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阿里拍卖联手八角亭亮相广州茶博会重塑普洱茶循环有序生态圈

阿里拍卖联手八角亭亮相广州茶博会重塑普洱茶循环有序生态圈

2020-0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11月25日,“茶生活?新体验-中国普洱茶新零售发展论坛”在2018广州秋季茶博会上举行。阿里拍卖和八角亭茶业在论坛上分享了双方打造茶类智慧零售门店的新进展,双方以品牌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茶品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保质保量的升级改造,打通线上线下,提升消费者体验,进而重塑行业优良结构与循环有序的生态圈。

本次论坛由广州市普洱茶文化协会、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阿里拍卖、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云南纯干仓茶业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

据介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普洱茶,流行之势从南洋港台传至广东,回及云南,再迅速影响全国。而移动互联网电商的普及,让人们消费习惯发生明显改变,传统茶零售也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消费者们憧憬着线下线上相融合的全渠道购物体验,想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随时、随地、随性地选购商品,并渴望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包括接收到心仪产品的推荐到购买。

阿里巴巴提出的“五新”战略之一就是新零售,旨在让消费者的需求成为可能。针对普洱茶行业,阿里拍卖此前与八角亭茶业签署了新零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探索产品、数字博物馆、智慧门店、高端茶友俱乐部等方面的可行性,推进品牌健康良性发展。

论坛上,受邀嘉宾广州普洱茶文化协会创会会长吴家荣先生和南方茶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建培先生分享了普洱茶行业发展遇到的痛点和问题,并对新零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胜军先生分享了线上拍卖为普洱茶行业带来的价值以及八角亭在新零售方面探索的收获。阿里拍卖副总经理顾海林先生则阐述了未来新零售将如何推动普洱茶行业实现更快发展。同时阿里拍卖与八角亭茶业分享了双方合作的新进展。

据悉,论坛结束后,举办方还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羊城在线拍卖会”。通过线下互动与线上阿里拍卖的拍卖场联动的方式,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几年,阿里拍卖通过多种有趣好玩的拍卖方式,和八角亭在新产品发布、老茶交易上进行了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八角亭培养高端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入口,加速了八角亭年份茶的消耗,也促进了品牌向更加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有用+10
分享

补脑茶--GABA普洱茶

  GABA又叫γ-氨基丁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传达物质,约3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GABA为递质。在人体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中起重要作用,并对机体的多种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当人体内GABA缺乏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疲倦、忧虑等情绪。GABA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对脑部具有安定作用,进而促进放松和消除神经紧张。


  1、降低神经元活性,防止神经细胞过热;

 

  2、GABA能结合抗焦虑的脑受体并使之激活,然后与另外一些物质协同作用,阻止与焦虑相关的信息抵达脑指示中枢,可从根本上镇静神经,从而达到抗焦虑的效果;

 

  3、改善睡眠;

 

  4、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降血压的效果。

 

  简单来说,GABA就是一种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可以抑制动物的活动,减少能量的消耗。具有抗压、抗心律失常、改善肾机能、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等保健功效,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以及农业等行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日本ORYZA油化学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GABARICEGERM的保健食品添加剂,其后不久,日本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报道了该产品在改善失眠、抑郁和更年期综合症等方面的显着效果,证实了GABA的多种生理作用,并指出富含GABA的食品是一种功能性食品。

      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01年正式将GABA列为食品级。台湾卫生署也於2005年将GABA列为食品。国家卫生部也于2009年9月27日将GABA列为新资源食品。

 

  GABA是21世纪倡导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配料,也是十分理想的老年疾病防治保健食品及药品,人体每天摄入30-50mg纯天然GABA就能起到十分理想的保健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科学家津志田藤二郎在研究绿茶工艺改革时,发现鲜叶厌氧条件下可积累大量的GABA,此后日本学者就如何提高GABA含量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GABA茶的概念

 

  GABA茶是指GABA含量在150mg/100g(日本茶业界的标准)的茶叶。GABA普洱茶是云南农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成果,利用周红杰教授发明的实用型专利产品(专利号ZL201120132521.4)设备制成的普洱茶,其中GABA的含量高达200mg/100g。

  GABA普洱生茶,首先将云南大叶种鲜叶进行鲜叶厌氧处理。

 

  在鲜叶原料的选择过程中,先后对云抗10号、群体品种、云梅、雪芽100号、短节白毫、长叶白毫、佛香、矮丰等多个品种进行了鲜叶厌氧处理后,GABA含量云梅166mg/100g、佛香185mg/100g、云抗10号205mg/100g,对于GABA含量未达到要求的品种进行舍弃,并从达到含量要求的品种中选择出了含量较高的云抗10号作为原料,然后加工制作出了GABA普洱生茶。

