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福春茶的饕餮盛宴

福春茶的饕餮盛宴

2019-01-30 访问量: 49 茶礼仪网

品鉴主角: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如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以及金骏眉

选择理由:几百年前,福建的红茶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但今天,这些曾经打动过世界的红茶却慢慢沉默了。沉下的船都可以打捞上来重新打造,走得再远的游子都知道要回家,福建的红茶也开始选择了重生。在福州,这个历史有名的港口城市,细细品味这些曾经辉煌的红茶,一种莫名的情绪慢慢飘散,不知是伤感还是欣慰。

别有天茶艺居的茶艺小姐小心翼翼地给每一位茶友端上沏好的红茶。顿时现场立刻严肃起来,茶友们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着每一道红茶的滋味。

随后,元泰茶业还拿出今年5月2日在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第13届就职典礼慈善拍卖会上,200g卖出18000元港币的正山小种“金骏眉”给在场茶友品尝,不少茶友直呼过瘾。

坦洋工夫:汤色鲜艳呈深金黄色,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

政和工夫:外形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呈金黄色,极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香似祁红,却更胜祁红,汤色红艳,滋味醇厚。

白琳工夫:外形细长弯曲,汤色浅亮,内质香味鲜纯有毫香,滋味浓醇隽永,中外茶师谓之“秀丽皇后”。

金骏眉:外形细小而紧结,颜色为黄黑相间,一开汤空气中就满是淡淡的甜香,汤色是类似色拉油般的金黄色,啜一口入喉,有着水果般的甘甜,比正常小种水更绵软,果香更加醉人。

厦门:神游三大铁观音品牌

品鉴主角:品鉴三个安溪铁观音著名企业的代表春茶

选择理由:安溪铁观音香飘全国,选择谁的茶叶来做品鉴着实为难了我们。恰逢本刊主办的“2006年度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暨十佳企业”评选活动揭晓。为此,我们选择了三家获奖的品牌,邀请了著名的茶人在最具风情的海滨城市——厦门,细细品尝最具风情的茶叶。茶友:

李宗垣:高级评茶师,多届茶王赛主要审评人等,被誉为“安溪第一嘴”。

李波韵:安溪铁观音茶艺文化——“纯雅礼和”的倡导者,对茶文化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很深的造诣。

沈添土:现任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顾问、安溪茶叶协会副秘书长。

郑启五:厦门大学副教授、厦门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对茶及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看法,代表作有散文集《喝茶》。

朱俊杰:农业银行干部,资深茶客,且喜收藏。对茶有多年的接触和品鉴经验。

林伟:厦门资深茶客,号称厦门茶怪,在铁观音品茗和制作方面都有相当的水准。

品茗第一站:华祥苑

老总推荐:

一到品茗会现场,华祥苑总经理肖文华就掩饰不住喜悦地告诉茶友们,今年有好茶。而且还有量。随后肖总拿出今年华祥苑春茶的代表供茶友们品尝。你说我评:

李宗垣:华祥苑的3A香气高扬,发酵程度适中,茶汤透亮,是今年500元/斤价位的佼佼者。

李波韵:纯天然传统工艺制作,茶汤浓度高,滋味醇厚,入口爽滑。

朱俊杰:对“宫廷铁观音”隋有独钟,他认为这款茶是今年春茶传统工艺代表作之一,滋味醇厚,茶香高扬萦绕,口味独特,会成为今年2000元/斤价位的标杆产品。

沈添土和林伟:对皇家礼茶五星级赞赏有加,外形紧结,颗粒均匀,呈砂绿色。茶香幽远,萦绕不散。茶汤透亮,舌底鸣泉,生津不止。叶底肥厚,嫩活。作为华祥苑市茶的最高代表作,皇家礼茶五星级给人以震撼之感,令茶友们叹服。

品茗第二站:中闽魏氏

老总推荐:

走进刚刚开业的中闽魏氏益泰店,便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春天清新的气息。中闽魏氏的老板魏桂林介绍说,魏氏今年春茶的核心产品有4款:K05(500元/斤),K09(900元/斤),K15(1500元/斤),K25(2500元/斤)。同时,魏先生还推荐了他们的拳头产品——尊皇(4800元/斤)。你说我评:

