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格局前夜

普洱茶格局前夜

2019-11-1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中国茶叶的终端市场非常破碎,被区域消费习惯分割成很多小块,通过某一个企业来构建遍布全国的终端营销网,这不是一般企业能完成的,要改变茶叶的渠道形态,就必须先打通茶叶终端消费市场支离破碎这一最大的结。

  最近以来,方一知以及一些普洱茶企业在和一些来自东南亚的资本周旋。“他们都尝到过普洱茶的甜头,趁现在普洱茶正在低位,厂家气势已被严重打压,想逢低进入。很多运作很红火的普洱茶厂家手里都持着好几份合作协议。”长期为云南普洱茶企担任外脑的方一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2007年普洱茶在受资本追捧的时候,厂家姿态极高。但现在泡沫破裂,眼看着堆积的货品,厂家的谈判心理越来越低,这时候,拥有渠道、终端的经销商就在厂商博弈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而资本也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方一知说,外来资本正和云南茶企进行一场激烈的博弈。

  一场茶行业的变革正悄然来袭。

  龙润:跳出普洱做普洱

  记者发现,龙润官方网站上已经打出大红横幅:“热烈祝贺云南龙润茶在香港主板上市”。在其名为“龙润茶”的新网站上,直接打出了“中国大陆香港第一家茶业上市公司(2898.HK)”。原来,近期云南龙润集团获得黄健华的火箭资本注资5300万港元。据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龙润集团已经在香港联交所申请将旗下股票名“龙发制药”改为“龙润茶”,以“龙润茶”为上市股票名的手续已通过。不过,记者联系龙润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就此话题采访时,几位高管均以在香港出差为由拒绝了采访。事实上,早在2009年5月底,龙发制药就以1.6亿港元收购龙润茶业创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润茶业”),并改名为“龙润茶集团有限公司”,从药业主攻茶业市场,为今日的龙润茶的融资、上市埋下了伏笔。

  对于为什么要投资龙润茶?投资者黄健华的逻辑很简单,“作为投资者,当然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你看中国市场,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他领域都已经有各自出名的品牌,唯独茶业没有。能够找到这样一个投资领域是很幸运的,这次的回报一定会超过以前。”黄健华如此解释他从篮球跳到茶业的逻辑。事实上,黄健华所投资的龙润普洱茶是行业里的异数。“你说不出龙润哪一款产品非常有特色,但是龙润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灵敏,什么样的产品畅销就做什么样的产品。”《普洱》杂志主编周重林如此评价。

  在2005年年底龙润进入普洱茶行业之初,他们的定位就非常明确:将快速消费品作为战略重点。如今,龙润茶集团在2008年度的营业额为1.1亿元,除税后溢利3500万元,目前在全国有自营店8间,另有特许经营店120间。龙润普洱茶曾坦言,其学习的标杆是立顿红茶。立顿红茶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与中国其他所有茶类的年销售总额相当。然而在龙润推出了速溶、袋泡普洱茶等方便茶之后,发现市场并不乐观。

  业界人士对记者分析,定位快速消费品品牌,龙润要快速发展,其背后必须要有大量的资本维系。这也部分解释了龙润跨界整合,引入火箭资本进行财力补充的原因。“龙润一直推速溶茶以及建专卖店模式,这样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因此在经营层面业绩不佳,但是其在资本层面进行题材的转换,战略调整,做中国茶却取得了成功。”对于龙润这次在香港市场资本运作的成功,方一知认为,因为各种茶有其活力周期,如果定位在茶行业,卖多种茶就可降低风险。

  据悉,目前龙润战略的转型也使得其学习的标杆从立顿红茶改为了天福茗茶,希望在其专卖店体系中售卖多种茶。“还是以普洱茶为主,其他茶叶为辅。现在龙润是跳出普洱做普洱了。”方一知对龙润的这次战略转型评价颇高。