  GABA普洱生茶除了拥有传统生茶所具备的优点以及高含量的GABA成分外,同时也具备科技、工艺、优质与安全四大亮点。选用生态有机茶园的鲜叶作为原料,采用专利设备进行加工制作,传统工艺与科技相结合,同时拥有一套完备的追溯体系。有传统普洱茶的风味特点,汤色绿黄明亮,嫩香高扬持久,滋味鲜浓回甘,叶底柔软整齐,同时又有降血压、抗焦虑、促睡眠等多种功效,是日常品饮佳品。

 

  因富含氨基酸,GABA普洱茶有微微的类似酸奶里的那种迷人的酸味,口感辨识度非常高。并且喝GABA普洱生茶,不影响睡眠。

云南普洱茶分布区域

  

 

  从地图上看,云南西南的澜沧江沿岸地区大体包括了今天的思茅、西双版纳和临沧。顺着澜沧江的流向就能发现,在中国茶叶史上一些声名显赫的地名:凤庆、顺宁、景东、镇沅、澜沧、普洱、勐海以及古代普洱贡茶的生长地六大茶山,就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澜沧江两侧,这显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大自然造化的结果,它表明云南、尤其是云南西南澜沧江两岸,是中国也是世界最为古老的天然茶乡。

 

  提到云南茶叶,人们想到的是普洱茶。提起普洱茶,人们想到的则是“六大茶山”。这是因为六大茶山是孕育普洱茶的最初襁褓,并且在此后源源不断提供最为优质的茶叶,帮助普洱茶以特殊的秉赋奠定了“名重于天下”的地位。其实,六大茶山与普洱茶那种难以分割的血肉关系,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记》中就有记载。

 

  云南普洱茶分布:《普洱茶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福考普洱府古为西南夷极边地,历代未经内附。檀萃《滇海虞衡志》云:尝疑普洱茶不知显自何时。宋范成大言,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李石《续博物志》称: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普洱古属银生府,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尤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李石亦南宋人。本朝顺治十六年平云南,那酋归附,旋判伏诛,遍历元江通判。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并设分防。思茅同知驻思茅,思茅离府治一百二十里。

 

  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素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与《通志》所载之名互异。福又捡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新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装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

 

  《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好,消食散寒解毒。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之劲黄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种茶之家,芟锄备至,旁生草木,则味劣难售,或与他物同器,则染其气而不堪饮矣。

 

  阮福的《普洱茶记》,数百字的短文,四次提及“六大茶山”。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普洱茶记》中,六大茶山的地名在不同的史志中,是不一样的。清代学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以及《滇海虞衡志》和《云南通志》中的六大茶山是一致的,分别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这也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比较流行的说法;而在思茅厅采访笔录中,六大茶山成了倚邦、架布、、蛮砖、革登、易武;1962年出现在《云南日报》上的六大茶山,却是易武、景迈、勐海、南糯、布朗及攸乐。《普洱府形势》中说六大茶山中的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等五山归倚邦土司管辖,曼撒茶山归易武土司管辖;而《思茅厅界图》认为古“六大茶山全在澜沧江东岸”。云南普洱茶分布犹如上面所讲述的。

普洱茶的陈化价值——品质再造的启示

普洱茶的陈化价值——品质再造的启示

普洱茶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普洱茶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存茶群体”。这个群体是由制茶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构成。这其中,经销商与消费者是“存茶群体”的主体,占90%以上的比例。

“存茶”最早始于云南,因为云南自古就有“爷爷制茶、孙子卖茶”之说,其后,在中国近代与现代,“存茶”的主体转移到香港,并向台湾扩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又成为“存茶”的主流区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以广东为核心,“存茶群体”又呈几何状翻倍增长,并快速形成“南下北上”的格局。

所谓“南下”是指“存茶”的群体已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北上”是指从广州经长沙、武汉、合肥、南京、郑州、济南、石家庄、天津、北京,直至东三省,“存茶”大军一路拓展,新加盟者人数更是无法统计。

