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武夷大红袍“武夷茶王”简介

武夷大红袍“武夷茶王”简介

2019-1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武夷红袍是中国著名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它被称为“茶学第一”。它也是岩茶之王和国宝。春天开始的时候,当茶芽发芽的时候,从远处看,整棵树看起来像火一样红,好像被白色长袍覆盖着,这也是红色长袍的起源。

武夷红袍起源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北部天心岩下天心寺以西的九龙巢。山墙上有朱德题写的三个朱红色大字“红袍”。在600多米的高空,4点钟时天气很平静。山涧在飞,云在打转。土壤被酸性岩石风化了。它是茶树发展的正确中心。

红袍茶树是灌木型的,树冠稍开,树枝类似麋鹿群。叶尖斜向上伸展。叶子是宽椭圆形的,顶端稍钝,向下悬垂。边缘向内弯曲。叶子是深绿色的,有光。如果新芽是深绿色带紫色,露出多毛的叶子。

红色长袍的时代已经有几千年了,是一件罕见的珍宝。目前九龙科悬崖上只有四种植物。他们由从岩石裂缝中排出的泉水滋养。他们没有施肥,而是发展繁昌。每年5月13日至15日,人们都在高处的洼地搭起梯子采摘,产量很小,约为11两,这被认为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上个世纪1月,在科学研究人员解决了关键问题后,红袍的克隆复制取得了巨大成功。据专家称,红袍的克隆繁殖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性。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罗邵军认为,武夷山红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范围,质量与母树相同。

武夷红袍属于质量上乘的“明宗”。每一个过程都是部分人工操作的,特别是有着深刻的任务。废茶喷鼻力强,口感醇厚,有明显的“摇滚韵”。饮用后,牙齿和脸颊上有鼻腔喷雾,持久不褪色。经过9次冲泡,它还具有原茶的鼻腔喷雾。被称为“武夷茶之王”。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非遗”传承到底该传承些什么?


5月8日,文化与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制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有13位,涉及花茶(福州茉莉花茶)、绿茶碧螺春、紫笋茶、赣南客家擂茶、婺源绿茶信阳毛尖、恩施绿茶、都匀毛尖)、红茶祁门红茶、滇红茶)和黑茶(干两茶、茯砖茶、六堡茶)4大茶类13种名优茶。

这份名单的出炉,让茶界兴奋不已。除了表达欣喜与祝福外,一些爱茶人们也乐衷于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跟“非遗”传承人的合影,或曾有一面之缘,或特地慕名寻访,言语中无不透着自豪。对于卖茶商家来说,则敏锐地嗅到了巨大商机:制茶师评上国家级“非遗”,不仅意味着制茶技艺被高度认可,也意味着他们做的茶更有“价值”——茶随人贵,价随茶高。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日益注重个性化消费,从县(市、区)、市、省到国家各级“非遗”传承人,动辄被包装成“茶师”,他们的茶则成“大师茶”,售价自然不菲。

针对这一现象,业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茶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由市场决定, “非遗”传承人是茶的附加值,价格高于普通茶无可厚非。而在一部分人眼中,如今不少传承人都被奉为“大师”,这一称呼“富含”炒作成分,且有些泛滥,让“非遗”变了味。但是,争论的核心并不在于茶之“非遗”该不该“走市场”,因为它的商品属性决定了“非遗”不可能也不能与商业化完全绝缘,而是在于:商业化背景下, “非遗”该如何传承发扬及“非遗”传承人应扮演什么的角色。

“非遗”,不是摇钱树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规定,涉茶“非遗”项目主要是制茶技艺及部分与茶密切相关的陶瓷烧制技艺(如建窑建盏、宜兴紫砂陶、德化瓷、越窑青瓷等),属于“传统技艺”类,而潮州功夫茶艺、径山茶宴等茶道茶仪轨则归在“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类。

既然制茶、制陶(瓷)技艺被归为“传统技艺”,就说明它们历史源远流长。在过去,制茶、制陶(瓷)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茶师陶匠也因之被称为“手艺人”,技艺的传承正是通过买卖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商业化经营”来实现的。

这些古老的技艺是深深根植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中的,当它们遭遇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后。势必面临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消失的危险。因此,这也正是各级政府乃至国家之所以要对它们进行保护的初衷所在。

