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如何审评普洱茶如何从茶汤判断普洱茶的好坏

如何审评普洱茶如何从茶汤判断普洱茶的好坏

2019-10-0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作为茶叶审评师,审评盘、审评杯、审评碗、叶底盘,几乎是喝茶必备。茶叶审评有五大要素,不过就普洱茶的审评来说,外形和内质是最关键的因素。外形是干茶形状和色泽,内质是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一般以香气和滋味为主。

如何审评普洱茶的外形

普洱茶分为饼茶和散茶。就干茶形状来说,主要是看干茶的颜色、亮度等。一张普洱茶饼该如何评审,洱茶饼首先要看茶饼的棱角,茶饼的松紧度、压制的厚薄是否均匀、茶饼表面含梗量多少。而散茶主要是看干茶条索的紧结度、匀整度、净度。

如何审评普洱茶的内质

外形审评完了后,这时候要用杯子审评普洱茶内质,如何泡普洱茶,一般来说,干茶与茶水的比例通常是1:50。如果用审评杯泡茶,一般是3g干茶150ml沸水。之后将泡好的茶倒入杯中,从茶汤的内质来评审。

如何从茶汤判断普洱茶的好坏?第一泡三分钟,审评汤色,第二泡五分钟,审评茶汤的香气。第一泡完成后,肉眼观察,从色度、亮度、清浊度去审评此普洱茶的汤色。第二泡完成后,先鼻子闻香,茶热的时候判断香气的纯正度,茶冷的时候判断香气的持久度。评审茶汤,茶汤不用吞下去,在舌尖转一圈细细品味嘴里的茶,如何审评普洱茶?看它的滋味是否醇厚、爽滑度如何,回甘好不好?两泡茶都完成后,就可以审评叶底了。主要从嫩度、色泽和匀度来进行审评。

有用+10
分享

如何通过叶底来辨别普洱茶品质?

  一、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征:芽至初叶的距离很短,这是和秋茶、夏茶来比。

 

  另外有四个辅助特征:

 

  1.叶接梗处明显变粗,有人称为马蹄。

 

  2.梗较粗壮

 

  3.叶较丰厚

 

  4.白毫密多,因高山日光强烈白毫可以减少水气蒸发。

 

  这四辅助特征就是经过一个冬天储存的养份释放的结果。

  二、芽头

 

  辅助特征是园地茶胖粗,大树茶反而精瘦。

 

  三、秋料

 

  芽至初叶的距离较长,叶的厚度比较单薄,但是也有马蹄。

  四、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就有的特征之外,梗长而无力,梗面会因水份过多又干燥失水呈现凹痕,有点像芹菜梗。

 

  五、台地茶

 

  主要特征:就是叶面薄弱,如薄纸易折;泡汤之后无力恢复弹性,甚至多次冲泡也不能展开,叶子愈薄当然愈差。

 

  有三个辅助特征:

 

  1.主侧叶脉较平或不明显

 

  2.叶缘有明显密齿

 

  3.大型茶园地有时候是用剪刀采摘

  六、大树茶

 

  大树茶指有明确范围,定期采摘的古树茶园。

 

  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比台地茶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

 

  低温时:高山上更低温,日晒时:高山上紫外线更强,刮风时:高的树迎风更多。所以坚韧的叶质是大树茶适应环境之后生命力的表现。

 

  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另外四个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有时会出现虫咬孔,也是大树茶的特征,但是也可能是管理较混乱的台地茶。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比台地茶深,近墨绿色。向阳山坡日照充沛,可以有更多叶绿素和光合作用而产生更多茶氨酚及葡萄糖,可以使口感更加鲜爽不涩。

 

  4、不大可能出现用剪刀采收,因为工人有时是爬上树采茶。

 

  七、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减少因为日光照射引起的水气蒸发,反之,叶的背面就不需要油光。叶缘无齿有可能是因为海拔更高,树形高大,人迹罕至。不必再防动物刮蹭,昆虫咬食等情况。

  八、拼配料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例如大树茶配台地茶。出现二种不同的梗面、梗长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九、叶脉

 

  一般来说台地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少,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

