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

2019-11-1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坦洋工夫红茶始于1851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经英国东印度公司出口至英伦三岛,不久便风靡上流社会,成为英国皇室的贡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而确立了坦洋工夫世界名牌的地位。建国后,坦洋工夫红茶行销前苏联及欧洲各国,是我国出口的重点产品,多次获“省优”、“部优”产品荣誉称号。近年来,坦洋工夫红茶倍受市场青睐,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中华名人协会指定为“中华名人特贡茶”。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曾以产地分布最广,产量、出口量最多而名列“闽红”之首。坦洋工夫红茶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以当地有性群体种为原料,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历史上坦洋工夫在初制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好萎凋工艺,在高山茶区则十分重视加温发酵的技术处理。坦洋工夫的精制一般采用多级付制,主产品回收的办法,由于其产区辽阔,科学地拼配高山、平地,春夏秋季原料,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坦洋工夫红茶保持稳定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乃是精制的关键。

坦洋工夫红茶试制成功后,经广州远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名声就不胫而走,大批茶商接踵而至,入山求市。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一1936)的50余年,坦洋工夫红茶每年出口都在500吨左右,其中以1898年为最盛,出口量达1500吨。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成为福安市的主要红茶产区和周围七八个县的集散地,产品远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前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市场上,尤其是东欧、英、俄等国对茶叶需求量的增长,发展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扩大出口创汇,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坦洋工夫红茶饮泡方法:

取茶叶5克(即1泡)放入茶壶中,冲入沸开水50克洗茶,倒去洗茶水后,冲入100~150克沸开水(80-90度)10秒分钟后即可取茶水饮用。之后每道冲泡时间适当延长(依个人口味浓淡来延长)。红茶茶水稍凉入口品味更佳,健胃健脾、渴生津;红茶暖胃助消化,缓解哮喘,抗癌抗心血管病等功效,是日常饮用之佳品!红茶用紫砂壶泡味道更佳!

有用+10
分享

千锤百炼的红茶——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之所以能驰名中外,原因在于其精致讲究的制作技艺。千锤百炼的工艺造就了坦洋工夫红茶的漂亮外形与酵厚滋味以及浓郁细腻的迷人香型。

对于闽红之首的“坦洋工夫”来说,它的采制有着复杂的工序。红茶工艺,从民间药用开始,不断臻于精制。由绿叶到红茶,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诸多工序,方能成为醇厚香甜的饮料。

在坦洋村,还可以看到一些茶农家里依然留着烘焙茶用的焙窟和焙笼,其最后一道工序类似于武夷岩茶的炭焙工艺。炭焙使茶叶保持特有的活性与浓香,而不仅只起到简单的干燥与贮存作用。有很多坦洋工夫的传说与正山小种有关,同时,据说100多年前在这个地方为官的安徽籍官员又带走了红茶的制作技艺,最后才有了祁门红茶。

以当地的菜茶来制作的“坦洋工夫”品质最为优良——茶籽随风飘落遍布满坡所以称作“菜茶”,只是产量较少。

“坦洋工夫”是全发酵茶,茶叶品质要求“红汤红叶”。其大体上的制作流程包括了萎凋、揉捻、发酵、烘焙4个步骤,真正工夫茶的意思,就是需要极用心并且花费很大精力来制作的。每个流程都必须要有精准的技艺,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萎凋和发酵这两个步骤。萎凋是第一步骤,因此要准确地掌握好相应时间,多几秒都有可能影响后面的流程。而发酵过程则是形成茶叶品质的关键,坦洋工夫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特征就在这个流程中得以体现。所谓“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这些工序,每一道都有很多诀窍。

最初的萎凋

萎凋是红茶制造的一个关键过程,只有经过适度萎凋,才能获得优良的产品。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之丧失一部分水分,呈现萎蔫状态,便于揉捻。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散发部分青草气。

萎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然萎凋(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另一种是人工萎凋(包括加温萎凋、萎凋槽萎凋)。

日光萎凋选择在早晚微弱阳光下进行,越近中午翻拌越经常,使萎凋均匀:日光萎凋后,萎凋叶必须及时进行摊凉,以叶片变柔软为度。

室内萎凋要求地势凉爽,南北方向,门窗多容易开闭,以使空气流通,便于控制湿度和空气,最适宜温度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萎凋也是一项精致的作业,有经验的师傅会注意上下翻叶动作的轻柔,以免鲜叶损伤红变,而摊叶的厚薄都必须讲究一定的厚度与均匀。

萎凋不足,叶子经揉捻必然产生较高碎片,部分叶子发酵不良,茶汤淡薄,色不红艳,叶底夹带花青;如萎凋过度,则细胞芽叶干枯,汤色深暗。

揉捻成就茶叶之美

揉捻的目的在于使毛茶外形紧结美观,既对毛茶外形的好坏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对茶叶内质也有着重要影响。因为揉捻将破坏叶细胞,便于发酵,还便于;中泡时可溶物溶于茶汤。

揉捻的压力掌握方法从轻到重,最后才解块发酵。对于这项工序来说,如果能在保持叶片完整的前提下,细胞破碎率愈高愈好,此时成茶滋味浓厚;如果揉捻不足,则会降低发酵效果,造成茶叶滋味淡薄,汤色不浓,甚至带青草味或叶底花青:揉捻过度了,则芽叶破碎,茶汁损失,也一样损害茶叶品质。