对于“非遗”的保护,我国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合理利用”,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内涵丰富: “利用”可以是借助商业的力量进行开发利用,毕竟不同于需要开展“博物馆式”保护的文物、古迹等“物质遗产”,它们是一种“活态传承”。

然而,利用一定要“合理”,换句话说,也就是“度”的把握。由于茶、陶瓷的传统商品属性,使“合理”变得很难界定。譬如,某个制茶师评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就仿佛拥有了一只“点茶成金”的手指,茶价从此高出其它同等级同品质的茶一大截,如果再加上产地环境、产量等因素,便更是“仰之弥高”了。于是,在一些人看来, “非遗“传承人就只有那么几个,国家级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 “茶价不高就体现不出‘非遗,传承人的水平”。

当前,业界颇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非遗”传承人及其产品往往会被某些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给“买断”。这些企业斥重金进行商业策划运作,传承人摇身一变成“大师”,他们做的茶则为“作品”、 “艺术品”,就连“匠心”、 “匠人精神”也被包装成人云亦云的广告词。一旦运作成功,传承人就会变成一面金招牌或是一棵摇钱树,此时不论是否是传承人亲手做的茶甚至做什么茶都无足轻重了。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就必然要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很显然,这同以手工制作为主、不以量取胜、追求精益求精的传统制茶技艺相龃龉。

南京美术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曾表示,要严格区分“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正好相悖。”他说。

过度的商业开发,尤其是炒作,使“非遗”项目的产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这无异于竭泽而渔,非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还会造成伤害和破坏。茶、陶瓷茶器,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们都是一种商品,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在百姓“日用”中生生不息,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传承人作为“非遗”的载体,他们制茶、制陶(瓷)本来就是一種“生产性保护”。他们运用精湛的技艺制作,并融入自己的风格或文化内涵,使“非遗”项目在商品消费市场中生存,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这在调动传承人积极性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才拜师学艺,使传统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传承的不只是技艺

自2006年起至今,国家已公布了4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及5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从名录名单中,不难看出,申遗成功的制茶技艺及传承人均为历史名茶,基本囊括了绿、红、青、白、黑、花茶等主要茶类。

历史名茶,顾名思义,即自古以来就享有高知名度的优质茶。在中国这一泱泱茶叶大国,史上的名优茶不计其数,有些因年湮代远早已失传,只留下“芳名”在史料典籍中,如方山露芽、蒙顶石花、寿州黄芽等,有些则穿越干载的历史河流,从古流传至今,这正是得益于制茶技艺的传承。

以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例,有着独树一帜的“岩骨花香”。爬梳它的发展脉络,有史可查的武夷岩茶之前世可追溯到唐代的蜡面茶。两宋时,它作为建州北苑贡茶的一种进贡皇室。元代,朝廷专门在武夷山开辟“御茶园”造贡茶。至此,武夷茶均为蒸青团茶,明以后,才逐渐改制以炒青为主的散茶。炒青绿茶的发展,推动了武夷山制茶业的发展,出现了“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的繁荣景象,甚至漂洋过海,远销欧洲,开启了武夷茶外销之先河。清初,武夷茶在吸收借鉴安徽黄山“松萝茶”制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改进,从而创制了武夷岩茶(乌龙茶)。

从制作技艺看,武夷岩茶(大红袍)不可不谓细致繁复,从鲜叶到成品茶,至少得经过数十道工序,尤是烘焙最见“功夫”,清人梁章钜曾激赏道: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归田琐记》)。著名茶学家陈椽也无不自豪地说: “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 (《中国名茶研究选集》)。

基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成为首个也是当年(2006年)唯一一个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名茶,武夷山市也随之评出了12位“非遗”传承人。他们有的是科技工作者,如陈德华、叶启桐、王顺明等,有的是经验丰富的制茶技术能手,如刘宝顺、刘锋等,有的则是制茶世家出身,如黄圣亮、陈孝文、苏炳溪等。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正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武夷岩茶申遗成功以来的12年间,这些传承人担负“传帮带”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或办学收徒,或开班授课,或走进校园,或办展,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