  普洱茶业格局待变

  龙润此番转型,和国内普洱茶市如今集体面临的压力有关。2008年,国内普洱茶产量为5.28万吨,同比锐减4万吨,普洱茶从之前的被热炒逐步进入以品饮为主的理性消费阶段。“茶价的暴跌其实有利于这个行业的洗牌。”方一知说。而消费市场的理性回归则直接使得之前疯狂的普洱茶市场面临着高囤货、价格缩水的双重冲击。大批有实力但资金压在茶品上的茶企无力回天,资金链的紧张无疑限制了茶企的发展。而随着国家、云南省等对普洱茶行业的重视,相关专家认为,下一步普洱茶的发展重点应该在茶林的所有权上,而不是产品本身。从年底开始,就将有大量资金涌入云南普洱茶市场了。

  据此,拥有茶叶基地、有较长产业链的龙润茶率先成为这波投资的幸运儿。“茶产业本身是小产业,但是发展空间大,过去的操作力度相对比较少,资本进驻的操作空间大。”方一知透露,现在外来资本已经在云南版纳、临沧、勐海等地考察。

  事实上,中国茶整个产业都给了资本无限想象空间。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虽然产茶面积世界第一,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较弱。中国茶的品牌主要是茶类品牌,比如龙井、铁观音竹叶青等等,都属于某一种茶类,始终没有形成真正强势品牌。

  如今在资本推动下,品牌意识率先在普洱茶行业觉醒,和资本对接上市已经是很多茶企的梦想。据有关人士透露,云南龙生的上市正待证监会审核。如上市成功,云南龙生将会收购更多的茶业原料基地,同时还会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整体提升茶产业的支柱地位,最终走向茶企并购的道路。另外一家普洱茶企业下关沱茶同样在筹备上市事宜。下关沱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尽管目前上市受阻,但目标不会改变。另外一家普洱茶连锁企业的兰茶坊也正酝酿在创业板上市,其董事长杨泽军表示,努力在3~5年内进入资本市场。

 

有用+10
分享

云南普洱茶种茶人的“茶祖”之:孔明诸葛亮

  在云南省种茶的茶农心中,茶是圣物。每年在采摘春茶季节的到来时,无论是少数名族哈尼、基诺、壮、佤族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祭茶仪式。祭茶是云南省种茶茶农对天地的感激,对先民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祈福。在云南省普洱市茶产区有的祭的是古茶树,有的祭的是一方山神,还有更多的是祭拜“茶祖”--孔明。

  可是为什么云南人不祭神农、陆羽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呢?这还得从诸葛亮(孔明)南征说起。云南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传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诸葛亮给他们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种茶为生。基诺族自称“丢落”,世代尊奉孔明。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象明乡西100里处)。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府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遭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每年农历7月23日诸葛亮诞辰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

  2005年3月底,在云南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人们以纪念茶祖孔明、振奋云南茶界精神为名,提出了全面振兴普洱茶古茶山(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三道普洱茶膳食的做法介绍

三道普洱茶膳食的做法介绍

普洱茶肘子

材料:猪肘子500克,陈年熟普洱15克,适量酱油和盐

烹制方法(三人份):

1、将陈年熟普洱置入茶杯中冲泡,取其第1~6泡茶汤备用。

2、将猪肘子置于茶汤中浸泡30~40分钟后,加入适量酱油,用文火慢炖1小时,直至猪肘炖烂,茶香进入肉中。

3、出锅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贴士:油腻的肘子和去油的普洱在这里奇妙合一,既解油腻又添茶香。

普洱茶煮香排骨

用料:猪小排500克,普洱茶叶10克,蚝油60毫升,大葱2段,姜、盐各10克,大蒜3瓣,开水800毫升。

做法:排骨清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滚水中汆烫后捞出;大葱切成2厘米的小段;姜切片;大蒜去皮,用刀拍散。排骨放入锅中,加入普洱茶叶、蚝油、大葱、姜片、大蒜和开水,中火炖制1小时左右。出锅前10分钟放盐即可。

