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沱茶>本源之味今朝于归|兴海【班章乔木生态沱茶】重磅发布

本源之味今朝于归|兴海【班章乔木生态沱茶】重磅发布

2019-12-2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12月12日下午,兴海【班章乔木生态沱茶】发布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佳兆业茶业集团管理层、兴海茶业合作伙伴、合作媒体等50位特约嘉宾共聚一堂,在茶香中见证了这款传奇经典产品重现的高光时刻。

本源之味 今朝于归

自佳兆业和兴海茶携手,经历一年多的探索和积累后,兴海茶于2019年开启经典重温之路,从源头重塑兴海新经典。佳兆业茶业集团副总裁、兴海茶创始人张建丽在【班章乔木生态沱茶】发布会上,声情并茂地回望了兴海的发展历程,唤起伙伴们对兴海旧日时光的记忆。

2004年兴海茶厂生产的【班章乔木生态沱茶】,因用料精良、产量少,后期转化较好,香气独特、滋味浓烈霸气、茶汤浓稠顺滑,品质极佳让茶友爱不释手,成为近年来市场高度推崇的经典产品。2019年岁末,兴海隆重推出【班章乔木生态沱茶】,让经典重现。

经典重现 华彩绽放

当2019版【班章乔木生态沱茶】在揭幕仪式中缓缓出现时,现场嘉宾顿时激动起来,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个难忘的瞬间。待冲泡时,嘉宾们迫不及待的一边端起茶杯闻着杯香、细细品味,一边仔细观看干茶,还不时的轻声交流,赞叹之声随着茶香飘荡在会场中。

在听取完兴海生产研发中心林忠斌总监的介绍后,嘉宾们对【班章乔木生态沱茶】有了深刻的认知。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兴海生产研发团队从源头深入班章古寨对产品原料精心挑选,对包装设计细节进行优化,让产品追溯源头本味、延续传统风格的同时,从全方位强化兴海独有的品牌属性,茶品求真传奇再现。

同时,为了让一众嘉宾增强对【班章乔木生态沱茶】的本源印象,活动还邀请了两位特约嘉宾,分别从市场行情及普洱茶保健知识等角度进行了精彩解读。茶业集团主席岳耀磊也在会中与合作伙伴们,分享了自己对普洱茶及进入茶产业的心得体会。

兴海回“佳”共品经典

此次【班章乔木生态沱茶】发布会正值2019深圳茶博会期间,产品在第九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喜获金奖。展会期间,【班章乔木生态沱茶】将在兴海茶展位和大家见面。

此外,兴海茶人还准备了,珍昔、景迈生态圆茶、滇砖、乌金号、锦绣山河、兴海小金砖等近30余款产品,恭候广大佳友、茶友的光临。同时,现场还准备了部分茶品的优惠送礼活动,让大家在尽兴品鉴之余,把兴海茶开开心心带回家。

12月12日—12月16日

深圳会展中心

1号馆全国名茶馆T092展位

兴海茶人恭候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熊猫沱茶怎么样?

  普洱茶熊猫沱茶口感怎么样?此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为明显花果香,略带烟香;滋味醇厚爽口,质甜回甘;沱形端正,白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匀整。

  冲泡普洱茶熊猫沱茶之后汤色怎么样?普洱茶有分解和消除脂肪等功效,喝过普洱茶之人,很难再将口味改为喝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根据制作形制不同,有饼茶、散茶、沱茶、金瓜贡茶、砖茶等形态。

  泡到第七泡的时候有些喝不动了,普洱茶熊猫沱茶耐泡度还是不错的。

普洱茶熊猫沱茶

  大益普洱茶熊猫沱茶2012年批次,采用普洱茶核心产区勐海高山优质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大益独特制茶技艺加工而成。

  普洱茶熊猫沱茶怎么来的?熊猫沱茶原名勐海沱茶,此茶于1988年获“熊猫杯”银奖,“熊猫杯”是当时我国食品行业中的至高荣誉,评选标准十分严格,产品不仅要具备极高的食用、品饮价值,还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只有行业中的佼佼者才能获此殊荣。茶界也因此称之为“熊猫沱”。