随技艺一起得以传承的还是挟裹其中的匠心。但凡列入“非遗”名录的历史名茶,制作工艺都必然有着特殊性,每道工序,环环相扣,因而需要慢工细活、一丝不苟,才能止于至善。这也正是当前所积极提倡的“工匠精神”之所在。

同时,茶作为一项民生产业、特色产业,传承人也应是茶叶理性消费的倡导者、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2006~2014年,国家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制茶技艺共有30多项。这些项目的成功申遗,有力推动了主产区茶产业的发展。

还是以让人“又爱又恨”的武夷岩茶为例,自从它申遗成功后,它的迅猛发展,业界有目共睹,直到今天市场热度依然不减,且还有持续升温的趋势。相伴而生的是劲吹的“山场风”和疯狂的“牛肉”热,天价茶频现,市场乱象丛生。对此,大多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都纷纷表示,过分地追捧山场,追捧某一单品,只会把岩茶产业带入一条逼仄的路, “路越走越窄,最后难免会碰壁”。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起草人之一的王顺明,几乎只字不提“山场”,他更注重的是技艺对岩茶品质的塑造。在他看来,一泡好的岩茶,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即“天气好,品种好,技术好”,三者缺一不可。但是, “如果技术不行,再好的山场、再好的天气都没用!-个制茶师傅,按照标准的工艺做茶,都可以做出好茶。即便是半岩的山场,如果技术过硬,做出的茶也是相当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天价岩茶频出时,吴宗燕、游玉琼等“非遗”传承人仍然以平价为“中茶海堤”提供特级武夷岩茶,共同力促岩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家乡、产业乃至社会尽一份责任。“市场一旦走向混乱,做砸了武夷岩茶这块‘招牌’,那对整个武夷山茶产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伤害。”吴宗燕说。

从这一层面看, “非遗”传承人应成为茶界正能量的传播者与引导者。

一朝“非遗”≠终身受益?

在许多人看来,评上“非遗”传承人,尤其是国家级的,就如同“鲤鱼跳龙门”或“金榜题名”,不仅光耀门楣,也是“钱”途无量,受益终生。

于是,有人质疑:如果“非遗”传承人无所作为,或是打着“非遗”的旗号,一味牟取暴利,甚至招摇撞骗, “挂羊头卖狗肉”,岂不是有损国家文化形象?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国家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下的定义:“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認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他们所要承担的义务包含“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等。

显而易见, “非遗”传承人绝不仅仅只是个人荣誉,而是需要承担责任与义务。那么,对于失职“变质”的传承人, 《“非遗”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都有相关的规定。譬如, 《“非遗”法》第三十一条就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办法”十三条也指出:“怠于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

尽管如此,自《“非遗”法》(2011年)颁布后6年多时间里,从未有“非遗”传承人被“摘帽”。直至去年3月,苏州文广新局首次公布了“非遗”传承人评估结果,参加评估的235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有226名合格,9人不合格。根据该局制定的“非遗”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两次考评不合格者将被取消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资格”。无独有偶,连云港取消了4个市级“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资格,并对“云绣”等7个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予以约谈警告,“非遗”传承人的“帽子”在江苏不再是“终身符号”。

苏州、连云港的做法,无疑为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提供了一个范本。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鲁刚表示,“传承人”原本只是一种称谓,但由于当前社会对类似头衔的追捧,加上金钱资本的涌动,“传承人”头衔直接提高了艺人作品的市场价格。 “大师热”及传承人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茶行业也同样存在,“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很容易变成提高茶价、过度炒作的噱头,扰乱市场秩序。因此,茶行业“非遗”也亟待建立健全“退出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

业内人士指出,“非遗”传承人的评选和管理应是动态的。传承人如果不再有代表性,不能起到带头展示和宣传的作用,就应被取消资格。如果有人符合传承条件,就应该被补到传承人名录中。换言之,如同选拔人才一样,“非遗”传承人也应是任人唯才。也许,传承人“有进有出”,才能是对“非遗”文化最大的尊重,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让手艺留得住,乡愁记得住。

御上茗王剑平:大红袍世家的执着守候


王剑平:武夷山人,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厦门分会会长,御上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御上茗近些年的获奖情况:

◎2008年大红袍获得第三届闽南斗茶大赛金奖、银奖

◎2009年大红袍获得第四届闽南斗茶大赛金奖、银奖、优质奖

◎2009年获得第四届闽南斗茶大赛名优红茶奖

◎2010年荣获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武夷山(大红袍)推广奖

王剑平

王剑平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武夷山岚谷人。早在曾祖父那一代的时候,王家人就用武夷茶到江西换盐了。

到了王剑平的父亲这一代,王家和茶更是有了抛不开的干系。王剑平的父亲是解放后武夷山最早的一代茶师,曾经担任武夷山各个乡镇茶叶站的站长。王剑平说,父亲收购了一辈子茶叶,做了一辈子的茶叶,仍是喝不够。每天早上,老人家洗脸刷牙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王剑平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也就是帮老爸用大大的玻璃杯泡茶。可以说,王剑平是从小跟着父亲一起喝岩茶长大的,对于他来说,从出生开始,他和茶就已经缘定终生。

为生存,上下求索

不过,因为时代的缘故,这个在武夷深山中长大的年轻人似乎注定要比他的祖辈们走得更远。王剑平说,“我是最早到厦门经营茶叶的武夷山人之一。”早在1992年,王剑平就带着他的1300多斤武夷岩茶到厦门远征。然而,初出茅庐的王剑平还是为市场交上了昂贵的学费。就在那一年,他的1300多斤茶叶才卖出去了300多斤。面对仓库积压的1000多斤上好茶叶,王剑平觉得自己特别无力。

那时的厦门是铁观音的天下。在惨淡的现实面前,王剑平苦苦思索。武夷岩茶一向被称为茶中之王,自古都是珍贵的皇家贡品,而现在为何如此落寞?

市场并没有给年轻的王剑平太多的时间,而二十岁的年龄和有限的市场经验也无法让他意识到造成这种情况的更深层次的原因。1993年,王剑平和很多茶商一样一头扎进安溪铁观音的市场里,他说,自己这样做更多的是为了生存下去。

1999年,凭着多年的经验,王剑平敏感地预见到普洱茶即将兴起,于是他果断地在云南昆明设立了分店。为了研习丰富的普洱茶知识,他还特意到云南农业大学进修了两年。

2002年底,国内的普洱茶市场升温,2005年,普洱茶市场逐渐火爆,这种火爆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06年,王剑平抓住机会,在这个市场上获利颇丰。

2007年,因为媒体的介入,普洱茶的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大批企业被套牢。以前被炒至上万元一斤的茶,后来连几十块钱都卖不了。这次普洱风暴给了王剑平很大的震撼,虽然他审时度势,在那个疯狂的阶段赚到了一些钱,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也对当时普洱茶的种种经营模式和市场运作产生了怀疑。

普洱神话不可避免地破灭了,王剑平在真刀真枪的市场上除了收进资本之外,更对茶叶经营有了更深的体悟。他说,普洱茶的熟茶茶味比较醇厚,入口比较顺滑,在这一点上类似武夷岩茶里隔了两三年之后的陈茶。另外,普洱茶不同山场产茶的口感也不同,这一点和武夷岩茶因山场气候不同产生不同口感也很相似。

可以说,不管是在经营铁观音还是在经营普洱茶的那些年里,王剑平一直都没有忘记对大红袍的推广。在他心里,武夷岩茶的分量始终是最重的。这一点源于对他武夷岩茶茶品的自信,也是源于对于故乡武夷山发自内心的热爱。

很多人都知道,武夷岩茶是高火功半发酵茶,因此茶气比较足,内含物比较丰富。很多人刚开始接触此茶的时候,一时很难适应那种霸气十足的口感。不过,在王剑平眼里,品质优秀的武夷岩茶依然是中国众多茶类中的佼佼者,犹如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需要用合适得体的方式把她嫁出去。

2007年,武夷岩茶在厦门越来越火,王剑平果断地把御上茗的整个经营方向调整到岩茶的销售上。现在,御上茗的产品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岩茶。另外,王剑平还骄傲地介绍说,厦门目前有三成的茶客都在喝武夷岩茶。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从1992年到2007年,青涩的王剑平已经成长为成熟的茶商和茶文化专家,虽然距离他初次携岩茶杀入厦门市场已经有十五年的时间了,可是他对岩茶市场春天的守候从来没有动摇过。

