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坦洋工夫茶历史

坦洋工夫茶历史

2019-09-18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福安的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可追溯至晋隋两朝时期,到了唐代已有“比屋皆饮”之习俗。入宋又盛行“斗茶”,出现了“茶马交易”、“茶马互市”方式,以后历经元、明、清,茶叶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开始对外贸易。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工夫”红茶在社口坦洋村试制成功,大批商贾慕名而来,一时声名远扬,驰名中外。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近年来,政府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11种以百年老字号“坦洋工夫”为统一品牌的茶叶包装将亮相,2006年坦洋功夫被列为“中华名人特供茶”,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外形及特征]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有用+10
分享

工夫红茶是什么茶政和工夫与坦洋工夫的区别

政和工夫,和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并称福建省三大工夫茶,属于福建红茶之中最具有高山品种特色的条型茶。其原产地为福建北部,政和县是其主产区,这里山岭重叠,丘陵起伏,海拔在200一l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8.5℃,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无霜期为260天。茶树多种植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壤深厚肥沃,酸度适宜。这里种植的是政和大白茶良种,叶色浓绿带有光泽,芽梢粗壮肥大,芽心长满白毫,颜色黄绿带有微红,里面含有丰富的水浸出物及多酚类化合物等。

工夫红茶是什么茶政和工夫与坦洋工夫的区别

政和工夫茶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其成品茶是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在适当搭配些从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所以在精制的过程中,首先通过一定规格的筛孔对这两种半成品茶分别进行提尖分级,然后分别加I成型,最后按照质量标准把两种茶按照一定比例搭配成各级工夫茶。政和工夫的成品,条索重实、匀齐、肥壮,色泽油润乌黑,毫芽显露,呈金黄色,十分美观;其香气芬芳浓郁,隐隐之中带有一种类似紫罗兰的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既适合清饮,又适合加入砂糖、牛奶进行调饮。政和工夫茶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19世纪中叶,那时的年产量曾经达到万余担。此后渐渐衰退,近于绝迹,到1949年,其年产量只有900余担。新中国成立之后,其传统质量风格得到恢复。

坦洋工夫主要分布在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它起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据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一个名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又试制红茶成功,经过广州销往西欧,非常受欢迎,自此荼商纷纷入山求购,后又在此设立洋行,周围各县的茶叶也逐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声因此不腔而走。从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1936年)的50多年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都超过万担,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有民谚“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坦洋工夫近代发展

1851年,“坦洋工夫”在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的青睐。此后,大批商贾慕名而来,入山求市,着名茶行相继崛起,一时声名远播,驰名中外。18世纪,红茶在英国流行,“坦洋工夫”以其高贵品质征服英伦三岛,成为英国皇室的专用茶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国酒贵州茅台同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当时欧洲的流行饮品,跻身国际名茶品牌之列,畅销20几个国家。

最辉煌的时候,“坦洋工夫”每年制干茶两万多箱,茶叶收购的范围方圆几百公里。当时,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只要直书“中国坦洋”,便可准确无误地抵达收信人手中,其名声甚至盖过“中国福建”。

但是,从民国23年起,“坦洋工夫”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陷入沉寂。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扶持茶区生产,“坦洋工夫”产量一度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可惜好景不长。70年代,绿茶开始受到大众的热情追捧,坦洋茶区由“红”改“绿”,仅在坦洋和邻近的几个村保留生产少量工夫红茶出口,年产仅100吨。

坦洋工夫茶的产地介绍

坦洋工夫你了解吗?不管了解与否,今天再来了解深刻一点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中国“坦洋工夫”之乡–福安市坦洋村。

“坦洋”村名最早见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因村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坦洋村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锣鼓争鸣、龟蛇遥望、云桂飘香、清溪飞凤、玉笔尖峰、骏马飞天、天台洞府、蒙井清泉、石门弄月、鲤鱼朝天等“坦洋十景”栩栩如生,声色并茂。

坦洋村是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有着生产“坦洋工夫”茶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村内仍保留着古民居、古茶行、炮楼、廊桥、天后宫、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清代风格建筑。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茶商胡福四(又名胡进四)、施光凌试制红茶成功,产品远销西欧,茶商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坦洋工夫”名声大噪。1915年“坦洋工夫”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周恩来总理也曾对“坦洋工夫”红茶赞言:“坦洋工夫,香飘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