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沱茶>一个沱茶的诞生:毛茶精制

一个沱茶的诞生:毛茶精制

2019-12-3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小编在上期“壹沱”中为各位茶友介绍了沱茶的加工原料——晒青毛茶的初制工艺。晒青毛茶在进入工厂被加工成沱茶或其他茶叶产品前,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精制工艺。毛茶精制,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拼配是核心。本期“壹沱”,小编将向各位茶友介绍晒青毛茶的精制加工。

在今天,毛茶的精制一般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一、毛茶定级归堆

毛茶定级归堆是原料处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交付制作的茶叶原料的定型化、规格化。因此,毛茶收购进厂,必须及时验收,并根据毛茶标准样的品质要求,对所收原料的外形、内质进行品质审评和水分测定,评定级别并归堆。

原料需按验收等级进行归堆,以5级10等和级外茶分别堆储。沱茶的原料要求都是春茶,因此沱茶原料一直都是单独堆放。

二、毛茶拼配

归堆后交付加工作业前的毛茶,要根据所生产产品的规格要求进行原料拼配,这也是成品茶质量的关键所在。拼配工艺需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用于拼配的拼堆机镶嵌在大楼内部

1.熟悉和掌握毛茶加工标准茶样的品质规格要求,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拼配。

2.掌握不同地区的毛茶品质特征。根据成品加工标准样(加工参考样)的品质要求进行拼配,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

3.如有特殊需要,则按照满足该需要的拼配标准,按比例投料拼配。

三、筛分作业

筛分经历手工到机械的发展过程。在过去,手工筛分一般用竹筛。而机械筛分也常常利用诸如平面圆筛机和抖筛机组合筛分的形式进行。

20世纪50年代沱茶加工的手工筛分

筛分是毛茶精制过程中决定成品质量的第一道关键作业,也是充分发挥原料经济价值的关键。筛制的目的主要是对原料起整饰外形、汰除劣异、划分品质等作用。毛茶通过不同类型筛分机械筛分之后,将毛茶中长短、粗细等不同类型的茶条分开,再分别整理成大小、粗细近于一致,符合一定规格要求的各种筛号茶。

机器筛分、拣选

四、风选作业

风选的目的是利用茶叶自身存在重量、体积、形状不同的客观实际,借助风力作用,使茶叶在不同的距离下落,把不同质量的茶叶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品级分明、软硬均匀,符合一定规格要求。风选的主要作用原理是按轻重分出等级。

20世纪生产用的风选机

五、静电和色选作业

静电选择和色选,是工业发展进步至今研制出的生产机械辅助茶叶精制的创新手段。

静电选择,是指茶叶在进入机器后,夹杂在茶叶中的诸如毛发、细小纤维或其他容易被静电吸附的杂质用机械选出并清除。色选则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识别不同颜色的茶叶,如黄、红、黑、白。

在今天更具科技水平的茶叶精制过程中,机器的劳动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的成本,极大提升了茶叶精制过程中的效率和制成茶叶的品质。

六、拣剔作业

拣剔目的在于淘汰夹杂物,经过以上各个环节选制的毛茶,还需要经过人工拣剔环节,进一步确保茶叶的纯净。因为茶叶经过筛分、风选等环节处理之后,对于与正茶相近的杂物,如茶梗等不一定被完全去除掉,还需要再进一步的人工拣剔。

人工拣剔

七、匀堆装箱

匀堆装箱是散茶(非压制茶)加工的最后一道作业。毛茶经筛分处理,分出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不同的各筛号茶,称之为半成品。因各筛号茶品质不同,通过拼和匀堆,使各筛号茶拼配在一起,符合各级产品规格要求。

成品茶拼和,是根据各级产品(如:滇绿1—4级、滇青各级、春蕊、春尖、春芽、普洱散茶等)的不同规格要求,选配一定比例的数量的筛号茶进行拼和,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能取长补短,相互调剂,以达到整批的产品均匀一致,保证各级成品都能符合出厂要求。

对于紧压茶类产品,经过匀堆工序后,即可交付成品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即毛茶经过初制和精制过程后,最终将进入成品制作的过程。

精制后匀堆装箱以待生产的毛茶

在过去,毛茶精制甚至还有诸如“切断与轧细作业”或者在毛茶付制前,若存在含水量超过规定范围的问题,还需要再经过“干燥作业”。今天,由于普洱茶产品的外形要求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类似毛茶精制过程的“切断与轧细作业”也逐渐被放弃。类似的工艺,偶尔在有特殊需求时才会运用。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与沱茶的区别

  普洱茶的种类有很多,有分紧茶、散茶、沱茶、生茶、熟茶等。那你知道,普洱茶沱茶的区别吗?现在随小编去了解一下普洱茶与沱茶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哟!