尽管,对同一件事物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看法,但在对美好事物的取向上,却总是很容易就能达成一致。对中闽魏氏推荐的几个茶品,茶友们的观点似乎是约定好的,基本一致。

K05:香气较高,发酵程度中等,茶汤清醇。

K09:茶汤浓度较高,微酸,味道较强,口感特别适合闽南人士。关于这点,朱俊杰和林伟还是有所保留,他们认为在这个价位的茶属于高档范畴,而该产品似乎不那么突出,没有卖点。

K15:兰花香,香气高,醇度够,水质均匀柔软。

K25:鲜、香、韵、味俱全。口感特别滋润回甘,实为上品。

尊皇:鲜度好,兰花香气幽长,观音韵,口感醇厚,为难得之佳品。

品茗第三站:八马茶业

老总推荐:

作为有着百年历史、中国最大的铁观音制造商,对于八马的盛名,茶友们早就仰慕已久,特别对其坚持传统做法的浓香型铁观音很是好奇,于是在喝过了两种品牌清香型铁观音后,茶友们决定在八马茶业品尝其具有典范意义的“八马”赛珍珠系列(浓香型)。你说我评:

沈添土:虽水欠滑度,但茶汤醇厚,有火香味,此生若有其相伴,乃人生一大幸事。

郑启五和林伟:对赛珍珠AW500的评价都如出一辙:茶汤透亮、醇厚,显音韵,口齿留香。

李波韵:对赛珍珠TN1000挚爱似乎“走火入魔”了,金黄色的茶汤透亮,音韵醇厚,恰到好处的火功……(他双眼微闭,嘴巴就这么喃喃地念着)

朱俊杰:茶香高扬沁人心脾的茶喝过,音韵醇厚的茶品尝过,蜜香浓郁的茶感受过,但三者兼而有之且茶汤饱满顺滑的茶,就数赛珍珠TN2000。

李宗垣:最钟情于赛珍珠TN3000,满口茶香且蜜香浓郁,茶汤透亮,呈金黄色,其火功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堪称浓香型的经典。

武夷山:在茶厂试品武夷岩茶

品鉴主角:武夷岩茶中较有代表性的武夷肉桂和武夷水仙。

选择理由:武夷岩茶如同武夷山水一样闻名天下,我们自不必多说。在这个传奇的山水之中,我们到一个个茶厂寻找传奇的茶叶。山水之中品茗,这似乎是最奢侈的茶道境界。

五月的武夷山,窗外的丹山碧水在夜色中显得朦胧神秘。而岩茶的香气却是非常热烈地释放出来了。

由于五月正值武夷岩茶的收茶季节,于是我们索性把品茗会的现场搬到了慧宛茶厂、岩上茶厂和清风涧茶厂,并在这里遇到许多从全国各地特意前来收茶的岩茶爱好者,带着寻觅最好茶香的愿望,我们一同品尝最新的岩骨花香。

品鉴报告

醇厚的水仙

在武夷山,我们喝到更多的水仙,包括一些老枞水仙。水仙的汤水滑柔醇厚,香气幽长,汤水间带有厚度与深刻。因为水仙的汤水最好,所以武夷山的老茶人基本上喜欢喝水仙,他们认为好的茶,更重要的是内质而不是外在。

刘国英(武夷山市岩上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老枞水仙一般指的是50年以上的水仙,也有人把30年树龄的水仙算作老枞。这些茶树的树颈一般都超过10厘米,并且茶树的树干都会长满青苔,所以很多茶农说,这些茶带有一股青苔味。

最香的肉桂

今年武夷山的肉桂品质更加优异。我们在喝一道还没有精焙过的肉桂时,可以感觉到特别的醇厚度。人们喜欢用“香辣”来形容肉桂的滋味,它透着力量,内涵丰富,呈现出来的是长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茶所不具备的厚度与内涵,一种茶内具的生命特征。黄勇(武夷山清风涧茶厂厂长):茶不但以香为贵,更以浓为贵。哪个滋味重,哪个等级就高。二级岩茶在滋味就已经弱了。如果茶过于柔和,就缺乏了岩茶必备的岩韵与霸气。

今年岩茶流行趋势

1.追求炭焙

炭焙的工序非常复杂,但传统的好茶都必须经过炭焙精制。经过炭焙的岩茶有一种特别的滋味,使茶汤更加细腻。挂杯香更长久。没有“十年磨一剑”的过程,不会有透骨的岩韵骨花香。