发酵决定茶的本质

红茶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叶子内部各种化学成分发生氧化的结果。发酵的目的就是促进多酚类氧化,形成红茶特有的颜色和滋味,形成浓郁的香气。

发酵在发酵室进行,将揉好的茶摊在筐内,摊叶厚4cm左右,细嫩茶宜薄,粗老茶宜厚,不需加压,不需翻拌。发酵室温度应控制在22℃~24℃为适宜,一般春茶发酵时间3~5小时,但发酵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灵活掌握时间,特种坦洋工夫红茶发酵程度比正常红茶稍偏轻。发酵适度的特征是叶色基本上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浓厚的苹果香气乃至桂花香,叶脉及汁液泛红。发酵不足,叶色不红,香气不纯带青草气,汤色泛青,叶底花青,滋味苦涩。发酵过度则香气低闷,汤色叶底红暗,滋味平淡。

正确而适时地掌握发酵的程度,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

最后的定型干操

干燥是红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的过程在于制止酶的活性,停止酶促氧化:蒸发水分,使毛茶充分干燥,紧缩茶条,防止霉变,便于贮藏与运输;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

特种工夫红茶采用二次烘笼人工干燥,中间摊凉一次,以杂木炭为燃料。以炭火烘焙出来的红茶有一种独特的活性与香气。

干燥技术适当可以巩固和发展前几个工序的优点,若技术不当将前功尽弃,也曾发生过茶商订好的毛茶最后因为烘焙不好而未能卖出好价钱的事情。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鉴定红茶的干燥是否适度:叶子用手捏稍感刺手,但叶子尚软、折而不断。紧握茶叶放手即能松散,这时叶子含水量约20%。足火后、充分干燥的茶叶用手一揉成粉末,可以闻到茶香,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或红褐(老叶),含水量约4%~6%。

在坦洋,原始的人工制茶技艺渐渐舍弃,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制茶。毕竟,机器制茶是比人工要快10倍甚至百倍,这是市场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但茶人们依然怀念经典,所幸,在这些地方仍然可以看到手工的精品,这既是一种追溯怀念,更是原始生态与精工细做的尊崇。

现在,对于这方土地来说,在曾经的辉煌与历史之上,人们更多把眼睛投向了前方。在坦洋工夫越来越有影响的今天,如何保证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及优良的品质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只有这样,才有不断持续发展的更美丽前景。

坦洋工夫茶的产地介绍

坦洋工夫你了解吗?不管了解与否,今天再来了解深刻一点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中国“坦洋工夫”之乡–福安市坦洋村。

“坦洋”村名最早见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因村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坦洋村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锣鼓争鸣、龟蛇遥望、云桂飘香、清溪飞凤、玉笔尖峰、骏马飞天、天台洞府、蒙井清泉、石门弄月、鲤鱼朝天等“坦洋十景”栩栩如生,声色并茂。

坦洋村是驰名中外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有着生产“坦洋工夫”茶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村内仍保留着古民居、古茶行、炮楼、廊桥、天后宫、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清代风格建筑。坦洋村民世代以茶为生,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茶商胡福四(又名胡进四)、施光凌试制红茶成功,产品远销西欧,茶商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坦洋工夫”名声大噪。1915年“坦洋工夫”获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周恩来总理也曾对“坦洋工夫”红茶赞言:“坦洋工夫,香飘四海”。

闽红之一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红茶乃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历史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它地处福安西北海拔1200米的白云山下,四山怀抱,丘陵起伏,溪曲泉丰,构成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其产区分布广阔,以福安为中心,北有寿宁县,东北有柘荣县,东南为霞浦县,西接周宁县,它们均曾为"坦洋工夫"红茶的主产区。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一八五一至一八七四年),福安县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大批茶商接踵而来,人门求市,开设茶行,周围各县茶叶亦云集坦洋,加工后均以"坦洋工夫"品名运销国际市场,"坦洋工夫"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从一八八一年至一九三六年,五十余年间年出口量均在两万箱左右C每箱六十五斤),约三万余担,每担售价高达十六两白银。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销路堵塞,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税减,战后亦未能得到恢复,濒于绝境。解放后党和政府锐意经营,一九五0年产量即恢复到二万余担。此后十余年间,"坦洋工夫"产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质量有所改进,而且年产量也增加到四万余担。

"坦洋工夫"产区过去以小叶种--坦洋菜茶有性群体为主要栽培品种,其特点在于抗寒、抗旱、耐瘠、适应推广,属中芽种。在一般条件下,三月中下旬萌芽,四月上中旬开始采摘,全年生长期二百二十天,萌发四至五轮次。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后来亦有用大白荼品种制作。由于产区辽阔,西北山区与东南丘陵地带小气侯差异颇大。由此,初制工艺在高山区十分重视加温发酵的技术处理,即在饱和湿度条件下提高发酵叶的温度,力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均匀发酵的要求,以避免叶底花青暗褐,失去高山荣浓厚高香的特征而在丘陵地区则加倍注意萎凋适度和揉捻得宜,以求取得秀丽含毫的条形、香软愉快的滋味和红艳的叶底。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有规律地拼配取料,使"坦洋工夫"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规格,称誉于国内外市场。

为了发扬传统风格,改进质量,五十年代初期党和政府即在"坦洋工夫"茶区推广各种类型的制茶机械,并且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初制厂和福安茶厂,逐步以先进技术促进生产的发展。引进繁育福鼎大白幕、福安大白茶、福云等良种,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但在1960年代末,产区改制绿茶之后,"垣洋工夫"仅保留少量生产,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