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功效>武夷岩茶的碳焙工序作用

武夷岩茶的碳焙工序作用

2019-09-28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夷岩茶叶碳焙作用

 

1提供热能,提高岩茶内含物的活性,加速内含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2提供碳元素,使儿茶素、咖啡碱等氧化过程中,不会争夺茶中糖类物质中的碳元素,减少茶多糖等物质的消耗。

 

3促进茶氨酸、茶多酚、茶黄素、咖啡碱形成新的络合物,使茶汤更浓厚滋味更鲜爽,因此能降低儿茶素和咖啡碱的苦涩味。

 

4促使茶叶继续干燥,使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当茶叶中水份在3%-5%时,茶中的水分起到的是隔绝氧气的作用,超过或不足都只能起到促进氧化的作用。这也是焙火合格的岩茶能长期常温保存的因素之一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含多种营养成分

武夷岩茶是属于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属于半发醇青茶,它富含人体多种营养成分。

武夷岩茶富含以下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一:含有多种维生素

武夷岩茶含有多种维生素A、D、E、K、B2、B5、B6等,同时还富含肌醇,除了A、D、E、K是难以溶于水之外,其他都是水溶性维生素,在泡茶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营养成分。

武夷岩茶含多种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二:含多种矿物质

武夷岩茶同时含有多种矿物质,比如人体细胞不能缺少的钾成分、呵护牙齿的氟、还有如铁、锌、硼、硫等微量元素。

武夷岩茶含多种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三:含有氨基酸

武夷岩茶还含有氨基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这些元素都可以丰富人体健康,补充人体营养成分,同时还属于低热量饮料。

武夷岩茶含多种营养成分

富含人体如此多营养成分的武夷岩茶,值得大家饮用哦。

武夷岩茶铁罗汉-悠悠茶韵伴书来人生的一大享受

福建的茶叶 武夷岩茶铁罗汉-悠悠茶韵伴书来 人生的一大享受



悠悠茶韵伴书来 人生的一武夷岩茶铁罗汉大享受每次去台湾,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茶叶,诸如梨山茶、阿里山乌龙茶、大禹岭高山茶等,这些茶包装精美,味道纯正。喝在嘴里,除了品味绵长悠远的茶韵外,很少考虑其他问题。不像喝龙井或是其他大陆的茶,一边喝茶,一边是无边的遐思,想想茶叶产区的不同,想想与茶相关的种种传闻。汤汤水水,常常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喝茶的乐趣。对于台湾茶,我知之甚少,所以,从来都是不闻不问,只知一味地喝茶享用。但这样的喝茶,时间久了,未免有点单调。

2014年10月中旬,去台湾参加交流活动,遇见联经书店发行人林载爵先生,便向他问起联经是否出过一本《台湾的茶具》?两年前我曾买过一本,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位朋友见了,十分喜欢,当即送了她,后来一直想买却没有买到。我只记得作者的名字叫吴德亮。林先生听后哈哈大笑,说是有缘了,吴德亮的书在联经是他约请写的,只是书名叫《台湾的茶器》。没几天,林先生将联经出版的吴德亮的书都送我,真让我满心欢喜,不知怎么回谢。吴德亮最吸引我的书是《台湾的茶器》,图书装帧精美,让人爱不释手。这书的好处,是将台湾最具代表性的茶具一一道来,让远道而来的游人,知道台湾有哪些美轮美奂的茶盏和瓷器,可以按图索骥,寻觅宝物。而林先生送我的几本书中,还有一本也引起我的注意,这书叫《台湾的茶园与茶馆》。在书里,吴德亮对遍布台湾的各大茶叶产区,有详细的交代,更让人称道的是,对台北的主要茶馆以及经营特色,有细致的描述。这不仅勾起了我对台湾茶的美好回忆,也让我格外神往那超凡脱俗的台北喝茶胜地。



据吴德亮介绍,台湾地区茶道的第一胜地,要数紫藤庐。一见“紫藤庐”三个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殷海光的名字。记得第一次到台大访学时,有位教授请我在台大附近的紫藤庐吃饭。初来乍到,我不知道紫藤庐是什么风水宝地,一踏进庭安化黑茶天尖院,顿觉风生水起,环境气氛,不同凡响。偶尔进出的男男女女,好像也不同寻常,谈吐举止,都显得很有修养。等到教授来临,主宾坐定,她介绍这里是上世纪50年代殷海光等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那一时期台湾公共知识分子聚会的场所。台北另一个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是桃源街附近的咖啡馆,那里出入的人员,以作家、艺术家居多。紫藤庐是一座日式的家庭院落,因为园中有几株九十高龄的紫藤而得名。曲腿盘坐在茶席上,主宾之间,缓缓而谈,舍内有旧时的照片和文人画作,透过窗户,可见庭院内婆娑起舞的树影。沉默之余,风声和流动的泉水声,或近或远传来,让时间的脚步一下变得舒缓起来。此时喝上一口茶,感觉苦茶不苦,而是有一种岁月沧桑的陈年回甘。