2.茶饼

茶饼多用陈年的水仙蒸制烘焙而成的,当地老茶人最喜欢陈年水仙,觉得它汤水软滑,又不容易上火。所以今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陈年水仙茶饼。我们在鉴品时,发现此茶汤一入口,有一股浓重的经过四季沉淀的陈香味,而在第五六泡之后,茶叶却转平和,非常甘甜,在十泡以后。发现它仍然拥有不错的汤色、滋味与香气。

3.新工艺

冻茶是最新出现的岩茶新工艺,就是没有经过烘焙,直接把经过杀青、揉捻的茶放入冰箱里面冰冻起来。这样茶味保持得非常清洌甘甜。

有用+10
分享

大红袍制作工艺之初制工艺(精华)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但是它区别于台湾洞顶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工艺、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工艺,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根据制作过程的先后,我们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前后两大部分。

大红袍初制工艺主要包括茶叶采摘、大红袍茶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六道工艺,本文针专门对大红袍初制工艺的六个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大红袍的采摘工艺

大红袍茶青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大红袍茶青质量包括大红袍茶青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两部分,大红袍茶青内在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立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构成,外观质量主要由大红袍茶青采摘的标准、时间、气候、储运等因素构成。

1:大红袍茶青标准:武夷山岩茶要求大红袍茶青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完熟(采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当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即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时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武夷岩茶大红袍要求的最佳采摘标准为开面三叶。不同的品种略有差异如肉桂以中小开面最佳,水仙以中大开面最佳等等。每个品种的最佳适采期都较短,在同样的山场位置和栽培管理措施下适采期约为3-4天,同一品种在适采期加工不完时则掌握在茶园内大红袍茶青有一半以上开始小开面时开采,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采摘标准控制在一芽四叶至中大开面三叶,采摘期可延长到6-8天。

2、大红袍采摘时间:茶叶开采期主要由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茶园管理措施等因素决定,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春茶采摘期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特早芽种在4月上旬,特迟芽种在5月下旬,以后每季(即夏秋茶)间隔时间约为50天左右(采后有修剪会延长下一季的时间)。采摘当天的气候对品质影响较大,晴至多云天露水干后采摘的大红袍茶青较好,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摘的大红袍茶青最差。一天当中以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大红袍茶青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因此春茶加工期宜选择晴至多云的天气采制,阴雨天不采或少采制,这样就会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3、大红袍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采摘需人员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应加强带山人员的管理来控制大红袍茶青标准、采摘净度和青叶外观质量,在武夷山茶园分散,地形复杂,茶树长势不一处较为适用。机械采摘省劳工、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标准化管理的茶园使用。初次使用机采时大红袍茶青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老梗、老叶,长短不一,因此使用机采前应先用修剪机定剪若干次,使树冠形成整齐的采摘面,以提高大红袍茶青质量。机采连续使用2-3年后则大红袍茶青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长期连续采用机采会使茶树芽梢多而瘦小,干茶外形变细而欠肥壮,影响大红袍茶青外观质量,可用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交替使用来防止该项缺陷。

4、大红袍茶青储运 :大红袍茶青采下后应及时运达加工厂进入下道萎凋工艺。储运期间应尽量缩短时间,并注意通风散热,避阳薄摊,减少搬动次数,防止青叶堆放过厚、过紧、过久而造成机械损伤和堆沃烧伤。储运时间过久均会使大红袍茶青质量下降。

二:大红袍萎凋工艺

萎凋是指大红袍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

1、 大红袍萎凋标准:感观标准为青叶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6%。大部分青叶达此标准即可。青叶原料(茶树品种、大红袍茶青老嫩度等)不同其标准也不同,如叶张厚的大叶种萎凋宜重、大红袍茶青偏嫩时萎凋宜重,反之宜轻。

2、大红袍萎凋方式:有日光萎凋、加温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三种方式。生产上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加温萎凋又分综合做青机和萎凋槽萎凋两种方式,日光萎凋历时短(约几十分钟),节省能源,萎凋效果最佳;加温萎凋历时长(约2-4小时不等),不均匀,大红袍茶青损伤严重,萎凋质量较差,特别是雨水青的萎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进其萎凋工艺。