  普洱茶外形条索肥、匀实,色泽乌润,白毫密布。茶的品种较多。据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说》记载:“普洱茶”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 叶少放而犹 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圆茶。

  普洱茶冲泡以后,汤色又红又浓,香气独特,滋味醇厚,有甘美的回味,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饮后令人心旷神怡。云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在清代,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当局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府也饮用普洱茶。在六十三回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焖些普洱茶喝。可见几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之珍品,说明普洱茶的名贵和高雅。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 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的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用晒青绿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沱茶;用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普洱沱茶。

  云南沱茶,以一、二级滇青为原料,蒸压成碗形,外径8厘米,高 4.5厘米,外观显毫,品质最好的是“特级沱茶”,香气馥,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用普洱散茶蒸压而成的云南普洱沱茶,外形紧结,色泽褐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普洱沱茶运销海内外,颇受消费者欢迎。法国巴黎医学家给20位血脂过高的病人一天喝三碗普洱沱茶,1个月后,病人的血脂下降了22%,疗效显著。

  以上是关于“普洱茶与沱茶的区别”的介绍,你了解了吗?普洱茶沱茶的出现,便完美的解决了使普洱茶开茶的问题。普洱茶沱茶将每一次的用茶量单独分开包装,每次泡茶时,只需撕开外包装即可冲泡,规格一般为5~10克,可根据品茶的人数来选择不同规格的小沱茶。

【下关沱茶】世代茶缘藏汉合欢(下)

百年前,一种“心脏形”的紧茶,从云南大理,由人背马驮,沿着一条盐马古道,历尽艰辛进入西藏,影响了近一百年以来的藏区茶饮习惯。

2006年5月,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大师来到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班禅大师心里牵挂着藏区百姓健康饮茶的问题,还就稳定供应藏区边销茶的相关问题作出指示和安排,并为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亲笔题写了“世代茶缘藏汉合欢”的题字。

班禅大师到访后,承载着大师的关怀和下关沱茶的祝愿,“情满宝焰·沱茶进藏”活动也在同年举行。百年前因茶叶而结下的藏汉情谊延续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不仅稳定供应西藏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需品——边销茶,更在近年来为藏区人民推出了安全健康、品质上乘的宝焰牌系列茶品,以身作则为藏汉情深添砖加瓦。

自“情满宝焰·沱茶进藏”活动举办10年后,2016年,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作为普洱茶企业的百年企业,携手另一个中国品牌汽车的百年企业、自主品牌的领导者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藏地观茶”系列活动,将藏汉深情,延续在滇藏大地上。

一沱茶连接的藏汉情缘,让下关茶被铭刻上“藏区专属”的文化标签。两世班禅的到访,更让藏汉情缘幻化出祥瑞光彩。2016年恰逢十世班禅大师访问下关茶厂30年、宝焰牌紧茶恢复生产30年以及十一世班禅大师访问下关沱茶集团公司10年、“情满宝焰·沱茶进藏”成功举办10年,让下关沱茶人对这一段段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历史华章愈发充满了深情。

因一条茶马古道和往来在古道上的茶叶,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与藏地和藏族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一条古道,阅尽千百年来多民族的融合与和谐,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民族迁徙的生生不息。它见证着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千百来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让我们看到了茶叶之于民族、经济、政治、民生的伟大价值。就在2016年,下关沱茶牵手长安汽车,带您藏地观茶,用眼眸、用心灵去感受世代茶缘。

下关沱茶在川渝

大理下关地处滇西要冲,“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于此交汇,自古以来,大理下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工匠辈出。清朝末年,茶马互市从南部茶区逐渐转移到下关。1902年,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永昌祥”商号的严子珍在下关创制定型外圆内凹呈碗臼状的沱茶,从此揭开百年沱茶发展历史的第一页。

四川茶馆

“滇茶销川藏”,是“永昌祥”商号的经营方针之一。历史上,下关沱茶多数都是以四川省的宜宾、泸州、重庆一带为主要销区。从民国初期开始沱茶一直在长江中下游畅销,下关沱茶通过马帮长途驮运,销到四川叙府(今宜宾)、重庆等沱江一带,在四川地区的大小茶馆里是最受欢迎的茶叶。

冲泡下关沱茶

如今的重庆茶馆

陈邦贤在他的《自勉斋随笔》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为最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云南通史长编》记载:“全川(四川)人士盛称永昌祥的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

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砣”,所以一开始“沱茶”其实是“砣茶”。由于下关茶叶经沱江水冲泡之后,色、香、味俱佳,当地人民更有“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说法,于是,“沱江水”与“下关茶”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下关砣茶也就被称之为“沱茶”。

沱江风光

沱江沿岸

沱茶产自下关却在四川地区出名,下关沱茶与四川地区从来都是是分不开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下关茶厂生产的沱茶主要是按省茶叶公司的计划生产,当年每年调供四川地区的沱茶不过10多吨,远远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1984年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后,随着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下关茶厂扩大沱茶产量,把销售重点放在四川的重庆、宜宾、泸州等地,经过多年努力的四川地区市场,沱茶销售量从70年代的10多吨发展到90年代的2000多吨,到90年代末期,甚至超过了3000吨。

沱茶生产车间

下关沱茶,已经成为川渝地区老百姓们生活里不会消失的符号,伴随着这里的人们走过了无数个寒暑春秋。味浓、耐泡、代表性的烟香味,即使一百年,再一百年,也会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