好像是为了加深我对台湾茶的印象,冥冥中有神助我。12月底,又有机会去台大访学。台北的冬天,阴雨绵绵,淅淅沥沥的雨点,让街上的行人少了很多。我喜欢这时一个人,撑着伞,快步走过台北的街道,在一些书店和心仪已久的店铺之间出入。因为下榻之地在台大的福华文教会馆,出门左转三五步,就是紫藤庐。我当然还要去造访这台北的名胜旧地,享受一时的清净。那天下雨,并且是傍晚时分,刚一进门,见到两个女子在细声交谈。柜台的店员问,有订座吗?我轻声回答,想看看。然后转过身去,看那一边展销的各种茶叶和茶具。茶叶不少,简易包装,价钱在新台币百元到几百元之间,并不算特别贵。

据店员介绍,这些茶叶都是他们自己的产品,外面不一定有售。展示在另一边的茶具,有新制的,也有老货。我看那些新制的茶具中,梅花杯甚是精美,造型与德化梅花杯有所不同,可谓别致。还有宜兴的“文革”紫砂壶,小巧玲珑,款式多样,价格也公道。我好奇地问店员,这宜兴壶是真的么?一旁谈话的女子停止了交谈,对我说:我们这里不售卖假货。我想她大概是这里的主人。那天有一个美术展在其中,吸引了不少来客参观。因为来人较多,我悄悄退了出来。

走出紫藤庐,便是喧嚣的马路,四顾茫然之际,忽见街对面台大体育馆有台湾农会主办的台湾农产品展销的大幅广告,就匆匆穿过红绿灯,走进展馆。尽管是雨天,前来赶场的人还是不少,可以想见有多少黄茶的功效台北人喜欢这些本地的农产品啊。场馆内展销的摊位,分属于台湾地区的不同农业合作社。最让我兴奋的,是销售茶叶的摊位,占据了大多数。我真是有福啊,能够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傍晚,享受无数高品质的台湾茶。什么包种茶、大叶小叶,金萱、翠玉、东方美人,凭着一知半解的台湾茶知识,我一家一家地走过去。乌龙、铁观音,因为家里有,就想换换口味,买一点台湾的红茶品尝。见有木栅的茶叶农会在设摊,就凑上前去看看。木栅铁观音是台湾茶中的佳品,有“官韵”之美誉,它的铁观音茶种“红心歪尾桃”,来自福建安溪,制茶工艺采用传统重发酵、重烘培的制作法,茶汤金黄,香味沉稳持久。木栅的红茶以前从没有品尝过,不知滋味如何。摊主为我新泡一壶红茶,还未入口,那浓郁的香味就让人欢喜。

至于茶汤,色泽红中透亮,宛如饱满成熟的鲜果。这样带着鲜果香味的茶,入口的滋味令人陶醉。我买下两罐木栅韵红,又来到阿里山农会的店铺。摊主告诉我,阿里山的红茶是台湾最好的,冬天喝又是最适合的季节。经他这么一说,我仿佛感受到冬日阳光下,石榴色的红茶,暖暖的色调。晚上回到驻地,迫不及待地烧水泡茶,一杯下去,再来一杯,唇齿之间,余香袅袅,回甘不断,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回上海后,忙忙碌碌,茶与书的事被搁置脑后。有一天临睡前,无意间在床头书堆中抽出吴德亮的《台湾的茶园与茶馆》,翻着翻着,思绪一下被激活了。书中所言,台湾的红茶中,有一种名茶,叫“一炮红”,是圣轮法师创办的瑞惠有机生态农场出产。忽然想起回上海前,台湾朋友送过一罐茶,好像是什么佛门农场产的,当时没在意,回家就随手放在书房里,与杂乱的书堆在一起,谁想到那竟然是声名堂堂的“一炮红”。茶味真的如书中所说那么美妙么?念头碧螺春茶叶产地一起,睡意全消,夜半时分,一个人悄悄摸进书房,在仓库一样的书堆中,翻找那一盒“一炮红”。



名茶鉴赏之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经历代变迁,种类繁多,品质各异。采自正岩的称"奇种",采自偏岩的称"名种",在正岩中选择部分优良树单株采制的,品质在奇种之上的,称"单丛"。名岩专选一二株品质特优的茶树单株采制的,称"名丛"。著名的四大名丛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下面就名茶鉴赏之武夷岩茶做一详细介绍。

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1919~1920年间,为此树曾引起诉讼,费金数千,因天然造成,判归兰谷所有,足见此树之名贵。

大红袍 武夷名丛中声誉最高,四大名丛之魁首。传说大红袍原产地位于天心岩九龙窠的岩石峭壁之上。据行家评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与其他名丛对比,大红袍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

铁罗汉 武夷最早的名丛。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据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有疗热病的功效,极受欢迎。目前为小包装名牌产品之一。

白鸡冠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产地一说在武夷宫止止庵白蛇洞,一说在慧苑岩外鬼洞。白鸡冠树高1.75米,分枝颇多,该树叶色呈淡绿,嫩叶浅绿微黄,叶面开展,春稍顶芽微弯,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

武夷岩茶的冲泡,别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壶小如掾,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 ,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袁枚《随园食单》)。更有上者"七泡有余香"。武夷岩茶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成茶茶条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称为"宝色"。部分叶面呈现蛙皮状白点,俗称"蛤蟆背"。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中央淡绿带黄,称"绿叶镶红边",呈三分红七分绿。品岩茶重在"岩韵",滋味浓醇,鲜爽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