3、 操作方法:日光萎凋要求将大红袍茶青至于谷席、布垫或水筛等萎调用具上进行,特别是中午强光照时不可直接置于水泥坪上萎凋,极易烫伤青叶。摊叶厚度约为2-4斤/㎡,萎凋全过程应翻拌2-3次,总历时约为30-60分钟,以达到萎凋标准为止。综合做青机萎凋用90型长机慢档萎凋比用120型大机萎凋的效果更好,热风温度在30-32度为宜(手感为手触机心热而不烫)过高会烧伤青叶,过低萎凋时间会加长。每隔10-15分钟翻动几转,总历时无水青为1.5-2.5小时,雨水青为3-4小时左右。萎凋槽热风温度为28-30度,每隔3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摊叶厚度为10-15㎝左右,越厚越慢越不均匀。

三、大红袍做青工艺:

这一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和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做青工艺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

1、 大红袍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大红袍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檫,使叶片边缘逐渐受损,并均匀地加深,经发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大红袍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和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2、大红袍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综合做青机和手工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方式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人均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于大生产的要求。

3、 操作方式: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⑴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水筛上,每筛首次青叶重约0.5-0.8㎏,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来次到壹百多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大红袍茶青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臭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⑵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或大红袍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摇动←→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10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大红袍茶青原料状况,气候状况,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

⑴大红袍做青原则:大红袍茶青在做青过程中气味变化主要表现为:青气→清香→花香→果香;叶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叶软无光泽→叶渐挺、红边渐现→汤匙状三红七绿。做青前期约为2-3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大红袍茶青走水为主,需薄摊,多吹风,轻摇,轻发酵。中期约3-4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摇红边为主,需适度发酵,摊叶逐步加厚,吹风逐步减少。后期约2-3小时,以发酵为主,注意红边适度,香型和叶态达到要求。

走水:指萎凋后的大红袍茶青的水分从茶梗脉向叶片输送的过程,青叶由柔软无光泽转化到叶挺泛暗光呈“还阳”状态。

做青成熟的基本标准为:青叶呈汤匙状绿底红镶边,大红袍茶青梗皮表面呈失水皱折状,香型为低沉厚重的花果香,手触青叶呈松挺感,。做青工艺的结束标志为进入高温杀青。

(2)环境控制:晴天北风天的气候利于做青。环境因素主要指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三因素均会互相影响,需协调到适宜状态。温度范围为20-30度,以24-26度最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50-90%,以70-80%为最适宜。做青过程前期温度和湿度均要求较低,全过程要求逐步增高;后期需较高的温湿度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空气“污染”缺氧;室内升温时空气湿度相应会降低,湿度过低不利于发酵,会出现高温长时间大红袍茶青不能发酵或发酵不足现象;室内碳火加温易造成缺氧,注意适度通风。

(3)大红袍做青经验:叶片较厚和大叶品种,宜轻摇,延长走水期,多停少动,加重静置发酵。叶薄和小叶种需少停多动,摇青加重,到后期方需注意发酵到位。大红袍茶青较嫩时,做青前期走水期需拉长,总历时也更长,注意轻摇,多吹风 。大红袍茶青较老时,做青总历时缩短,前期走水期缩短,需重摇重发酵少吹风。萎凋过重时,宜轻摇重发酵,做青时间短,注意防止香气过早出现和做过头。萎凋偏青时,用综合做青机做青可用加温萎凋,并注意多吹多走水,重摇轻发酵,并延长做青时间,调整好温湿度,需高温低湿,否则易出现“返青”现象(即做青叶到后期出现涨水,叶片和茶梗含水状态均接近新鲜大红袍茶青状,梗叶一折即断,无花果香,为做青失败现象)。温度偏低时,应注意少吹风,提早开始保温发酵。湿度偏大时有条件者可使用去湿机,并注意通风排湿,适度加温。……总之做青过程需时时观察青叶变化,以看、嗅、摸综合观察来判断青叶是否在正常地变化,一出现异常现象即需分析原因,并即时调整,使做青叶发挥出其最佳的品质状态。

四、大红袍杀青工艺:

大红袍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大红袍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