坚持与开拓

虽然是70后的年轻人,但是王剑平觉得自己还是受了一些老茶人的影响。例如,他很赞同那些老茶人对传统工艺的坚持。他说,武夷岩茶只有坚持传统工艺才能做得长久,如果不这样的话,就无法在中国众多的茶类里做出特色。

不过,王剑平认为茶叶界的后起之秀们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还要大胆创新,这些主要表现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上。他建议武夷山的茶商尽量要把自己的店开到全国各地去,只有这样,武夷茶的声音才能传递得更远。对此,他特别钦佩安溪人敢于走出去的精神。在他的眼里,故乡武夷山未来只能是生产基地而不是销售前沿。目前,王剑平旗下的御上茗茶业有限公司已经在武夷山打造了近万平方米的茶厂。他说,他要更好地规范他们的产品,保证茶叶品质,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谈及大红袍市场这几年的升温,王剑平认为这和政府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厦门分会的成立让在厦门的武夷茶商们找到了组织,而岩茶日渐扩大的影响力,也让岩茶的经销商们感到底气十足。

2008年,王剑平当选为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厦门分会会长。平时,王剑平会及时地把来自家乡的一些政策信息或者公会的决策传递到武夷山在厦门的茶企业那里。同时,他也经常通过一些软文的方式,有意识地把武夷岩茶的信息传递到周围的媒体上去。现在,对于媒体的接待也成了王剑平日常的工作之一,可以说,王剑平本人几乎成了武夷岩茶在厦门的新闻发言人。为此,2010年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特意授予他“武夷岩茶(大红袍)推广奖”,这是对御上茗及王剑平作为岩茶市场开拓者的鼓励,也让他和他的企业更有信心走向全国市场甚至走进国际市场。

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剑平说接下来他会在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厦门分会这个平台上加强武夷茶经销商之间的联系。在此,他特别强调了这些经销商不一定都是武夷山的企业,凡是经营武夷茶的企业,都可以参加进来。“所有经营武夷茶的企业都对武夷茶的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都是大家要团结的力量。”他说。

大红袍的春天会转瞬即逝吗

没想到,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爽快利落的王剑平却突然压力了声音,对我们谈起了他的担忧。

我们问:面对去年武夷茶不断热销的情况,您本人是不是很高兴?

王剑平说:说句实在话,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其实,去年一年,我一直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

为什么?您不是一直盼着武夷茶春天的到来吗?现在春天已经来了,您为什么会不高兴呢?

“因为我觉得武夷茶的这种热销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为岩茶的未来埋下了一些隐患。我希望能长久地留住武夷茶的春天,而不希望它转瞬即逝。”王剑平说。

王剑平特意强调了一个“慢”字。他认为,武夷岩茶作为一个产业,最好要慢慢来,而不应该是那样忽然热起来,因为骤热之后就可能是骤冷。王剑平说,武夷茶应该走逐渐升温的路线,因为目前物价水平的上涨和市场需求的提高,武夷茶的涨价是必然的,但这个涨价的幅度一定要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否则就可能使大批岩茶的忠实追随者远离岩茶。现在市场上茶叶品种很多,茶客们的选择也很多。若涨价长得太离谱了,就等于我们自动关闭了通向市场的大门。

“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我们的大红袍不要盲目走高端路线,而应该扎扎实实做好中档茶的市场销售。这部分茶的销售虽然不能让我们一夜暴富,却可以让这个市场更健康更稳健,从这个角度上讲,武夷茶的未来才能更长久。”

可以说,出身于大红袍世家的王剑平不仅执着地守候了武夷茶春天的到来,还决心用自己的努力留住这个春天。

香气丰富变化多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品评

【 评茶】随着茶叶市场越来越年轻化,品牌茶企开始重视如何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喜好。现在不少年轻消费者不像老茶客那么喜欢量多味重的浓茶,而是偏喜欢量少味清的淡茶。作为新秀品牌的小罐茶就大胆采用了每罐茶4g装的统一标准,那么只有4g装的茶滋味口感又会如何呢?今天我们就特意来品评这一款小罐茶武夷大红袍。


