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恩施玉露>恩施玉露茶食补价值

恩施玉露茶食补价值

2019-09-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据中茶科所检测,恩施玉露成品茶含氨基酸2945.13mg/100g,咖啡碱含量2.17%,茶多酚含量24.48%,含硒量3.47mg/kg。

玉露茶能帮助人们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此外还有减肥和抗癌的作用。

有用+10
分享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是谁?

恩施玉露是纯手工制作,所以颜色绿润,汤色绿亮。但是。制作过程还是蛮辛苦的,那么你们知道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是谁吗?大家过来一起了解下吧~~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是谁?

眼前,是一杯恩施玉露茶,青翠的茶叶在杯中沉浮、舒展,袅袅的清香,让整个房间多了一些素雅。而记者看见的却是一双手,一双搓出恩施玉露茶的手,一双满是老茧的粗糙的手。这双手属于向书兰,一个年近50的土家汉子,一个搓茶30余年的“老茶人”。粗糙的手,是因为手上满是一层又一层的死皮,一个又一个的老茧。

5月22日晚上8点,夜幕下的群山一片寂静。而位于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的凯迪克茶叶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却灯火通明,一天最繁忙的时候开始了。

恩施玉露手工制作工艺大致要经过蒸青、散热、揉捻、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做完蒸青、散热这两道工序时,已是深夜10点多,向书兰走进了加工坊。只见一座长方形的密封灶台旁站着5个制茶人,灶台上的特制水泥板已被烘烤得热气腾腾。“不能去摸水泥板,一摸手上就会被烫出一层水泡。”身边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提醒记者。

此刻,让人不得不想起向书兰的那双手,那一层层的死皮、一个个的老茧,就是在这样的灶台上,慢慢地“炼”出来的。

向书兰最开始做茶的时候,只有15岁。向书兰的父亲也是制茶人。从小,向书兰就觉得把一包包的青叶变成一盒盒、一袋袋的茶叶很有趣,于是常常偷跑进车间里摆弄,这一摆弄就是30多年。

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120℃的灶台上,全凭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灶台温度高,茶叶的温度也高,刚开始,手指、手掌上全是烫出的水泡,连拿碗吃饭都很困难。”向书兰说。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是谁?

满手的水泡也不能挡住向书兰对制茶的热情,忍着疼,继续上。水泡破了,长出一层死皮,然后又生水泡,又长死皮。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深夜1点多,最后一道拣选的工序也完成了,但这时他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几包鲜茶等着他加工。“去休息的时候,一般已是清晨。”向书兰说。

恩施玉露的发展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恩施玉露来历,恩施玉露的传说!

中国人爱茶,但如果非资深的茶叶人士,可能对茶叶的故事和来历也不是特别清楚,例如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历史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

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在恩施玉绿的基础上,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

1945年,恩施玉露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

恩施玉露的传说

一、“魏说”--玉露托梦

相传,1720年前后,恩施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玉露。每天早晚一定在玉露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玉露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玉露托梦得到的,取名"恩施玉露"。

二、“王说”--乾隆赐名

相传,恩施西坪南岩仕人王土让[清朝雍正十年副贡、乾隆六年曾出任湖广黄州府靳州通判,曾经在南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南轩”。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的春天,王与诸友会文于“南轩”。每当夕阳西坠时,就徘徊在南轩之旁。有一天,他偶然发现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就移植在南轩的茶圃,朝夕管理,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人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并把这种茶叶送给方苞,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尧阳茶史,因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玉露”,赐名“恩施玉露”。

其实喝茶有的时候喝的不仅仅是茶,一款好茶不但要茶叶本身的品质优异,受人认可,还应该有着丰富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称得上名茶,恩施玉露似乎在这两点上都具有了,一边喝着恩施玉露,一边听着它发展的历程,还有关于它的美好传说,这样你才能读懂一款茶,读懂恩施玉露为何叫做恩施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