1、大红袍杀青方式:大生产上主要采用滚筒杀青机(110型和90型)。条件差的或少量制作时也有用手工杀青和半机械杀青。用60-90㎝家用锅砌成斜灶,用手工翻拌杀青为全手工杀青方式,用机械翻拌为半机械杀青方式。以下介绍杀青机的使用工艺。

2、操作要点:杀青机在初次使用或长时未用后每季制茶的首次使用前均需将筒内用细沙石和湿茶片清洗干净。进青前筒温需升至230度以上,手感判断:手背朝筒中间伸入1/3处要明显感觉烫手即可。每次进青量为:110型为80-100斤,90型为50-60斤。杀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成熟标准为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浑浊和焦粒,俗称“拉锅现象”。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五、大红袍揉捻工艺: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

1、大红袍揉捻方式:生产主要使用30型、35型、40型、50型、55型等专用揉茶机,其棱骨比绿茶揉捻机要更高些。少量制作时也可用手工揉捻,使用专用篾制揉苈,但手工揉耗工大,且揉捻效果较差,茶汤多碎末,大生产上均不使用手工揉捻。以下仅介绍机械揉捻工艺。

2、操作要点: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方能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进机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后逐渐加重压的原则,中途需减压1-2次,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压力轻重可观察揉捻机上的指示器;全程约需5-8分钟。35型、40型等小型机揉捻程度更重,应注意加压和揉捻时间不可过度,以免造成碎末和底盘偏多,50型、55型等大型揉捻机揉茶力度更轻,特别是青叶过老时,需注意加重压,以防出现条索过松,茶片偏多,“揉不倒”现象。

六、大红袍烘干工艺:

烘干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不足,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储存而不变质。

1、大红袍烘干方式:传统木炭、焙笼烘干和烘干机烘干两种方式。焙笼烘干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初制烘干上使用较少。初制毛茶以烘干机为最佳烘干方式。揉捻成条的茶叶需马上进行快速烘一道,不能置放过久,否则易使干茶产生闷味,降低茶叶品质。条件差者有用萎凋槽烘干,此方式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温度低、烘干时间过长;热源多用木炭直燃吹风式,多灰尘,易带烟;烘干速度慢,效率低,常将多次不同时间的揉捻叶混为一槽烘干。

2、烘干要点:揉捻叶一般要求在30-40分钟内烘完一道,手触茶叶需带刺手感,而后可静置2-4小时,再烘二道,一般烘2-3道即可全干。烘干机第一道烘干温度视机型面积、走速风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0-150度,要求温度稳定。第二道烘干温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约低10度,直至烘干为止。焙笼烘干要求第一道明火“抢水焙”至茶叶有刺手感后,下笼摊凉2-4小时后稳火再焙干。毛茶烘焙干后不可摊放长久。一般冷却至近室温时即装袋进库。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但是它区别于台湾洞顶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工艺、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工艺,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根据制作过程的先后,我们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前后两大部分。上文就是大红袍的初制工艺流程,至此大红袍毛茶就做出来了。

七、大红袍的挑剔

茶索经初焙后,水分蒸发过半,叶呈半干状态,即可“下焙”倒人大簸箕内,交由专工负责之簸茶师,每两焙笼茶叶作一次“扬簸”.即用簸箕扬去黄片、碎片、茶末和其他夹杂物。扬簸在焙间内进行,簸过的茶索摊入水筛中,每六“焙”(一焙即每一炒锅之初焙茶)拼一水筛,厚度约近二寸,然后移出焙间,搁于走廊的摊索架上摊晾,名“晾索”。当夜焙后即簸之茶叶,须摊置于天明,然后交由拣工挑剔,即拣去茶梗、扬簸未干净的黄片,以及未成条索的硬叶片。拣茶要在较亮的地方进行,常常由妇女完成。

八、大红袍的复焙(俗称足火)

经拣剔的茶叶,放人焙笼内,每笼约4斤左右,将其平铺于焙笼中,将焙笼罩于焙窟之上。烘焙所需的火温通常以手背感到有烫热感为宜。焙至二十多分钟,进行翻焙;其后焙至约四十分钟,再翻茶次;三次翻后,再焙约半个小时,用手捻之,茶即成末,说明茶已经足火,即行起焙。这只是一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凭焙茶师的经验灵活掌握。每次翻茶时,需对焙窟的火堆进行一次“刮灰”或“开火”,即用木制小焙刀,将火堆上的木灰刮匀、刮薄,或用焙刀插入窟沿,轻轻撬动,使火力保持前后均衡。

