黑色转红、转褐色,而黄白毫则转为金毫。索条应该是要成梭状的比例高、片状的少。

 

  如果看到任何绿色甚至隐含绿色的茶面,则要小心了,要么不是普洱茶要么不是晒青茶。

  2、茶汤:淡黄色、黄色

 

  茶汤应该是淡黄色、黄色、琥珀黄色,茶汤颜色有温暖感。

 

  如果看到任何绿色或者冷调子,则要小心了。

 

  3、茶底:黄绿色、暗绿色

 

  生普茶底以黄绿色,暗绿色为主,活性高,较柔韧,有弹性。无杂色,有条有形,展开仍保持整叶状的为好茶。

 

  如果看到茶底的叶子大多都不能展开,呈现手风琴那种多重褶皱、或者呈现边缘卷曲,则很可能不是好茶。

  1-3年:有明显清香味,茶汤黄绿,茶力直接,容易让人产生饥饿感,稍过量还会引起低血糖。第三年的时候,还会有返青的现象,有类似青草的味道。这个年份的茶,大家很容易找到。

 

  4-5年:出现蜜香,茶汤呈淡黄色。茶汤开始变得柔和一些,但茶力依旧很强,霸气不减,原来新茶本身的苦涩味依旧。可以找大益、福今、岁月知味等品牌2011年左右的茶比较。

  5-10年:茶力并没有随时间而减弱,只是在感觉上生涩感渐弱,茶汤醇和感增加,没有了新茶高冷气场,显得亲切柔和很多,茶力弱的人也容易接受了。打个比喻,和新酒老酒的区别一样。可以用大益、福今、茶在堂体系的茶比较,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多。

  10-15年:喝过的很多茶,在第十年开始,变化比较激烈,滋味不稳定,甚至会有杂味出现,然后,就有淡淡类似药香的香气出现,逐渐稳定下来后,茶汤明显在稠厚感上加强,体感上会有温暖的表现,茶力弱的人也更加容易接受了。茶汤呈红黄色,如果茶量大,或者闷泡时间久一点,茶汤出现亮红带褐色。十年左右的茶,可以选择大益、福今体系的茶比较,级别不高的茶的价位还是很容易入手的。十五年的茶,价位会比较贵些了,一般也在大几千的价位了,可以找有小量装的茶尝试,如茶在堂的“远年竹筒茶”。

 

  15-20年:茶的涩感基本消失,茶汤红亮,还是会看出褐黄色,不同于熟茶的酒红色。虽然生茶的霸气已去,但依旧是生茶的感觉,和熟茶是完全不同的滋味。老茶让人体感发暖、胃里贴烫的感觉更加明显。茶力强的茶,力度还是很足,比如“大白菜班章”系列的高端茶。90年代下关沱、97水蓝印、2000年7042等可以作为一个尝试选择。

  20-30年:这个时期的茶品,可以用干净仓储的88青做一个比较。茶汤红亮,滋味柔和,老茶的气场会让人微汗细出,体感舒服。因为那个年代的普洱茶,在选料上并不精细,所以在口感上的愉悦度会略差一些。

 

  二、普洱熟茶

 

  1、汤色:明亮,红浓,红褐色

 

  汤色红浓剔透是高品质普洱茶,犹如红酒一杯;深红,红褐的汤色均为正常。暗红、暗黑浑浊的为劣质。

 

  2、香气:区别霉味与陈香味

 

  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使人不愉快。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质产生的一种综合香气。有的似桂圆香,枣香,槟榔香等,总之是令人愉快的香气。

 

  普洱茶香气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洱茶的陈韵。所以陈香味与霉味是不同的。如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香味等为不正常。

  3、滋味:醇和,爽滑,甘甜

 

  普洱茶的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指刺激性不强,没有涩味,口感很舒服。

 

  回甘是指茶汤浓而刺激性不强,茶汤入口以后舌根有明显的回甜味。

 

  1-3年:因为渥堆发酵,发酵产生的不稳定杂味和渥堆味会比较明显。茶汤不清澈。如果发酵技术成熟,茶品质量选择好,渥堆味相对会比较轻,比如:2013年今大福普洱的熟茶发酵,让人误认为已经有三年的陈期。