普洱茶的“存茶”现象是中国茶叶界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很多人认为普洱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普洱茶商业炒作的成功,这种成功实际是商业中的一种假象,也就是泡沫现象。一旦这个泡沫破碎,不仅会形成普洱茶整体的崩盘,而且会使“存茶”大军“哀鸿遍野”,并“烟消云散”。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台湾和香港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洱茶在这两个区域都经历了“暴涨暴跌”,但风暴过后,“存茶”大军非但没有减少,却又增加了不少。2007年中国大陆的普洱茶行情也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其暴涨暴跌之后,普洱茶市场受到“重创”,但并没有使“存茶”大军分崩离析。广东很多地区目前为普洱茶“重灾区”,我们现在只感受到市场的萧条,并没见到“存茶”大军的坍塌。相反,倒是有两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是上世纪出产的一些普洱茶精品,价格非但没落,仍然呈缓步上升的趋势;另一个则是一部分手持现金的人,竟非常仔细观察普洱茶价格的回落,在寻找最佳的时机,一次次地“抄底”,成为“存茶”大军中新的成员。换句话说,普洱茶的暴跌并没有终止“存茶”的脚步,只是使它放缓而已。

为什么普洱茶会出现独有的“存茶”现象呢?答案非常简单——即普洱茶存在着“越陈越香”的特质。

“越陈越香”是什么?竟有如此之大的“魔力”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过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体架构中的一个链条,它的核心内容是陈化的机理,也是普洱茶第三大价值——即陈化的价值。换句话说,“越陈越香”是普洱茶陈化机理的另一种语言表述。“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最后的一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戓再造的关键。但是,也恰恰是这个“越陈越香”,在现今却成为普洱茶最有争议的“焦点”。

一部分质疑者认为:普洱茶不存在“越陈越香”。普洱茶存放时间长了,就没有味道了。虽然社会上出现过一些“老普洱茶”,但品尝后没有茶味了,还算是茶吗?因此普洱茶没有长期存放价值。之所以普洱茶界一些人说普洱茶可长期存放,且品质越来越好,那是骗人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大量存茶。这种说法实质上已经使消费者把普洱茶当成一种投资工具,改变了茶叶本身价值。

质疑者对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否定主要是源于其对这一词语字面上的误解,他们认为,既然是“越陈越香”,其香气应比照绿茶甚至乌龙茶。如果接照这种理解,普洱茶不仅没有绿茶的“清香”,更不具备乌龙茶的“奇香”。而且,就芳香类物质而言,普洱茶不是“越陈越香”,而是“越陈越弱”,很多“老普洱茶”甚至香气极弱。足以证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本身就是子虚乌有。

而普洱茶界则认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不能简单地望文生意,它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普洱茶经陈化之后,确实存在樟香、兰花香、枣香等芳香类物质,这些香型唯普洱茶所独有,与绿茶与乌龙茶的香气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绿茶与乌龙茶的品饮标准去简单的套用与比照;

二是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对普洱茶陈化过程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其“越香”不单单指香气而言,而是泛指品质的概念,那么,哪一种观点更有说服力呢?

我们在品饮绿茶中经常是采用“感官审评”的方法去鉴别,如干茶的形态、茶叶冲泡后的汤色、叶底的条索表现形态及茶汤的滋味和香气等。这种审评主要是靠眼看、嘴尝加上经验的方法,它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对茶叶评审中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方法。但是,人们的眼、嘴、鼻毕竟不是化学分析仪器,很难发现和区分茶叶内几百种内含物质的存在及含量的大小,势必造成鉴别过程中误差的出现,有时这种误差还会很大。因为人们的感官,除了受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的影响外,还存在人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受到饮茶习惯、嗜好、心情、健康状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没有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并提供相关数据做为依据,其判断的结果只能属于主观臆断范畴。因此,无论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或其它茶类,相对茶叶的滋味与香气而言,至今没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更没有这方面的质量标准及产品检测标准。很多研究成果仍处在探索与求证阶段。这就是为什么质疑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人,至今也没有提供任何一项“陈年普洱茶”关于芳香类物质或其它化学成分的检测报告的原因,并依据这样的报告及相关的数据,得出“没有味道”及“没有品饮价值”的结论。

其实,普洱茶所指的“越陈越香”已超出了茶叶滋味与香气的范畴,更多的是针对品质的概念而言。如普洱茶发酵后出现的大量衍生物质,这些衍生物质很多是对人体产生具有保健功能的“因子”,象陈年普洱茶及渥堆的普洱茶中就检测出他汀类药用成分(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降血脂产生一定的功效。而他汀类物质不通过化学分析手段,根本无法靠眼看和嘴尝就能发现的。

所以,如果还是套用绿茶或是其它茶类的感官评审去鉴定普洱茶的品质时,只能对普洱茶品质产生“扭曲”的评价,其误解也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