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邓时海普洱藏家品鉴会:普洱茶是生命艺术之茶,具备这3个标准才值得收藏!

邓时海普洱藏家品鉴会:普洱茶是生命艺术之茶,具备这3个标准才值得收藏!

2020-03-1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7月24日下午三点,普洱藏家茶馆总店迎来了一位贵客,他就是中国“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教授。

普洱藏家馆主、淘宝官方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鲁文锋,多年前与邓时海教授因茶结缘,特意邀请邓时海教授前来讲座!

同时,鲁文锋先生还携手邓时海教授,将一些对普洱茶的研究经验与心得,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在品鉴会现场,邓教授慷慨讲解,茶友踊跃交流,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收获匪浅。今天,我们特意把这部分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云南普洱茶是生命艺术之茶

早在1995年,邓时海教授就出版了后来被公认为现代普洱茶行业开山之作的《普洱茶》一书。这本书的横空出世,推动了百年普洱的复兴,并迅速推动了这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在邓时海教授看来,普洱茶是一种彰显生命艺术的茶,从新茶、旧茶,到老茶、陈茶,随着岁月流逝,每个阶段的普洱茶都彰显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因此可以说,品饮普洱茶就是一种艺术。

“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是邓时海教授一贯的主张,新茶要喝,老茶也要喝,同时生茶和熟茶都要兼顾,就像食物一样做到营养均衡,不要偏食,这才是真正的品茶之道。

目前北方茶友对熟茶并未完全接受,实际上熟茶经过发酵工艺,已经去除了寒性,变得平和,非常适合品饮。

而且熟茶在发酵的过程中,茶多酚转为茶多糖,能够产生很多茶褐素,有助于肠道保持通畅,同时利于减重。

邓教授说道,10年以内的新制生茶非常寒凉,不推荐大家品饮,普洱生茶至少要存放30年后才到达最佳品饮期。

二、判断普洱茶的收藏价值的3个标准

如何找到一片值得收藏的生茶呢?邓时海教授笑说,他一不去茶山寻茶,二不依靠品牌参考。

“我的茶山不在云南,而在茶桌上。从茶桌上去寻找,去尝试喜欢的茶,自己的品鉴能力最可靠,这样不必跑茶山,也不担心收藏的茶会出问题。”

此外,目前普洱茶市场仍不够完善,品牌不能成为购茶唯一的参考标准,因此茶友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如何选择值得收藏的普洱生茶呢?邓教授提出了3个标准。

第一,必须要有茶香,茶香是一款茶的灵魂。不管新茶老茶,也许它有很多的花香、蜜香掺杂在里面,但是必须要有普洱茶本身的香气,没有香气就没有灵魂。

普洱茶的香气来源于芳樟醇,它会随着时间转化,使普洱茶的香气不断转为兰香、樟香、参香等。因此,带有茶香的普洱茶值得收藏。

第二,口感要具备厚度,涩回甜的速度要快。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具有足够的茶多酚,这个茶的醇厚度才够,只有这样的茶才能够存放,才能够老而弥坚。

邓教授特意强调了“浓度”与“厚度”的区别,厚度主要指茶多酚的种类比较多,浓度与茶多酚含量无关,茶汤浸泡时间久了就会变浓。

普洱茶会带有一定的涩味,“不苦不涩,不是好茶”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苦后回甘,涩后生津”,方为好茶。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有回韵。如果一款普洱茶的茶味十足,但是没有韵味,这个茶不足够完美。回甘生津,有茶气在身体内向上蒸发,“越喝越想喝的就是好茶”。

三、品鉴7道普洱茶品

邓时海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监制以及收藏的7款普洱茶。第一道茶是08年鸿运熟茶饼,顺滑甘醇;第二道茶是市场上29元一片的所谓“老班章”,邓教授以此为例,告诉大家老班章产量有限,要具备一定鉴别能力。

第三道茶是13年福禄圆茶,醇和生津,回甘悠长;第四道茶,主要让茶友体会其樟香与口感;第五道茶是产自凤庆的07年福禄圆茶,采用春、夏、秋茶拼配,存放10年后潜力无限;

第六道茶是港仓茶,第七道茶则为自然仓茶,主要引导茶友体会不同仓储对茶品滋味、香气、口感的影响。

邓时海老师用7款各有特色的茶,指导大家如何判断普洱茶的陈化潜力,有些甚至是反面教材,比如第四道茶,从茶香、口感、回韵三个方面来看,虽然茶香高扬显樟香,但茶水分离、水味淡薄,就算存放多年,品质也不会变得更好,根本不值得收藏。