  4-5年:茶品陈化相对稳定了,杂味明显减轻,茶汤较清澈。但顺滑度和甜度还未达到理想口感。如,2005年福今珍藏普饼,在2010年品饮时,大家觉得是一款可以喝了的茶,但还不是一款会经常想起来去喝的茶。

 

  5-10年:变化比较稳定,每年会感觉到茶的顺滑度增强,甜度增强。茶汤开始透澈清亮。

  10年开始:茶汤中明显感觉到一种米汤一样的酽稠感,甜度更加明显。口感顺滑,有明显的愉悦感。其陈化具体原理可以参看以前文章《普洱熟茶的功效》。还是拿2005年福今珍藏普饼举例,在2015年开始,成了茶友的日常手边品饮茶,顺手就会拿这个茶喝了。

  15年开始:明显有一种透彻的感觉让身体舒服,胃里有明显暖贴感,体感很舒服。因为以前留下的大多数熟茶的茶叶等级不是很高,所以在口感上会有遗憾,滋味会平淡一些,口腔的愉悦度会差些。目前,等级较高的熟茶是2000年的“大白菜班章”熟茶,口感和体感都比较均衡。我自己喝过最老的熟茶是七十年代末的,存放良好的茶真是让身体很舒服。在此,感恩资深茶友的分享,他对普洱茶几十年的深爱,才让我们有机会喝到这些茶。

 

  年份的鉴别,一定是建立在干净自然仓储的基础上。不同仓储条件下,陈化的过程会有稍微的差别。受过潮和湿仓茶的鉴别,因为变化条件复杂,年份的鉴别会有一定困难。此文介绍的怎么辨别普洱茶的生熟,希望能帮到各位茶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普洱茶。

科普普洱之浅析普洱茶的后发酵各种表现

普洱茶的发酵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普洱茶的发酵决定因素很多,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表达普洱茶的发酵的各种表现。

科普普洱之浅析普洱茶的后发酵各种表现

普洱茶的后发酵、实质是成品茶中还具有黑曲菌,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他们依靠茶叶作为营养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生长繁殖。这些真菌在摄氏15度以上,空气湿度在60%以上,孢子能够萌发,菌丝体能够产生包子,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可以是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就完成一个时代的交替。在摄氏35度的液体培养基里,真菌的繁殖速度是极快的。普洱茶叶对真菌来说,是一个丰富的粮仓,笔者曾对60年代的勐海茶厂的生饼做过微生物培养试验。经过严格消毒的茶叶能够在培养基上长出毛霉、根霉、青霉和黑曲霉。在接种第3-6天,毛霉、根霉的菌丝体象棉花团般的布满整个培养瓶,说明培养初期,根霉、毛霉这些易生长繁殖的真菌占优势。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普洱茶成品的储存中,不论普洱生茶或普洱熟茶,在良好的条件下,都能够通过数年至数十年的后熟作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味,使普洱茶具有相对的越陈越香的特点和某些特殊的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在我们用了很多文字详细探讨普洱茶发酵机理之后,也许有一个疑问还没有解答,即普洱茶的这种发酵,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什么?毕竟它的发酵如此复杂,发酵的过程又如此漫长,我们有必要下如此之大的功夫?

顺着这个疑问,我们可能还会继续追问:发酵食品(包括普洱茶),真的有这么“神”吗?以前普洱茶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包括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很多人根本就不喝普洱茶?为什么现在竟如此之“热”?是商业炒作的结果?还是普洱茶本身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或许,我们的疑问还有很多。

客观地说,普洱茶处在饥荒的年代,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具有“明星般”的地位。因为在人们食不果腹的年代,老百姓肚里最缺的是“油水”。人们不可能去享受“解油腻”和快速消食的产品。因此,在古代,普洱茶是专门为达官贵人及皇宫提供的,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换句话说,处在饥饿的年代,一般百姓也无需享用普洱茶。

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巨变。当今的社会已处在“营养过剩”时代。“减肥”、“痛风”等名词的大量出现,就证明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