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的品质与品鉴

大红袍的品质与品鉴

2019-09-1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大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着名的是茶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素来以品种众多。

1942年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在武夷山调查武夷山中的茶叶品种、名丛、单丛达千种以上,仅慧苑一带就多达830种,列出的“花名”达286个。随便列举几个。

(看你有没有耐心每个名字认真读一遍)

铁罗汉 素心兰 醉西施 

白月桂 正太仑 水葫芦 

夜来香 金狮子 红月桂 

瓜子红 醉贵妃 赛文旦 

正雪梨 巡山猴 绿蒂梅

正碧梅 过山龙 醉海棠 

醉毛猴 金丁香 仙人掌 

桃红梅 正碧桃 瓜子金 

吕洞宾 白雪梨 并蒂兰 

正芍药 正瑞香 绿芙蓉

白杜鹃 付独占 碧桃仁 

正玉兰 白射香 白吊兰 

绿莺歌 金观音 正蔷薇 

月月桂 红孩儿 白奇兰 

粉红梅 金柳条 绿牡丹

……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名字或接地气,或有诗意,或熟悉、或陌生,真正能将岩茶喝完的人,少之又少。

看完这些节选,也有的茶友感慨:“原来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我还以为只有水仙、肉桂、大红袍呢。”

曾有一位重庆的姐姐和麻花说过:“在我们这里,大家说岩茶只知道大红袍,连水仙、肉桂都很少听说,就更别提铁罗汉、水金龟、半天妖、金牡丹、黄玫瑰。”

闻此言,作为福建人大概会觉得特别吃惊:“咦,不会吧,你们只知道大红袍?”

我们不禁在反思: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这还要从这三种茶的特性说起。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大红袍,茶中之王,享誉全国

说到大红袍,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

大红袍名声斐然,武夷山政府的大力推广有关。

天南地北的茶友,大多知道福建有种茶,名叫大红袍。提到武夷山,更是直接将其与大红袍挂钩,不少到武夷岩旅游的游客,有一个必备项目——看印象大红袍表演。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

在口耳相传下,才有了如今大红袍的地位。

武夷岩茶品种繁多,为何偏偏选择大红袍作为重要代表?

一是大红袍有故事性,二是大红袍有历史感,三是大红袍有话题度。

关于大红袍的由来,众说纷纭。

因历史久远,文献流失,关于大红袍的真实来历,成了未解之谜,不断吸引人们去苦苦求证与探索。

目前,关于大红袍的历史,停留在不少民间传说层面。

在喝茶时,我们还能听一听故事,“状元报恩”、 “皇后治病”、“县丞祭茶”、“猴子采摘”、“县长命名”等脚本,内容可塑性较强,无形中为大红袍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大红袍不仅有故事,还有历史感。

成书于1921年的《蒋叔南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

可见,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红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禄·杂述》(1839年)卷四里说:“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

建”,即指建宁府(武夷山当时隶属建宁府);“旗”,古代新采茶芽状似旗、枪,古人以此指代茶叶,按照“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大红袍”在清初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这段文字的发现填补了清朝“大红袍”文字记载的空白,把“大红袍”有据可考的历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此外,大红袍还有足够的话题性。

如尼克松访华时,“半壁江山”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

到了二十一世纪,生长在九龙窠里的六株母树大红袍停止采摘,更加将大红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富可敌国也喝不到母树大红袍,瞧瞧,多有话题性。

论造势,就是牛栏坑肉桂也要退避三舍。

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独独是大红袍成了万茶之王。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水仙、肉桂,有口皆碑

水仙与肉桂,被茶友们热情地称为“武夷岩茶当家花旦”。

花旦是戏曲中的主角,当家花旦形容在一个行业或公司部门的顶梁柱。 

将“当家花旦”四个字送给水仙、肉桂,意寓着它们在岩茶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在茶圈,也流行着一句话:“醇不过水香,香不过肉桂”。

一句话,道出了水仙、肉桂的特色。岩茶品种多,能得此殊荣的,怕是只有水仙和肉桂。

而水仙、肉桂能赢得如今的地位,靠的是六个本事。

1.高产

2.制优率高

3.繁殖能力强

4.形状稳定,特征突出

5.普遍性高,便于学习

6.口碑好

对于茶农而言,种植水仙肉桂,能带来稳定的收入。

在肉桂的个人简介中,就有以下介绍:

芽叶生育能力强,发芽密,持嫩性强……制乌龙茶,品质优,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红点明显,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简而言之,肉桂具有好种植、产量高、容易做出优质品等特点。由此特色,自然能广泛吸引茶农种植!

尤其是在正岩核心这样寸土寸金的CBD,肉桂更是个热饽饽。

看如今牛栏坑肉桂、马头岩肉桂的架势,就知道种肉桂是个明智之选!

水仙茶,能够长期种植,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加上水仙茶的繁殖能力强,方便种植,口感醇厚、兰花香凸显的特点,市场接受度高,销售速度快,茶农自然乐意种植。

水仙的醇厚口感、兰花香,高丛、老丛水仙的丛味,肉桂的桂皮香、辛辣感有口皆碑。

更重要的一点:水仙、肉桂,俨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身边的朋友都在喝水仙肉桂,成为了一种主流,你也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试想一下,茶友相聚,十句话里头都围绕着水仙、肉桂展开,要是你了解这些茶,一问三不知,也会觉得很尴尬吧。

入门选择水仙、肉桂更是稳妥的选择!