复焙时之火力,比初焙时为低。对火温的控制,传统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笼外侧,有一定的热手感为适度,或用眼睛距焙笼内的茶叶5—6寸,利用对火温的观察来感觉温度。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均不易劣变。昔年茶叶销路无阻,故焙茶火力较低;而在20世纪40年代茶叶销售困难时,闽南潮汕一带的茶商,均要求高温复焙,以便于储藏。对于优良品种及名枞,在炖火时,还须在筛上放一尺二寸见方的毛边纸(特制为包茶用,俗称“种纸”)四张,内各置拣剔完毕之茶叶五六两,一个焙筛合计约放一斤四两。茶叶均摊于纸面,纸对角分开。

衬纸之作用,在使火力不致过于剧烈,茶叶不致熏黑,香味赖以保存。至于水仙及普通奇种、名种茶量较多者,复焙时并不衬纸。每焙放茶约一斤半,平铺于焙筛上,厚约寸许,直接烘焙之。一日每一焙窟,可烘焙十次之多。

九、大红袍的团茶

茶叶在炖火后,即“起焙”用毛边纸进行团包。如有衬纸之单枞等茶种,即连衬纸取于簸箕内,依茶类之不同分别包装。普通种即倾人簸箕内,取“种纸”包之。

十、大红袍的补火

补火俗称“坑火”,即将“团茶”叠放焙笼中,仍放于焙窟上烘之,使衬纸内所含水分完全蒸发。此时焙笼之面朝上,每一焙笼放人“团茶”三层,每层14包,一笼计42包,然后于笼顶加盖,避免香味散失。时间比复焙为短,约为一小时。

经过此一系列程序后,岩茶之初制已基本完成。制成之“毛茶”,人夜由焙茶师、包头会同厂方监理人(起秤先生),将当日全数制茶称重,挑运至山下的茶庄进一步精制。

 

谢谢!

 

2015-11-20 14:26

吴正睿

学习了

2015-11-21 03:44

烟斗

欢迎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把南苑创办的更好。

2015-11-22 11:15

侯总

 

学习了。

武夷岩茶的特征是所有茶类中最丰富、最多样、最难学、最难掌握的。

我看关键是要和实践相结合。

 

2015-11-29 22:22

玉桂飘香

 

以下是引用玉桂飘香在2004-11-29 22:22:31的发言:

学习了。

武夷岩茶的特征是所有茶类中最丰富、最多样、最难学、最难掌握的。

我看关键是要和实践相结合。

 

2015-11-30 18:44

岩茶mm

 

我只知道非常有名哈

 

2015-12-4 00:50

gogorock

还没品过吧,可惜可惜!

2015-12-4 23:39

只爱正岩

岩茶的茶文化最为丰富,也是很值得一品的茶类。在品饮的过程中,滋味和香气都是千变万化的,一旦接触他,就很难舍弃的。

2015-12-6 19:57

岩茶mm

只要是好茶,人人都喜欢。

2015-12-7 19:55

乌龙寻韵

 

你们说得太好了,好想喝茶呀。

泡茶去罗。。。。。。

 

2015-2-26 22:39

茶缘人生

泡什么好茶,可不可以讲讲感受呀?

2015-2-26 22:44

只爱正岩

 

新进后辈向各位前辈问好了。

焙火可以增加岩茶的耐泡度吗??

 

2015-2-28 21:02

青眼茶人

 

以下是引用青眼茶人在2015-2-28 21:02:13的发言:

新进后辈向各位前辈问好了。

焙火可以增加岩茶的耐泡度吗??

 

2015-2-28 22:07

乌龙鱼

焙火不仅可以增加耐泡度,还可以使水变得更顺滑、醇厚。

2015-3-1 11:37

岩茶mm

岩茶的宣传是太少了,只好请楼上的mm多加宣传了!

2015-5-19 11:35

只爱正岩

哈哈,我们都在宣传。

2015-5-21 20:32

乌龙寻韵

 

刘大哥的论文好,我对于岩茶的认识又提高了,呵呵.我喝岩茶半年以来,有一点心得贴出来大家帮我看看好不好.