特色:茶叶具有消脂的作用,茶香排骨可以算是一款“绿色”佳肴。红茶、普洱茶叶都可以用来炖排骨,用茶色代替酱油给排骨上色,并且炖出的排骨有茶香。绿茶茶色太浅,不宜用。

普洱茶炖香排骨

材料:排骨、陈年熟普洱、蚝油、大葱、生姜、大蒜、盐工具:纱布(1张)做法:

1、洗净大葱、生姜,都切成片;大蒜拍扁去衣。

2、取一块纱布,放入普洱茶叶,包扎紧实后待用。

3、排骨清洗干净,斩成小块,放入滚水中焯20秒,捞出沥干水。

4、另取一锅注入5碗水烧开,放入排骨、普洱茶包、大葱段、姜蒜和3汤匙蚝油,大火烧20分钟,再转小火煮10分钟。

5、出锅前10分钟,放1/3汤匙盐调味,捞起普洱茶包,即可装盘。

阮殿蓉谈易武茶山·普洱茶历史的转折点

阮殿蓉谈易武茶山·普洱茶历史的转折点

阮殿蓉,1968 年出生于云南昭通,回族,毕业于云南政法专科学校和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班。资深茶商,普洱世界杰出女性,勐海茶厂前厂长,大益集团前董事长,百年俊昌号传承人,普洱茶国标参与制订者,开创普洱茶纪念饼先河,业界尊称“普洱茶皇后”,现任云南六大茶山茶叶公司董事长。

提到普洱茶,易武应是一段无法逾越的历史。尽管在古典文献里,易武并未被纳入“六大茶山”的范畴,但其在普洱茶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却是无法回避的。清道光年间,当倚邦、莽枝等茶山逐渐衰退之际,易武茶山迅速崛起,成为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之源头,从而开创了普洱茶的易武时代。因此,易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为了普洱茶史的一个转折点。

《滇海虞衡志》曾谈到,“普洱五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产量最大的易武茶山,在清朝光绪年间,是江北六大茶山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六大茶山”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集散地。一时间,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商业繁盛,马帮络绎不绝”就是对那一时期易武的写照。而易武也因为拥有最为丰富的普洱茶历史文化遗存,成为云南最为著名的古镇之一和茶人梦想的天堂。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在易武最为繁华的年代,一队队的马帮沿着青石铺就的古道踏着夕阳而来,带来了遥远他乡的布匹、铁器和传说,而在清晨的鸡鸣声中,运走了他乡翘首以盼的普洱茶和发财的梦想。那些从易武古镇延伸出去的一条条古道,很多年了,仿佛还在传来大队马帮踏道而来踏道而去的声音。

易武当年的兴旺,甚至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这块木匾现存于易武老街车顺号后人家里。据说,因为当年车顺号祖上向清朝皇帝敬献贡茶,皇上喝着那喷香的普洱茶,不禁心怀感动,于是特赐“瑞贡天朝”四个字并制成匾额以嘉奖。这不是一块简单的木匾,而是作为清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京城与云南极边之地相连的见证。

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传说中易武茶山在汉朝已有茶,孔明来时才交给采茶饮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他们在每年农历7月23,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而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年产的干茶已达7万余担。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使易武成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兴,因茶而旺,茶叶让易武商贾云集,也让易武产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号极响的茶庄,留下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普洱茶珍品。

当然,易武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并非只是仰仗产量。这里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生的就是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设厂制茶,带来了先进的制茶技术,自然就生产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妙茶品。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而雍正九年(公元1732年),随着普洱茶被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易武、曼撒两茶山)每年必须解决贡茶66666斤,贡茶未完成前茶叶不许上市买卖。可以说正是借助产量与茶叶卓尔不群的品质,当年的易武成为了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被称为“利润城”。

商业的繁荣与茶叶产量的猛增,还让易武成为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那一时期,以易武为中心的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主要的有易武—老挝的乌德—丰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