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的“紫芽”

六堡茶的“紫芽”

2019-09-1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一直以来,六堡茶农都采用茶果播种的有性繁殖种植茶树,形成了群体性状的六堡原种。六堡原种作为群体种,几百上千年经过品种变异,个体间性状差异较大。

六堡茶的“紫芽”

依照芽叶色泽,茶农习惯把茶树分为四种:青芽种、红芽种、紫芽种和白苗种。这种叫法并没有很规范的品种划分或依据,可以理解为是六堡茶区的约定俗成。依分布来看,青芽种最多,其次是红芽和紫芽。红芽种和紫芽种也没有严格的区分,只是红芽种更偏向红色,数量少于紫芽种。大多紫芽、红芽只是在嫩叶初发时呈现紫色或红色,一般长到三四叶后就会恢复绿色。

陆羽在《茶经 一之源》中,强调茶叶品质时写道“阳崖阴木:紫者上,绿者次”。但现代采制茶中,却大多不用紫芽。比如安徽省的知名绿茶太平猴魁,在原料挑拣时就有“紫芽不要”的要求,紫芽茶制成的晒青毛茶,苦涩味较重,汤色褐绿,叶底靛蓝色。制成红茶,汤乌叶暗,故传统栽培技术理念上比较排斥紫芽茶。

这两种见解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在陆羽的那个时代,制茶工艺是这样的:“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选自《茶经 三之制》)。采摘、蒸制(杀青),捣(有没有类似揉捻),压饼烘干,穿挂,保存。由此可见,唐代制茶,并不是新鲜品饮,而是存放饮用的。这一点和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陈放非常相似。

六堡茶农一直将紫芽与青芽混采同制,并不挑拣,这样的六堡茶经过长期储藏后有极大的潜力。

紫芽茶自身内含物质更为丰富,花青素含量较正常芽叶高很多,其形成和积累与茶树生长发育状态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较强的光照和高温能增加其含量,使茶树芽叶呈紫红色。花青素含量高导致茶叶刚制成时,苦涩重口。传统六堡茶的自然陈化工艺,使得紫芽茶含量丰富的花青素茶多酚在后发酵过程中慢慢转化,苦涩味变淡或消失,口感变得越来越醇厚,最终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滋味。

另外,六堡紫芽茶还富含多种有益化学元素,特别是其黄酮类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一般的六堡茶,对于降脂降血、减肥、养胃护胃、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等保健功效比一般六堡茶显著得多。

有用+10
分享

梧州茶厂召开2014年经销商战略合作座谈会

梧州茶厂召开2014年经销商战略合作座谈会

刘泽森厂长在梧州茶厂2014年经销商战略合作座谈会上讲话

11月30日,广西梧州茶厂在国龙大酒店召开了“三鹤”六堡茶经销商战略合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主要经销商应邀参加了会议。

在座谈会上,厂商围绕“三鹤”牌六堡茶市场营销的发展、战略合作等核心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了共识。刘泽森厂长就梧州茶厂未来的发展以及“三鹤”六堡茶市场规划、前景等作了讲话,他希望与广大经销商多沟通、多交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力促营销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携手奋进,共赢发展的长远目标。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必将为梧州茶厂“三鹤”六堡茶的市场营销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3个例子说起,北方该如何存放六堡茶?

六堡茶有收藏价值,越陈越香是它的特点,但六堡茶的存放也是一门学问,存放得当,六堡茶后期发酵转化出独特美妙的滋味,存放不当,走味、发霉茶就废了。

很多茶友在买茶的路上是昂首阔步,却在存茶的路上蹒跚难行,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南北存茶也有不同的注意要点,那么北方应该如何存放六堡茶呢?今天小茶仙就为各位茶友介绍一下。

一、凡事都有基本的规律和共性,六堡茶的存放也不例外,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存放六堡茶都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1)干燥

在相对湿度85%以上的环境下,长期保存六堡茶很容易令茶叶发霉变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湿仓茶。所以,六堡茶存放的湿度最好控制在40%-75%之间,但这个范围并不是绝对的,短期内越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阴凉、避光

六堡茶不能长期受阳光或者灯光直接照射,这会导致茶叶变酸、变质。所以,存茶的房间需要用稍厚的窗帘来遮挡光线,茶叶所放的器皿也不能被阳光直接照到。

 从3个例子说起,北方该如何存放六堡茶?

▲存茶的地方应避光

(3)适度通风

适度通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茶的环境通风要适度;二是茶叶本身的适度透气。换句话说就是存茶的房间不能完全密闭,可以长期开一线窗户,也可以每天选择空气相对干爽的时间打开窗户透一阵子空气。

(4)无异味

无异味指的是存茶的房间、存茶的器皿不能有异味,所以,存茶的房间不要燃蚊香,喷蚊子药,供佛、点香等等,也不能有香水、肥皂等其他有带有香味的东西。

二、有人戏说:南方存茶要“抗霉”,北方存茶要“援潮”,有一定道理,下面就从三个真实的例子说起,北方存放六堡茶,又有那些特别要注意的点?

过度通风惹的祸

去年有个青岛的阿姨来梧州和我们交流,说她家的六堡茶,放在紫砂缸里,1年后茶香尽失,茶汤干涩,问是什么原因?