1、关于水温的问题:我一般用桶装矿泉水,加热到沸腾,我不知道多少度,西南地区可能不到100度。我喝的岩茶是传统型培火较重的水仙肉桂和大红袍,个人感觉只有不断多练习,多品位,才能泡出有个人特色的好茶.我是这样的:先在杯中置茶半杯,等水充分沸腾后,立即洗茶,快进快出,将洗茶水冲洗公道杯,然后将公道中的水倒入品茗杯,然后立即冲泡茶,大约15秒——20秒后(看茶的汤色),倒入公道杯,然后才倒掉刚才品茗杯中的水.这样冲泡茶的水温比较高一点;一般第五泡以后我会加温一下.

2、关于茶具的问题:经大家的指导后,我现在用100CC盖碗。但烫手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我采用的是连茶托一起端起。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茶杯不好。

3、关于茶的回甘问题。岩茶中数大红袍的回甘好,浓烈的茶味过后舌上泛起甜的滋味,很舒服。但水仙的水最好喝,特别是4水以后常常会有甜的味道,爽!

4、关于火功问题。说实话,最开始我还是不太适应火功味。感觉有一种淡淡的焦糖香,一般在三水以后消失。但喝惯后,再去品味铁观音的清香味却不太适应,总感觉太薄,而且没有茶味。特别是每天品南苑送的特级水仙后,适当延长了一点洗茶的时间,感觉越来越好,很适应这种火味,感觉更象是一种蜜味。5、关于岩茶的审评。我现在通过对冲的方法可以简单地鉴别两泡茶的好坏,但希望刘大哥讲一讲审评。因为同一泡茶,冲泡的方法不同,味道是不一样的。我试验了很多次,水质、水温和出水的快慢以及茶量的多少,决定了冲泡的味道。有些茶,冲泡时间短、没有枯涩味,但时间一长,就出非常枯涩的味道,简直不能忍受。好茶不苦的说法究竟对不对?

 

2015-5-23 22:55

soulbringe

 

soulbringe用心喝茶,这精神知得我们学习啊!!致敬!!!!!!

五点喝茶感觉很让人有同感,我喝岩茶也只有半年多点,感受和兄弟大致一样,只是没总结,还是兄弟厉害,总结出来了!!

关于岩茶的审评我也不太懂,只知道审评是怎么泡的,但还没办法鉴别茶的,刘大哥要是有空是可以给我们具体说说!!!

 

2015-5-23 23:15

乌龙鱼

谢谢斑竹的夸奖!

2015-5-24 00:13

soulbringe

 

我只喝过水仙,好的也有,差的也有,反正都是水仙.个人感觉非常喜欢.特别是它"水"的感觉,入口后就象绸缎划过皮肤一样.好的水仙6.7水后会有种我认为是果香的口感.(个人喝出来的)不知道对不?也向大家请教.

市场的商品大红袍都是拼配茶吗?是不是只是仿照了母数大红袍的口感.而一些比较特殊的内容都没有办法仿照.比如在岩韵上.

希望岩茶不要像铁观音一样走市场路线.空调茶到处都是.让很都茶人对他都失去了信心

 

2015-6-17 14:47

一叶之秋

 

以下是引用一叶之秋在2015-6-17 14:47:23的发言:

我只喝过水仙,好的也有,差的也有,反正都是水仙.个人感觉非常喜欢.特别是它"水"的感觉,入口后就象绸缎划过皮肤一样.好的水仙6.7水后会有种我认为是果香的口感.(个人喝出来的)不知道对不?也向大家请教.

市场的商品大红袍都是拼配茶吗?是不是只是仿照了母数大红袍的口感.而一些比较特殊的内容都没有办法仿照.比如在岩韵上.

希望岩茶不要像铁观音一样走市场路线.空调茶到处都是.让很都茶人对他都失去了信心

 

2015-6-20 19:48

只爱正岩

受教,喝了半月基本能分出茶香和火香了,但大红袍和水仙还难以区别。继续学习!

2015-6-21 14:03

旺崽

我得从“零”学起。。。先理论有机会再多实践。。。呵呵

2015-7-1 00:15

武夷岩茶茶痴

楼上的不是要到南苑吗?倒时就会对岩茶有个更深入的了解的.