这再次证明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建立在优质原料、正确工艺、专业仓储三者合一的基础之上,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行。

四、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名不虚传

品鉴会现场,一位热情的宜昌茶友无法到场,委托朋友向邓老师赠诗一首,“汉口云空熬大暑,茶人趋步觅珍珠。胸中气韵喉峰绕,海阔方收况味殊。”

年已77岁的邓时海教授,就如这陈年老茶一般,睿智沉稳。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邓教授依然身体硬朗,谈到他挚爱的普洱茶时更是神采奕奕,那一份热忱,令人心生敬意。

聆听邓时海教授的讲座,见识了他广博、专业的普洱茶造诣,中国“普洱茶第一人”的称号,实在名不虚传,让人敬佩!

注: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有用+10
分享

发霉普洱茶还能喝吗?

 

  了解普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普洱茶有着“越陈越香”的美誉,已经成为众多茶叶爱好者的收藏品。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但很多朋友因为没有收藏好普洱茶,从而导致了普洱茶发霉、变质,发霉普洱茶还能喝吗?一起看下文介绍。

  我们在这里告诉爱茶的朋友们,茶发霉了不能喝了,酒可以越陈越香还能吃,对身体没有什么不好的;普洱茶是茶越陈越好但也要好好的收藏注意保存的条件。茶发霉了最好不要喝的好。

  茶发霉不是很多的话拿去泡一下如果仍然有霉味的话绝对不要喝了,不管有多名贵还是扔了吧!还是大家的身体重要。

  普洱茶发霉主要是保存得不好的原因,普洱茶存放要通风,干燥,避免日晒,普洱茶易吸味,要存放到干净的环境中。决绝不要放在家里潮湿的地方,朋友们收藏茶是遇到好天气可以拿到通风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

  还需要注意的是,爱茶的茶迷们,一定要学会辨别茶叶。很多消费者很难将滑石粉与茶叶联系起来,可一些黑心茶商受利益驱使,竟然在茶叶中添加滑石粉。因为这样可以使茶叶色泽光亮,品相诱人。而质监检验人员透露,滑石粉是用含有硅酸镁的矿石制成的,经常食用后会导致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若长期摄入则会致癌。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达到牟取利益的目的,用各种非食品添加剂来改变陈茶或劣等茶叶的品相,以次充好,使低档茶叶能卖出与品质不符的高价钱。所以大家一定要当心,以免上当。

 

评定普洱生茶怎样看生茶汤色

评定普洱生茶怎样看生茶汤色,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普洱茶因岁月而香,可以喝的“岁月古董”


“姑苏晚报美丽中国行”云南报道组 谷雨 王小兵 李慧丹
  有人说,普洱茶是茶叶中惟一具有生命力的茶叶,它可在空气中继续发酵。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泡法,喝出的是不同的口感。正因为如此,跟普通的茶叶相比,普洱茶具有更独特的魅力。作为原料,普洱的“毛茶”几乎与其它绿茶没有任何区别。是什么样的特殊工艺,让普洱茶有了另一种生命活力?带着疑问,我们来到了云南当地最负盛名的勐海茶厂采访。
  一位苏州老乡与普洱茶的情缘

  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普洱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益集团勐海茶厂,不仅这里的普洱茶声名远扬,而且为当地的经济撑起了半片天。在探寻勐海茶厂的历史过程中,在这里我们竟巧遇了一位苏州老乡,他便是勐海茶厂的首任厂长、江苏常熟人范和钧。

  范和钧,原名范樱,是北宋诗人范仲淹竹园支后乐堂第27代孙。范和钧的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独立承担供书教学的责任。1920年,学习成绩优异的范和钧在亲戚的资助下进入浦东中学读书。中学毕业时,他才19岁,只身赴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他偕妻子女儿返国,本是打算从事漆器家具进出口业务经营,然而“一二·八”战事的发生彻底打断了他的人生计划。恰好当时,法国有位农业工程师来中国考察绿茶出口情况,范和钧一路陪同,开始对中国茶业状况有所认识。

