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鉴定88青有多难普洱老茶水太深

鉴定88青有多难普洱老茶水太深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随之事件的关注度逐渐蔓延出行业内,主流媒体开始关注此次的"八八青饼"事件。到底鉴定个88青有多难呢?不妨我们一起来看看香港普洱茶前辈浮云自己的图文见解。

  2013年7月9日,南方都市报在[GC10]版次的[焦点]版名中发布《高价“88青”真假难辨,普洱老茶"水太深"》一文,文中不仅提出“88青”真伪难辨的疑问,还挖掘“88青”事件背后存在着"标准缺失凸显老茶市场混乱"的状况,行业标准的空白导致频现"湿仓茶冒充老茶"怪象。

 

  当天,北京晚报也在热线版面发表《5万元一饼普洱是真是假》一文。文中提出"对于88青真假问题商家和专家各执一词"、"茶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及"买茶全靠运气"等观点。

 

  而新华网也在时政频道发布《新华视点:5万元买了一饼假茶?——茶叶市场乱象透视》一文,文中指出"目前国内茶叶行业并没有可以对茶叶真假、价值进行权威判定的专家,也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茶叶市场乱象的根源在于中国茶产业"散小乱弱"的特点。"等观点。

 

  紧接着,《人民日报》、《北京晨报》、《文汇报》、《西安晚报》、《青年时报》和《洛阳日报》等多家报道都转载新华网此篇报道。

 

  近日,随着主流权威媒体的报道,1510茶网站“八八青饼”事件似乎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而这些主流媒体更多的将矛头指向了老茶市场混乱的现状。由此可见,老茶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更多人关注的社会性话题。




  什么是89青饼?

 

  89青饼,听起来既熟识又陌生;熟识的是骤然听起来像88青饼;陌生的却是差了一个数字。89青饼究竟与88青饼有甚么关系呢?其实原来两者算是同门同系的东西,只不过88青饼的定义包括乾仓储存为首要条件;而89青饼则是入了港仓的1980年代末的7542。简而言之,两者皆是陈期已达约25年的传统7542茶品,不同的只是仓储。但这不同却可影响够大,包括口味与价格。

 

  88青饼——89青饼

 

  在浮云的网络文章【1992年薄纸7542乾仓青饼(2011年11月25日)】曾提及:「其实,所谓《88青饼》是泛指1989年至1991年之间所生产的7542茶饼,并必须要乾仓存储,方可称之为《88青饼》。由于当时这批《88青饼》数量不少,除了香港一间新派茶庄所吸纳的数量外,仍有部分的数量是被香港其他传统茶商收进仓库。由于这些青饼都是很清晰的1989年青饼,所以传统的香港茶商会称这些茶饼为《89青饼》。在1990年代时,这些7542才只是普通的商品,由最初的几百元炒到现在的数万元一饼。而且以前不会刻意把每年的年份分开,几个年份的7542都可能混在一起,因为早年的时候,只分生饼和熟饼,然后就各自处理,所以连一些显然是1992年包装特色的7542青饼,都会在竹壳上写上『89青』,变成同一批商品。当然,后来的茶友们还是可以从形制及包装风格上,把1992年的7542区分出来的。

 

  相信,看到这部分,新进茶友已经头晕晕的了。简而言之:

 

  88青饼=1989+1990+1991年的7542(乾仓)

 

  89青饼=1989+1990+1991+1992年的7542(入仓)

 

  因此,入了湿仓的1980末7542就不可以称为《88青饼》了。

 

  也就是因为当年的普洱茶分类并不细致,故此,称为《89青饼》的茶饼,有部分是与《88青饼》拥有相同的外包纸(如本文中的茶饼:1989+1990+1991年);亦另外有一些1992年入仓的7452,早年也是以《89青》相称的;当然,后来的茶友们是能够从饼模及外包纸把这种89青分辨出来。

 

  网站又联系了茶叶流通协会的专家,对这块引发了争议的茶饼再做鉴定,但是,专家也感觉很棘手!不是吧,有多棘手?相信港台不少早年的茶友们,都藏有此88青饼,要辨识?有多难?



  上图给参考。最近开喝的88青,看了叶底,懂行的朋友应该能看出一些东西了吧。


有用+10
分享

2018清明春茶上市,普洱春茶价格涨幅最高达50%

2018清明春茶上市,普洱春茶价格涨幅最高达50%

又到春茶上市的季节,清明小长假期间,昆明茶叶市场的明前茶陆续上市,吸引了不少尝鲜者。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春季新茶价格悬殊,从每公斤百元到万元不等,普洱春茶价格涨幅达30%到50%,其他单品价格与去年同期差别不大,包装简单的平价茶叶受到客户青睐。

“上个月开始就有不少老客户过来预订了。”雄达茶城内,一名店员介绍。记者了解到,今年新茶上市早,春茶的品质相对较好,加上茶树经过一冬春的休养生息,体内的营养成分丰富。而且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此外,春茶病虫害发生比较少,一般不需要喷施农药,污染小。正因如此,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佳的,价格也会相对较高。

在雄达茶城内,有商户告诉记者,每公斤价格千元以内的春茶销量最好,平价茶叶占了消费主流。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茶的销售包装趋于简朴。店主拿出一罐简单铁盒包装的茶叶告诉记者:“今年新上的宝洪茶,像这种品质不错的卖到每公斤2000元,跟去年价格相差不大。今年许多顾客买茶不是为了送人,而是自己享用,因此减少了多层包装的费用。”记者发现,从今年的市场需求来看,百元以上的包装订单变少,更多的是二三十元的包装,包装的精简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叶本身的性价比,受到市民青睐。(

茶人微语录︱喝什么茶最好?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好?