2015-7-1 18:50

只爱正岩

 

写得真好

上面的问题好解决的,我以前也因怕烫手而怕用盖碗,用多就知道怎么才不烫手了,就是注水的时候不要注太满,如果满了可以用姆指压住碗盖,中指和无名指托起碗底,先倾倒出少许茶汤再拿起盖碗出水,这样就不容易烫到手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买个大一点的盖碗,放小碗同样的干茶,水不注满,那样不烫手还有利于茶叶在碗中翻动

 

2015-7-12 16:24

草茶

 

 

2015-7-30 13:43

嘉木居

谢谢了,大哥,缘分哦

2015-8-14 16:13

轮回的风

 

QUOTE:

 

2015-8-25 22:08

南苑茶叶

好好学习.

2015-2-22 18:48

咖啡与茶

谢谢指教

2015-3-9 21:40

圆梦家园

兄客气啦!

2015-3-10 00:51

南苑茶叶

 

受教了

 

 

2015-3-10 22:51

圆梦家园

失眠了,来学习学习...

2015-10-2 05:45

盈盈一水

知识学不完,研究消化吸收,再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标准,才是收获!

2015-10-5 22:01

侯总

进 修 。

2015-10-21 00:10

Mohamed

学而时习之,要学也要常练习,认真听课是必然,习而巩固之是关键..

2015-10-21 07:45

盈盈一水

2015-11-23 23:55

zhaohuaxh

继续学习

2015-3-26 22:13

jessielily

学习中、

2015-4-10 02:03

淡茶味

学习了,谢谢!

2015-4-27 22:51

hui_blue

谢谢!岩茶一旦接触他,就很难舍弃的。

2015-7-19 22:35

岩骨

下午,头一次喝了南苑识我得趣肉桂,嗯,与我常喝的清香铁观音的味道截然不同,

2015-7-23 19:45

六月荷

回甘 感觉到了,苦味几乎感觉不到,很特别。

2015-7-23 19:48

六月荷

来学习学习

2015-7-23 23:08

HUHU123

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2015-8-15 09:02

小妖

继续进修

2015-9-4 13:14

陈香普洱

岩茶和观音的风格是不同的,识我得趣肉桂火功相对于知我的会低些,但还是中火的,所以跟清香铁观音相比,水会更纯,香会更幽,没有青味的香。

2015-9-7 10:18

只爱正岩

再看下六月荷的帖子,是7月23号的,那还是去年的得趣肉桂,所以建议喝下今年新出的,又会有不同收获的

2015-9-7 10:19

只爱正岩


品鉴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方法

特种名茶大红袍外形紧实条索,色泽鲜润绿褐,冲泡后,香气馥郁略带兰花香,汤色明亮橙黄,叶片红绿相间极赋绿叶红镶边的美感。品鉴大红袍可从色、香、味、形及冲泡次数进行判断。

品鉴方法1、色泽

大红袍干茶新茶色泽油润略带宝色为佳品;陈年茶色泽油润深褐的为佳品。

品鉴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方法

大红袍推荐,点击图片进入!!

品鉴方法2、香气

上品大红袍香气郁清爽,深吸入后,能从鼻腔呼出幽幽的香气;足焙火制的大红袍属熟香型,以果香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制的大红袍属清香型,以蜜桃香及花香为上品。

品鉴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方法

大红袍推荐,点击图片进入!!

品鉴方法3、滋味

佳品大红袍冲泡后饮用,入口滋味甘爽顺滑;下品大红袍滋味淡薄;劣品大红袍滋味苦涩、酸麻。佳品的大红袍滋味明显无苦涩,有粘稠感,爽滑、回甘及回味非常明显。初学品茶者不易掌握。

品鉴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方法

大红袍推荐,点击图片进入!!

品鉴方法4、外形

佳品红袍干茶外形均匀,整洁,条索,略弯曲并紧实肥壮;反之为劣品。佳品大红袍冲泡后叶底柔软、明亮、整齐,叶底略带红边。

乌龙茶大红袍产地,产自福建武夷山!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那品质优异的大红袍产自哪里呢?

大红袍茶区环境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山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大红袍茶树的形态特征

大红袍的植株为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1~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更显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品种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缓冬年份)。

真正的大红袍是生在正岩山峰上的,母树大红袍,清代即已名扬天下的大红袍母树仅6株,生长于武夷山景区天心岩九龙寨产量非常低,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