后来经过分析,大体就是因为过度通风导致的,其一她家的存茶室有个小阳台,小阳台到茶室的门长期开着,其二紫砂缸的双气孔结构有一定的透气性,长期风吹加上透气的紫砂存储六堡茶,茶叶自然就很快走香走味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北方风大,存茶的环境需要相对密闭,更能维持小环境的稳定。

首先是存茶的房间,不能过度通风,其次是存放的容器,小茶仙不得不说,用紫砂缸是高成本且高风险的选择,青岛阿姨的例子是一个。另外在天气潮湿温差大时,紫砂缸内部反而容易凝聚水汽,在不知不觉间茶叶受潮,稍不注意就发霉了。

存放六堡茶,最实惠实用的容器还是纸箱!

 从3个例子说起,北方该如何存放六堡茶?

▲用纸箱存茶,经济实惠

原包装茶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可以先放入牛皮纸袋,整理好之后,将它们堆叠放置在干净无味的纸箱中,纸箱里面堆放的茶叶密度越大越好,以便于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环境,利于六堡茶的自然陈化。

 从3个例子说起,北方该如何存放六堡茶?

▲纸箱里堆放的茶叶,密度越大越好

湿度太低要加湿?

茶友@小小小昭咨询过一个问题:我家是沈阳的,冬季干燥,室内的湿度只要20-30,要不要人为加湿,要不要用加湿器?

过度干燥不利于六堡茶的转化,应该是困扰北方茶友的一个共性问题,要不要人为加湿,我们的建议还是不要!为什么呢?

首先,要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南北存茶必然有差异,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南方存茶转化快,由于南方的气候温润,微生物活跃,分解六堡茶的内含物质就又快又好,苦涩不显、汤感好是南方存茶的特点,但南方存茶的缺点是香不露,不显,有霉变风险。

北方存茶的缺点是转化慢,苦涩难退,而优点就是茶香、清爽。

去年我的同事小薰去了趟北京,和当地的六堡茶大藏家马姐交流,喝了一款08年的传统工艺六堡茶,马姐拿回北京收藏了10年,喝起来感觉就像在南方放3、4年的茶,苦涩显但是香气茶味保持的很好。

回到是否要加湿的问题,我们给的建议是继续保持干爽环境,北方每年有那么几个月湿度相对较高,茶叶本体吸收到的水分其实足以支持干燥阶段的陈化需求。

从3个例子说起,北方该如何存放六堡茶? 

▲这几日北京的温湿度(茶友@轩轩供图)

如果是在冬天供暖期间室内特别干,想增加一些水分也是可以的,只是建议不要太刻意,加湿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茶室放置一个塑料水盆,装满水之后,放些海绵进去,让海绵自然吸水,自然蒸发,没水再添加即可。

这样子的湿度增加,是比较好控制的,随时可以停止,随时可以增加,无非就是多一个盆,少一个盆的事情。

 顺其自然最稳妥

山西有个茶友@星朗是这样做的:茶叶放置于一专门的房间(北向的十几平),拆掉房间的部分暖气片,注意了避光,几个月开一次北窗和门通气一、二个小时,平常只是开门进去看看而已。夏天温度20-35度,湿度70左右,冬天15度左右,湿度20-30,没有过多的进行人工控制。

他把存放的六堡茶茶样寄给我们试,和北京马姐的情况大同小异,茶汤的厚滑度欠缺,但香气保持的很好,也没有南方存茶常见的闷感。

在我们看来,茶友@星朗存茶的方式是稳妥的,也是值得推荐的,起码茶没有放坏,而且茶叶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慢慢的转化。

三、结语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北方存六堡茶就是三个要点:

(1)避免过度通风;

(2)谨慎加湿;

(3)遵循自然之法,少点人为干预。

北方四季变化明显,存茶有优势也有劣势,不要把茶放坏了比茶叶转化的快慢更重要,怎样取舍,只有自己来决定,但一切以最终仓储结果作为结论。

好茶配好罐—陶罐装六堡茶的好处

六堡茶在六大茶类中与其它茶类不同,一般茶类以新茶为贵,而六堡茶则耐于久藏,越陈越好,越陈越香。那么,用什么器具存放六堡茶才能最好地保存六堡茶的醇香呢?本文为你介绍六堡茶陶罐装的好处。

一、六堡茶陶罐装的好处

1、久藏的茶叶会产生一种有益于人体的金色菌类孢子 ——金黄霉菌,这种金黄霉菌分泌种酶,使茶叶物质加速转化,风味独特。用陶罐装六堡茶能最有效地保留六堡茶的陈香。

2、日常生活中,用陶罐来装六堡茶茶是再好不过的,陶罐可以吸收茶叶中的杂味,还可以防潮,防其他异味,且透气性好。

3、用陶罐装六堡茶利于茶叶的陈化,使茶叶越陈越香。

4、陶罐外观古雅,多采用广西颇具民族特色的铜鼓形式,既可作为工艺品作家居摆设,又可以作为直接存放六堡茶的器具,美观且实用。

三鹤牌 陶罐大吉大利六堡茶珍藏品

二、茂圣牌罐装六堡茶

茂圣六堡茶一种是茶砖包装,一种陶罐装的,非常精美,很适合送礼,其罐装六堡茶,条索褐红带黑、均匀干净。开汤后,汤色红黄,较通透。滋味稍涩,爽口回甘。确实是一款好茶,可以想象,好茶配个精美的陶罐,便可称得上是“秀外慧中”,作为送礼确是非常大方得体哦。

六堡茶 黑茶 梧州茶厂 08年 一级

六堡茶加上陶罐,好茶配好罐,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六堡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