  普洱茶熊猫沱茶怎么样?看干茶还算比较细嫩,要采用稍低的水温冲泡。入口后感觉比较绵柔,刺激感弱,有稍微的涩感。喜欢这种口感的不妨买回去试一试。

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

  沱茶从诞生到当下,已接近百年。对大多数人来说,百年已经超过他的一生;对于历史,百年仍然保留着适度的鲜活。

  沱茶是不是横空出世的


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

  沱茶的诞生有人说是1902年,有人说是1916年。即使是1916年,也已经接近百年了。一百年前,那个窝头形状,中间有个背窝的沱茶不是横空出世的,他有兄弟,也有前辈,他的前辈是五子圆茶,他的兄弟是藏销紧茶,两种茶似乎都可以叫姑娘茶。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香港人仍然管蘑菇头紧茶叫作姑娘茶。

沱茶的传说是这样开始的。1902年,有个景谷人叫李文相的,在景谷开设制茶作坊,仿制姑娘茶开始揉制景谷半圆形紧压茶。

  什么是姑娘茶?姑娘茶应该是女儿茶的另一种称谓,是一种由少女采制的老秤四两重的团茶。早期,它可能是球状,1793年来中国的英国史团副使史但顿勋爵在《出使中国记》说,皇帝赏给他的女儿茶是球型的圆茶。到李文相时代,这种球型茶变成了馒头型的茶。云南话里称一小堆一小堆的东西为“一坨”,同时,云南的月饼也是这种形状,重量相似,称为“四两坨”。也许,就因为这个“四两坨”的“坨”字,这种新出现的形状就在小范围内被称为了“坨茶”。这种如馒头形状的普洱茶,“形色味皆盛,所出无多,价亦数倍,多为外人购去。即在滇省,殊不易得。”

  大约在1908年前后,云南大理的汪姓茶商和陈姓茶商到景谷学习“坨茶”制法,随后在大理的下关开设制茶作坊,用景谷料、勐库料制作“坨茶”。当时,在滇西和康定地区已经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永昌祥商号就雇佣他们代工,生产销往四川的茶。1916年他们将这种馒头型茶的中间揉出一个后窝,更利于通风保存。因为永昌祥的这种茶主要销往四川,而四川又有个沱江,他们就将“坨”字改为“沱”,很快,沱茶之名顺长江漂流,成了全国的知名产品。沱茶的创制就是在汪姓茶商手上完成的。随后,大约在30年代,汪姓茶商退出,永昌祥建立自己的制茶厂,聘请陈姓茶商为总技师,继续生产制作沱茶。


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

  沱茶型制和发酵

  球型的姑娘茶最早被改制成心脏形有把的藏销紧茶,它的用料很粗老,七个一筒。这种茶早期在景谷、勐海制作,随后,下关也大量生产。

  姑娘茶改型成为沱茶,则出现两种型制,一种是景谷生产的沱茶,叫“谷庄沱茶”,每个重3公两左右,每筒四个。一种叫“关庄沱茶”(亦名“本牌沱茶”),也是每个3公两左右(各茶号重量不同,永昌祥的就重一些),每筒则与谷庄茶不同,装5个。当然,还有他们的杂交配方,称为景关沱茶,它是下关茶商们的副牌产品,由他们在昆明的分厂生产。关庄不是茶庄的名字,同样,谷庄也不是茶庄的名字。

  由于这两种沱茶个头都比较大,是女儿茶的两倍,上世纪30年代,腾冲人经营的茂恒商号,开始生产重量接近老秤四两的四分之一沱茶。这种沱茶就是解放后的150克沱茶原型,后又改小为100克。

  谷庄茶和关庄茶的区别除了每筒包装的个数有别外,选料与发酵程度也不同。首先,谷庄茶选料基本是景谷、景东原料。而下关则由于大理地区并不产茶,它的原料来源就比较多样,他们最终选定的是本牌沱茶(关庄沱茶)用凤庆茶撒面,凤庆茶、勐库茶做二盖茶和芯茶;副牌沱茶(景关沱茶)在昆明生产,也是用凤庆茶撒面,用景谷茶和勐库茶做二盖和里茶。当时,凤庆茶种植年代不长,芽叶的条索、形状、白毫漂亮,做出沱茶来外形上就比谷庄沱茶讨巧。

  谷庄沱茶和关庄沱茶除了每筒的个数、原料产地、拼配比例不同外,两种茶的发酵程度也是不同的。右边图二是1948年昆明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的文件,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上等下关沱茶是绿汤,其他几个等级的下关沱茶和谷庄沱茶均是或深或浅的红汤。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下关沱茶中的上等下关沱茶是绿汤,可以推测出它的用料与现在的沱茶基本相似,以云南晒青春茶为主,原料要求较严格,茶青不发酵,同时,也没有在制作过程中的后发酵。