前有许多前辈为我们累积了各类攻略。比如“水仙、肉桂有什么特点”、“新手如何快速喝懂水仙、肉桂”、“如何鉴别水仙、肉桂的品质好坏”、“水仙、肉桂要怎么品鉴”……诸如此类,非常多。

大树荫下好乘凉,有了前人的经验助攻,喝懂水仙、肉桂更是如有神助。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什么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红袍

武夷岩茶品种这么多,为何偏偏水仙、肉桂、大红袍风行一时?

洛阳纸贵,无非是群众的选择,是大势所趋。

而茶友们相中这三款茶,原因也非常简单。

一是香气馥郁;

二是滋味丰富;

三是话题度高;

四是可选性强;

五是水仙、肉桂、大红袍口碑好。

以上种种,让水仙、肉桂、大红袍成了主流品种!

教你细品武夷山岩茶大红袍滋味的技巧

品评武夷山岩茶大红袍茶汤的滋味,包括浓淡、弱强、爽涩、鲜滞、纯异、刺激性、收敛性、活力、身骨、回味等特质。

教你细品武夷山岩茶大红袍滋味的技巧

品滋味时,舌头的姿势要正确,把岩茶大红袍茶汤吸入嘴内后,舌尖顶住上层齿根,嘴唇微微张开,舌稍上抬,使大红袍茶汤摊在舌的中间部分,再以腹式呼吸用口慢慢吸入空气,使大红袍茶汤在舌上微微滚动,连吸二次气之后,辨别出滋味来,即闭上嘴,舌的姿势不变,从鼻孔排出肺内废气,吐出茶汤。

如果初感到有苦味的大红袍茶汤,应抬高舌位,把茶汤压入舌根。进一步评定苦的程度。

如果怀疑有烟味的大红袍茶汤,应把大红袍茶汤送入口后,嘴巴紧闭,舌尖顶住上颚后,用鼻孔吸气,把口腔鼓大,使空气与茶汤充分接触后,再由鼻孔把气放出。这样来回2--3次,对烟味之评定较为准确。

品味大红袍茶汤的温度以40~50度为最适合,如果高于70度,味觉器官烫伤,影响评味结果;而低于40度时,味觉器官品评茶汤的敏感度将下降,在较低温度的茶汤中,溶解在热汤中的物质逐步被析出,茶汤变为不协调,失去品评的正确依据。原因是茶叶中与滋味有关的物质在热汤中溶解多而协调,但随着汤温下降,原溶解在热汤中的物质逐步被析出,汤味变得不协调。

品味茶烫时,每一口茶汤以5毫升为最适宜,过多时感觉满口是汤,在口中难以回旋辩味,过少时也觉得嘴里空旷,不利于辨别。我们说品茶,一杯茶要小口小口的喝,一杯15毫升的茶分三口来喝,才叫“品”。

品味的时间要掌握得好,一口5毫升的茶汤4秒钟在舌口中回旋两次,一杯茶品味三口即可。如果须再品其他茶,为了更精确的比较滋味,以温开水漱口,把舌苔上高浓度的粘滞物洗去后再评,才不会麻痹味觉达不到评比的目的。

在茶汤入口时,很自然的吸入,速度不能快,如果太用力吸,就会加大茶汤的流速,部分茶汤就会从牙齿的间隙进入口腔,使齿间的食物残渣被吸入口腔与茶汤混合,增加异味,不易正确的评出滋味来。

品评大红袍茶汤的滋味,包括浓淡、弱强、爽涩、鲜滞、纯异、刺激性、收敛性、活力、身骨、回味等特质。茶汤吞下之后,喉咙感觉的软甜、甘滑、回韵等,也是品味的重要项目。

大红袍母树有几棵

大红袍母树有6棵,皆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而九龙窠是一条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发育的深长谷地,谷地深切,两侧长条状单面山高耸,由于生长环境的独特性,经复杂工艺制作而成的大红袍亦具有岩骨花香。

1980年,建九龙窠名丛圃时,新植5号、6号。5号是从1号扦插而来,6号是从2号扦插而来。

所以,6棵母树是4个品种:1和5是同一个品种;2和6是同一个品种;3是一个品种;4不是谁人所种,是一个品种。

2006年起,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从此不再用这6株树生产制作茶叶,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

纯种大红袍

目前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所谓“纯种大红拼”,是间接来自于1985年福建省茶科所陈德华带回来的5棵茶苗。

1985年,陈德华托私人关系,带走了5株大红袍茶苗,栽种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御茶园中。

历经多年,繁殖了无数后代,散落在武夷山各地,每个都说自己是“纯种大红袍”,是母树无性繁殖的后代。

母树都不是一个品种,后代和后代的后代们,到底谁是纯种大红袍?

2009年,福建农林大学挑选了一些后代做了基因鉴定:

2号无性繁殖后代品性最优,认定为大红袍正本。

北斗与大红袍并非同种。

奇丹与大红袍为同种。

也就是说,2号株的无性繁殖后代,才能算作纯种大红袍。奇丹就是纯种大红袍,茶种一样名字不一样。

商品大红袍

陈德华带回武夷山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科所)的5株大红袍长得很好,很快就有了收获。

陈德华制作了几斤成品茶,挂着茶科所的牌子,出现在香港茶叶市场上。结果,一抢而光。

但是,纯种大红袍刚刚开始试种,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陈德华开始研究拼配方案。

他用御茶园纯种大红袍与数种武夷岩茶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邀请专家品尝,结果滋味与纯种大红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茶科所的商品大红袍。

如今连小作坊也生产商品大红袍,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一斤的大红袍都有。但是,茶科所的商品大红袍无疑是最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

1990年,茶学家陈椽(近代茶学家,著有《茶业通史》、《制茶全书》)为茶科所商品大红袍题写了商标:一片树叶上,“大红袍”三字,落款为八三茶人陈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