  在当时,普洱茶都是采用手工制作,产量有限。1939年,范和钧为了实现振兴祖国茶业的理想,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佛海实验茶厂”,改变了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实行机器制造红茶。茶厂利用自己与中茶公司的关系,帮助边民制作普洱紧茶,然后由佛海茶厂收购,用马帮托运到缅甸景栋、当基,转火车到仰光,搭轮船到印度加尔各答,转运到西藏边境成交,发展了紧茶生产。1941年,佛海遭日机轰炸,云南中茶公司电令佛海茶厂职工全部撤退昆明。范和钧在工人们的请求下同意延长十天,把厂子全部建成后再走,全厂上下一心,加班加点赶装发电机,一周后,机房发电,佛海小镇有史以来第一次亮起了电灯。第二天,全厂职工将机器拆卸装箱,托运思茅或寄存民间,全厂职工除护厂人员外,才一一惜别全部撤退,范和钧为创办佛海茶厂,写下了历史性的篇章。很难想象,如果当初没有范和钧和他创立的茶厂,还会不会有今日整个勐海和云南普洱茶业的繁荣?

  一种特殊的工艺让普洱茶因岁月而香

  如今,当我们走进勐海茶厂的加工车间,只见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尤其是发酵车间,更是一处“禁地”,谢绝任何参观者入内。经过一路参观,我们了解到,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闷等几道工序。鲜采的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而毛青则是“生茶”,再经过堆闷后,才可成为“熟茶”。

  在备料车间,由专门的机器和工人对“毛茶”进行分拣和筛分,筛选后的毛茶,则由专门的管道传送到生产车间。工人们守在管道口,将出来的茶叶放入一只圆筒形的不锈钢器具内进行称重,然后放入边上的蒸汽口进行软化处理,工人再将器具内的茶叶倒入一只布袋内团成饼形,然后交由边上的工人放入饼茶机里压制,短短几秒后,工人再将压制成型后的茶叶外侧布袋拿走,最后便是将这些饼茶运送到车间进行烘干……经历这样一系列完整工序,一饼普洱生茶便制成了。而熟茶的加工过程则多了一道工序,那便是后发酵工艺。

  发酵技术是普洱茶制作好坏的关键。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初,勐海茶厂在对发酵进行试验时,经历了多次试验,发酵效果却不理想。后来,采用了厂里的一口井的水后,发酵才取得了成功。从那以后,用井水发酵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这口井,也被称为一源井。如今,走入勐海茶厂,还可以见到这口井,它被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谈起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勐海茶厂科研专家肖海军表示,云南作为边陲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与外面接触比较少,普洱茶制作工艺一直沿袭了传统制茶的工艺。普洱茶之所以有了后期发酵工艺,主要是与路上的运输周期长有关。在以前,茶叶都是靠马拉驮运,从云南出发,要送达北京、西藏等地,往往要用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期间,茶叶口味与最初口味相比发生了变化。

  而追溯普洱茶的历史,与中国茶叶历史几乎同步。三国时期,出现的“沱茶”、“饼茶”便是最早的普洱茶。到了明朝时期,随着云南与西藏等地茶马交易的开辟,生产的茶叶品质也越来越好,到了清朝,普洱茶开始达到了鼎盛,康熙、乾隆等都对普洱茶进行推崇,涌现了各种商号。

  古老的喝茶方法品味不一样的茶香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制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喝普洱茶也讲究一定的“门槛”,需要学习一点正确的辨别标准。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普洱生茶的颜色接近绿茶,闻起来有股清香。普洱熟茶颜色是栗子色,熟茶是制作过程中人工发酵的,所以熟茶哪怕是当年产的,泡出的茶汤颜色,抵得上十几年老生茶的茶汤。后者是经过缓慢的自然陈化,前者则采用人工方法快速成熟,颜色较为浓郁。

  最近几年,随着各路“炒家”的出现,普洱茶也日见珍贵。许多人更把它当成功夫茶来喝。而在当地,哈尼族就有一种非常古朴有趣的饮茶方式,他们将陶罐洗净烘干,抓适量的茶叶放入陶罐中,把陶罐置于熊熊燃烧的火塘边烘烤一段时间,烤至茶叶散发出诱人的阵阵清香时,将清水舀入罐中,再把陶罐置于火塘边煨煮。煨煮时间可长可短,既可煨煮片刻即饮用,也可煨煮1-2小时甚至更长,经过这样的煨煮,茶水色泽深黄带紫,味苦涩,兼有一股浓烈的烟熏味。

  不管是谁,或以哪种方式来品味普洱茶,最共同的感受便是,品茶的过程,更是品尝一种沧桑,历经岁月沉淀,才得醇香。
来源:姑苏晚报