品评用具

基本信息参考表:

武夷大红袍
品牌小罐茶
年份2015
工艺武夷岩茶
产地武夷山核心景区
选料一级春茶茶青
包装小罐装
净含量4g
>

接下来,我们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干茶、内质和叶底四大方面来对这款“武夷大红袍”进行品评,其中干茶主要看外形,内质分为汤色、香气和滋味的整体品评。

一、包装·赏析


小罐茶武夷大红袍外包装

第一眼看到小罐茶的外包装虽然简简单单,却也觉得小巧精致,可爱得很。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都沿用8g的袋泡装,而小罐茶与众不同之处则是采用了食品级铝材做成的罐装,每一罐统一是4g装。

二、干茶·鉴赏


武夷大红袍干茶

这款大红袍原料是来自武夷山核心景区的一级春茶茶青,所以茶叶嫩度较好。掀开铝质封面后,细看干茶乌润泛褐,条形稍短稍细,也许是需要放置在小罐子中的缘故。真空包装过的大红袍不失香气,柔和的焙火香让人闻着很舒适。

三、内质·品评

洗茶,沸水,即冲即出


洗茶汤色叶底

大红袍洗茶宜快冲快出,洗茶后的汤色橙红略暗。叶底带有甜糯香,冷嗅杯底还能闻到了兰花香。

第1泡,沸水,7s


第一泡汤色叶底

第一泡的汤色比洗茶时更亮一些,依旧橙红。入口茶味较淡,但并不苦涩,细细品味,茶汤之中带着一股类似糯米蒸熟的香味。喝完第一泡,两颊开始就有回甘;冷嗅叶底后,鼻腔有一种清凉感,杯底的兰花香闻着令人舒服。

第2泡,沸水,7s


第二泡汤色叶底

相比第一泡的汤色,第二泡汤色仍保持橙红明亮,稍微偏带棕色。茶汤油亮,表面上似乎带有一层油,看起来特别的玲珑剔透。这一泡的香气亮点十足,除了带有兰花香,还伴随着蜜香,两种香气混合着不仅协调一致,形成的甜香怡人。

第3泡,沸水,7s


第三泡汤色叶底

第三泡的茶汤无论在汤色还是亮度上,都比前面两泡更浓更亮。尤其茶味真正地表现出来,入口香醇稍带苦涩,两颊生津回甘快。滋味倒是开始厚重了不少,舌面上没有那种燥燥的感觉。特别是茶汤还含有兰花香,唇齿留香。

第4泡,沸水,10s


第四泡汤色叶底

这一泡汤色更亮更好看,虽然茶味比上一泡微淡了一些,但是汤质粘稠,醇滑可口,口腔慢慢地回甜,甘甜饱满。

第5泡,沸水,12s


第五泡汤色叶底

第五泡的香气着实令人十分惊喜,除了仍持续着的兰花香外,十分难得还能闻到奶香味,成为了这一泡的最大亮点。而在口感滋味上,也还保持着醇厚爽口。

第6泡,沸水,15s


第六泡汤色叶底

第六泡除了带有奶香味,也还伴随着淡淡的花香味。最后这一泡的汤色变化不太明显,依旧橙黄明亮。口感却变得清甜了许多,香气柔和,闻着令人舒心。

四、叶底·鉴别


武夷大红袍叶底

叶底整体匀整柔软,茶叶原料等级选取相对较高。叶底色泽青褐油亮,发酵程度上比较轻,看得出在制作工艺上花费了不少功夫。

总结:这款大红袍给人最大的惊喜就是香气丰富变化多样,除了大红袍固有的火香味外,还带有兰花香、蜜香和奶香味。这几种香气并不是一次性就一起出现,而是逐泡逐泡有着很明显的香气变化,尤其是第五泡的奶香味让人印象深刻,整体上每一泡出现的香气闻起来能够协调一致。

平时我们在泡茶的时候,对于投茶量总是拿捏不准,而小罐装则标新立异地采用了4g的统一投茶量,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稍显不足的是,4g的投茶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大红袍的滋味口感和耐泡度,但实际并不影响整体的品质。相反对于不少喜欢口感清淡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