  而中等下关茶、下等下关沱茶和谷庄沱茶,从汤色带红这一点看,肯定是有发酵的。但这种发酵发生在哪个工艺过程中进行的却不好推测:是像藏销紧茶一样发生在蒸揉成团之前还是像当时的七子饼茶那样发生在压饼之后的干燥阶段,还需要继续探寻。


百年沱茶:从景谷到下关

  当年沱茶的产地和主要茶庄

  从前文我们知道,沱茶生产分为原料出产地和产品加工地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各地沱茶均是不同等级、不同季节或不同产地原料拼配的结果。从原料产地看,解放前,版纳地区的茶叶是不做沱茶的。

  沱茶原料来自三个地方,分别是:凤庆(当时叫顺宁)、勐库(当时叫猛库)、景谷(包括景东)。而沱茶制造则主要集中在小景谷、下关、昆明。小景谷最有名的茶庄是纪襄廷、纪人寿开设的恒丰源号;昆明则主要是中国茶叶公司复兴茶厂,汪汝义、汪汝清的宝龙茶庄等;下关则以沱茶发明人、喜洲商帮的永昌祥为领头羊,随后加入的有:沱茶工艺的发明人、下关人汪仲侯的鸿兴祥,四川帮的宝元通、协心美,腾冲帮的茂恒,顺宁的复协和,西南矿业银行的西南茶厂,以及喜洲商帮的复春和、成昌、元春茂等,其中,喜洲商帮从事沱茶行业的商家众多,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互相竞争,是沱茶行业的主力军,是介绍沱茶行业时不应该被回避的主角。

同为沱茶,为何重庆沱茶与云南沱茶的区别如此之大

说起沱茶,很多人只知道云南沱茶,却并不知道重庆沱茶。这也难怪,多年来重庆沱茶因各种原因,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云南沱茶俨然已是现在沱茶市场上的主力选手、时代弄潮儿。

殊不知的是,其实云南沱茶与重庆沱茶乃是师兄弟,历史上颇有渊源(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统筹下,重庆开始派人到云南下关学习沱茶制作技术,开始了重庆沱茶的产制历史)。

它们曾经各领风骚数十年,如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关于它们这对师兄弟的故事,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让后来者见证沱茶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时代印记。

重庆沱茶

那么云南沱茶与重庆沱茶究竟有哪些具体区别呢?今天我们不妨围绕这个话题,与喜欢沱茶的茶友们简要地来说一说,帮助大家真正认识这两种主要沱茶的本质特征。

要说这两种沱茶的具体区别呢?主要可以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区别:

其一,历史不同。

云南沱茶的产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甚至更早之前,而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据说是由创制于光绪年间的景谷团茶演变而来,距今也有近百年历史。

重庆沱茶是上世纪50年代才从云南取经,并在国家计划经济的统一资源调配下,逐渐发展起来,并随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又逐渐沉寂。

重庆沱

其二,品质特色不同。

尽管重庆沱的工艺源于云南沱,但两者在品质特色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喜爱沱茶的老茶友,看汤色、品滋味就能够立马分辨出究竟是重庆沱,还是云南沱。

相比之下,云南沱汤色看起来比重庆沱更加深沉,味道更醇厚,也更加耐泡,香气也更加浓郁,更有层次感,且具有云南茶叶那种典型的烟香味,所以显得更有味,即云南茶特有的霸道。

而重庆沱汤色是那种具有喜感的橙黄明亮,耐泡度虽上不及云南沱,滋味带点沉香味,但回甘比较明显。

云南沱

其三,主选原料不同。

其实品质上的差异,说到底还是原料及加工工艺上的差别。

重庆沱一般是用晒青毛茶作为加工原料,这些茶叶原料主要是中小叶种拼配而成,含有一定量的茶梗,在茶叶内含物质的丰富性上相比云南沱来说,有点先天不足。

而云南沱则使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或人工渥堆加工后的普洱散茶,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所以云南沱会显得更加耐泡,外形上白毫比较显露。

云南沱

其实,反观云南沱与重庆沱,尽管工艺特色是一脉相承,但终究各有千秋,也在历史长河中各自给喜欢的茶友们留下了点点滴滴的历史记忆。

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重庆沱在曾经的主力市场上逐渐销声匿迹,让不少茶友甚是觉得遗憾。

但是,从云南沱与重庆沱的此消彼长中,我们似乎也能够感受到茶叶与时代的共振,也提供了另外一个维度,让我们更好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个体的命运变迁,这或许也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