普洱茶用途:探讨古代普洱茶膏的用途

我们在探讨古代普洱茶膏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大锅熬膏法”虽然为云南独创,甚至也作为贡品进京过,也曾经是清代雍正皇帝钦点的贡品。但令人奇怪的是,它时间很短,就没有了下文。自清朝时期起始,普洱茶迎来了它第一次繁荣。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普洱茶作坊或者茶号,像福元昌、同庆号、车顺号、宋聘号等等,却不知道哪一家有过生产普洱茶膏的记录。

普洱茶用途:探讨古代普洱茶膏的用途

我们从云南众多的史料中,会偶尔发现一两句涉及普洱茶膏的评语,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这就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困惑:我们知道普洱茶膏来自云南,但却不知道是谁生产的。

甚至有人提出:云南土司创造了这种大锅熬膏法,并没有在云南普及,其真正的生产地被转移到了西藏。

西藏自唐代开始就饮用云南的普洱茶,尽管那时不叫普洱茶,但这种茶品因源源不断流入西藏,加之普洱茶解油腻的功效,成为藏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西藏到云南形成的多条“茶马古道”,就因普洱茶才有的。

藏区本身就有煮茶的习惯,他们饮用普洱茶,不像内陆地区的品茶,也没有茶道的技法,而是加入奶、盐、姜片等一起煮。是饮食中的一种佐料。也可称为“混合饮”。唯独对待普洱茶膏,则是采用的“纯饮”,即不添加任何其他的东西。

甚至,也有这样一种说法,西藏饮用普洱茶膏,尤其是在大的寺院及上层喇嘛中的普及,早于清朝宫廷。据此,也有人认为“大锅熬膏法”有可能就来自西藏。

西藏自唐代开始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加上“茶马古道”的历久不衰,对普洱茶的理解和依赖远远胜于内陆地区。虽然他们自始至终不接受汉民族茶道的技法,基本采用“混合饮”的方式,但不排除他们本身也有“纯饮”普洱茶的需求。这就有可能使他们结合藏传医药的一些做法,创造了“大锅熬膏法”制作的普洱茶膏,专供寺院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自清代起,甚至有人认为比清代还早,有可能是元朝,很多大的寺院都建有自己的“熬茶间”。

其实,这一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至今在西藏一些大的寺院仍然可以看到这种“熬茶间”,只是它仍然还是那么隐蔽,轻易不向外界暴露,更不向游客开放。因为藏区寺院对活佛级以上人员的生活料理一直是高度保密的,或者说是秘而不宣的。他们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活佛乃至活佛级以上人物,其一举一动都是神圣的,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包括他们的饮食。

云南昊茗茶叶有限公司系列普洱茶品

云南昊茗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优秀企业。公司拥有2500多亩高山优质生态茶园,下属生产企业勐海同庆堂茶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勐海县内,占地40多亩,年生产加工能力达3000多吨。

  昊茗茶叶旗下拥有天下普洱系列、文革砖系列、百年普洱系列、流金岁月系列、云南情系列、家藏普洱系列等产品,老普洱、大中华、及易武、景迈、班章、倚邦等各大茶山的古茶树茶品早已深入人心,远销国内外。

  百年普洱

  百年普洱七子饼,在历史与唇齿之间回味。一生一熟,其中生饼曾荣获2007年兰州首届中国普洱茶养生节普洱茶质量评比大赛金奖。

  百年普洱选用勐海地区乔木大叶种茶,熟茶汤色红浓透亮,滋味甘滑厚重;生茶汤色金黄,回味无穷。此茶品作为礼品茶精心设计制作,包装精美,长期保存品质更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文革砖

  “昊茗”牌文革砖,沿用六七十年代文革时期茶砖配方,以云南澜沧江流域的云南乔木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由权威老专家精心调配,结合现代加工手段精制而成。本品有3个规格,1kg,0.25kg,0.1kg共11片,分别用十一幅精美的文革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图画包装。本茶外形褐红,内质汤色红浓透亮,陈香滑口,滋味顺滑柔和,持久耐泡,杯口留香。因茶性温和可口,男女老少皆宜,是品饮、赠友、收藏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