茶人微语录︱喝什么茶最好?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好?

@艾穆李: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茶饮以“祛湿”为要。茶质优异的老茶,比如老普洱、老黑茶、老白茶等,好的陈皮普洱茶(湿热的夏日,健脾祛湿品饮此茶),都会有很好的当季祛湿养生、排汗之效,并且老茶不寒不火较顺和,基本上对多种体质的茶友较多适合。茶要多喝,一日三道茶为宜,要避免太燥茶才能祛火。适当饮用绿茶,白茶亦当令,四大乌龙亦适宜,岩茶、单丛隔年好陈年亦佳,喜欢花茶的友,既观赏悦目又祛心头火。

@洋葱的窝:爱好真是一个一个的坑。喜欢普洱茶还好,搜刮了领导好多好茶叶,就只花了几百块买紫砂壶和茶具;喜欢上草缸就稍微坑一些,已经花了几千块买设备和花了好多精力折腾;现在好像对天文有点兴趣了,查了一下,这个坑好深!

茶人微语录︱喝什么茶最好?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好?

@云南茶道培训中心:每每被人问到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好?我都会说:“你喜欢的,就是好茶”。就如怎样分“好人”“坏人”一样,普洱茶的好坏也同样无法有标准衡量。喝懂普洱茶是一个耗时,耗神,耗钱的活,喝普洱茶的人会因喜欢一款茶而形成圈子,不同的普洱茶圈形成了现在普洱茶界的百家争鸣,乱也是一种活跃的象征,但要喝懂普洱茶,先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要吧!带上“觉知”和“求知”就是普洱茶道。

@jufu128:民间对普洱茶就有“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的说法,认为越陈越老的云南普洱茶,药用价值也就越高。饮茶之人与藏茶之人,同为爱茶之人。相比饮茶之人,藏茶之人要更精细,也更主观,因为所泡之茶乃是自己藏出来的。

@普洱-舌尖记忆:喝什么茶最好?喝茶,不一定非得喝那些大名鼎鼎的铁观音、大红袍、陈年老普洱;喝普洱茶,不一定非得是冰岛老班章。其实,喝茶就像结婚过日子,找合适的而不找最好的。那些影视明星够漂亮够英俊,可是你和人家有可能吗?所以,喝茶,不看价格与名气,自己觉得好就行。

茶人微语录︱喝什么茶最好?什么样的普洱茶才好?

@普兰渡号: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却不知道普洱茶茶梗的功效有多少,对茶叶的品质有多重要,总是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都说普洱茶而泡,泡了七泡之后汤色还是浓厚,殊不知普洱耐泡的原因都是因为茶梗的关系。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

@大连头泡儿:适于初学者:工艺决定茶的感觉,用古茶树的叶子按照什么样的工艺做出来得茶就是什么茶,按照绿茶工艺做出绿茶(滇绿),按照红茶工艺做出红茶(滇红),按照普洱茶工艺加工出来的就是普洱茶……一方水土生一方茶,原水化原茶,地道正宗的茶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

特此声明:本文由整理自新浪微博等媒体平台,其观点仅代表发布者,不代表本网任何立场。

普洱茶贡茶制作工艺

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作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列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首届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的一大亮点。制作出的贡茶成品 “制作工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人李兴昌一直坚信并致力于不断改良制作技术和工艺,提升普洱贡茶的品质和品味,使普洱在历经岁月的沉淀中,实现茶与文化的完美交融。

《普洱府志》史料记载,1729年,普洱茶的成品被送往当时的皇帝手中,因口感独特等众多原因被定为贡品,并设立了贡茶司。

普洱茶的制作约定俗成为相对固定的程式,大体分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4个程序。但是贡茶从茶树的选种,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晒、蒸制一系列过程,贡茶的制作技艺都是十分微妙和精细的。全手工制作,而且全凭感觉和经验,没有任何参考数据和文字。因此,贡茶的制作工艺颇为费工、费时、费力,制作效率比现代制作技艺效率低。基于这种原始的操作方法,贡茶要继续发扬光大,难度很大。

普洱贡茶因为独特的原料优势和制作技术,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制作形式,但现代的普洱贡茶的制作技艺其实是中断后重新恢复和创新的。据李兴昌介绍,大约在1840年之后,由于历史原因,贡茶的制作就已经渐渐隐退在历史的硝烟中了,至今,作为进献的贡茶已经不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